标题 |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
范文 |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多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 2.多背诵。通过背诵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 3.勤做练习。掌握常用文言词和特殊句式。 4.勤查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翻译书是必备工具书。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会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一些特殊句式。 通假字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例如: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如: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回答)《愚公移山》 ②杀之以应陈涉(接应、响应)《陈涉世家》 ③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该)《口技》 古今异义词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 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 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词化了。 1.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前:上前,靠前 B、形容词用作动词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尽:吃尽,吃完 2.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走完 C、形容词用作名词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2.造化钟神秀(《望岳》)神秀:“奇丽的景色”的意思。 D、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一般来说,其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就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了。 1.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射:意为射箭的本领。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出、入:这里都活用作名词,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 E、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道遇水,定伯令鬼走。(《宋定伯捉鬼》)道:名词用作状语,意为在道上、在途中。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或依据,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表示工具,意思是用箕畚装运土石。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法:表示行为的凭借,意思是依照法令、按照法律。石青糁之(《核舟记》)石青:用石青。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是用比喻的方法修饰动词“坐”,表示状态,意思是像狗一样地坐。 4.时间名词作状词,表示时间,如: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用在动词前,有“天天”、“每天”的意思。 F、使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G、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宾客。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常见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加以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形式主要有: 1.……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 ……也。(主语后面不用“者”)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今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是”意思是“这”,复指前面的主语。 ②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今译:病在肌肤里,是针炙能够治疗的。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今译: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3.用“乃”“则”“即”“为”“则”等帮助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今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色。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今译: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4.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起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游记二则》)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今译:病在肌肤,是针炙能够治疗的;病在肠胃,是火剂汤能够治疗的;病在骨髓里,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辖的,当医生的就没有办法了。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①投(之)以骨。(《狼》) 今译:把骨头扔给(狼)。 ②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今译:你和他一起来。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今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 (三)倒装句 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主要包括: 1.谓语前置(主语后说)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如“①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②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宋何罪之有?(《公输》) ⑤唯利是图(成语) 3.介宾短语后置 ①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介宾短语“于富者”置于谓语“语”之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四)被动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叫被动句。 1.用“为”“为……所”“见”“于”“被”等标志词表示被动。如: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二则》)“为……所”表被动。今译:梅花被寒冷冷抑制。 2.不借助被动词,概念上表示被动。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今译: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a.变单音词为双音词;b.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c.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