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案 |
范文 |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案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案1【教学目标】 1、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垠、坑、真、订”等9个字。 2、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适宜、树坑、订立、必罚”等词语。 3、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 4、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了盛夏,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板书课题,简介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人们根据在实践中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而写出来的书面材料,目的在于提供研究问题根据,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 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 4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主要内容。 2、小组内识记生字,师检查(生字卡) 3、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 4、指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和疑问句。 (2)作者为什么对小树的死因进行调查? (3)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二)学习“调查”部分。 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默读“调查”部分 (1)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 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如果是你还会怎样调查? 调查方法: 1、实地测量; 2、统计; 3、考察。 4、问卷; 5、采访等方法。 (2)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字的词语。 (3)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通过小作者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三)默读“分析”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结论”部分 1、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4、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小作者找到了小树死亡的原因,我们感到高兴。但严重后果,又让我们担忧,下节课看看小作者有什么好办法吗?你们又会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案2【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的关系。最后提出建议:应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设计理念】 实践是使儿童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本课的教学设计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体验,发展其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秃、萎”等8个生字;会写“萎、棍”等10个字;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适宜、垃圾、树坑、订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4、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重点难点】 1、了解小树的死因。 2、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 【教具准备】 插图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 1、板书课题,简介什么是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人们根据在实践中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而写出来的书面材料,目的在于提供研究问题的根据,以及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 2、导入:春天,园林工人在一个小朋友家门前的马路西边种植了许多国槐。可到了夏天,有些小树居然死了。小朋友感到奇怪,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了一份调查报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检查字音,教师作指导。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几部分写?(让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汇报。) 三、合作学习,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作者为什么对小树死因进行调查?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读读。 (二)学习“调查”部分。 1、学生自读“调查”部分。 2、学生讨论: ①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步量法、统计法、画图、拍照等。) ②作者通过调查发现了什么?(死树大多集中在集贸市场附近。) 3、教师小结。 (三)学习“分析”部分。 1、默读“分析”部分。 2、思考:小树生长有哪些有利因素?又有哪些不利的因素? (有利的因素:国槐品质优良,今年气候好,又没有发现病虫害;不利的因素:环境卫生差,垃圾遍地。) (四)学习“结论”部分。 1、自由朗读“结论”部分。 2、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3、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本课的生字。 二、讲授新课 学习“建议”部分。 1、齐读第四部分。 2、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 ①园林部门与集贸市场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制止毁树的不良现象。 ②与每个摊主订立“保护绿化成果合同书”,制定具体措施,做到护树有奖,毁树必罚。 3、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让学生互相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三、总结全文,理清文章各部分的联系 1、文章各部分可以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不可以调换位置,因为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原因,各部分讲述的内容不能调换位置。)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围绕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来谈。 四、课外实践 1、你知道调查报告要分几部分写吗?怎么写呢? 2、调查居住区的环境状况,把调查到的情况和同学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案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重点难点】 1、了解小树的死因。 2、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门前的马路西边种植了许多国槐。可到了夏天,有些小树居然死了。小朋友感到奇怪,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合做学习,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作者为什么对小树死因进行调查?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读读。 (二)学习“调查”部分。 1、学生自读“调查”部分。 2、学生讨论: ①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步量法、统计法、画图、拍照等。) ②作者通过调查发现了什么?(死树大多集中在集贸市场附近。) 3、教师小结。 (三)学习“分析”部分。 1、默读“分析”部分。 2、思考:小树生长有哪些有利因素?又有哪些不利的因素? (有利的因素:国槐品质优良,今年气候好,又没有发现病虫害;不利的因素:环境卫生差,垃圾遍地。) (四)学习“结论”部分。 1、自由朗读“结论”部分。 2、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3、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五)学习“建议”部分。 1、齐读第五部分。 2、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 ①园林部门与集贸市场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制止毁树的不良现象。 ②与每个摊主订立“保护绿化成果合同书”,制定具体措施,做到护树有奖,毁树必罚。 3、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让学生互相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三、总结全文,理清文章各部分的'联系 1、文章各部分可以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不可以调换位置,因为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原因,各部分讲述的内容不能调换位置。)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围绕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来谈。 四、课外实践 1、你知道调查报告要分几部分写吗?怎么写呢? 2、调查居住区的环境状况,把调查到的情况和同学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案4教学目标 1、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垠、坑、真、订”等9个字。 2、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适宜、树坑、订立、必罚”等词语。 3、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 4、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教 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了盛夏,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板书课题,简介什么是调查报告。 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主要内容。 2、小组内识记生字,师检查(生字卡) 3、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 4、指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和疑问句。 (2)作者为什么对小树的死因进行调查? (3)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二)学习“调查”部分。 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1、默读“调查”部分 (1)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 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如果是你还会怎样调查? 调查方法:实地测量;统计;考察。 还可以有:问卷;采访等方法。 (2)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字的词语。 (3)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通过小作者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三)默读“分析”部分。 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结论”部分 1、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4、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小作者找到了小树死亡的原因,我们感到高兴。但严重后果,又让我们担忧,下节课看看小作者有什么好办法吗?你们又会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一课,谁还记得调查报告中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小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小树死亡的原因,我们感到高兴。但是,想一想带来的严重后果,又让我们担忧,小作者有什么好办法吗? (五)学习“建议”部分,体会意义 1、齐读。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2、请同学们根据小作者的建议,给相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你想怎样写? 3、除了小作者的建议,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学习用“并且”造句 1、指名读课后练习的两个句子。 2、分析“并且”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3、仿照例句说句子。 二、回顾全文,理清文章各部分的联系,总结方法 1、学习了的这一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调查报告、如何写调查报告了。说一说,写调查报告的步骤有哪些?这些步骤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2、我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积累哪些方法?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注意辨别生字“调”与“凋”,“填”字的“真”里面是三横,“坑”kēng而不能读成“—”“kàng”。 四、拓展实践 1、交流:用文中调查的方法调查自己家周围树木生长情况,做好记录,分析原因。 2、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确定关心的问题。 3、回顾写调查报告的步骤与方法。 4、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案5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圾、坑、填、订”等9个字,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树坑、适宜、订立、必罚”等词语。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收集、分析、处理信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盛夏时,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小朋友感到奇怪,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2、板书课题: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 二、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交流 1、什么是调查报告? 简介调查报告。 2、出示国槐图片,了解国槐的相关知识。 3、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把自学的生字再认真地读好、记牢。 4、汇报积累的字词。 (1)出示会认的字,读字并组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读音。 (3)听写要求会写的字,小组检查交流。 (4)出示会写的字,多种形式读,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写法。 (5)理解词语的意思。调查、枯萎、适宜、光秃秃、措施。 a、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哪句话里,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认真的读一读。 b、集体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5、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7、、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讨论: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 (2)理清结构:这篇调查报告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9、、检查学习研讨情况。 三、学习小结,朗读课文。 1、这是一篇调查报告,是作者根据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合,并给相关部门提出建议里的结论,并给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达标检测。 |1、下面的几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枯萎 垃圾 贸易 (2)木棍 集贸市厂 摊饭 (3)适宜 树坑 光突突 2、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 )报告 一( )国槐 一( )木棍 一( )马路 一 ( )树苗 一( )市场 3、填空 《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一课,从( )( )( )( ) ( )方面写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一课,谁还记得调查报告中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那么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互动。 细读课文 ,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和疑问句。 (2)师生交流学习心得。 作者为什么对小树的死因进行调查? (二)学习“调查”部分 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1、默读这部分。 2、集体交流。 (1)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如果是你还会怎样调查? (2)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你有何感想? (三)学习“分析”部分。 1、自由读这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3、展示学习效果。 (四)学习“结论”部分 1、指名读,小组讨论: (1)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2、反馈学习收获。 3、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五)学习“建议”部分,体会意义。 请同学们根据小作者的建议,给相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你想怎样写? (1)反映问题,有理、有据、有节。 (2)态度十分诚恳。 (3)语言文明礼貌。 (4)内容具体,建议细致。 (1)齐读这一部分。 (2)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 (3)引导学生开展开想象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四)总结全文,理清各不分的关系。 1、自由读,小组讨论::各部分可以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2、反馈学习效果,师生评议。 三、达标检测。 1、对于保护环境,你的建议是:( ) 2、,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步骤是:( )( )( )( )( )( )。 3、用下列词语造句:并且、 措施 板书设计 : 11、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 查调的原因:家门前的小树死了 如何调查:实地测量、统计、考察 分析信息:非正常死亡 得出结论:人为因素 教学反思:教师要选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提示应当注意的字词,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多动笔墨多读书的习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