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 |
范文 | 课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字。正确读写“敏捷、光滑、搭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3、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以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写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松鼠。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如果是你来写松鼠,你打算从哪几方面来写它呢?咱们来看看别人是怎样来写这美丽的可爱的松鼠的。 2、自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新词,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采用查字典,问老师和同学等方式来解决,也可以在课文中做一个标记,在课文的进一步学习中慢慢体会,慢慢解决。边读边想一下作者都写了松鼠的哪些方面? 3、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指名领读,分男女生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抢读等方式进行。) 4、指名接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读完后让学生讲价一下学生读得怎么样。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课文都写了松鼠的哪些方面?你喜欢对松鼠哪部分的描写?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对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打个问号。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讲解,具体可涉及到的内容是: ⑴描写松鼠的外形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①这部分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谁读给大家听听: (板书重点词:美丽,讨人喜欢) ②你能读一读描写松鼠美丽、讨人喜欢的句子吗? (朗读指导:读的时候要读出那种喜欢的语气。) ③总结板书: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围绕着它的美丽,它的讨人喜欢,作者写了松鼠的“玲珑的小面孔”,“闪闪发光的小眼睛”,“灰褐色的毛”,“毛茸茸的大尾巴”。 ④知识积累: 指导背诵:这一段里共有5句话,依次写了: a、松鼠的美丽,讨人喜欢。 b、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c、小面孔上的小眼睛。 d、毛。 e、尾巴。 ⑵让喜欢的学生读一下喜欢的段落,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或者喜欢其中的具体的哪一点或者哪一句。 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要求学生读出它的灵活机敏: (读的方式:指名读,范读,男女分句接读。) 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到树枝底下,或是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 ⑷第3自然段着重让学生读一下松鼠怎样搭窝,体会松鼠搭窝的有条理性: (读的方式:齐读,指名读。) 课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 篇2教材分析 《松鼠》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课文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学生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思路。使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的外貌特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理解自然段的能力。 4、能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并能练习用它说一句话。 5、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自然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主动认知学习课文。 2、动动手,按照书中搭窝的先后顺序为松鼠搭窝。 3、演一演,表现、体验松鼠松鼠的机灵。 4、画一画,记住松鼠的外形特征。 重难点: 1、学习作者细致刻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和细致观察的方法。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可爱的小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25页,看图猜猜它的名字? 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它的名字,板书:松鼠。 师:提示注意“鼠”字的笔顺。 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假如树上跳下来的这只淘气的小松鼠,一蹦一跳的来的我们教室(出示松鼠图片),同学们会怎样招待这位小客人,你们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四段,从中找找答案。 2、学习理解本段内容。 (1)出示阅读要求: 注意字音:前爪()()子扒()开缝()隙塞()满 (2)想一想:本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3)点名读课文 (4)讨论: 从每句话中你都读懂了什么? 画出松鼠吃东西时的动词。 理解词语:榛子橡栗储藏缝隙 本段中的三个“它们”各指什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创设情境,主动探知 天黑了小松鼠要睡觉了,同学们知道它平时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睡觉吗?请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分小组读课文。 3、说一说: 本段共有几句话,从每句话中你都读懂了什么? 4、画一画:表示搭窝先后顺序的词。 5、理解:苔藓遮蔽 6、动手做一做: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文具,给松鼠搭窝,注意顺序。 7、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搭得最好。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知的乐趣 天亮了,小松鼠睡醒了,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你们知道它喜欢怎样玩吗?请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女生齐读课文 3、找本段的中心句 4、找重点词,理解词意并体会松鼠的机灵。 5、演一演,学生戴上头饰演一演松鼠的机灵。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创设情境,画一画,引发学生主动探知的兴趣 小松鼠玩够了,想回家了,同学们舍得它走吗?那就为小松鼠画张相留作纪念吧。要想画得像,必须了解它的外貌特征。请男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男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说一说: 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 按照怎样的顺序? 理解:嵌敏捷玲珑 六、指导有感情朗读 同学们与小松鼠相处了这么久,喜欢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对小松鼠喜爱之情来朗读全文。 七、总结全文 想一想: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小松鼠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八、拓展 1、老师在网上查的:世界上松鼠的品种有240多种,我国有24种;世界上除了大洋洲外,各地都有松鼠的发布。关于松鼠同学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2、生质疑 3、老师在网上为同学们搜到了一些世界各地松鼠的精美图片,还有一段动物世界栏目介绍松鼠的视频,一段小朋友们赞美松鼠勤劳的歌舞。我们下节课去电教室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多媒体 1、欣赏松鼠精美图片 2、欣赏松鼠视频 3、欣赏赞美小松鼠勤劳的一段歌舞视频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躲窝压 三、板书设计: 外形漂亮 活动机灵 搭窝先,再,然后,又,又...... 松鼠 吃坐捧送 储藏寻找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一节公开课,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是:1我利用创设情境:让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来到我们教室做客,同学们应该怎样招待好这位小客人,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从学习课文中找答案,进而了解松鼠的吃,住,玩等特征。 为了增加本课教学的趣味性以及训练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我设计了动手做一做,利用手中文具给松鼠搭窝;演一演,松鼠的机灵;画一画松鼠的外形这些环节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把快乐和游戏带进了语文课堂。 课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松鼠,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有关松鼠的一些特征、习性方面的知识,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 2.技能目标:由总到分,条理清晰地介绍小动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形象生动的说明。 3.语言准确性的把握。 教学过程: (导语)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也有千姿百态的花鸟鱼虫,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平时对小鸟、小鸡、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说明文就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松鼠。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118页,自己把课文朗读一遍,要求:1、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和写法;2、划出作者概括松鼠特征的词语。现在开始读课文!) 一、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 1、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和写法 2、划出作者概括松鼠特征的词语 (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给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驯良(xùn)矫健(jiǎo)帽(缨)yīng榛子(zhēn)(榉)实jǔ橡(栗)lì (蛰)伏zhé圆(锥)zhuī苔藓(táixiǎn)勉强(qiǎng)前爪(zhǎo)狭窄(zhǎi) (强调:榛、强、爪的读音及栗、蛰、锥的写法。齐读新词两遍。) (刚为同学们校正了字音,现在一起把课文朗读一遍,希望同学们不要再出错,朗读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松鼠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悟,理清脉络。 1.齐读课文,要求:思考松鼠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2.作者用了哪些词精练地概括松鼠的特征的?(漂亮、驯良、乖巧) 3.这些特征具体表现在文章哪些语段中? 4.由此得出结论:第一节与后文间的关系是——总分。 (文章除了介绍松鼠上述特征外,还有其他内容吗?在哪一小节?) 5.第六节的作用,属于对松鼠的补充说明 6.概括:正是由于松鼠有这么多的特点及这么大的用途,所以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三、精读课文,理解分析。 (松鼠的第一特征是漂亮,漂亮体现在哪里?请××同学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文章从哪些角度说明松鼠漂亮这一特征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并做上标记)。 1.指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思考从哪些方面说明松鼠漂亮这一特征的,找出后在文中划出。 句: (1)它们的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面容、肢体 (2)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尾巴 (3)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吃相 词: 清秀、闪闪、矫健、轻快、敏捷、机灵、玲珑、帽缨形、美丽、漂亮…… 内容: 奇特的形态、文明的吃相 (松鼠不但外形漂亮,还有着驯良的性格。自读第三小节,依照第二小节的形式分析归纳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说明松鼠驯良这一特征的。) 2.自读第三小节,以自主学习,集体讨论为主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松鼠驯良这一特征的。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活动范围 (2)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活动时间 (3)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主食和寻食方式 (为什么松鼠的活动范围、时间和主食及寻食习惯体现它驯良的性格?) (松鼠性格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乖巧。“乖”和驯良有些相似,因而第四、五两小节主要突出的是“巧”这一特点。 3、指读第四节,思考这一小节是如何介绍松鼠乖巧这一特点的 (1)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过水方法 (2)它们是十分警觉的……------警觉性强 (3)松鼠跑跳轻快极了……------跑跳敏捷 (4)松鼠的叫声很响亮……------叫声特点 齐读第五小节,思考这一小节又是如何介绍松鼠乖巧这一特点的 (1)松鼠的窝通常搭在……------窝址的选择 (2)它们搭窝的时候……------搭窝的方法 (3)窝口朝上,端端正正……------窝口的特点 四、品读课文体会语言 (说明文语言以准确为主,生动为辅。准确是为体现其科学性,而生动则使文章具有可读性。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兼具准确性与生动性。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生动、形象、有趣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动。) 1、语言生动性的体会 (1)贴切的形容词:清秀、闪闪、矫健、轻快、敏捷、机灵、玲珑、帽缨形、美丽、漂亮……(外形) (2)巧妙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精当的动词:搬、放、编扎、挤紧、踏平……(筑窝) 2、语言的准确性比较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它)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 (2)它们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 通过比较重在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明确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表示猜测、限制性的语言上,如“好像”、“经常”等。 五、情感升华 1.教师归纳总结。(重在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2.学生自主讨论学习这节课的收获 六、写作迁移 以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为说明对象,就某一特征写一段两百字左右的片段 指导: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特征 课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 篇4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文中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具体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具体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性格古怪的猫,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美丽又可爱的小动物——松鼠。(板书,指导“鼠”的写法) 二、生字词预习展示 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的生字词能难住你吗?(出示文中词语)三人小组内交流读一读。 敏捷嵌着搽过油 苔藓遮蔽毛茸茸 榛子橡栗储藏 扒开缝隙连蹦带跳 2、请两个小组展示读准字音 3、齐读 4、理解词义 用“敏捷”造句;在哪里见过“苔藓”,它是什么颜色的;给“遮蔽”和“储藏”找近义词。 5、重点指导“捷、蔽”的书写。 三、朗读课文展示,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1、两人小组内展示读课文,注意听清对方的朗读,随时做好小帮手。 2、指名分段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谁在预习时思考了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段:外形;第二段:活动;第三段:住(搭窝);第四段:吃) 课文中写到的松鼠的活动、住、吃也叫它的“生活习性”(板书:生活习性)。除了文中说到的活动、搭窝、吃以外,还包括游戏、睡觉、玩耍等都统称为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写动物类的作文时一般要写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理解内容,感悟写法 (一)第一自然段外形特点 1、默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再看看围绕这句话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松鼠的外形,用方框标出来。 2、学生交流后指导朗读。 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作者描写的这些方面吗? 3、作者说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如果在描写它的外形时只说“它有四条腿,小小的面孔,一对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还有一条大尾巴。”,你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吗?作者是怎样把它的美丽描写出来的呢?请你轻声读读课文,在有关的词语下面加上小圆点。 4、学生交流。 预设: “行动敏捷”写出了松鼠的活动灵活;“玲珑”写出了面孔的小巧可爱;眼睛虽小,但“闪闪发光”,而且还像是有意“嵌进去”的;灰褐色的毛本不算漂亮,但“光滑得好像搽过油”;大尾巴不但“毛茸茸的”而且“总是向上翘着”,就显得特别美丽了。 5、指导朗读背诵。 (1)朗读时注意这些描写的词语。 (2)用填空的方式练习背诵。(如果能准确填出来将奖励一组松鼠的图片) (3)欣赏松鼠的图片,看着图片,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二)第二自然段活动特点 1、因为松鼠四肢灵活,行动敏捷,所以它们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他活动时的机灵吗?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关联词“只要……就……”的恰当运用;“触动”的理解;松鼠的动作。 (三)第三自然段搭窝 1、如果我们在读书时能对文中的重点词语有敏感性,你就能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方法。比如我们读一段时,重点抓住了描写松鼠外形的形容词,读第二段时重点抓住了一个关联词和一些表示动作的词。接下来我们自己来试一试怎么样? 2、第三自然段写松鼠怎样搭窝,你会对这一段中的什么词敏感?(搭窝动作的词语) 3、默读课文,用三角符号在文中标出松鼠搭窝时的动作的词语。 4、出示本段,学生交流,动作词变成红色。指名读。注意读好这些动词。 5、有个人也写了松鼠搭窝,他是这样写的(出示): 他们搭窝的时候,先弄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弄在一起,再弄来一些干苔藓弄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弄紧、弄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弄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你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松鼠搭窝的过程,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吧。 7、作者在描写松鼠搭窝的过程时,用了这么多表示动作的词,作者又是怎样把它们有顺序地连接起来的呢? (用了一组表示顺序的词:先——再——然后——还) 8、谁再来读这一段,这次让我们感受到松鼠搭窝的顺序。 9、像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还有很多,“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等,能换上这组词读读课文吗? 看来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只要运用恰当都是可以的。以后,大家别忘了在自己的作文中灵活使用啊。 (四)第四自然段“吃” 1、刚才我们从作者描写松鼠搭窝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在描写松鼠吃东西时,作者的用词也特别恰当,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请在文中画出来。 “坐、捧、送”这几个词都用得非常好,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松鼠吃东西时有趣的样子。相机指导读好这句话。 3、这一段中有三个“它们”,你能找出来并说出每个“它们”分别指代什么吗? “它”“他们”等这类词叫代词,指代前面已经点明的事物,我们在读书时如果能联系上文认真思考,就能准确地知道他们指代什么了。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哪些写小动物作文的方法? (1)可以先写动物的外形,再写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作顺序) (2)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从它们的活动、住、吃、游戏、玩耍、睡觉等方面来写。 (3)无论写外形还是生活习性,重点是用词要准确,把他们的特点写具体。 2、掌握了这些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养的小动物,特别要注意它们的生活习性。本单元学习结束后,你就能写一篇非常好的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文章了。 课文《松鼠》优秀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