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说课稿 |
范文 | 【实用】语文说课稿集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本课属于书信体文章,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所有热爱和平的人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在一起,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内容感人。 我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3、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是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二、设计理念。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而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所讲到的战争与中国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因此他们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战争的理解。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课前建立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网站,将战争的有关文字资料、视频录像等收集进去,引导学生主动上网探究、合作学习。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和平的渴望,激发他们对战争的憎恨,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老师配合画面描述,然后引导学生交流看了这些画面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舒缓轻松的音乐中,学生欣赏着一组组表现美好幸福生活的画面,感受到了和平生活的美好。这与战争地区的满目疮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憎恨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 我让学生根据专题站上的学习导航自学课文,并检查他们的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的环节中,我利用“学习导航”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目的是为了渗透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网上学习的盲目性。) (三)精品细读,感悟内容。 1、这次,我让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上两遍,看看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更需要老师放开手脚,少讲、精讲,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再读课文,说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既尊重了学生个体的感悟,独特的体验,又十分巧妙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网络环境的学习不会排斥朗读,否则网络学习会因为冷漠而没有情感与激情。当学生缺乏感受或是有一定的积累后,读书正是体会情感和宣泄情感的最佳方式。教学中,我抓住作者“巨大的悲痛、深切地缅怀”这一感情基调,让学生充分读书。要读出失去亲人的悲痛,读出对父亲的无比怀念,读出对战争的憎恨,读出对和平的呼唤。在读中真情流露,感染自身。) 3、重点理解句子“今天,虽然我们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让学生通过对专题站上的“战争及后果”和“视频资料”两大板块的浏览,加深对残酷战争的了解。 (2)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刚才所看的和想到的。 (3)然后教师结合着首页上的几幅有代表性的画面叙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让学生认识到战争一触即发,随时随地都威胁着人们,威胁着像花儿般美好的平和环境。 (4)最后当学生感情蓄积充分时,引导他们呼喊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共同心声,将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也顺利地结束了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中涉及的战争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距甚远。如果采取灌输的方法,将会是要学生硬记思想感情,无病呻吟。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肤浅的、淡漠的,很难达到价值观上的共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采用了文字资料的浏览,视频资料的播放等形式,创设了民主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支持学习。使浅薄的感受变成深刻的体会,在探究中熏陶感染、迁移升华,灌输思想变成每个学生都是思想的源泉。) 四、教学反思。 1、由于网络资源集文字、图形、声像于一体,形象、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场面,所以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了战争所带来的可怕后果,发自内心的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憎恨也就格外的强烈。 2、网络教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性,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昂然的状态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因而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朝气蓬勃的可喜局面,既省时又高效。 3、作为执教者,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也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探讨,一起思考,由于情感的过于投入,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哭了,让大家见笑了。 语文说课稿 篇2一、 说教材 《用奇谋孔明借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传统的好教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以借箭为线索贯穿全文,主要讲了孔明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个故事启发我们面对强者,要仔细观察、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合理条配自己的力量,就能取胜。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的特点确定了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内容,了解借箭的经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重点词句来品味孔明的神机妙算,他为什么能借箭成功。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孔明有胆有识,认真观察、分析的科学思想方法,才智过人的精神。同时也是本课重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养成良好 的阅读能力,通过交流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想一想、”“谈一谈”来体会孔明足智多谋,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首先设计了导语:《用奇谋孔明借箭》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现在已经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吧!接着我设计了“自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借箭的经过,这一环节主要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让学生读懂课文,对孔明借箭经过有了了解。为了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兴趣,使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质疑。 1、孔明为什么让士兵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士兵擂鼓呐喊?我随即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拿出道具摆一摆,想象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2、孔明为什么在逼近水寨受箭时又把船头东尾西面对箭如雨发的曹军。 3、从文中找出孔明借箭成功的条件。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白了孔明不仅有胆识,还有善于观察、分析的智慧。再让学生通过读文,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整个故事,你认为哪句话最合适?再通过交流,深刻体会文中的几个人物各自有怎样不同的神态、心理,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我还安排了让学生角色朗读课文,给学生展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情趣,同时也为学生复述课文打下基础。 语文说课稿 篇3一、说教材: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八册《九色鹿》是童话。本篇题为"九色鹿",属于拟人体的童话故事,九色鹿所发生的故事里,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全文按照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九色鹿的由来.第二到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九色鹿救人不要报答.第六到九自然段为第三段,写调达见利忘义.受到重法罚. 二、说重点、说难点: 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在这段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展现,人物语言形象生动.值得反复体会与品味. 因为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而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有困难。发挥想象,体会人物性格,明白事理是全文的重点. 三、说教法: 1、情境法 2、表演法 3、电教法 说学法: 1、感情朗读法 2、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同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 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 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 二、指导表演课本剧。 (一)、指导人物性格分析。 1、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把它演出来吗?(想!) 2、要演好课本剧可不简单,我们应该诊所好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剧中有哪些人物。(根据回答板书:王妃、国王、乌鸦。) 3、知道人物后我们就要着重分析体会任务的性格特征。请同学看课本总结王妃、国王、乌鸦的性格特征,并告诉同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交流,王妃性格特征。"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缠"体现王妃的任性。国王的性格特征。"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九色鹿。""无奈、只好"说明国王良知未泯。 [语文课程的“开放”、“拓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朗读说话,从字里行间体会两个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指导台词表白。 1、表演课本剧除了要知道人物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台词,有感情有个性的台词是一出好的课本剧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背好、表达好台词呢?首先请大家画出课文中的台词。 2、根据回答出示:"救命啊,救命!""谢谢你的救命之恩。……终身受你的驱使……""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知恩图报了。""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更加漂亮。""九色鹿,……捉你来了!""陛下,你知道吗?……天下人笑话吗?" 1、要想很好的表达出台词,首先必须熟记台词。 2、生读台词。 3、光读熟是远远不够的。还通过读是别人认识人物是怎么样的. 4、指导感情朗读.提示加上动作,配合神情. (三)、指导修改剧本. 1、要想是我们的课本剧引人入胜,我们还需要适当改动课文.老师送你们一句话 板书: 增加台词 减少旁白 2、指导修改。 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如果你是调达,你会起什么样的誓言?怎么样是千恩万谢呢? 生尝试表演。 3、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仿照修改剧本。 [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三、当众表演,学会评价。 1、自由合作练习进行表演。 2、点名上台表演。 3、点评。 4、评选最佳演员,最佳合作组。 四、诚信格言的补充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时,与当前所提倡的诚信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为学生用精炼的语言写出学了故事以后的内心感受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总结: 老师还告诉学生:九色鹿壁画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建议同学们有机会去观赏。[旨在鼓励学生走进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免费 下载 语文说课稿 篇4一、说课标 从课程总目标、本册教材内容标准两方面说。 (一)语文课程总目标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分别是: 1、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3、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 4、在语言发展的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体现工具性的目标是: 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2、学习汉语拼音,学说普通话。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4、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6、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以上课程总目标的制定,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四方面来说。 (1)汉语拼音教学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品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254字,会写其中的126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的教学要求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是: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意见。 二、说教材 我将从教学内容、编排体例,编写特点,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方面说。 (一)教材内容结构和编排体例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几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认识新同学。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0课,包括21个声母,6个单韵母,18个复韵母,和15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学习。然后是识字(一)、12篇课文、识字(二)、5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识字9-10个。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254个常用字,写其中126个笔画简单的字。 17篇课文分作三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积累与运用,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4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识字和课文单元后面,使他们在创设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编排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出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强了趣味性、及早获得了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的积累与运用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2、科学性 汉语拼音、写字、认字、阅读的编排都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全册要求认字334个,识字的编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文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38个生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生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 这册教材体现了人文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例如《做操》、《马路上》体现了孩子们劳动的生活情操。此外,古诗、诗歌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 4、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的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学习认字、拼音。在连、涂、画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三)、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横向式整合。 教材采用多种形式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在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计划的安排在一个有机整体里,以汉语拼音为例,每一课都安排了精美的插图,随情境图出现了一些拼读儿歌和音节,这样学生在学习拼音时也认识了生字,把学习拼音、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 2、纵向整合。 本册教材的制定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以汉语拼音为例,本学期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韵母、声母、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说普通话。到了一年级的下学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认识大写字母,巩固拼音的要求,在以后学习中,继续依靠拼音学习生字,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充分实现了语文课标设计的整体性,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说教学建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及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建议在一年级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精神的集中和轻松愉快的体验并存于整个课堂,构建开放、富有活力的“快乐课堂”。 下面我以“情景教学为主线”介绍我对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汉语拼音教学”,建议创设通话情景,教学过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增强课堂趣味性。 2、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建议在情境中识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语言描述和动作体验对写字笔画、笔顺进行指导。例如对笔画“撇、捺”的指导,可以形象的把“撇、捺”比喻成人体的胳膊,书写这两个笔画时。要想胳膊一样自然的舒展开,要不然就会很别扭,孩子们通过夸张的缩胳膊、耸肩体验到了对笔画的正确书写。 3、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的“形体表演法’,及声音、表情、动作为一体,以达到一种生动、形象的再现情景效果。例如《做操》一课,反复的形体演读,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速的背会课文。 4、口语交际教学。 建议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恰当运用插图,发挥图画作用,教师积极参与,形成有效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语文说课稿 篇5一、教材分析 《逍遥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逍遥游》作为《庄子 内篇》的第一篇,具有开宗明义的价值。更关键的是,庄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和深层动力 并本单元要求学生加强自学,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欣赏中要展开想象,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天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另外教学大纲要求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智能目标: 1、练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赏作品听情节、形象和语言。 德育目标: 1、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论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教学重点] 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了解、赏析本篇形象化的说理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所待”的思想 二、教法运用 教法的选择是要看对象的,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所教学生的基础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 1、教师提示诵读要领,学生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内容并体味、把握其中的感情变化。 2、介绍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点拨词句,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发现文言现象的能力。为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主要采取发现法、联想法。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对重点字词句则是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利于记忆掌握及巩固。 三、学法分析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对文言文学习也是望而生畏,不敢学,不愿意学。文言文学习停留在一种教师单边进行的层面上。文言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本课还将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让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动”起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整合,自主积累和自主提高。 当导语故事引出作者时,让学生以回忆的形式了解作者,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 在对本文一些常用文言字词句式的梳理时,学生在掌握本文知识的同时,联想到过去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加以归纳,有利于形成知识网,联合巩固新旧知识。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前安排学生利用工具书及课文注解进行预习,力求初步熟悉课文,扫除生字障碍,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 (二)导语:由一则小故事引出追求逍遥游的庄子,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教师再并结合一些文学常识补充完善。 (三)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再指导朗读,体味其中的感情变化以及作者独特的文笔。 (四)全班朗读,指出朗读中的不足或错误。因为本单元要求加强自学,故本课时以总结归纳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使之掌握和巩固。内容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示下节课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自学,深入了解课文。 (七)板书设计:重点突出,直观系统。将板书大体分为三块,左边为文学常识板凶括作家及作品简介等。中间与右边两块作为教学重点的突出版面,内容包括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 五、教学效果 课上,学生积极配合并思想,达到了较好的互动。经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文学常识,在掌握了本文的一些文言字词句的同时,归纳梳理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将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联结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并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语文说课稿 篇6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语文教师。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说课内容共分 六个环节。 一、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繁花似锦的古代散文园地里的奇葩。 它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与本课另一篇短文《陋室铭》相似,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但又与其有很大的区别:《爱莲说》的句式更富于变化,语言讲究骈散结合。 全文119字,虽然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爱莲说》写“莲”是实,写“爱”是虚,以实托物,以虚言志,境界深邃,读之如品香茗,唇齿留香。 二、学情分析 莲在齐市很少见,学生知之甚少,因此,课前需收集有关“莲”的知识信息,以此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理解大意。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能力。学生受年龄和阅历地影响,理解主题会有难度,我将结合时代背景做好铺垫。 三、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通过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 朗读并背诵课文 2、 积累文言字词 3、 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略作者的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 学习向文本质疑的方法 2、 在朗读赏析的过程中,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培养学生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教学重点: 1、 学习向文本质疑的方法 2、 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四、 教法学法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依据课标精神,本文设想以课堂质疑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学与合作学习,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质疑分为三个环节:整体感知—质疑解惑---总结整理,从不同方面解读文本,运用多向性质疑、逆向性质疑、类比性质疑三种方法,通过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来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营造氛围 有中国银都之称的永兴县马田镇(周家)一个村子有一本传了几百年的世袭家谱! 宗法(辈份)如下; 法后渊源衍爱莲 济子遐思水木缘 文风应自任皇系 仲季由西尚一鞭 光宗显祖承谟烈 世德祥开玉秀贤 有道家声能佑继 明经福泽定绵全 你能看出这是唐代哪位思想家的家谱吗?周敦颐(播作者与说的片) 创意; 利用“周敦颐家谱” 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迅速进入古文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顺势介绍作者及作品文体。 (二)感知文意,夯实基础 为第三环节主动质疑搭设阶梯。本环节分为听读、自读、齐读、合作翻译、自行解疑五步。 放手让学生去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1、 听读,划出朗读节奏,弄清字音 2、 自读,把握字音与节奏 3、 齐读 整体感知。 4 分组疏通文意,展示讨论成果 5 质疑,学生互相解答。 这是本文的范读,学生听读的同时更直观的欣赏莲花。 (三)课堂合作,质疑文本 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重点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初步总结向文本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提问,进行质疑,不仅能组织起热烈的课堂活动,还能自然的凸显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关键是能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 1、 请讨论回答; 1、) 好看的花朵很多,为何“予独爱莲”? 2)、 《爱莲说》刻画了莲的哪些特点?这些句子优美吗?请举例赏析。 3)、 “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几句究竟是写莲还是写人?这是什么写法? 2、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懂的?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3、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对文章的质疑,)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总结,我们设计问题、欣赏文章的着眼点有哪些?(放片) (四) 延伸练习,质疑创新 我设计了三道练习,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局限于教材,既能欣赏课文的优点,又能看到课文的不足,敢于创新,言前人之所未言,使问题的答案更趋多元化,培养逆向性和类比性思维能力。与此同时,积累写作素材 1、 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具备作者所说的“君子”的精神品质? 屈原 洁身自好,顽强抗争,努力向上,又不幻想脱离环境的积极态度。 2、 你认为周敦颐所赞扬的“君子”品质都有借鉴意义吗? 3、 《爱莲说》与歌颂梅、兰、竹、菊的托物言志的文章有何不同? (五)畅谈收获,总结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我的收获是:通过与大家地共同学习明白了欣赏文章、设计问题可以从文章整体内容、具体语句赏析、文章深层主题入手,对某个词、某个句子、某个修辞、某段话表现的思想感情、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质疑,提问。 六、板书设计 用莲的图案做底,填入课文相关内容,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印象,加深记忆,便于背诵和理解课文。 语文说课稿 篇7今天,借我们学科组五环跟进之机,白树常老师和赵玉玲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精彩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这两位老师风格不同,白老师沉稳老练,属于内热型,赵老师生动活泼,属于外热型。他们课前精心准备,课上引导深入浅出,学生学得入情入境,课堂上异彩纷呈。 白老师的课: 1、对文本解读深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感情随着语调的变化而变化,或激昂,或低沉,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渐入佳境。 2、凸显了语用教学。学习了新词新语法等,老师引导学生练习运用。比如“善”字教学,引导学生说喜欢唱歌的叫“善歌”,喜欢跳舞的叫“善舞”。“峨峨兮若泰山”,引导生练习说句子“皎皎兮若明月”,“依依兮若杨柳”等。 3、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动静搭配。课堂上,有自学,有互动,有写话,有朗读,这种有动有静的节奏感很强,效果也很好。 赵老师的课: 1、层次性体现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这种层次性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比如在善鼓善听的句子中,先引导学生想象景物,练习表达,补充资料,体会知音难觅,再次感受相聚的欢乐,再去读,就有了提升。 2、语文味道浓烈。赵老师引导学生抓汉字特点,体会语言之美,感受艺术之美,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琴”字处理,抓字形特点去理解绝弦的意思;“善”字的引导时,也是从字形特点出发,张大嘴巴,美极了,妙计了。这些话说的合情合理,毫不矫揉造作,很自然得体。 3、整堂课淡化讲解,突出朗读,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朗朗的读书声。 两位老师共同的问题是“兮”字的朗读,这就是难点,是学生易犯错的地方,但老师没抓住,是不是应该在范读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老师是怎么读的,然后老师引导为了突出感情,要拖长音,放慢速度。这样学生就知道怎么去读了。 语文说课稿 篇8【说教材】 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他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说学情】 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学生可以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加以理解。 【说目标】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2、课件。 【说重点、难点】 1、重点: ⑴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难点: 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说教法】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小学语文新课标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我主要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感情朗读法”学习本课。让学生运用问、划、读、议等方法,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课件示:居里夫人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士是谁吗?学生答,教师简介居里夫人。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居里夫人?学生交流。 3、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质疑问难,了解居里夫人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深入探究,领悟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抓住文中两处巨大反差的内容,进而让学生更清楚的感受“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1、研读“执著追求,勇于献身”部分。(课文3~4自然段) ⑴ 从哪些具体描写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 学生交流。(投:玛丽居里穿着──看透未来。)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夫人的美丽。 ⑵ 课文中还有一处对居里容貌的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① 学生交流(投;她美丽的容貌──浑身乏力。) ② 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容貌的前后巨大反差。 ⑶ 同样是写居里的容貌,为什么前后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呢?请默读课文3、4自然段,把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生交流,指导朗读,重点理解并读好四个句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① 就向是在海滩上──别人摘叶她问根。(善于发现问题) ②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点点烧痕。(条件艰苦、实验危险辛苦,但有远大目标……) ③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0.1克镭。(坚持不懈,对科学的坚定信念和执著追求,这种精神是美丽的。板书:执著追求。) 引导学生读好三个数字和“终于”。 ④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浑身乏力。(居里用健康和美丽换来了实验的巨大成功和对人类的贡献。) ⑤ 这种美丽比外面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她把外在的美丽变成了什么? 师根据生答投示: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里程碑。 师生接读,引导学生读出居里夫人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板书:勇于献身) ⑥ 通过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这两部分内容中深受感动的句子,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进一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2、研读“淡泊名利”部分。(课文5、6自然段): 居里夫人这种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无疑是美丽的,这种美丽在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出来?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 师生交流,感受美丽,练习朗读。 ⑵ 重点理解:(投示) ①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设计意图:抓住居里 夫人取得的巨大成 语文说课稿 篇9一、教材: 《丑小鸭》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诗两首》、《伤仲永》同属于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文章都以“成长”为主题,有的记录了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的展示了他人成长的历程,都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 《丑小鸭》这篇童话记录了一只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它原来处处受嘲讽,处处受排挤,但是它不自卑,不气馁,经过他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心中那份恒久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终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二、目标: 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结合本课的自身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丑小鸭的遭遇,复述课文大意。 (2)品味、积累精彩语句。 (3)把握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联想自己,写下体会。 重点:新课标还指出学生阅读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我把“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丑小鸭给你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 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我选择了导读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充分体会丑小鸭的遭遇,引导他们学习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态度。 学法:新课标提出学生要“能复述叙述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并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结合本课情节曲折,寓意深刻的特点。我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用阅读法、复述法、讨论法来把握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煅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设计: 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安排导入新课、感知教材、讨论质疑、写作练习4个教学环节: 第一步:导入新课。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的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显示图片,把丑小鸭和白天鹅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对比,并提出问题:“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出课文《丑小鸭》,激起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分页标题#e# 第二步:感知教材。本着“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阅读原则,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例如“嫉妒”、“脖颈”,理解某些词语的含义,比如“讪笑”和“嘲笑”有什么不同,并和学生一起搜集精彩语句。在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丑小鸭”的主要经历:因为丑陋而被讪笑、被排挤;逃离家庭后还是被嘲笑、被侮辱;独自在冬天的湖面上拼命地游,最后累昏了,与冰冻结在一起;在春天苏醒后发觉自己变成了一只美天鹅。进行条理清楚,感情充沛的复述。并结合安徒生的成长经历,指导学生明确丑小鸭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第三步:讨论质疑。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会对“丑小鸭本来就是一只白天鹅,还是后来变成了一只白天鹅”产生疑问。新课标要求学生对课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讨论质疑”这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中“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和“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向问题的深度、广度挖掘。在讨论质疑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步: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个片段作文《丑小鸭和我》,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运用文章中的精彩语句。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正确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我设计的这个板书具有童话特点,用生动、形象的图片结合简洁的文字,直观表达出文本的感情和内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