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
范文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1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20xx级地本班的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见太阳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命是何其重要。通过地球上的一些表象,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的基本教学思路。本节主要从宏观上阐述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具体表现,也为后面学习地球上的大气和水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技能 1.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归纳总结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图表的方法和程序,并学会对图像信息进行概括提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运用辩证的思想看待宇宙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形成科学的、辩证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3.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兴趣,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确立的依据:本节内容主要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个方面来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则从地球气候、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等方面来阐述,因此把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确立为教学重点。 难点: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确立的依据:太阳活动有多种类型,太阳黑子活动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学生很难理解黑子活动的高峰年为何出现反常气候的几率明显增多,耀斑爆发为什么会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因此把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确立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能方便快捷地传授地理知识,也能突出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三、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用自主协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我将分为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2分钟,讲授新课25分钟,小结3分钟,共30分钟。 (一)导入新课 引导同学们做个实验,让同学们闭上眼,看看是否能看到东西让同学们设想:睁开眼蒙上黑布,又能看到什么为什么光从何而来由此可见可见太阳的重要性,就进入了本节课的主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自身感受出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总体上粗略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框架。 (二)新课教学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1太阳概况(成分、温度、能量来源)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是距离 地球最近的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核心的温度可达1500万K,表面温度约为6000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 师:太阳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那这些能量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 师: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经过一连串的聚变,变成1个氦原子。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了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约为400万吨。那么太阳产生的这些能量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向四周放射和传递的请大家在课本中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将学生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2太阳辐射(概念、波长分布、对地球的影响、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生: 师:回答的很好,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方式称为太阳辐射。 师:太阳辐射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状况。请大家观察一下图1—2—2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你们可以从中获取到哪些信息呢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师: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但是在太阳辐射中,虽然只有大约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仍然对地球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设计意图: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哪些影响生: 师:下面请大家看图1-2-3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并相互讨论,太阳辐射 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 师:回答的很好,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级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带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植物带。 [知识延伸] 除了纬度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呢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还有海拔、天气状况、日照长短、大气透明度等因素。那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太阳辐射的呢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以及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 [知识承接] 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除了学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外,还需要学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那么太阳活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会对地球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呢 师:首先先来了解下太阳的大气结构。请同学们看图1—2—4太阳的外部结构示意图,看看太阳大气结构分为哪几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2.1太阳的大气层结构 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师: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太阳看上去很平静,我们感觉不到它有什么变化,但其实它时刻在发展变化着,并且这种变化有时很剧烈,因此把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的这种大规模的运动称之为太阳活动。请同学们阅读12页的内容,思考下太阳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 [知识补充] 太阳活动的类型除了太阳黑子、耀斑之外,还有日珥和太阳风。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 转折过渡: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之前说的是太阳影响地球的好的方面,接下来说,太阳活动对地球坏的影响。 “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之间有联系”,讲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我则以案例20xx年的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为例,当然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引起学生兴趣:第二,辅助突破重难点,并且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这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由于涉及许多深奥的科学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又成为本节的一大难点。 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比较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总结: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科学家们只是发现了一下相关性,至于究竟存在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结论。这个重要的科学奥秘尚待天文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学科联合攻关,才能逐步予以探明。 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知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有利也有弊的。在宇宙的万物中,都是如此,有利就有弊,有弊也有利。无论什么事物,我们都应该有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五、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纲目式板书,这样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利于彰显所讲地理知识的要点及其条理性。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 (1)成分:氢和氦 (2)温度:核心1500万K,表面6000K (3)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从体验和感受中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 2.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多种途径(如书本知识、生活经验)、运用多种手段(如报刊、网络)收集太阳活动资料,并学会整理和分析。 2.通过图1.8和图1.9的相关分析,图1.13的`判读知道对地理要素的叠加分析是获取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标准”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影响”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包括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材第一部分讲述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包括什么是太阳辐射;以图片的形式从生活、生产中的事例分析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生物生长发育,物质运动和生物运动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能量主要来源等),并要求学生列出更多生活和生产上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太阳能量的来源;通过活动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差异和这种差异对地球上的生物量的影响。第二部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介绍了太阳大气分层;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重要标志和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进一步分析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节教学重点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点是图1.8和图1.13的判读。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到6000多颗恒星,借助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更多的恒星,太阳也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为什么对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它是最重要的天体呢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今天我们来探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一、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 (开门见山,突出主题,既节约时间,又直接切入主题) 二、创设读图情境 [看书思考]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读图分析]太阳辐射各种波长范围图(教师提供) ( 1 )太阳辐射的主要电磁波有哪些(可见光区,紫外线区,红外线区) ( 2 )波长范围各是多少(可见光波长0 . 4 -0.76微米,紫外线波长小于0.4微米,红外线波长大于0.76微米) ( 3 )太阳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一部分(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 % ) (既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又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渡]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它到底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呢 三、分组合作,探索新知 把学生分成四个图片研究小组,每组研讨一个主题图片,让学生说明太阳辐射能量对地球的影响。 [图片1 ]主题: 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的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 [图片2 ]主题:是地球上自然物质运动(水、大气)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图片3 ]主题:矿物燃料的燃烧与利用太阳能的关系。 [图片4 ]主题: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自由发言]请你谈谈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谈一谈你的家乡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探索活动1]你知道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吗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说明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这个反应中损耗太阳的质量,损耗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探索活动2]根据其来源你能够推理分析太阳这个气体星球的主要成分吗(氢和氦) (让学生通过推理去记忆,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四、创设问题情境,深化探索问题 师: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各处的辐射量是否都一样呢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有差异吗有着什么样的差异 [读图]图1.8和图1.9的判读 ( 1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一年中不同时间有变化,总体而言,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 2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森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热带雨林生物量为45千克/ (米2·年)大于亚寒带森林生物量20千克/ (米2·年)。) ( 3 )问题( 1 )和( 2 )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有相关性) (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示意图的方法,并学会对地理要素叠加分析,获取要素之间相关关系,体验分析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 4 )描述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自然景观的差异。(教师提供两地景观图片) ( 5 )推测两地的自然环境差异。 [教师小结 ]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而引起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又会影响到人类活动。 五、在合作中探究,在竞争中拓展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本节的第二部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师:要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必须先了解太阳的结构。太阳的内部你能够看到吗(生:看不到)你能够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学生自主读图]图1.10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太阳大气层分为哪几层你都能够用肉眼看到吗 师:太阳活动就是指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学生活动] 1. (预先)把学生分为黑子研究小组和耀斑研究小组。阅读课本并利用网络等收集相关资料。 2.在纸上尽可能多的列出黑子和耀斑的相关知识。 3.交流成果。 4.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列的知识多看哪个小组列出的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 (尽量提供多种方式让学生展示其学习成果,如朗读、板书、实物投影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它同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黑子研究小组成果主要包括: ( 1 )黑子概念 ( 2 )发黑原因(因为温度低而发黑) ( 3 )发生和出现的区域(光球) ( 4 )活动平均周期( 11年) ( 5 )太阳活动主要标志 ( 6 )与耀斑出现的相关性 ( 7 )对地球的影响 ( 8 )观测与预报,减轻不利影响 耀斑研究小组成果主要包括: ( 1 )耀斑概念 ( 2 )发亮原因(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3 )发生和出现区域(色球) ( 4 )活动平均周期( 11年) ( 5 )太阳活动主要标志 ( 6 )与黑子出现的相关性 ( 7 )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磁暴” 、极光、其他自然灾害) ( 8 )观测与预报,减轻不利影响 [教师评点与指导]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适时指导,重点指导黑子对气候的影响——与降水的相关性图(图1.13 )分析。 ①从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曲线中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高低变化,前一次高点与后一次高点平均周期约11年) ②从太阳黑子曲线中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黑子相对数量高低变化,前一次高峰期与后一次高峰期,即活动周期为11年) ③如果将两种曲线叠加,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图中12测站的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与太阳黑子的变化的相关性表现为正相关; 22测站的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与太阳黑子的变化的相关性表现为负相关; 36测站的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与太阳黑子的变化的相关性表现为上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30年间是负相关,从1910年开始是正相关。 ④从以上分析,你能得出来什么结论——太阳黑子与水旱灾害的出现有一定的相关性。 (培养学生观察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看出的问题可能不同,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的交流补充来完成。同时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对地理要素的叠加分析是获取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之一。) [探究活动]你能够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吗 20xx年10月23日到11月5日,许多国家的短波通讯受到影响,通讯设施受损,日本一颗通讯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通讯卫星无法恢复使用。你能够解释其成因吗 [教师小结 ]太阳活动不仅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而且会扰动电离层,导致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其他自然灾害。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