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
范文 |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5--36页中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题。 教材分析: 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于9的加、减法是在8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进一步强化一种摆法列出四个算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8、9的认识。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副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准备: 挂图、小红花、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师谈话激趣:孩子们,在前面的数学旅途中老师带着大家去数学王国学习了好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要用学到的知识去闯关,有没有信心挑战? 2、闯关练习 (1)第一关: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卡片: 6+1 4+2 7-1 6-4 3+2 2+2 4+3 6-3 (2)第二关:填一填。(8、9的组成练习) 3、揭示并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学会了这么多本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8、9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小棒图,师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小手举起来,一起数一数。(8根) (2)师提问:如果把8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1,7)、(2,6)、(3,5)、(4,4)。 (3)师:选择你喜欢的分法来说一说怎样列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 1+7=8 2+6=8 3+5=8 4+4=8 7+1=8 6+2=8 5+3=8 8-4=4 8-1=7 8-6=2 8-3=5 8-7=1 8-2=6 8-5=3 (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5)师小结一图4式的方法:一种分法可以列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列减法算的时候用加起来的得数减去相加的其中一个数,就得到另一个数。 2、教学例2 (1)小黑板出示例2图。师提问:你能通过摆一摆帮老师把这个表补充完整吗? (2)生摆学具,师引导填表。 (3)同桌讨论:仔细观察表,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上排的数越来越大,下排的数越来越小,相对的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9。) 师:对照这个表,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写出有关9的加、减法算式吗?写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4)指名汇报,师板书算式 1+8=9 2+7=9 3+6=9 4+5=9 8+1=9 7+2=9 6+3=9 5+4=9 9-1=8 9-2=7 9-3=6 9-5=4 9-8=1 9-7=2 9-6=3 9-4=5 三、巩固练习 1、我当邮递员。 信有:6+2 8+1 9-1 4+5 1+7 7+2 3+6 4+4 师: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抢答:(答对的小朋友奖励一朵小红花) 3+6 93 9-2 2+7 8+0 88 8-3 3+5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知道了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方法同样能计算8、9的加减法。你会算了吗?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小花(猫)9岁的生日,好朋友们都来给她开庆祝会,他们有送蛋糕的,有送鲜花的。小狗点点提来了牛奶,以示庆贺。数一数,有几瓶。看着小狗点点的礼物,两手空空的小兔飞飞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赶紧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牛奶都提来了,小朋友,你们数数看,她提了几瓶牛奶?(电脑演示情境) 生:(齐)1瓶、2瓶、3瓶、4瓶、5瓶。 师:小花看着点点和飞飞提来的礼物,高兴地数了起来。(画面定格) (评析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编成童话故事。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师:小朋友,根据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点点提来9瓶,飞飞提来5瓶,他们一共提来几瓶牛奶? 生2:点点比飞飞多送几瓶? 生3:飞飞比点点少提几瓶?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共同来解决“小花现在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先存进问题银行,今后再取出来解决好吗? 生:(齐)好! (二)教学互动活动 1、活动一。 (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生1:小狗点点送来9瓶牛奶,小兔飞飞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算式。 师:你们刚才说得真好,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式呢? 生1:9+5=? 生2:5+9=? (3)探索算法。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花算一算一共有几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评析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到学生中间去,听取学生的不同算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9+5=?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希望能干的你能做到这两点。 ①认真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等同学汇报完后提出来。 ②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或圆片,最好能边摆边说。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14瓶,9+5=14。 生2:我是接着9往下数5个数,10,11,12,13,14。(边数边掰手指计数。) 生3:我左边摆了9个小圆片,右边摆了5个圆片,从右边先拿1个小圆片和左边的9个放在一起凑成10个,10个和右边剩下的4个合起来是14个,所以9+5=14。 生4:也可以从左边拿5个小圆片和右边5个小圆片凑成10个,10再和左边剩下的4个小圆片合并,10+4=14。 师根据生的口述来板书。 (评析汇报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以便集体反馈中能把不同的思维方法都展现出来。) 师:比较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生3的方法,因为他把5分成了1和4。先算9+1凑成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 生2:我最喜欢第2种方法,接在9后面往下数。 师:小花看到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她一定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最喜欢你们的哪一种方法吧。(电脑显示生3,生4的凑十法。) 师: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 生:(齐)好。 师:你能试着说一说吗?(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评析凑十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够接受,但也要考虑到小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要肯定他们逐个数数的方法,又要尽量让他们也学会凑十法。教师可利用“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这种方法你喜欢吗?”“你能试着说一说吗?”等问题,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跟其他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2、活动二:故事延续,方法迁移。 师: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花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小花还想请你们帮帮忙。 (1)比一比,算一算。 (电脑出示补充题:开火车) 9+1+19+1+29+1+3 9+1+79+1+89+1+9 9+1+49+1+59+1+6 (2)想一想,算一算。 9+3= 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 (评析再次用童话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小花的请求,小朋友们都很乐意帮助,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是对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习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3、活动三。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送来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①学生看图,圈一圈,独立完成每一个小题。 ②小组内交流,任选一小题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组代表汇报、展示,集体交流订正。 (评析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对学生来说有新的动力。练习时,不仅要求学生自己会做会说,还要培养小组的合作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来加深理解,也可以让小组的其他同学帮助解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说一说,体现算法多样化。) (2)游戏活动。 “比比谁算得多”(电脑出示游戏情境图)。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①看图,明白游戏规则。 ②以小组形式做数学游戏,如9+4=,同学间相互说出算式,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评析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游戏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练习的目的。) (三)教学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在本堂课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3教学内容: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使学生建立“凑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花狗和小蚂蚁在做游戏,你们想去看看吗? 出示:画一画,填一填(投影) 每行再画几个是10个?同桌说后再汇报 2、10的组成 二、学新知 1、小蚂蚁和小花狗看大家表现的好特别高兴,愿意和大家交朋友要考考大家。 2、出示葡萄图 你能看图说出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板书:3+7=1010-3=7 7+3=1010-7=3 指生说说算式的意思。 3、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蚂蚁:小花狗给你们出的题太简单,我来考考你们。 8+2=10-8=6+4=10-= 2+8=10-=4+=10-= 4、课间休息 5、游戏 a)玩扑克说10的组成 b)连线:凑成10P47T2 c)比一比 4+6=10-9=7+3=10-4= 10-3=9+1=10-2=10-7= 5+5=10-6=10-5=2+8= d)猜一猜 小花狗和小蚂蚁要奖励认真听讲的孩子,大家猜一猜袋里可能 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10朵 6、谈收获 7、板书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7=1010-3=7+= 7+3=1010-7=1010-=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 提出问题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 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③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2)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 认识加号。 (4) 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圆片(7个红的、2个白的);7个红色圆片、3个白色圆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的确定,立足双基,注重发展,力求创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计算,有效地发掘了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为学习8、9的加减法计算做好了铺垫。] 1.看图说话。 (课件:出示恐龙图画) 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 (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看图说话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数据的能力和想像能力。并为下一步尝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情境。] 2.让学生看图写算式。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 3人写算式,1人记录。 [这里要求小组合作活动,旨在通过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同时,学生对8的加减法的尝试计算,有利于学生再现已有的计算经验,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活动(1人记录算式) A、摆9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 (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 7个添上2个是几个?(7+2) 2个添上7个是几个?(2+7) 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 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 (板书:7+2= 9-2= 2+7= 9-7= ) [操作学具对学生的计算很有启发,但初入学的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还有一定难度,故适当进行操作性指导是必要的。] B、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计算:6+2= 8-2= 2+6= 8-6= C、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说明:以上计算都不要求学生说算法)。 [创造空间,将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和恰当运用数学知识相结合。这种梯形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发掘计算的方法。 想一想: 5+3=( ) 8-3=( ) 3+5=( ) 8-5=( )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的方法很多,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也可能想到组成,可能用到调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思想,还可能想到利用加法来算减法。总之,要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老师点拨,激发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 如:5+3=8,3+5就一定等于8吗? 和你怎么知道:5+3=8,那么8-3就等于5? (学生在争论的同时势必要利用黑板上的算式对加减法间的关系进行不完全的儿童化的归纳)。 [老师的一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学生主动、自由的争论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的一个目标,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和归纳意识。] 4.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7+1=( 8 ) 抢答:8-7=( ) 师:怎么想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都会想7+1=8,所以8-7=1。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知道这种计算方法。如:他好棒呀!大家计算减法时很多都用数数或想组成的方法,他竟然能用加法来计算减法!今天我才知道,咱们班还藏着一个数学天才!) [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扬点出了一种计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了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它的效果胜过了三令五申的讲解。] 5.通过谈话,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的意识。 如:(接着和上面那位同学谈话)这是你这一节课的一个收获吗?它能用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举例子,如:要算8-6=?就想6+(2)=8) 小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 学以致用 分层次出示练习八的第7、8题 第7题注意指导学生搜集数据,理解题意。 第8题要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 如:小鹏是学校足球俱乐部的球迷,特爱踢球。瞧,星期天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他就爬起来踢球了! 谁能看图接着讲这个故事? (学生会讲出射门的有2个球,没射门的有7个球等情节) [读讲故事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积极地理解图意,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并为写算式提供了丰富的数量关系。] 计算:7+2= 9-2= 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 师:还能列其他加减法算式吗? (2+7=9 9-7=2 7-2=5) 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作业 教学设计说明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作了如下思考: 1.以双基为载体,以发展为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知识、技能、意识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技能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三方面立足于新课标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思想,对本节课教学起着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2.开放的教材观 教材能体现出教学的目标和部分教学方式,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它毕竟是局限的,我们的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两页纸。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开放的眼光洞悉教学的要旨,灵活地运用教材。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增加了操作活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逐渐感受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重视操作活动,使学生动手做学问 学生不是白纸,数年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认知经验,这是他们继续求知的基础,故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本节课里学生要学习8、9的加减法,我先让学生根据恐龙图进行8的加减法的尝试性计算,使学生再现了已有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产生思考。 4.教学方式多样化 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个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维发散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一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己的教案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采用了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和老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的现成结论,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在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点拨者。 2.选择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艺术性:采用师评、自评、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 总之,此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活动的交流空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感受过程的重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6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减法的含义,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师兜一兜苹果,露出一个,让生猜猜有几个苹果。出示4个苹果,奖给坐的最好的小朋友,让他拿走。其他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还剩3个苹果,是怎样算的?生试说师板书:4-1=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二、学新知 1、介绍“—” 2、读算式:4减1等于3 3、说说4、1、3分别表示什么? 说说出示船图 4、观察图,同桌说说图意,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 三、还剩几条船怎样列式? 四、师板书3-2=1 说说3、2、1各表示什么? 五、摆摆 1、摆5只蝴蝶,划去3只,怎样列式? 2、5个苹果,用手圈起两个,怎样列式? 六、试试 1、看图列式P33S,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2、游戏 3、练习 P33T1在老师的指导下做 看图列式P33T2,生独立做 4、指导写法 5、: 减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要想发现它,就要留心生活。 6、作业 七、必做题:P33T4 1、兴趣题:回家搜集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2、板书 减法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 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半点。 2 结合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和半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顺势导入 1、猜谜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认真听:嘀答、嘀答,没腿它会走,没嘴它会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对啦,它就是钟表。 2、师出示一个实物钟。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同桌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1、可以看时间;2、可以叫我们起床;3、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师: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大的作用,它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安排好时间去学习和劳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1)师:钟面上有什么呢 请大家认真观察手中学具的钟面和屏幕上真实的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两人小组讨论。) (2)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生1:我们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还有12个数。(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 生2:我们发现时针和分针走的方向是一样的。 生3:时针和分针都朝这个方向走的。(一边说一边用手势比。) (3)归纳: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用不同色彩依次显示时针、分针、12个数。) (设计意图 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议论、交流、归纳和整理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认识整时和半时 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帮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小明。他可是一位非常懂得安排自己作息时间的好孩子。大家想不想知道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板书课题)。 1、出示小明起床的图片。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看屏幕中的图片,请同学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和半点。) (2)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六个钟面。 师:你会看哪一个钟面呢 请你上来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 (3)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师: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半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设计意图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整个过程由小组讨论、分组汇报、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组成。在交流中,较优秀的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了帮助,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3 游戏:我说你拨 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认一认。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3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2.找朋友 (1)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示范时间的表示法。 师:6时可以怎样表示呢 (板书:6时,6:00) 7时半可以怎样表示呢 (板书:7时半,7:30) (2)做找朋友的游戏。 师: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张表示时间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的哪一个钟面是好朋友呢 让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 (全班学生到黑板上找朋友。(一边放找朋友的音乐)大家找到了朋友,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只有一名学生找不到朋友。) 师:你怎么啦 生:我找不到这张卡片的朋友。 师:大家帮他找找看,黑板上有这张卡片的朋友吗 (没有) 师递上一个能活动的钟面,问: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 (该生拨时间) 师:你这个钟面跟黑板上的哪些钟面是同一类的 你应该把这个钟面贴在哪里呢 (该生把钟面贴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如果按部就班地逐个教学时间的表示法,学生必然兴趣不大,因此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在这里巧设了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乐于学习,使课堂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气息。除此之外,这个环节还设置一个学生找不到时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拓展问题:怎么都是8时?(出现两个画面,学生进行思考) 四 作业设置 用喜欢的记录方式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评析作业的设置,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时和半点的不同。 生2:我觉得和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很开心。 生3:还要向小明学习早睡、早起。 今天我们一起看了小明的一天,他的时间安排的很合理,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做个时间的小主人。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4和5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任务: 1、通过动手操作、练习等形式完成对目标1的检测。 2、通过口头提问、练习等形式完成对目标2的检测。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了解4、5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设置多种问题情境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经历具体抽象的探索过程。所以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数学课件、教具图等直观教具。 关于学法,新课程的最高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做到好学、乐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经历了探索、交流的过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教学过程: 一、忆旧迎新 趣味导入 出示课件,复习巩固。 二、利用情境 探索新知 1. 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 (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 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 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 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三、自学指导 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四、引导总结 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五、巩固诊断 夯实基础 出示练习题。 课堂总结: 你今天都学习了什么?能不能回家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9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课本第66页和做一做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加减法;一图四式。 教学目的: ①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②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信心。 教学用具:相应课件、数字卡片、数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拍手背儿歌:(课件播放音乐)“小花猫喵喵叫,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升4来作伴,5、5凑成一双手。小手小手真伶俐。嘿!” 2、做游戏:找朋友; 设计意图 活跃学生课堂学习的气氛,对数游戏,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复习过程。 二、新授内容: 1、激趣导入: ①(小朋友,老师看到红红的大苹果,太诱人了,瞧,他们来到了你们面前) 课件出示左边9个苹果和右边1个苹果图: 师问:你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请同桌间小声说一说。 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算式: 9+1=101+9=1010-9=110-1=9 (小结:这就是运用1和9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②(现在,鸭妈妈带着小鸭子们游呀游,游到了课堂,看!) 课件出示左边8个小鸭子和右边2个鸭子图: 师问:你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试试看!请同桌间小声说一说。 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算式: 8+2=102+8=1010-8=210-2=8 学生齐读算式。 (小结:这就是运用2和8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③(看到同学们学习很认真,就把闪闪的五角星奖励给大家。) 课件出示左边7个五角星和右边3个五角星图: 师问:你能找出四个算式吗?先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同桌间小声说一说。 集体订正交流。 课件出示算式: 7+3=103+7=1010-7=310-3=7 (小结:这就是运用3和7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④(瞧,可爱的小精灵们扇动着翅膀也来到我们热闹的课堂) 课件出示左边6个绿色的小精灵和右边4个粉色的小精灵图: 先出示四个算式: 6+4=104+6=1010-6=410-4=6 师问:你能根据算式说出图意吗? 指名交流。 (小结:这就是运用4和6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设计意图 进行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看图说意的表达能力,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面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2、知识的迁移 师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答,出示课题:10的加减法。 (老师把课本第66页的四幅点子图请到大屏幕上,<出示点子图>请大家分组讨论找出每幅图中藏有的四个算式。要求:一大组一幅图;四人一小组,将你们找出的算式写在老师发的那张白纸上;时间定为3分钟。) 指名展示学生的算式。 学生评价。 (小结:这就是学习10的加减法中的一图四式。) 3、想一想:(10的加减法中还有一个特例) 出示算式:5+5= 10-5= 请同学们用你们会说话的小手表示出算式的得数。 问:同学们,前面的一图四式和这个特例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 (小结: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相同;在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是相同的。) 三、巩固新知 1、出示叶配花图: (今天,医学小博士正在为生病的花朵治病,伤心哭泣地花朵想请大家来为它们治病,你们愿意吗?仔细观察查找病因。) 课件出示图。 要求: (1)请同学们找出算式; (2)治病。 (小结:同学们,看着笑了的花儿,我们知道花儿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它们,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加漂亮、整洁!)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集中体现。 2、开火车: 10+2 5+53+7 10-4 3+5 6+3 10-3 2+89-6 10-84+610+-910-59+1 学生心里想一想。 以各种形式开火车。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复习中的儿歌、对数,巩固练习中的找朋友、开火车等等。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层次分明,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小组学习等形式,去找到10的减法算式。最后,课堂的教学中,力争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注意尊重学生的思想方法和独特体验,注意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复习20以内不退位减法,进行口算及列式计算。 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 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学生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搭积木(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1、2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的游戏吗?(喜欢) 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谁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3=13 13+2=15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①“蓝灵鼠”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五块 ②后来它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15 2、出示图3。 师:“蓝灵鼠”又在玩积木了,说说这次它是怎样摆弄的。 生:它从15块积木中拿走了两块。 师:观察得的很仔细,刚才图中是向下的箭头表示加上,现在箭头向上就表示拿走。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15—3 师:怎样计算15—3呢? 生:先用5—3=2,再10+2=12。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说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3、出示图4。 指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填空,集体反馈。 1、现在拿走了2块,剩下左边的1摞正好是10块,所以12-2=10。 2、12可以分成10和2,所以12—2就等于10。 4、观察比较。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①小组合作交流②集体反馈 引导学生找出今天的算式,在计算时都是先进行个位的计算然后在加。 5、观察图片 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一共有14条金鱼,黑金鱼有3条,鱼缸里有多少红条金鱼? 怎样列式?14-3=11(条) 你是怎样算的。交流算法。 6、小结。 我们通过画面,动脑思考帮助“蓝灵鼠”解决了搭积木问题,算出了鱼缸里有多少红条金鱼,你们真聪明。 三、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一组的算式,想想它们的联系。 (因为16可以分成10和6,从16里去掉6就剩下10,去掉了10就剩下了6,所以16-6=10,16-10=6。) (2)出示:l7-3=19-5= 师:说说你怎样算的? 1:17—3,我是这样算的,17可以分成10和7,7先减3等于4,再加上10就等于14。 生2:19—5我也是先用9减去5等于4,再加上10等于14。 (3)找规律。 师:比较17—3=和19— 5=这两个算式,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规律?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被减数多2,减数也多2,而差不变。现在阶段不能要求 学生表述清楚,教师只要他们能体会到算式中各个数的变化即可。) 四、练一练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投影出示练一练第2题。照小猪的样子说算式。 (1)引导学生观察小猪所说的三个算式,弄清图意。 (2)请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说说你相到的算式,并由小组长记录。 (3)小组交流反馈。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也可以请做错的同学再来说说怎么算。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或数的方法进行计算)你还有什么想法?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1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5-1 5-2 5-3 5-4 (5-5 5-0) 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 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 2.独立完成26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有了那些体验?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2学情分析: 经调查了解约有一半以上学生已较好掌握本节所要学习的计算内容。但对于提问题,两加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很是生疏。因此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帮助计算较弱学生掌握6 7加减法计算,引导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本课全部知识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 问题,并解答。 2、过程目标:经历观察情景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更加乐学。 教学重点: 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根据情境图提问题并回答,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教学教具: 移动多媒体 教学教法: 组间比赛竞争 代币积累 教学学法: 独立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表扬和批评)引导全班由乱而静。规范坐姿。反复练习正确的坐姿和手势来集中学生注意力。 明确教学目标,师生齐读。(师:有信心学好吗?以鼓舞学生士气。) 二、自主合作 学习新知 1、教师课件展示情景图,组织观察图,并让学生说出图中都有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只要合理给予肯定,不吝表扬。 2、顺势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先独立思考,在举手发言。(评价表扬引导)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先指名优等生提问题,再让稍次点的学生来提问题对于问得好的大力表扬鼓掌,对于提问不好的明确予以指导并加以鼓励。 4、课件出示教材55页图,先让学生独立看图列算式,老师巡视了解情况并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虚线所表示的意思) 组内交流总结不会问题。全班交流展示各组代表比赛,老师讲解关键,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最后记录各组成绩。 5、教材55页2题,学习方法步骤同上。 三、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对照教学目标来总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满足感,成就感。 四、作业 学生根据自身成绩自主选择作业。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3教学内容: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知识 1、8的加减法,独立思考。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巩固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小结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4学习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点: 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学习难点: 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预设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5教学目标: 1、 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 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 3、 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 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5、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主题图片和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出 0 1、引出0 (1)帮小朋友起名字引出0 (板书:0) (2)读出0,学生试读、带读 (3)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0的认识)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通过以上过程的展示,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知道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零来表示。) 二、创设情境,探究0 1、猜一猜 猜数游戏:笔盒里面一支笔也没有,这时候可以用几来表示? 2、想一想:我们身边、生活里、学习中什么情况也可以用0来表示? A.盘子里有3个桃子,小猴子把桃子全吃完了,可以用0来表示。 B.笔盒里一支笔也没有,也可以用0来表示。 C.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D.书包里一本书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E..老师的口袋里什么都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通过猜一猜、想一想,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深刻感知0的第一种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 3、议一议 出示三副图:课本29页猴子吃桃图、青蛙图、尺子图 每个括号里可以用那个数来表示?每一副图都有一个0,每个0的意思分别是什么?哪个0的意思你是知道的?哪个0的意思你是不知道的? A、猴子吃桃图( )里填0,猴子把桃吃完了,一个也没有了,所以用0表示。 B、小鸟图的( )里都填0,小鸟都飞走了,窝里一只也没有,所以用0表示。 C、青蛙图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用4表示,右边荷叶上有没有青蛙,用0表示。 D、尺子上也有0,看看尺子的0在哪里?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所以,用尺子量东西时,这个0就表示起点,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再量,就不是表示什么也没有了,以后的学习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尺子的使用。 E、小结:0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通过议一议,感知0的第二种含义:0是起点,初步感知数的顺序。) 4、站一站:和新朋友玩游戏 站立游戏:小组配合,老师报数,学生站立。 5、看一看 (1)你觉得它长得像什么?互相看看同位的脸上、身上有什么东西像0的?我们身边的物体有什么像0的?(例:嘴巴、眼镜、鼻孔、纽扣、脸蛋、脑袋、鸡蛋、字母O、) 6、 写一写:你认为这个0应该怎么写呢? A. 老师总结书空:0字像个小鸡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没有角,没尾巴。 B. B、让学生试写,同位互相检查写的过程。 C.写书29页一行0。 (通过看一看、写一写,使0变得充满情趣) 7、 排一排:给0、1、2、3、4、5排队(每个小组各一套数字卡片,小组合作一起排) 说说排的理由。 (通过排一排,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8、练一练选择:哪缸鱼可以用0表示?(课本30页第1题) 三、有关0的加减法 1、 演示小鸟从树上飞走的过程:树上原有3只小鸟,后来飞走了3只。 让学生看演示编故事,再引出算式:你可以把小鸟从树上飞走的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3-3=0 2、 说说算式的意义。 3、 利用青蛙图(说出图意)教学4+0=4 4、 思考5-0=?为什么?(从5个里去掉0个,也是一个也没有去掉。) 5、 独立完成练习课本29页做一做。 四、知识拓展 1、小组合作写算式:()+()=0、()-()=0、()+0=()、()+()=2。 2、青蛙吃害虫图:你猜它吃了几只蚊子?小组编一个小青蛙吃害虫的故事。 五、总结:今天上课高兴吗?对这个新朋友0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回去和家里人说说今天我们和谁交了朋友,都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6设计说明 10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操作,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如复习中的儿歌,巩固练习中的找朋友等活动。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2.探索交流,合作学习。 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层次分明,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学习等形式,找到10的减法算式。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推等思维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与人分享的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10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现在和我们的好朋友来做个拍手游戏好吗? 儿歌:(课件出示)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五五凑成一双手。 师:10的儿歌真有趣啊!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习1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10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教学中,在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自主创设生动有趣、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乐于学习、乐于探究,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探究新知,建构模型 1.课件出示点子图一:9个○,1个●。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让学生体会10个圆点被分成了两部分,并说出10的组成。 鼓励学生说出10可以分成1和9,或者9和1。 (2)根据1和9与9和1都可以组成10,你能写出哪两道加法算式? (1+9=10 9+1=10) 追问:你能写出哪两道减法算式? (10-1=9 10-9=1) (3)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这些算式的得数呢?把你的想法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想法) (4)学生汇报想法:9和1组成10,所以9+1=10;因为9+1=10,所以1+9=10;因为10可以分成9和1,所以10-9=1,10-1=9…… 2.课件出示点子图二:8个○,2个●。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利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你能快速写出10的加减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根据10的组成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8+2=10 2+8=10 10-2=8 10-8=2) 3.课件出示点子图三:7个○,3个●。 鼓励学生根据点子图写出10的加减法算式。然后指名板演,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7教学目标: 1、通过做练习,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学难点: 加强高效率的联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1、第一题:是通过给出实物图和相应的算式,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能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过程。让生交流第一小题后,再让生做第二小题。或让生独立完成。 2、游戏。(小组说加法算式) 游戏规则:说得数是11的算式,就要把得数是11的算式如9 + 2、8 + 3等全部找出来;说9加几的算式,就要把9加几的算式如9 + 2、9 + 3等全找出来。学生除了说得数是11的算式,还可以说得数是12、13、14、15等的算式,还可以说8加几、7加几等的算式。该游戏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找朋友连线。 先让学生明白小袋鼠和小猫为什么连起来了,知道得数相同的是朋友,然后再独立的进行找朋友连线。如果将这道题制作成卡片,在同学之间进行类似的找朋友游戏,可使学生觉得更有趣。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口算,填写得数,再订正结果时,让学生观察、比较算式,初步体会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和也随着变化的关系。不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只要能有体验就可以了。 5、拔萝卜。 (1)引导学生看图(两只小兔正在用力的拔萝卜,一只小兔身边放着7只萝卜,另一只小兔身边放着4只萝卜。) (2)根据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独立列算式,集体订正。 6、游乐场。 (1) 来到游乐场,你看到了什么? (2) 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同位互相说一说。 (3) 指名说问题,大家一起解答。 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棵大树? 7、课堂小结:谈谈本节收获。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8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验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做手指游戏,如老师伸出4根手指时说出算式:5-1=4,5-4=1 2、列出算式,思考问题 5-0=5,5-5=? 根据提示得出:5-5=0 二、探索新知 1、看图讲故事:盘子里有3条鱼,小猫先吃掉了1条,然后又吃掉了一条,最后把鱼都吃完了 2、看图提出问题:盘子里有3条鱼,小猫吃掉了1条,还剩下几条?列式为:3-1=2 3、独立完成,汇报 第三幅图:3-2=1 第四幅图:1-1=0,3-3=0 4、比较,明确:不管怎么计算,最后都剩下0条鱼 5、学生交流、讨论 6、小组讨论,汇报发现:一个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 三、试一试 1、看图,汇报:小红在玩套圈游戏,套中了1个,其他3个没中 2、小组交流讨论:1表示套中了一个圈,3表示有3个圈没中,4表示小红一共丢了4个圈 3、4-1=3 4-2=2 4-3=1 4、全班交流故事,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及对应算式的意义) 四、练一练 1、独立完成,在小组内尼塞,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2、在树上独立完成计算 五、全课小结 小组讨论,列出所有可能 全班交流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得数是0的减法的认识 3-1=2 2-1=1 1-1=0 3-2=1 1-1=0 5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19一、揭示本课内容——练习八 师:这几天,我们连续学了很多内容,这节课我们要对学过的这些内容进行复习,老师要来了解了解大家学得怎么样?是不是全掌握了。 有信心表现的最好吗? 二、复习练习 1、摘葫芦 第1题,学生看图,说图意。 独立列式计算:7+3=10 3+7=10 10-7=3 10-3=7 2、游戏:蜜蜂采蜜——第2题 老师把算式卡课前分发给小朋友,再把“花朵”的答案卡也分发给小朋友。 让“花朵”们排好队,“小蜜蜂”开始采蜜喽! 其余同学做裁判。 3、开小火车 先独立完成第3题,再开小火车,报答案。 比一比谁做得对。 4、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指名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 5、扩展练习。 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卡,如7,说,有谁比我大? 学生就拿出比7大的数字卡,举起来说,我是8,我比你大。 6、想想做做。 先把前面的算式算出得数,再想□里可以填几。 7、第6题——小兔采蘑菇 师述故事,创设情境。 星期天,天气真好,小兔来到野外采蘑菇。哇!你瞧,那儿一共有几只蘑菇呀? 小兔采呀采,一会儿,它采下了2只蘑菇,现在还有几只? ——学生回答,口头列式,并计算。 可以让小朋友接着说下去:小兔采呀采,一会儿,它采下了4只蘑菇,现在还有几只? 8、复习带大括号的问号的题。——第7题 示图后,分别让学生: ⑴、仔细看图:图上有什么,大括号下面是什么? ⑵、说说图意:主要是把要求什么说出来。 ⑶、列式计算。 ⑷、比较小结:怎么判断用加法做还是用减法做? 9、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生列式计算,交流为什么这样做? 10、想想做做。 和同桌说说,你能想到什么,再集体交流。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表现的更加好! 表扬并奖励表现好的同学。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篇20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整节课的教学都创设了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并能结合情境解决问题,增加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每个学生潜在的热情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迁移,积极探究。 学生已经认识了加法,通过加法来迁移,增进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动口、动手、动脑,利用旧知获取新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减法的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动手摆一摆,也促进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减法的含义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数一数5以内的数。 (1)从1数到5。 (2)从5数到1。 2.引入:有几支彩笔?(5支)送给小朋友2支,还剩几支?你们会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5以内的减法。 设计意图:利用“送彩笔”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探究新知 (一)故事导入,揭示内容。 1.智慧爷爷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请大家帮帮忙,他现在一共有几个智慧果?(教师戴上智慧爷爷的头饰,左手拿2个智慧果,右手拿1个智慧果)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智慧爷爷谢谢你!(把右手拿的1个智慧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智慧爷爷送给小朋友1个智慧果,他还剩下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2.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原来有3个智慧果,拿走1个,还剩2个。 3.认识减法算式。 师:像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号“-”叫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板书) (1)带领全班学生读两遍算式。 师:减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减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2表示什么? (2)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3)小结: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1个,等号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爷爷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及减法算式的读写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