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日行千里成语
范文

日行千里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日行千里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行千里成语

【成语】:日行千里

【拼音】:rì xíng qiān lǐ

【简拼】:rxql

【解释】: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出处】:《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示例】:云锦队中曾赛,每闻伯乐声嘶,登山度岭去如飞,真个日行千里。《平妖传》第28回

【近义词】:一日千里、急若流星

【反义词】:慢条斯理、蜗行牛步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速度快

【顺接】:里丑捧心、里出外进、里勾外连、里合外应、里外发烧、里外夹攻、里巷之谈、里应外合

【顺接】:巴人下里、碧空万里、鞭擗向里、鞭擗进里、鞭约近里、鞭辟入里、鞭辟向里、鞭辟着里

【逆接】:暗无天日、白虹贯日、百花生日、饱食终日、拨云睹日、拨云见日、不可终日、不见天日

【逆接】:日上三竿、日下无双、日不我与、日不暇及、日不暇给、日不移影、日不移晷、日东月西

扩展资料

1、成语出处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骤者是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日行千里”。

2、成语故事

古代鲜卑族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涉归,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吐谷浑和次子若洛廆。涉归死后,次子若洛廆接替了父亲的位置,而长子吐谷浑分到七百户牧民。

吐谷浑与若洛廆两人因为双方的马群互相斗殴而产生了摩擦。若洛廆派人去对吐谷浑说:“父亲生前已经给我们俩人分家,你为什么不带着你的牧民走远一点儿!”

吐谷浑很气愤地对来人说:“马是畜生,不懂得谦让。因为马群斗殴而导致我们兄弟反目,这是什么道理啊!既然他都这样说了,我带着我的牧民和马群迁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后来,若洛廆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妥,后悔把哥哥撵走,就想派大臣去把他追回来。

吐谷浑对弟弟派来的大臣说:“我们打个赌,你如果有办法把我的马群赶回去,我就跟你回去。如果不能够,就请让我自己走吧!”

于是,那位大臣派人把马群拼命往回赶。但赶了几百步,群马忽然长嘶短鸣,掉头向西狂奔。吐谷浑再也不肯回去,率领他的牧民和马群继续向西走去,一直走到青海的草原,在那里扎根落脚,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部落。

此时正值西晋末年,这个部落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地被汉人同化。到了唐代,吐谷浑的后代被封为青海王。当年他把几匹波斯种马放入青海湖畔,繁殖出一种又高又大青白色的马。这种马能够日行千里,得到后人的'广泛喜爱。

3、成语寓意

古时候交通不便,日行千里的马深受喜爱。但千里马不常有,在历史上最常见的方法便是建立驿站,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每匹马都拼命跑,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然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高铁行驶千里仅需要2个小时,飞机的时速更是达到800~1000公里。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人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