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
范文 |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集锦1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1一、活动主题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着团圆的日子,为了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园开展了“传承中华文化·感受团圆美好”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幼儿园,通过亲子活动,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 二、活动时间 第一场:上午7:30—7:50 第二场:上午 第三场:上午 三、活动地点 第一场:幼儿园前院 第二场:各班级 第三场:幼儿园户外场地 四、活动内容 第一场:中秋展板、现场体验 (一)中秋展板内容 大班 中班(我眼中的中秋节(主题绘画)、中秋幼儿绘画作品展 小班 (二)现场体验 1、中秋知识讲解 2、现场做月饼现场猜灯谜 3、中秋美食展台 4、现场写福卡 5、嫦娥姐姐体验拍照 第二场:教学活动 中秋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很多种类和口味。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块月饼。 活动过程 一、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指导语: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有很多口味。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指导语: ①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②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指导语: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大家介绍一下。 四、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引导幼儿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体验传统文化。 2、积极参与节日的筹备及庆祝活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交往、沟通、合作,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指导建议: 1、环境: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关于中秋节的环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饼、水果;制作各种灯笼;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图画等。 2、游戏“月饼加工厂”。教幼儿制作各种月饼,将做好的月饼装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卖,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食用。 3、教育活动: (1)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传说,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创编表演童话剧,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进行表演。 4、观察活动:请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月亮变化日记,要求幼儿自己观察并将结果画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园共育: (1)指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大小变化。 (2)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3)中秋节前,家长带幼儿来幼儿园参加中秋活动。可做月亮变化日记展、表演节目(尽量让幼儿自己准备),也可以将从家中带来的食物与大家分享。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3一、活动主题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主题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三、主题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习俗――各地习俗(如:北京地区"送兔爷") 2、做一做,看一看: 制作月饼;装饰"月亮";制作"月亮";给亲人祝福 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 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月圆、月缺) 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各种各样的月饼"、"月亮的变化"、"不同的茶具"、"各种各样的茶"、"茶道表演"等主题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月亮、茶壶"、"制作月饼、茶具"等活动。 阅读区: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茶的作用、形状"分类统计;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区: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四、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带孩子观看或学习茶道表演艺术。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4一、活动目的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明白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本事,体验节日的欢乐。 3、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形式 班级团体活动 四、活动资料 (一)中秋月饼圆又圆(小班) 1、活动准备:月饼、橡皮泥、玩橡皮泥的工具(瓶盖、圆盒等)、月饼盒(或漂亮的小纸盒)、小卡片。 2、活动过程 (1)听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儿歌,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的习俗是赏月、吃月饼。 (2)品尝月饼。先观察月饼的形状、颜色,再观察切开后的月饼,之后大家一同分享月饼。 (3)利用工具用橡皮泥制作月饼。引导幼儿将橡皮泥变圆、压扁做成月饼的形状,本事强的幼儿可尝试包馅、或做简单的装饰。 (4)将幼儿的作品装入月饼盒和小卡片一齐带回家。 3、注意事项 (1)小班幼儿刚入园,情绪还不稳定,如不能开展团体活动,可分小组进行。活动过程中不强调幼儿的作品有多精致,能够完成就好。 (2)幼儿的作品最好能装到月饼盒里带回家,小卡片用彩卡纸自制即可,小卡片资料由教师手写效果更好。 (3)如果有条件,提议把孩子制作月饼的过程录像或拍照,传到网上或手机发送给家长看。 (二)爱满中秋情意浓(中班) 1、活动准备:心形彩色卡纸、水彩笔、油画棒,漂亮的信封。 2、活动过程 (1)经过故事、歌曲等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能够互送贺卡,说节日祝福的话。 (2)为爸爸妈妈制作中秋节贺卡,引导幼儿在心形彩色卡纸上画上月亮、月饼、灯笼、兔子等体现中秋节的物品。 (3)讨论“中秋节送贺卡时应当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祝爸爸妈妈中秋节欢乐”“多谢爸爸妈妈和我一齐过中秋”“爸爸妈妈辛苦了,中秋节欢乐”、亲亲或抱抱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唱歌、背儿歌等) (4)将贺卡装在信封里由孩子送给爸爸妈妈,教师在封面写上“中秋节欢乐”。 3、注意事项 (1)教师能够根据本班情景,在开学的第一周开展这个主题活动。 (2)送贺卡能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作品,也能够作为小型的节日亲子活动。装入漂亮的信封里送给家长,能提升幼儿园的品质感,教师自我手工折的信封也能够。 (3)如果有条件,提议把孩子制作贺卡的过程录像或拍照,传到网上或手机发送给家长看。 (三)月儿圆人团圆(大班) 1、活动准备:彩色卡纸、水彩笔、剪刀、胶水、彩带等制作卡片的材料。 2、活动过程 (1)经过故事、图片等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丰收节、团圆节。 (2)利用视频等帮忙幼儿回忆,讨论应当怎样过中秋。(一家人围坐在一齐吃月饼、水果,看月亮,玩花灯,猜灯谜等,团团圆圆过中秋) (3)制作邀请卡,邀请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人一齐过中秋。教师引导幼儿在邀请卡上体现出中秋的元素,并帮忙写上要表达的文字。 (4)将邀请卡带回家,送给家人。 3。注意事项 (1)对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要求不要太高,卡片不求精美,主要是为了体现幼儿渴望和家人一齐过节的情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话,并把孩子的话写在卡片上,如“爸爸,我最爱你了,所以中秋节必须要和我一齐哦”“妈妈,期望你能陪我过中秋,拜托拜托!”“爷爷,中秋节和我一齐过吧,我会让你很开心的”“姥姥,你最辛苦了,我邀请你和我一齐过中秋”…… (2)提醒幼儿必须将卡片送给被邀请的人,并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大家都答应了邀请,中秋节那天自我应当做些什么呢(准备月饼、水果、零食等食物;唱歌、讲故事、跳舞、表演节目;给家人端水、捶背等) (3)如果有条件,提议把孩子制作邀请卡的过程录像或拍照,传到网上或手机发送给家长看。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5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传承民族文化,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诗词。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带回家同家人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三、主题开展时间: 9月25日至30日为期一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四、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月饼的制作过程》 2、做一做:周六下午3:30幼儿和家长一起用面团做一个月饼,请家长周六下午3点到园准备参加亲子活动。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并传承下去。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表现力,同时也从中体验到了同伴间的友爱,分享的快乐,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浓浓的中秋情。也懂得了中秋节的意义——团圆、关爱,更让孩子学会了分享,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更喜欢幼儿园,并爱上这里的一切,朝着健康、自信、快乐的目标发展。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6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 中秋节当天下午14:00——16:30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 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 道具准备: 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准备: 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教师发言并宣读活动要求与规则。 时间:14:00——14:25 全园孩子参加,分年级组并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择自己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二、三分年级组同时进行。 活动一. 美丽图,我来画 时间:14:30——15:30 活动场地: 小一、小二、中一、中二、大一、大二班活动室。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中秋相关的图片贴、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以及准备绘画工具。 注:形式、画风、工具不限,给老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否则老师会觉得很空,例如:水粉画、水墨画、黏贴画、添画、手工折纸、剪贴、拓印、砂纸、陶艺、装饰瓶子(将瓶子外层图上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作为装饰)等等,都可以,每种后边说明玩法,具体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否需要老师参与指导,都需要配合哪些环境布置,供老师参考,不一定都用,但是老师可以选用,这样老师就觉得简单多了。 活动目标: 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 形式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作画出与中秋相关的美丽图画。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 作画后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活动二. 小故事,大家讲。 时间:14:30—-15:30 活动场地:小三、小四、中三、中四、大三、大四班活动室。 准备: 1、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2、教室场地布置,孩子讲故事所需用的魔法帽、魔法棒等。 目标: 准备期亲子互动,提高家长的认识。通过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 1、先由一名教师生动的给大家讲中秋故事。 再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他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 要求:家长、教师、幼儿都保持安静状态听故事,并对讲者用以掌声鼓励。第一组作画的幼儿边听故事,边作画。 2、可以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幼儿排演成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和讲故事可以穿插着进行,提前准备好道具和服装,小演员要画好妆,舞台可以跟讲故事的是同一个舞台 活动三. 学科学,懂知识。 时间:14:30—-15:30 活动场地:小五、小六、中五、中六、大五、大六班活动室。 道具准备:投影仪/手电筒,白墙/幕布,月亮图片,抠画出嫦娥形态的纸板;灯泡,气球(大、小各一个);整间教室都要遮光 知识准备:熟悉一些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注意: 1、在幼儿进入此活动教室前,老师要跟前来的家长和幼儿沟通好,活动时的注意事项:要尽量保持安静;由于活动室内很黑,请幼儿不要乱跑以免磕伤; 2、如果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教师或分批进入 目标: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丰富幼儿科学小知识。 活动: (一).奇妙的手影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如果有要附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故事做出相应手影。 (二).“嫦娥奔月”。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师与幼儿共同抠画出嫦娥奔月形态的纸板,用纸板遮挡在屏幕与投影仪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在幕布左上角粘贴上月亮图片。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此方法,既让幼儿更生动的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让幼儿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识。 (三).神奇的月亮 1.导入:展出各种形状的月亮图片。 2. 模拟月食全过程:使用灯泡代替太阳,一个孩子举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还在举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开灯泡,大皮球围绕太阳转,小皮球围绕大皮球转,观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对方的黑影遮挡的情况。 活动四. 齐动手,共劳动 组织幼儿回到自己班,家长帮助老师准备场地。 时间:15:50—16:30 准备: 1、各种水果与食品、水果刀、盘子 2、提前做好一水果拼盘与水果图片。 3、若干名教师做为引导员,个人小餐具,音响,乐曲。 目标:培养幼儿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 1、幼儿、教师、家长齐动手制作美味的食物,教师与家长帮助切食物,例如水果、月饼等。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空间制作水果拼盘以及食物作画等。 2、 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摆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园共同品尝。同时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此活动都要准备什么(除了水果、还有哪些图片)?准备多少? 水果有一部分可以做成拼盘,另一部分直接清洗好并分类。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7活动目标 结合我园对传统节日的教育,我们以“月圆圆,亲子庆中秋”为主题,体验与家人、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请小朋友们自带水果、食品、饮料和月饼(最好是家长们准备些家乡的一些中秋节吃的美食跟大家一起分享)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场地:小1班教室 活动流程 介绍活动节目—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亲子游戏—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19:00-19:10小1班20xx年中秋活动开幕式 19:10-19:20向小朋友们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宝宝们介绍农历8月15是中秋节。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并一起唱,感受歌曲中爷爷为宝宝打月饼的情感。 19:20-19:40游戏1《我自己》 家长和幼儿围成圆圈坐好,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自我介绍,如:我是李婷的妈妈,请问你是谁?反复进行。 19:40-20:00游戏2,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家长拿两个圈从起点在地上交替摆放,幼儿行进跳圈,先到终点为胜。 20:00-20:10洗手 20:10-20:30谈话品尝,听音乐,吃月饼,同分享,拍照留念。 20:30共同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温馨提示: 1.小朋友和家长按时来园参加中秋节活动。 2.每个孩子自带一个月饼和水果,要求所带食物要求新鲜、卫生、安全。 3.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不在教室追逐打闹。活动中不乱扔垃圾,保持场地干净,活动结束共同收拾场地。 4.亲子游戏要求每个家庭两个大人一个小朋友参加游戏。 5.在活动中积极配合的家长和宝贝将会有奖励。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8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通过各种各样的月饼,培养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认知及对图形的分类、比较。 4、通过搜集资料、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创编“月亮和月饼”的儿歌,欣赏和表演相关的歌曲。 6、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二、活动主题 活动1:会变的月亮 (一)活动过程 1、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早上来园后,互相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十五过后,将自己的记录带到幼儿园,挂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寻找月亮变化的规律。 3、从十六开始,晚上观察后,早上来园后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互相讲述。 4、坚持记录一个月后,引导幼儿总结、表述月亮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反思 家长的配合意识有待提高,只有xx、xx等几个孩子记录的很完整,很仔细,其他孩子的记录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讲述,参与的感官太少;还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无关紧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动配合,没有和孩子一起观察月亮,所以当老师让他讲述发现的时候,孩子无可奈何。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带改变。 活动2:制作月饼(亲子活动) (一)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二)活动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 2、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 3、户外传统游戏——贴膏药、切西瓜,共同参与。 4、室内游戏——抢椅子,家长和幼儿分开游戏。 5、品尝月饼。 三、延伸活动 十五过后,可以将月饼的包装盒带到幼儿园,举行月饼包装展,参观欣赏美丽的包装;设计制作包装容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表现力。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9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4日上午8:30——12:00 活动地点: 江滨公园 集中地点: 园操场 活动参与者: 大四班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目标: 1.通过秋游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集体外出时的兴奋和喜悦。 2.寻找和观察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变化。 3.知道要跟着老师和同伴,不能擅自离开集体,不跟陌生人走,加强防骗意识。 4.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 1.通知:告知家长秋游的时间、地点,接送时间,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在家中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2.幼儿书包物品的准备:一小瓶水、一只垃圾袋、一张桌垫、比较轻的零食、湿巾或纸巾。 3.孩子着装要求:比较轻的球鞋(不要系鞋带的),容易穿脱的外套。 4.安全教育:外出时不离开老师、排队走路眼睛看前面,队伍要走直、不独自玩耍、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脱离队伍,不乱对垃圾。不随便跟陌生人走,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并快速通过。 活动过程: 1.出发前幼儿着装情况、物品准备的检查,保育老师带好毛巾、纸巾、垃圾袋。 幼儿的入厕:解小便、洗手,及时清点幼儿人数。 2.分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讲解卫生环保教育:自己吃过东西的垃圾放到自己准备的垃圾袋里面,最后的时候再统一扔掉;离开时活动场地时要检查清理场地,保证场地卫生。 3.游戏:丢手绢 ①热身活动:跟着音乐唱丢手绢,进行四肢热身活动。 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一群人轻轻地唱着:“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她,快点快点抓住她,快点快点抓住她。”一边唱一边拉着手,拉成了一个圆。 另一个人“A”在圆圈外围走圈,趁别人不注意时,轻轻地把手绢丢在了某一个人“B”背后,你可以继续跑几圈,常常是走了二圈还没有发现,正暗暗得意时,终于被发现了,猛追过来,“A”马上逃跑,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大家就罚“B”唱歌。接着,轮到“B”来丢手绢了,她趁“C”津津有味地唱歌时,蹑手蹑脚的把手绢丢在“C”背后,“C”是一个既机灵跑步又快的小姑娘,马上就发现手绢已经丢在自己背后了,迅速地抓起手绢,向“B”追去。因为她跑步比较快,所以“B”被抓住了,大家异口同声地高喊:“还要罚‘B’唱歌!”然后,还是“B”继续丢手绢,这次“B”通常会丢她最好的朋友“D”(好朋友如果同情她表演过节目了,就可能会假装不知道或假装追上她,帮她一回,这种心理是常有的,关键看关系是否够铁。)!当“D”发现后,还没有来得急抓起手绢,就已向“B”追去了,但是没有抓到“B”,只好无可奈何地表演了节目,下面再由D继续丢手绢。 ③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分发奖品。 4.活动结束 ①集中幼儿,清点人数。 ②一起将垃圾整理进袋子,并按照规定的位置排好队,原地等待家长接并与老师说再见。 ③幼儿离开前的整装工作,湿毛巾擦个脸,把衣服塞好,领子翻翻好。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10活动设计: 秋风凉凉,桂花香扑鼻,炎炎夏日已过。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和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古代,人们把一年分为四季,八月是秋天的月份,被称为“中秋节”,八月十五日是这个月的中间一天,所以被称为中秋节。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和收获节。8月15日,月亮最圆,最美,月光最亮。人们看到满月就想到家人团聚,于是就叫中秋团圆日,假期吃的月饼也是圆的。像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食物和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收获节。中秋节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水果、月饼等食物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赢得它的是圆圆的天空,抬头看世界上所有的名字是一种奇妙的景象。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 2、了解中秋节期间人们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品尝月饼、赏月、学习和欣赏歌曲、绘画和感受来体验节日的快乐和感受中国的文化和习俗。 3、和同龄人、老师、家长一起过中秋,分享月饼,感受中秋快乐的气氛,体会分享、平安、团结的喜悦。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8日 活动内容: 1、 40组班级开展的.相关活动: 2、 401班的语言:圆圆的月饼 3、 402级艺术:装饰月饼盒 4、 403班社会:“中秋快乐” 5、404班音乐:“爷爷给我打月饼” 6、 405级艺术:画月饼 7、 406班综合:中秋节快乐 8、 407班手工制作:“制作月饼” 提示: 1、请参考以上相关活动,为孩子开展有意义、有收获的中秋活动。 2、请根据孩子的发展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教育轨迹。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11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工具印出花纹。 2.感受参与手工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了月饼。 2.材料准备:预拌粉,月饼馅、模具、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制作月饼的兴趣。 2.幼儿交流和讨论月饼的做法。 教师: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需要哪些原材料? 3.教师示范制作月饼过程,了解月饼的制作方法,为幼儿讲解制作月饼的材料及过程。 4.幼儿尝试制作月饼。 幼儿制作月饼,教师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主体模型做好后,鼓励幼儿开动脑筋找不同的工具,自由在月饼上创作花纹。 5.幼儿展示自己做的月饼。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12活动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积极参与月饼的制作,在听听、做做、学学、唱唱、跳跳中,体验节日的快乐,进一步感受月圆、团圆、丰收的含义,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活动准备: 1、班级中秋祝福视频; 2、幼儿表演古诗《静夜思》《古朗月行》; 3、教师舞蹈《花好月圆》; 4、梦想剧场表演故事《嫦娥奔月》; 5、彩色面团、装饰盘、制作好的大月饼、手工材料、剪刀; 6、场景布置“硕果累累、团团圆圆、祝福满满”三个主题、空中悬挂中秋神话故事的。 活动过程: 1、开场: 观看各班级和老师的DV祝福短片 2、幼儿知识问答环节(附答案): 看看嫦娥姐姐会向我们提出什么问题呢? 问题一:小朋友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问题二:那你们知道中秋节还叫什么节吗? 问题三:为什么人们把月饼做成圆形的? 3、教师舞蹈《花好月圆》 4、幼儿表演《静夜思》《古朗月行》 5、梦想剧场表演: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欢迎来到梦想剧场,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了解关于中秋的传说吧。 6、亲子游戏《手牵手乐团圆》 家长戴面具,说出祝福的话“中秋月儿圆”,幼儿听声音,找到家长,对家长说“月圆人团圆”,在温暖的问候和祝福中孩子和家长手牵手,开始制作大团圆月饼。 7、实践活动《制作团圆大月饼》 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装饰团圆大月饼,把对家人、小伙伴的爱和着面粉温暖传递,在幼儿园这个爱的大家庭中幸福团圆! 8、尾声: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小朋友们,我们“中秋乐团圆”活动就圆满结束了,让我们共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宝宝们茁壮成长,祝大家过一个温馨浪漫、快乐的中秋节! 亲子游戏 游戏一:手指游戏《变变变》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戏 游戏二:韵律游戏《拍手点头》 玩法: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歌词来进行拍手和点头动作。 游戏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长和幼儿一起问教师:“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 教师回答:“两个两个粘XX”后面主持人可随机说。 游戏四:击鼓传话 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传花的方式进行,当音乐停止,物品在谁的手上,就由谁来进行表演。 儿歌 《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 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中秋月》 中秋月亮挂夜天,我追月亮田野间。 想问月亮哪里去,月亮冲我眨眨眼。 水中月亮平平扁,我戏月亮池塘边。 击破月亮满塘星,月亮一会又变圆。 月亮躲在云里面,我在月下荡秋千。 月亮出来笑一笑,秋千荡到白云边。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月亮尖尖,水里月亮弯弯。 天上月亮挂胸间,水里月亮当小船。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饼。 大饼勿吃吃小饼, 小饼勿吃吃香稃。 吃了饼,风调雨顺。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月姐姐》 月姐姐,多变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银钩样,初八九,似龙牙, 十一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 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我家。 打麦场边屋檐下,照着地上小娃娃。 娃娃牵手同玩耍,转个圈儿眼昏花, 一不留神摔地下,连声喊痛叫妈妈。 云里月姐说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月亮歌》 八月十五月亮圆,月亮圆圆像银盘。 红木桌子金闪闪,西瓜月饼供上天。 海棠果,红枣鲜,当中摆个大鸭梨。 红白石榴两边站,手捧甜球把月拜。 拜的月亮爷爷心欢喜,银辉朗朗撒满地。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13一、活动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三)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四)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五)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2、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3、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二、活动二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2、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三)活动过程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三、活动三 (一)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准备 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三)活动流程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同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起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14一、活动主题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着团圆的日子,为了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园开展了“传承中华文化·感受团圆美好”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幼儿园,通过亲子活动,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 二、活动时间 第一场:上午7:30—7:50 第二场:上午(根据各班的教育活动时间来定) 第三场:上午(根据各班的户外活动时间来定) 三、活动地点 第一场:幼儿园前院 第二场:各班级 第三场:幼儿园户外场地 四、活动内容 第一场:中秋展板、现场体验 (一)中秋展板内容 大班(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美食、中秋节的文化) 中班(我眼中的中秋节(主题绘画)、中秋幼儿绘画作品展(兔儿爷、绘制的月饼、变化的月亮(不同的形态)) 小班(“我和中秋节的故事”,“团圆照”等摄影故事展) (二)现场体验 1.中秋知识讲解(大班幼儿介绍自己班的展板) 2.现场做月饼现场猜灯谜(跟月亮、中秋文化元素有关的灯谜) 3.中秋美食展台(收集各种不同的月饼和月饼盒) 4.现场写福卡(带领幼儿写出自己的祝福) 5.嫦娥姐姐体验拍照 第二场:教学活动 中秋节活动方案(小班)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很多种类和口味。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块月饼(食堂提供)。 活动过程 一、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指导语: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有很多口味。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指导语: ①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②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指导语: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大家介绍一下。 四、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引导幼儿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 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15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会变,中秋的月亮是圆的。 2.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学会围绕“月亮”这个主题进行交谈。 3.我喜欢和同伴说话,安静的听他们说话。 准备工作: 1.不同形状月亮的图片(新月和满月)。 2.一张关于中秋节赏月的图片。 3.儿童书籍、教学挂图、磁带、光盘和练习本。 活动流程: 一、会话介绍 1.孩子们昨天在家吃月饼了吗?月饼是什么样的?你昨天为什么吃月饼?(请几个小朋友回答) 2.因为昨天是8月15日中秋节,大家都在家吃圆月饼。圆圆的月饼又香又好吃。 第二,孩子们喜欢中秋节的图片。 1.老师:你见过月亮吗?图片中的月亮看起来像什么?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请部分小朋友回答) 2.孩子分组讨论,老师参与引导,提醒孩子安静地听同伴说话。 老师:当一个孩子在说话的时候,其他孩子要安静的听他说,等他说完了再补充。 3.教师展示月亮的图片,请幼儿回答: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 4.老师完整地背诵了孩子们的歌曲。 老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提醒孩子认真听讲) 第三,孩子学儿歌。 1.老师:儿歌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会变圆?(请几个小朋友回答,老师会给小朋友提示和补充) 2.儿歌里说,中秋节到了,月亮要庆国庆。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国庆节快到了。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儿歌。根据孩子对儿歌的熟悉程度,可以反复听几遍。 4.孩子们集体读儿歌。 孩子很棒!我们知道,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是圆的,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的小圆脸。 4.孩子们画了一幅月亮的画。 老师:请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你喜欢的月亮。 儿童传书(老师继续教孩子如何传书)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