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6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声母“zh ch sh r”,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4个声母“zh ch sh r”。 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抽读声母卡片:“z c s”及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把你们的老朋友给带来了,还认识它们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出示苹果卡片) 2、指名读,读对的奖给他。 “z c s”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平舌音)“zi ci si”我们又叫它?(整体认读音节)。 3、齐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老师给大家一个奖励,讲个故事好不好? 出示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 ch sh r” 1、师: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时候? 生:日出时。 师:对,这就是“日出”的“r”(相机出示卡片“r”),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 2、师:对,这就是“狮子“的“sh”(相机出示卡片“sh”),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 生:想要吃小猴。 3、师:对,这就是“吃小猴”的“ch”(相机出示卡片“ch”)狮子吃到小猴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树上的小猴用一根树枝把这只小猴救上了树。 4、师:对,这就是树枝的“zh”(相机出示卡片“zh”),这几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个声母,教师板书课题。 (三)借助语境歌学好“zh ch sh r” 1、学习语境歌。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一听吗? 老师范读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想学一学吗? 师生共同读儿歌。 2、联系表音表形图,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 小组学习 (1)师:小朋友读得真好,其实你们刚才在朗读语境歌的时候,已经把“zhi chi shi ri”都读准了,如果老师让你们单独来读这4个声母,能读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读。 (3)指名读。 (4)师:说说在读字母时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对,在发这几个字母时舌头都要往上翘,所以叫翘舌音,它们都是声母,发音时声音要轻而短。 (5)师范读。 (6)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读(跟老师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提醒学生发音时要轻而短。 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比较“zh ch sh ”同“z c s”的发音) (1)老师读一个字母,其他学生举相同读音的卡片。 (2)让学生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一个读,一个举卡片。(有勇气到台上来的学生奖给他大苹果) 看谁记得牢 (1)师:“zh ch sh r”小朋友都会读,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来记住它们呢? (2)同桌交流,讨论。 (3)指名回答。 (4)出示表音表形图,联系图来识记。 (四)教学“zhi chi shi ri” 1、教学zhi chi shi ri的读音。 (1)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一下子就把“zh ch sh r”给记住了,看来今天的新朋友大家又交上了。“zh ch sh r”又交上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大家请看。 (2)出示:zhi chi shi ri (3)师:谁会来当小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 (5)小结:这叫整体认读音节,“i”不发出声音,读时比原来的声稍响一些,长一些。 (6)集体练读。 2、练习四声,出示:zhi chi shi ri及它的四声。 (1)师:老师给它们分别戴上了帽子,谁能认出来? (2)自由练习,同桌检查。 (3)指名读。 (4)选音组词。 (五)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又交上了几个新朋友,高兴吗?想一想写一写呢? 2、出示四线格,师示范“zh r”的写法。 3、学生书写,愿意写几个就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4个声母,不仅认识了它们的形,读准了音,还学会了写,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为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学校决定举行优质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一、活动对象 全校各学科专任教师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 三、活动要求 1、教案要求 教案应该力求体现“三性一特色”,即:规范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突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 (1)规范性 教学目标: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目标制定的依据: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时设计:课时安排要求合理。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板书设计:新颖、明确、简洁。 课后小结:思得、思失、思改。 (2)科学性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2)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 (3)先进性 (1)教案能很好地反映本学科的知识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教书育人有机结合。 (2)能恰当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 (3)教案要能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活动空间,并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 )突出课改特色 ①合作学习 ②自主学习 ③探究学习 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⑤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 2、作品必须是原创的。 3、将作品压缩打包发至学校教研邮箱lphhzxjy@163。com。 四、评比及设奖办法 1、由抽调教师组成评委小组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优质教学设计评比标准》对参评作品打分,按得分高低评定获奖等次。 2、评选优秀课件设计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并对获奖教师予以奖励。 优秀教案评比标准 1、(20分)书写整齐、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2、(20分)教学设计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20分)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4、(15分)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5、(15分)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 6、(10分)能恰当合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学设计方案 篇3这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本课以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 本课的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一、多种形式朗读,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今天有一位学习伙伴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它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它是谁呢?(板书课题)请大家小声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好吗? (课开始设置一个悬念,学生的心紧紧攥住,急切想知道是谁,具有撩拨好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功,与本课最后一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互为呼应。)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然后,想一想:学习伙伴是谁?(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勾勒出不懂的词、句,记不明白的问题。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师对难点字音及轻声音节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创新识字。 (老师出示课件:我巧记:一只小黑狗,长着四个口(器)。水大好发电(淹)。禾苗的家(稼)。家里玩火(灾)。闯了大祸一只脚踢三球,一脚踢到树上头(躁)。学生猜字谜,并自编字谜。如:学生说:下雨天吃包子(雹),太阳在西边(晒)通过这个环节增加识字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4.以读促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朗读课文后,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极小极小是什么意思?汽为什么会变成云?为什么雪是在冬天下,不在夏天下呢?雹子是什么?等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解答。(a师问:通过读文,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b师梳理、归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学网站:现在进入小读者网页,根据提示来学习,我的变化,我的脾气,我在哪里,自学完后,小组内交换意见,再推荐汇报。)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思考理解感悟,把阅读心理过程外化,学生经历:提出问――分析问――解决问的完整训练,主体地位凸现。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尝试 1.利用全文动画来突破难点,激发兴趣。 (1)学生讨论云变成雨、雹子、雪的过程后。通过动画演示雨、雹子、雪形成过程,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适当点拨向学生解释雹子是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多数出现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随雷阵雨出现。冰雹给农作物带来很大的危害,大冰雹对人、畜、建筑物也会造成危害。) (2)揭示谜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汽在空中会变成云,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又会变成雨、雹子、雪。由此可见,云、雨、雹子、雪都是由什么变成的?(水汽) (3)小节:其实,我们刚才所认识的云、雨、雹子、雪都是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 2.进入专题网站水,生命之源,拓展知识,揭示水的利与弊。 (1)学生进入专题网站,选择感兴趣的知识读,引导学生把兴趣点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2)联系实际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 在教学中用电脑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感性知识,通过专题网站,拓宽知识面,使学生既能一边学课文,又能一边了解到平时生活中不能看见,或不能理解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识,丰富形象思维。课件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 三、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1.引导启发:诵读本文,会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是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到了空中飘浮,变成云,遇冷凝结,或成雨、雹、雪,落在地面,就在家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要完全降伏它,还需要人们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假如你是一滴水,你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 2.学生在校园BBS中就上述话题留言。 信息技术适时、适度、有效的运用是本课教学的亮点,利用网络提供资源,丰富了学习的内涵,提高了学习效益。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 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火烧云》教学设计思路 《火烧云》是一篇状物物抒情散文,主要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欣喜的心情。全文描写细致动人,情趣横生,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熏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上乘之作。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色,抓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寓美育于读讲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高尚情操。 一、 抓住一个“奇”字,想象情景美 课文1-2两节写火烧云上来时,地面和天空的景象。作者描绘了火烧云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驰神往!教学这两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奇”字,启发学生思考:1、火烧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2、人们的心情怎样?3什么是火烧云?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 二、 抓住一个“多”字,领略色彩美 课文的第三节主要描写火烧云的颜色纷繁艳丽,变化万千,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1、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 2、“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说出来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的色彩? 三、 抓住一个“快“字,体味形态美 课文的第4-----7节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万千姿态及其无穷变化。教学时抓住三幅画面动静相间的美,启发学生理解火烧云少纵即逝的神奇变化。 四、 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 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片段,做到读写迁移,激发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教学内容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该技术的动作要领以及传接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练习等方式学生能乐于参加各项练习,学习技术动作,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技术、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身体的发力顺序 教学难点:身体后仰成弯弓,全身协调用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转法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说明本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队列队形由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通过清晰洪亮的口令,调动学生情绪,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慢跑两圈 教学组织:两路纵队,依次排开,围操场进行慢跑。 要求:队伍整齐,有序,安静。 2.徒手操活动:颈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正压腿、侧压腿,踝腕关节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动作有力、整齐,精神饱满 (三)基本部分、主教材(20分钟) 1.导入:复习导入 通过扔沙包的游戏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1)教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身体后仰成弯弓,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两臂自然伸直,然后利用双脚用力蹬地,送髋收腹,两臂用力从头后向前上方将球掷出。 (2)学生分组进行徒手发力练习,教师巡回并进行指导 (3)两组迎面5米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练习,练习中注意学生前后左右间隔保证安全,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4)集中队伍优生展示教师做集中指导 3.巩固拓展 “比一比谁扔得远”小比赛 (四)结束部分。(2分钟) 1.放松活动:放松操 要求:听老师口令进行放松操活动,放松下肢以及上肢。 2.教师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提出期望。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五、场地器材及预计负荷 1.场地器材: 标志物、实心球若干。 2.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7%左右;平均心率:125—135次/分左右;练习强度:中等。 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 ? 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 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3: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生4:我觉得知道圆的直径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还觉得知道圆的周长和高也行。 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很好,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生6: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如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小结:同学们会动手、动脑,巧妙地把圆柱的侧面转化为平面图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论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乘高。 师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分组合作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个性也得到发展。) 3、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了,那么它的表面积该怎样算呢? (1) 出示例2 分组讨论例2中给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它的表面积应包括几个面?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学生已掌握了圆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 教学例3 师: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例3,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 学生做完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5:我知道了,做这个无盖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 生6: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因为用料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让学生看34页,看“注意”后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讨论,理解进一法,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 (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出示牛奶罐、无盖水桶、水管等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实物分别处理,要学会运用新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这个油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先让学生讲讲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以及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4)全课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计算油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无盖水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水管-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