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识字教案 |
范文 | 【精选】识字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识字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识字教案 篇1教学内容:以“丁丁冬冬学识字”为主题,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7个,带有草字头的字7个,带有“竹”字的生字7个,带有“禾”或“米”的生字10个。 篮 笛 算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带禾木旁、米字旁的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棵: 出示挂图 观察这两幅图,都画的是什么?旁边的字是什么?师讲解字的各部分表示什么?同学们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习带什么偏旁的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词语:稻子 种子 秧苗 庄稼 秸秆 麦穗 秋天 季节 (1)读一读,互教互认。 (2)观察带点的字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禾木旁表示什么意义? 2.出示带有米字旁的词:大米 米粒 粮食 面粉 粽子 面糊 糕点 糖果 方法同上。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稻 季 米 粮 粉 糖 料 (2)齐独生子 。 (3)说一说这些字都是什么旁?与什么有关? (4)找朋友 4.学写字。 (1)出示生字:季 米 粮 粉 (2)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字的结构、笔顺。 (3) 在田字格里练习写字。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带禾木旁和米字旁的字。 2.想一想,这些字与粮食有关系吗? 稻谷 草料 高粱 年糕 稀粥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会多少? 板书设计: 丁丁冬冬学识字 稻 季 米 粮 粉 糖 料 季 米 粮 粉 第七、八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几组同一偏旁的字,理解字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提高概括能力和推力 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写出带有这些偏旁得字。 1.木——————————————————————。 2.草字头————————————————————。 3.竹字旁————————————————————。 4.米字旁————————————————————。 二.比一比,组词。 材( ) 芬( ) 菜( ) 板( ) 芳( ) 茶( ) 箱( ) 粮( ) 草( ) 算( ) 粉( ) 药( ) 三.给字去掉偏旁,在组词。 笛(由) (由于 ) 材( ) ( ) 季( ) ( ) 班( ) ( ) 药( ) ( ) 芳( ) ( ) 四.把下词语中不是一类的找出来,写在( )里。 柏树 草莓 梨树 桃树 柳树 ( ) 苹果 葡萄 芹材 香蕉 ( ) 桌椅 衣柜 木床 镜子 ( ) 白菜 茄子 萝卜 小草 ( ) 五.填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思例字 木字旁 草字头 竹字旁 禾木旁 米字旁 识字教案 篇2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认识笔画“”,能利用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正确诵读韵语,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识字4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重难点 :读准 “采、牛、虫、蟀”的音,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渗透学法 1、出示课文插图,启发谈话:“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 看,边玩,边学习《识字4》中的词语,好吗?”(出示生字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这课生字词。(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图画了解词义,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已经认识课文中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可以重点学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 [教师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二、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教师引导谈话: “今天,我们到野外去的任务是什么呢?”(随机出示词语:观察采集昆虫) (1)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 (2)指导看图:“瞧,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在观察、采集昆虫了,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两人合作在图中贴卡片词)齐读词语。 让学生联系图画,说说“观察、采集”的意思。 [文中的插图和表示事物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教师借助图画创设虚拟的探究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动手贴卡片的活动中,自主识字和解疑。] 2、引导读词:“我们要观察、采集哪些昆虫呢?”(随机出示词语:螳螂蚂蚁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1)让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引导质疑:“在大自然中采集昆虫,首先要学会观察和寻找,课文中哪些昆虫自己从未见过?”(学生质疑、解疑。)同座讨论,在图中哪些地方能找到这些昆虫。(课前将昆虫模型贴在图中相应位置上) (3)指名“采集昆虫”。(要求学生将“采集”到的“昆虫”摆在黑板上相应的词语下面。去拼音认读词语。 (4)拓展延伸。电脑出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说说昆虫的名字,听听蟋蟀的叫声,看看蜻蜓捕捉害虫的样子。(出示标本)谈话:这是小朋友们采集的昆虫做成的标本。这些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供人们欣赏和研究。让学生说出6种昆虫中,谁是“除害能手”?(小结:像蜻蜓、螳螂这样的益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到课外书中查阅有关资料,并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不要伤害益虫。)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的活动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认识事物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既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又适时给予指导,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3、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哪些地方采集到昆虫?(随机出示词语:田野 树林花丛)请会读的小朋友起立读。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总结全文 1、让学生自己试读词串。 2、指名读。 3、教师引读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干了哪些事?(指导读:观察 采集昆虫)。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指导读:田野 树林 花丛)。我们观察、采集了哪些昆虫标本?(指导读:螳螂 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4、让学生打开语文书,配乐朗读词串。 5、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拼音读准了字音,借助图画 理解了词义,相信小朋友能想出许多好办法记住字形。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出示文中4个生字,学生借助笔顺表书空笔顺。 2、让学生自主记字形(选自己认为最容易记的字交流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生字。如“牛”①数笔画记忆;师示范写“牛”②联系事物记忆,板书象形字;③熟字“二”或“十”加笔画记忆)。 3、指导学生描红“牛”,“田。 识字教案 篇3目标: 1、学会本课的两个生字,了解12种动物的名称。 2、对照插图,认识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字与事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3、正确诵读韵文。 重难点: 建立起动物名字与事物的联系,正确诵读韵文,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运动会场景) 2、原来动物乐园要召开运动会。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填写报名表,都有那些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呢?(出示课文插图) 3、不认识小动物的名称什么帮它们呢?还好,这些小动物的名称都藏在课本识字6里。(板书课题) 二、学习词串。 1)过渡 2)借助拼音读。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把每一个字音读准。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指正。 2、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那些词语的读音。(出示生字图) 3、把这些词语借助拼音再练习几遍。 4、谁会读第一组词串。(指名读,学生分组读词语) 5、请小老师领读。 6、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读。 1、如果去掉拼音,你会认吗?自己试一试,不会的可以小声的请教同桌。 2、指名读。 3、小组读、点着读。 4)图文对应读。 1、为了确保帮小动物报名成功,我要先考一考你们,请小朋友把这些小动物的名称贴在它们的照片下面。(出示鹦鹉、仙鹤、麋鹿、棕熊、袋鼠的图片,学生贴词语) 2、来,看着小动物的照片,我们再齐读这些词语。 三、读韵文 1、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也是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自己,想一想,怎么读出对小动物的喜爱呢?自己试一试。(学生自己练习) 2、指名读。全班读。 四、练说话。 1、哎呀!小动物都有些着急了。你准备给那位小动物报名,给它报什么项目,为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学生练习) 2、指名说。 3、相机教写生字狮、猩(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4、学生练习写字 识字教案 篇4一、教材简说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三、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学习难点:自己想办法了解成语意思。 四、教学准备: 教师要多查找一些资料,多准备一些成语的典故。学生自读课文,自己想办法了解成语的意思。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目标: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正确朗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查书中“树叶”上的拼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展示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讲故事,读词识字 1、老师讲故事,读第一组成语并识字。 (1)、讲《骆驼和羊》的故事(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让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 (2)、出示成语,自由认读。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3)、学习生字“寸、益、彰”,问:谁有办法记住它们?(4)、读了这四个成语你懂得了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二、三节 (1)、自由读 (2)、小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读,讲自己知道的故事,说说读懂了哪个成语。) (3)、全班交流。 四、整体朗读感悟 1、各种形式读(分组读,小组赛读等) 2、说说最喜欢的成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哪个成语? 五、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复习本课要认生字,开火车,做《随堂练习》37页第三题。 2、拓展: (1)、准备一些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2)、收集成语,进行一次成语接龙比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会写8个字,培养收集成语的兴趣。 一、复习巩固 1、复习字卡 2、齐读课文。 3、游戏:猜成语。(由学生表演或画图,让其余学生猜相应的成语。) 4、熟记成语。 二、生字教学 1、想:这8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六个左右结构,寸是独体字,落是上下结构。) 2、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寸”:横要写长一些;“落”:不要写成三点水旁的字;“补”:左边不要写成示字旁;“拔”:右边不要写成发;“助、功”是力字旁,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提。) 3、看:看老师写。 4、写:自己描红、临写。 三、巩固练习与拓展: 1、完成《随堂练习》1、2、4、5。2、在班级中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活动,积极参加成语故事比赛。 课后反思 识字教案 篇5一、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熟记反义词。 三、课前准备 1. 在黑板上板书本课全文。 2. 教学用生字卡片,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3.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4. 编排一段小品(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对子吗?我们已学过不少对子,你能说几个吗?(指名回答) (2). 小结:对子也叫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今天,我们学习《识字6》,再来结识更多的对子。(揭题) 2.学习生字,初读感悟 (1).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分清结构、偏旁部首,动脑筋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会组什么词语。 3. 采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 ①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②猜一猜(老师说谜语,学生举起相应的生字卡片)。 没有水的地方。(漠) 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饥) 一个人住一间房,还有许多田地。(富) 把宝贝分光了,所以就变得贫穷。(贫) ③找朋友(老师提问,学生举起相应的生字卡片)。 奉献的“奉”,你在哪儿? 指名说说“奉”字的结构,偏旁部首,共有几画,能组成什么词语,怎么记住它。 天气好冷啊,我想要点煤炭来烤火,谁把“炭”送给我? …… ④去掉拼音读生字卡片。 ⑤读词语。(出示小黑板) 冷漠 虚假 索取 奉献 助人为乐 人间 真诚 爱心 永远 雪中送炭 ⑥读课文。齐读;同桌互读,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 ⑦朗读展示,请大家评议,正音。 4.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 老师引读,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的特点,理解词语。 (2). 男、女生对读。 (3). 老师引导:你们读得真棒!你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你们读懂了什么?请大家用心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老师在黑板上做记号。) 5. 老师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节目,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美丑不仅仅指长相)。 ①几位学生上台表演节目:一辆公共汽车上来一位老年人,大家表现不同。有的人装做没看见,有的人不肯让座,有人为老人让座。 ②请大家讨论一下,刚才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好? ③师小结:**同学给老人让座,他做得对,他的行为美!语言也很美! ④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 ⑤小结:外表的美不是真正的美,我们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6. 讲故事,明事理(低段学生年龄小,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故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考理解)。 故事1:妈妈正在炒菜,发现酱油用完了,就让小明去买,小明却趁机找妈妈多要一块钱买零食吃。他和妈妈讨价还价,帮妈妈做事还要讲条件,这种行为是——(索取) 小结:我们做事时不应该只想着谈条件,索取什么报酬、好处,而应该讲——(奉献) (故事2、3略) 7.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女孩叫明丽,她才九岁。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她和爸爸相依为命。爸爸在城里打工,不幸遭遇了车祸,瘫痪在床。顿时……(略) 同学们,在明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无数的好心人,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就是——(雪中送炭) 这些好心人,他们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感到了快乐,这叫——(助人为乐) 生讨论,师小结:“雪中送炭”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地给予帮助! 8. 情感升华:正因为有无数热心人的热情相助,无私奉献,使我们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温暖,才让——(人间永远是春天) 师:有一首这样唱道: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 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 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爱是爱心,爱是奉献,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一起再读课文吧。 9. 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10. 我们身边有哪些助人为乐的人和事,请你们说说吧! 11.学生发言。 五、指导写字 出示“丑”、“永”字。 1. 指名说说字的结构,能组成什么词语。 2.书空(游戏:老师扮机器人,按照学生所描述的笔划书写,当学生发倒笔时,则停止工作,并报警提示)。 3. 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压线笔。 4. 老师范写。 5. 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六、拓展练习 1. 老师说词语,学生对出意思相反的词语。 如:朋友--敌人 成功--失败 快乐--痛苦 寒冷--炎热 遥远--附近 温和--严厉 称赞--批评 开始--结束 爱护--损坏 保护--破坏 先进--落后 2. 让学生自己说几组反义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教学反思 《识字六》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创设的语言情境中识记要求“会认的9个字。学生在掌握量词使用方法的同时,主动交流识字方法,再识记字形,让学生快乐地和生字交上朋友。教学中我采取多种形式,识与用有机结合,除带拼音读,除去拼音读外,对照图片读,还把能认的量词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识记,把量词放到短文里读,并延伸至课外,在课堂上正确运用生活中所知道的量词进行交流介绍。因此,9个字在课内较好地掌握了,有效保证学生在课堂内由瞬时记忆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巩固变成短时记忆,再通过课外阅读等形式不断巩固,这样学生就能长时记忆,从而达到识字目标。 同时,我在本课设计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读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验幸福的生活。我设计的从景点选择、认识生字、游戏巩固生字,使整个课堂充盈着师生之间胡同流畅的情感交流,闪动着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知识火花。课堂不再如“死水一潭,而是充满活力生机,让人感受到课堂上挥洒智慧的乐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本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接触生字,如,看图说量词、用量词来说老师,同时我让联系生活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这样既巩固了生字,又很好地进行了口语训练, 有效地将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将识字与发展学生语言结合起来,将识字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这一点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尤为重要。 当然,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如以下几点: 1、自身还需更加的从容,语速应慢一点,这样才有益于一年级学生消化。 2、《识字六》本身就一趟识字课,课文不难理解,所以教学设计还可加大难度,如:让学生用量词来说物品时,可引导他们加上形容词,例:一盆鲜花课转换为一盆(美丽的)的鲜花。 3、还可用多种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练习数量词。如出示一片短文,让学生纠短文内数量词的错误,最后还可仍学生朗读正确的但闻,以加强记忆。 4、还可让学生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如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小老师的方式来学习,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实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学习的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的心中不彷徨,因为我相信,在砂小人性化、多样化、自主化的工作环境下,每个老师都能获得更近一步的提升! 识字教案 篇6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3个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 2、认识4个偏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珠、环”4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王”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珠、环”4个字,认识“王”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识字氛围 1、老师邀请大家一起玩比手劲的游戏。同桌两个小朋友两人一队就可以进行。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了十分轻松的识字氛围。教师相机将“比手劲”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读一读。 2、在生活中,你平时还会和小伙伴们玩些什么游戏呢?(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 3、还有一些游戏大家可能不知道,也很好玩,想知道是什么吗? 二、我会识字 1、仔细地看看图,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把你知道的游戏名称大声告诉同学们。教师相机将游戏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2、自己读读诗中的词串,哪些游戏你玩得特别棒,就把它的名称大声念出来,在小组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出示相应的游戏名,并记住相关的生字。 3、再读词串,哪些游戏你还不会玩?念给全班小朋友听一听。在念的过程中,可以请学生说说游戏的规则,或者演示一下游戏的玩法,然后再读读游戏的名称,在玩玩读读的过程中自然识字。 4、小组竞赛,检查识字效果。 三、我会写字 1、选择最感兴趣的字,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3、练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巩固 出示各种游戏小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找朋友,卡片与黑板上相应的词卡贴在一起。 二、合作交流,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学会的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三、练写生字 学生练习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四、将生字拓展到生活中 1、你还会玩什么游戏?请把它的名称写在小卡片上,明天带来贴在教室里,互相认一认,说一说。 2、大家分组玩游戏,准备开一次游戏展示会。比比哪个小组的游戏最多最好。,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教案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