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
范文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常年驻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的战士们热爱生活、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常年驻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的战士们热爱生活、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资料了解高原雪山的气候特点、生活条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人们把解放军叔叔称作“最可爱的人”,你认为他们的“可爱”体现在哪些方面?(抗洪抢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打击外敌,守卫家园;驻扎边疆,扞卫国土……)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写了一群“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他们的愿望是——(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归纳成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到山下去看树?战士们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树?) 4、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哪些问题是通过我们自己读书能解决的,再看看我们在读书中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组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比一比哪组读得最流利。 3、师生共同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 4、读了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相关句子。 2、交流。 (1)这是一座怎样的山? ①交流勾画出的句子,并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②补充介绍高原的气候特点、生活条件,深入理解战士们生活的艰苦。 (2)为什么战士们的愿望是到山下看树? 在交流中感受战士们长年驻扎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默默奉献生命的崇高品质。 (3)战士们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树? 指导朗读描写胡杨树的句子,体会战士们就像生命顽强的胡杨树一样默默奉献。 3、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体会感情。 交流:重点引导体会“将军缓缓地抬起手来,给我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包含的深刻含义,领悟人们对战士们的尊敬和赞扬。 4、齐读课文。 四、拓展训练,指导阅读 1、出示句子: (1)它的叶子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2)那树叶密密的、宽阔的胡杨树呀,随同它光亮的绿色……从此就永远印在我们青春岁月的深处! 2、读这两个句子,注意比较带点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交流。 (1)与银杏、柏树相比“晦暗”的灰色,形象地写出了胡杨树叶子长得不好看,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树的赞扬。 (2)在高原雪山下显得“光亮”的绿叶,是那么的富有生机,就如战士们年轻的生命,包含着作者对战士们驻扎高原、热爱生活、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的敬意。 4、小结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激发对战士们的敬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意,引发思索 1、读题。 2、质疑:人们常说“天上鸟多,山中树多”。可是课文题目为什么说要到山下才能看到树?作者将这句话作为课文的题目,有什么深意?请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简单讲讲课文讲了什么事,并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 三、再读课文,逐层理解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这样的课文需要借助课后题。读课后1题,交流讨论:为什么说战士们的愿望是到山下去看树? 2、学习课文第1、2段,思考:战士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守卫着祖国的土地? ⑴交流关于高原的地理资料。 ⑵朗读课文,根据“飞雪茫茫”“连根青草……都看不见”等词句,想象高原的景象。 ⑶自由读1、2段,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高原守卫生活的艰苦?如果你是一名战士,你最希望的是什么? 3、学习课文第2部分。 ⑴分角色读士兵、将军的话和陈述语。 ⑵当战士提出“到山下看树”的要求以后,将军的神情有哪些变化?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⑶集体朗读第11段,体会将军对战士们的关怀和敬意。 ⑷比赛读第13段,通过评议,理解:为什么作者眼中,胡杨树是那样“光亮”,那样气势冲天?为什么它普通的样子竟然会“印在我们青春岁月的深处”? 4、 小结全文,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一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