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范文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精选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篇1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做游戏读生字:该、阶、石、刻、名、字、台。

二、新授:

1、描一描,写一写。

(该刻留画)让学生说说这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点什么?

2、学生描写,教师巡视。

3、拼一拼,抄一抄。

这一部分有五组音节,注意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在抄写时注意各音节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

4、照样子说句子。

高兴快乐温暖

美丽珍贵

这部分的练习主要是同意词练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出意思相近的词。

5、填一填。

____________的桃花

____________的桑叶

__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_的纪念

____________的柳枝

____________的作业

做这部分的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来填写。

6、比一比。

刻该作昨摘滴

让学生说说这六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道题由于平时上课有过这样的练习,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练习。

教师讲评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公园吗?你们都见过哪些小动物或植物?请同学说说。

二、看图请同学说说图上都画有什么?

1、分组讨论,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公园里的动植物?

2、分组讨论,根据图上的画面,请同学说说我们应该在木板上写句什么话?

3、教师点评。

4、放录音听故事《大皮鞋的故事》。

作业设计:

把故事《大皮鞋的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古诗《鸟》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请同学背诵学过或会背的古诗。

二、出示投影仪看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大意。

1、听古诗《鸟》的录音。

2、看书让学生自己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小组讨论。

正音:群、性命、一般、劝、莫、巢中。

3、做游戏:用字拼古诗,看哪一个小组拼的快。

4、全班读古诗,注意有感情朗读。分组读,男、女生分读。

5、请同学背诵古诗。

6、出示投影片:他(搬)来一块石头。让学生猜猜这个字读什么?小组讨论。

7、教师讲评。

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鸟》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篇2

预习提示:

1、查一查表示“看”的词语和含有“眼”、“目”的成语。

2、阅读短文《谁的眼睛最好》,自学文中的字词。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畅谈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

2、学习《谁的眼睛最好》,懂得眼睛的作用,体会到要珍惜、爱护眼睛。

3、完成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积累、阅读、习作,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晴。

教学难点:

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积累词语、句子。

1、观察词语的特点。

2、观察句子的特点。

二、哪些词语表示“看”?比一比谁写得多。

1、一个字表示看的?

2、两个字表示看的?

3、四个字表示看的?

4、集思广益,共同讨论。

三、填成语。

四、畅所欲言

1、为什么要保护眼睛?

2、列举同学不爱护眼睛的表现。

3、讨论保护眼睛的好方法。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谁的眼睛最好》

1、认真读短文,勾画出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的眼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核对答案,分角色朗读。

3、办一期有关眼睛的手抄报。

三、初显身手

1、调查周围能帮助盲人的设施。

2、创设情景,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3、你此时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四、金钥匙。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笔下生花:

(一)、导入:

眼睛是心灵的灯。眼睛若明亮,世界就光明;眼睛若昏暗,世界就暗淡。今天我们就写一写“眼睛”这个话题。

(二)、选题

我用我的眼睛……

眼镜的故事

的眼睛

怎样保护眼睛

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双火眼金睛

(三)、审题

注意:

1、体裁不限。

2、无论选哪题都要做到表述清楚,内容具体。

(四)、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把背景介绍清楚

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你的习作内容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同音字并组词的方法,正确书写单元中的重点生词和常用书面词。继续指导学生写句子,提高学生派句能力。

2、继续培养训练学生积累词语、成语和诵读古诗的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学习引号的使用,掌握方法,规范写法。

4、进一步指导并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以及阅读、习作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引号的用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完成习作。

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1、读一读这四组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2、小组讨论,说说区分它们的好办法,并在小组里组词。

3、全班交流。

二、抄一抄。(这一题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完成。)

1、开火车读一读。

2、再次列举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行“错别字诊所”活动。

3、齐读。

三、填一填。

1、给学生10秒钟时间看题,并说说这个练习的要求。

2、指导学生回顾列举学过的和自己知道的偏旁部首。看看哪些可以和“石”字组成新字。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样的练习考一考其它小组。

4、完成“石”字组成语的练习。并指导学生平日积累成语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四、读一读,注意引号。

1、学生默读句子,思考每一句话中引号的用法。

2、小组里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师强调引号的用法。尤其以第三个句子为重点,体会两个“祖国”的意思。

4、设计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对引号用法的掌握。

5、齐读句子,加深印象。

五、照样子,写句子。

1、给学生时间,自由读题和句子,说说对要求的理解。

2、读例句,分别说说“当……的时候,就……”和“当……时,……”的用法。

3、指导学生说句子。

六、总结本课练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古诗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顺、读准确。

3、评一评。

4、齐读。

5、老师大体讲解一下诗意,以帮助学生从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体会,把诗读懂,读出韵味、感情。

二、畅说欲言、笔下生花、开卷有益。

1、给学生5——10分钟时间,看明白这几个题目的'要求,并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讨论活动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开展活动,并完成手抄报及自己喜欢的汇报形式。

3、确定活动时间范围和纪律。

教学后记:

从听写来看,同学们对本单元的字掌握的较好。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笔顺规则

2、观察两组形声字,了解“单人旁”和“三点水”的意义。

3、会照样子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

(一)出示自学提纲:

1、描红,注意笔顺规则。

2、观察两组字,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找到几个这样的字吗?

3、读一读例句和词组,照样子说一说。

(二)依据自学提纲学习。

二、自学检测

1、提纲1、2。

2、指名交流,集体讲评。

三、师生共探

照样子填一填:

1、读一读例句:说不完。指名交流;试着填填。

2、例句:我家住在。指名交流;试着填填。

3、读一读例句:船上有位。指名交流;试着填填。

四、达标训练

1、不 不

2、住在 。

3、有位 。 有 。

五、堂清检测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单人旁:

三点水:

1、填一填

(1)、不 不

(2)、住在 。

(3)、有位 。 有 。

日清对象:

日清结果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自读大海,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鼓励学生向大海提问,培养好问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读《大海》

1、读《大海》,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全班交流生字认读。

3、齐读,自读。

4、想想:大海里都有什么?结合课文回答。

二、向大海提问。

1、读一读,书中的问题,你还知道大海里有什么?

2、采用“大海,大海,我问你,你……”的方式向大海提问。

3、全班交流。

三、金钥匙

1、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

2、识字方法总结:拼音识字,听读识字,结合上下文猜字……

四、堂清检测

1、向大海提问:大海,大海,我问你,你?

2、为爸爸妈妈读《大海》。(选做题)

日清对象:

日清结果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愿。

2.大胆交流自己的兴趣和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口语交际。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教学方法:

引读、启发

学习方法:

小组交流,探讨。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

从前,有两个乞丐。有一天,他们在墙角下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甲乞丐说:“假如我发财了,我要一下子买五大碗豆浆,大喝一顿。”乙乞丐说:“假如我发财了,我要买两碗豆浆,吃一碗,倒一碗。”

1.同学们,乞丐的心愿虽然可笑,但也说明一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不管是不是“高尚”或“低俗”。

2.这节课,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各自的心愿。

二、揭题

板书:谈心愿。

三、自由读题目要求

1.自由读要求。

2.说说有什么要求。

四、回忆前四篇课文中主体人物的心愿

1.自由汇报。

2.小结。

五、小组互动交流

1.心愿有没有“高尚”、“低俗”之分?有没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

2.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4.汇报自己的心愿。

六、完成“金钥匙”

1.出示“金钥匙”的提示要求。

2.自由读。

3.每个同学就自己所带的书进行汇报发言。(推荐书、交流心得)

4.探讨自己的阅读方向、合理与否。

5.同学间交换自己喜爱的作品。

七、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2.阅读一本好书,写写心得体会。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13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流利,正确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易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认真阅读,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有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启发。

[教具准备]:

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因此开课伊始用一段动画片设疑激趣。

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有关太阳的录像,创设语言表达的情境。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课件——后羿射日。)

教师解说: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找来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

2、这个故事叫——后羿射日(学生齐答)。

日就是太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后羿射日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想一想,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阳 (学生简单回答不能)

5、小结:要想把原因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就得好好读读课文。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3、质疑:词语光会读不行,还应该读懂意思,不懂的提出来。

(学生质疑,互相解答,教师注意总结理解词义的方法。

红色的字是这一课的生字,同学们再仔细看一看,哪个字你想给大家提个醒

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1、小结:生字学得不错,大家一读课文有收获。(指黑板)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呢——后羿为什么射不下太阳。请大家默读课文,拿起笔,找到有关答案随手画下来,为了便于大家随手圈画,我建议你们把书平放在桌子上。(教师巡视)

2、(几分钟之后)我发现这一会儿功夫,同学们的书上就出现了不少的直线,曲线,看来大家再读书很有收获。说一说你找到的理由吧。

(此环节让实际是让学生说太阳的三个特点,如果学生一下子说出三个理由,可以直接板书大,热,远,再一个个原因结合课文说具体。)

学生交流:

远——(如果学生只说太阳离地球很远,所以射不下太阳,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把太阳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说清楚。)

(1)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2)指名朗读,评一评,他哪儿读得好(突出表示数字的词语。)

(3)你教大家一招:为什么要这样读(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字进行说明的好处。)

(4)小结:这位同学真会读书,他抓住了一亿五千万两千五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读懂了太阳的远,而作者也正是用这些具体的数字,把太阳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说得清清楚楚。用上他教的方法,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5)指名读。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