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 |
范文 |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设计: 一、谈话切入,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请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没去过的同学也关系,今天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起去西湖看看吧!(播放西湖的幻灯片) 二、组织合作,自主探究,小组汇报,相互补充,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1、理解诗题意思,介绍作者; 2、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 3、出示诗句中的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4、将词语带入诗句,自由读诗; 5、小组分工合作,出示学习方法:读——提出疑问——借助注释解疑——再读; 6、小组汇报诗意,指名补充; 7、师说诗意,生说对应的诗句; 三、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1、师指导有感情朗读,注意诗句的重音和停顿; 2、师介绍西湖与美女西施的相通之处,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配乐有感情朗读; 4、师范读,生想象情境; 四、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1、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2、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读给大家听,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写景的古诗,在授课时,老师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西湖的图片,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创设了教学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对于课题的解释深入浅出,本首诗有一些字音较难,所以我设计了比赛的方式赛读词语,体现了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习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实践当中,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师深入学习组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进程或走向。对于诗意的理解在学生互相帮助、补充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适时点拨。在师范读生想象画面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背诵其它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认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还处于培养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这一环节应更加扎实,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从本首诗还可以进行拓展,布置研究性作业,由课内指向课外。如果教师把古诗板书在黑板上就更好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认识“亦、妆”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潋滟、空蒙”等词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导入《饮湖上初晴后雨》。 3、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你们了解苏轼吗? 2、介绍苏轼。苏轼多才多艺,他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号东坡居士,他的诗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在艺术上别具一格。 3、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说题目意思。 三、读古诗 1、听录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诗中哪些字你觉得比较难。 4、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卡片,指导学生读好“潋滟、空蒙、淡妆浓抹”,理解“亦”的意思。 5、把这些词语放进诗中,读好它,你会发现你能读出另一种味道。 6、学生自由读。 7、指名读。 8、齐读。 四、明诗意 1、学习第一句 ①读第一句诗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②理解“潋滟”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 ③指名读再齐读。 2、学习第二句 ①、播放下雨音乐。 ②、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什么画面? ③、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空蒙”。 ④、理解诗句意思。 ⑤、指导朗读。 3、学习后两句 ①:如此美妙的西湖,在诗人眼中,他把西湖比作了什么?读后两句。 ②、了解西子。 ③、诗人为什么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呢?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④、学生汇报。 五、熟诵读,厚积累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读。 3、背诵。 4、拓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5、小结。 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的字词不仅仅是低年级的任务,本课中,生字的教学不局限于课本要求的“亦、妆”两字,而是根据了学生的需要,对“潋滟、淡妆浓抹”等的字词也让学生反复读,这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于整首诗的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诗句必须反复诵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古诗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流传至今而又行之有效的古诗教学方法。通过读,从读通到读懂,再到读出情,每句诗连听带读至少在10遍以上,所以到后来的背诵有不少学生就能脱口而出了。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仍然是感到比较困惑的地方。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夏天在诗人的的眼里是怎样的?(读全诗) 二、学习新课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师:有些同学知道了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现在小组交流,每句诗各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呢?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师:作者每见过西施,西施当时也没有站在湖边给作者作比较,那作者怎么对他们进行比较呢?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三、背诵全诗 自由背诵然后检查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觉得我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和体验诗中的“美”之一环节做得不好,我只是通过让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方式]还解决这一问题;而学生体验的机会就少,主要是听我讲和听其他学生讲,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这么一回事。所以他们读诗句时,没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会更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4一、引入: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从李白的诗句中领略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景色。这节课让我们在苏轼的妙笔下欣赏风景如画的西湖。 师:大家知道西湖吗?(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西湖风光) 教师配音: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因湖在城西,而得名“西湖”。西湖景色宜人。以“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等“西湖十景”著称于世。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过渡语:从古至尽,许多名人志士都曾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过它。北宋苏轼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七言佳句“饮湖上初晴后鱼”。(师范读诗句) 二、读诗: 过渡语:请同学们自渎古诗,读准字音。 1、检查学生自渎。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 生:读诗。(2人) 师:谁来说说读的怎么样? 生:评价。(1~2人) 师:评价。 2、纠正字音。 过渡语:你们读的很正确,诗中有几个生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师: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潋滟、空蒙、亦、妆),指名读、齐读。注:“妆”读并组词 生:读。 师:我们再来读一下古诗。 生:齐读古诗。 三、学古诗。 1、小组学习。 过渡语: 师:读了这首诗,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想知道…… 师:我把大家的想法归纳了以下几点:(出示课件) (1)、解诗题; (2)、知诗人; (3)、明诗意; (4)、悟诗情; (5)、感情读;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照以上步骤分小组学习古诗。 生:小组学习古诗。 2、小组汇报。 (1)、解诗题; 师:哪个小组汇报解诗题; 生:汇报(在西湖饮酒,起初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所看到的景色。) 师:指导读诗题。 (2)、知诗人。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诗人苏轼? 生:介绍。(课件出示诗人简介) (3)、明诗意,(4)、悟诗情,(5)、感情读。 师:结合书下注释说一说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生:汇报前两句诗意。(小组成员及其它小组成员补充2~3人) 诗意: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雾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迷茫,若有若无,十分奇妙。 师:这两句分别写了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晴天、雨天。 师:这两句诗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A、出示晴天组图。 师:看了西湖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生:感受(很美) 师:那诗人是怎样描绘这幅美景的呢?(出示“湖光潋滟晴方好”诗句) 指名读:2~3人。师指导读:语速慢,轻柔舒缓。 B、大家读的真好。那西湖雨天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出示雨天组图)。 (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诗句) 指名读:2~3人;小组读;齐读。 过渡语:是呀!晴天的西湖,水上微波荡漾、风光旖旎;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师:谁来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生:回答诗意:我想把西湖比做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适合。 师:为什么要把西湖比做“西子”呢? 生:…… 师: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西湖和西施同在越国,同有一个“西”字,他们都具有天然美色,西施无论淡妆,还是浓妆,总能展现美的风姿。西湖无论晴姿雨态,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所以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从此人们又把西湖称作“西子湖”。 师: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怎样的感情呢? 生: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师:(指名、小组、齐读)读后两句。 3、配乐读诗,整体感悟。 过渡语:诗人用手中的妙笔把西湖的晴姿雨态,描绘的淋漓尽致,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让我们带着对西湖美景的无限向往,有感情地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1)、指名读诗(配乐); (2)、男、女生分别读(配乐); (3)、谁想读就站起来读;(配乐) (4)、全班齐读;(配乐) 4、背诵古诗。 师:我们能不能试着背诵这首古诗呢? 生:试背 学生汇报。(能背下来的就站起来背一下) 5、拓展。 拓展1: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诗句中想象西湖的美景。 (音乐响起) 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课后,请你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准备参加班级的诗文配画展。 (课件出示) 拓展2:诗人苏轼当日在西湖共写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让我们来读一读另一首。 四、诗小结。 晴天的西湖明艳妩媚,雨中的西湖清秀淡雅。它就象一位美丽的女子,时时展示美的风姿,让人产生喜爱之情。请大家齐颂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5教学理念: 以重点词句“总相宜”为突破口,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展开教学。引导质疑,先引出对“总相宜”的理解,再围绕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总相宜”的赞叹为基点展开讨论学习,最后回归提升对“总相宜”的感悟,进而理解全诗。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五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著名诗篇。短短四句诗,包含了西湖的种种美景。在诗人笔下,西湖胜景千姿百态,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可爱,具有永久的魅力。 学生分析: 打从一年级开始,班里的学生就很喜欢朗读背诵简短的古诗文,在朗读中或多或少也能感悟古诗描绘的画面。可是在吟读上,学生很难进入作者的意境,因此感悟比较肤浅,所谓的感情朗读只是浮于表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会写“亦、妆”两字。 2、理解古诗,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进入意境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准备:西湖景色的课件图、写有句式小挂板、音乐磁带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引入 师:我们壶镇区的生活用水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周边的大水库起了很大的作用,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水库是什么样子? 生:大、美 2、谈话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游览另一个水的世界 (出示挂图介绍:这是我们浙江省的杭州西湖) 师:西湖美吗?面对西湖的美丽景色,我们的小朋友往往无法用语言拿来表达,可古代有一位诗人却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把西湖的美丽表达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大作(出示课题) 3、组织读课题(个别读、集体读) 二、读通古诗,理解诗句 1、组织读古诗 自由读——个别读(随机纠正) 读诗中指导书写“亦、妆”。(亦:师示范写,组织书空写,再再在田字格边写一个。妆:组词,说说后半个为什么是个“女”字并指导书写) 个别评价语: 吐字清晰,发音正确。有谁还愿意读读。 读得很流利! 读得很有节奏!谁再来读读! 2、引导朗读感悟 听得出,大家刚才都在读上下了一番工夫,很好!对于诗中,你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引出对“总相宜”的理解) 预设内容: 生:“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帮助她理解? 生:总是那么美好,恰到好处。 师:诗人看见了什么美景,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让我们一起来再读读他的诗吧! 生:诗人看见了晴天的美丽景色。 师:还看见了什么? 生:山的景色? 师:什么天气山的景色? 生:雨天 师:你哪里看出晴天和雨天是美丽的?请读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评议:很美我还想听,请你再来一次 还感觉不到美再来一次 师: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水波闪动)水波怎么会闪动?(由于阳光的照耀)从哪个词看出来?(水光潋滟)请你来读读这个词 谁来说说平时在哪里看到过“水光潋滟”的样子?请你把你看到的感受读出来。(请几名学生个别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师教学设计6一、课前谈话 1、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那些地方?你们知道“人间天堂”指的是哪里吗?“人间天堂”是说什么意思呢? 2、你们想欣赏一下西湖的风光吗?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西湖之旅吧!(出示课件)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诗,介绍作者 1、师:西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的,西湖的确很美,在宋代诗人苏轼的笔下更是美得独特。板书“苏轼”) 2、师:苏轼曾在杭州做官,他写了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3、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苏轼? 4、再读、解题: 5、过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诗。强调注意课文中注音的生字的读音及写法。 2、师:讲解生字 3、师: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这首诗在哪里停顿是合适的?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用小斜杠画一画。 4、学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5、齐读。 四、渗透方法,理解诗句,加深感悟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能将古诗读得流利而富于节奏,可是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还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我们一齐学习理解诗句,看看苏轼如何用这短短28个字展示出西湖的美。 2、学习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课件出示。 ①先齐读。 ②提出疑问。(你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 ③解疑。讲解单个字的解释。“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可结合注释、图画,发挥想象理解: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光潋滟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方:正,恰恰。空蒙:形容山峦迷蒙的样子。想象:下雨天云雾迷茫的样子你见过吗?这个时候去看山是什么样的? ④结合单个字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这两句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气候下的景色?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人所看到的景色{美} 4、齐读,读出烟雨迷茫的朦胧美感,和阳光明媚、波光闪动的美。 5、当诗人看见这丰富而美好的画面,会是什么心情呢?带着愉悦的心情读。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更喜欢晴西湖还是雨西湖?为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出你的喜爱。(喜欢晴西湖的读第一句,喜欢雨西湖的读第二句) 那么,诗人喜爱的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那雨天的西湖?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都喜欢。(晴方好、雨亦奇) 过渡:对,不管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是那么美!这不禁让诗人联想到了古代的大美人西施。 6、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总结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先解释单个字,再根据单个字的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师:西施美不美?诗人把什么比作西施?诗人怎样评价西施的美?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还美吗?为什么?(大自然所赋予的天生的美) 诗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她不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怎样读出这种美?(重读:总) ③诗人为什么要将西湖比作西子?她们有什么相通之处? (引导理解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不仅因为都有一个“西”字,都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最主要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不需外物衬托,不需人为修饰的独特的天然的美!) 哪个字最能体现西湖的这种美?还是一个总字,看起来是在写西施的美,实际上作者是借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 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总是那么美,一个“总”字将西湖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所以当他想到将西湖比作西子这一奇妙而贴切的比喻时,他是那么得惊喜、得意,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 五、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去领略西湖的美吗?虽然今天我们不能去到那美丽的西子湖畔,但是诗的美还在于奇妙的想象,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随着苏轼再次畅游西湖吧! 师配乐朗读,生闭目想象:(如时间不允许,则教师配乐读古诗) 这一天,阳光明媚,苏轼与几位好友相约畅游西湖,他们泛舟湖上,饮酒赏景,西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波荡漾,闪烁耀眼,向人们展示着它美丽的风貌。诗人不禁深深地陶醉了,正当诗人正沉醉于这山水美景,忽见几条细线般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湖中,飘在脸上,原来下雨了,你再看这雨天的西湖吧,云雾迷茫,缥缥渺渺,又显出另一番奇妙的景致。最好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是那么美,那么令人神往!诗人不禁咏出这样的诗句,读——师生齐读。 就让这美景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再读一读! 能背一背吗? 7、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诗人苏轼带我们领略了西湖的晴姿雨态,同时又用一个奇妙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湖那天然美的神韵。 六、拓展学习,活化文本,综合发展 1、过渡: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还有很多,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首。 2、课后作业:朗诵全诗,鼓励背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