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教案 |
范文 | 【推荐】大班教案集锦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做印章。 2、发现用不同材料制作印章的差别。 3、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 马铃薯、红萝卜若干。 2、 竹签,雕刻刀,印台,画纸,红、黄、蓝颜料各一,调色碟。 3、教师事先收集各种印章,盖印在纸上。 4、挂图:《印章》。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 (1)老师出示马铃薯和红萝卜,问幼儿:“小朋友,这是什么?(马铃薯、红萝卜)马铃薯和红萝卜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以吃、做菜)除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出可以制作印章后,老师小结:对了,马铃薯和红萝卜都可以用来制作印章,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学会了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来制作不同的印章了。 2、介绍印章的制作方法: (1)展示挂图的一部分,请幼儿猜猜这些印章上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 (2)展示挂图另一部分,告诉幼儿:每一种材料都可以制作出不一样的印章,你们看看这些印章印出来的是什么图案,他们是怎么制作的呢?并向幼儿介绍阴刻与阳刻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阴刻:使想要的线条凹陷下去,留下空白所形成的图案,如瓶盖空心的那面,盖印后呈现的是空心的圆。 阳刻:把想要的图案保留凸显出来,如瓶盖上部的平面,盖印后呈现的是实心的圆。 (3)师:上面的印章哪个是阴刻,哪个是阳刻呢?(请个别幼儿来辨认) (4)展示事先收集的印章让幼儿观察,师:下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已刻好的印章,请你们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印章上面有什么图案?然后再将印章盖印在白纸上,再将印好的图案与印章上的图案对比一下,看谁能发现有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发现印章上的图案与印好的图案是相反的。) 3、幼儿制作印章: (1)老师介绍材料、刻印方法和刻印时的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要自己制作印章。盆子里有切了不同形状的马铃薯和红萝卜,还有竹签,刻刀,你们可选择你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但使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幼儿开始制作印章,老师巡回指导幼儿,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老师在前面为幼儿提供印台,请刻好的幼儿试试看自己设计的印章,用印章印出一幅美丽的印章画,并挂在展示区里。 活动结束: 对幼儿的制作学习进行小结:表扬刻印认真和刻印得好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鼓励宝宝消除陌生感,愿意参加集体游戏。 2、指导家长的按摩与抚摸活动,使家长、宝宝都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地垫。 活动过程: 1、自由活动十分钟:教师了解宝宝的乳名,集体活动前教师进行点名游戏。 2、宝宝平躺在地垫上。家长按教师的指导要点对幼儿进行按摩与抚摸活动。 3、指导要点: 1)家长与教师有语气的齐说儿歌。 2)家长的动作应轻柔。 3)家长在游戏时应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宝宝。 小加餐: 1、鼓励宝宝把自己的小手洗干净、请家长适当帮忙。 2、提示孩子给家长品尝自己的小点心。 家庭指导: 1、请家长回家后,复习所玩游戏并继续玩此类抚触游戏,以增加亲情。 2、并注意活动的指导要点。 3、请家长反复有语气的说儿歌,宝宝的记忆,为说完整话做准备。 附儿歌: 擀擀皮,和和馅。 捏捏饺子剁三下。 煮一煮,翻一翻。 捞起饺子晾一晾, 尝尝饺子香不香。 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小组合作,探索配器方案,并会分声部进行轮奏、合奏。 3.能积极愉快地和同伴合作商量讨论配器的方法,体验演奏的快乐。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难点: 会分声部进行轮奏、合奏。 尝试小组合作,探索配器的方法,尝试即兴演奏。 活动准备: 1.森林狂想曲音乐、指挥棒、乐器(铃鼓,圆舞板、小铃)、教学图谱。 2.在椅子四周提供探讨配器时的桌子、乐器、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晚上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许多小动物都想要来参加,那么到底都有谁来呢?仔细听听音乐就知道啦。” (二)分析图谱,掌握节奏 1.“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谁能用有、还有的句式来告诉我?”(有青蛙,有小鸭子还有孔雀) 2.“小青蛙表演唱歌、小鸭子表演跳舞、孔雀会带来什么表演呢?谁来学一学?”(学习孔雀开屏的动作) 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一)初次“彩排”,看指挥,徒手练习 1.“小演员们表演节目的节奏都不一样,你能听着音乐把它演奏出来吗?” 2.“在音乐结束的地方,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重点注重休止符) 3.“看,这次老师的指挥有变化了。”(尝试即兴演奏) 4.“在森林音乐会开始之前要进行彩排,请小演员们看着指挥,听着音乐进行演奏。”(重点学习结束部分的节奏,再次完整演奏一次) (二)幼儿合作讨论,设计配乐方案 1.“现在要进行第二次彩排,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乐器,有小铃、圆舞板、还有碰铃。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张节目单。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个地方可以配小铃,哪个地方可以配圆舞板,哪个地方可以配铃鼓? 2.请幼儿把这些乐器标志贴在节目相对应的位置上,把它编成一张完整的节目单,由谁来演奏小铃、谁来演奏铃鼓、谁来演奏圆舞板? (三)分组表演各自的设计方案,看指挥,分声部轮奏、合奏 1.哪组愿意把你们的配器方案拿给大家看一下? 2.还有哪一组跟他们不一样?敢于挑战? 三、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1.刚才小演奏家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演奏方法,真动小脑筋,可是现在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指挥员这里也有一种演出方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2.“小青蛙这儿用的是铃鼓和小铃,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演奏呢? 3.最后结束时用了三种乐器又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表演?”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四、感受快乐,结束活动 “今天的演奏到此结束,恭喜你们,演出成功!谢谢小演奏家们,现在森林音乐舞会开始啦,我们一起去跳舞吧。” 课后反思: 当孩子们聆听那潺潺流水、雀鸟、蛙声、虫鸣等大自然的声音时,我感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其次,乐曲中欢快的主旋律、鲜明的形象,清晰的结构是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的,曲中变换的旋律又给予了幼儿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根据大班年龄特点,使幼儿在充分感受乐曲的基础上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知道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活动开始我让幼儿以倾听乐曲前奏,在我语言描述下的森林美景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并制造悬念,使幼儿自觉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在这里,我结合图谱让幼儿分段欣赏,并利用故事情节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性质和各段的情绪。在欣赏时,我引导幼儿只要不影响同伴,可以摆各种造型动作,随着旋律释放表演激情,欢快的乐曲加上有趣的情节,幼儿想象着自己是小动物,用创造性的肢体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这种幼儿喜欢的欣赏方式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群情激动,气氛达到了**,在孩子意犹未尽中结束整个活动。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捕捉孩子话语中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给予积极恰当地回应;个别环节当孩子出现困难时,我有些急躁,没有及时的设计一些层次性的问题作为铺垫。总之,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睿智地促进师幼良性的互动,是我今后教学生涯中不懈努力的目标。 小百科: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大班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体验自由辩论的乐趣,尝试说服对方。 2、 懂得水资源是有限的,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图画书《请你判断》。 2、 红黄两队的队牌各一块,小红旗和小黄旗各一面。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 我们的生活能离开水吗? 2、 说一说水是生命之源的理由(人、动物和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 二、辩论 1、 引出辩论题:你们认为水用得完吗? 2、 分组:幼儿分成红、黄两队。认为水用得完的幼儿参加红队,认为水用不完的幼儿参加黄队。就“水是否用得完”这个主题作一次自由辩论赛。 3、 幼儿分坐两边,自由辩论。 4、 教师担任主持人,请两边的队员分别讲述各自的理由,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注意平衡两队的发言次数。 小结:虽然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让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越来越少,我们每个人都要节约用水。 三、判断 翻阅图画书《请你判断》,进行判断。红黄两队进行竞赛,认为对就举红旗,认为错就举黄旗。看哪一队判断又快又对,请判断正确者解释理由。 1、 第一幅图中的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喝多少水就应该倒多少水。) 2、 第二幅图中的阿姨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污染鱼池,影响鱼的生存。) 3、 第三幅图中的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一水多用。) 4、 第四幅图中的叔叔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保护水环境,捞水中蓝藻。) 总结: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大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一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①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②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①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营业员,一人做顾客。 ②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一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大班教案 篇6教学活动目标 ⒈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引起测量的兴趣。 ⒉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带来的情感体验。 ⒊让幼儿懂得遇到危险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子,想办法来解救自己。 活动准备 教具:知更鸟图片一张,记录表一张,指偶一寸虫。 学具:一寸虫每人一条,故事中的火烈鸟、巨嘴鸟、苍鹭和蜂鸟图片若干,记录表每组一张。 活动重难点 了解故事中鸟的特征,找到测量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一寸一寸有序地量。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都走出校园去干什么啦?(秋游)秋游时开心吗?你遇到哪些事觉得开心?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朋友,(出示指偶一寸虫),你们看得清吗?为什么看不清?(因为它太小了),它只有一寸大,所以我们就叫它一寸虫,来跟一寸虫打个招呼。 二、故事的欣赏与测量 ⒈讲述故事第一段,初步感知测量 师:一寸虫生活在草叶上(出示教具草叶),每天过着舒服、悠闲的日子,今天,它想出去秋游了,走,我们跟着它一起去秋游吧!(听奥尔夫音乐),我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小朋友快看,一寸虫碰到了谁?(小鸟)鸟可是虫子的天敌,它是专门吃虫子的,这只鸟叫知更鸟,一寸虫遇到知更鸟是件高兴的事还是危险的事?会有什么危险?(它会吃了一寸虫) 师:一寸虫遇到这么大的危险,那该怎么办?那一寸虫它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脱离危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寸虫是怎么说的。 教师讲述故事: 一寸虫说:不要吃我,我很有用。 知更鸟说:你这么小,有什么用? 一寸虫说:我可以量东西。 知更鸟说:那你就来量量我的尾巴吧!你量好了我的尾巴,我就放了你。 一寸虫说:好啊! 提问:小朋友,一寸虫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有没有哭?(没有) 小结:对!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更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要赶快动脑子、想办法来救自己。 师:一寸虫是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救自己的? 师:如果量错了,就会怎么样?(知更鸟就要吃掉它。) 师:对,就有生命危险,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量不量?(量)那我们一起来帮它量好吗? 出示知更鸟,老师示范量:怎么量?首先要找到起点,然后再找到终点,最后再一寸一寸地量,一寸、两寸、三寸,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我们把它记下来。(出示记录表), ⒉讲述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师: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地躲过了一场灾难,不过,知更鸟还要一寸虫帮忙去量量它的朋友,它可不愿意告诉我们它的朋友是谁?它要我们来猜猜它的朋友到底会是谁?我们来智力抢答!优胜者可以获取五角星。 ⑴脖子长长的,全身火红的。(火烈鸟) ⑵嘴巴大大的,嘴巴边缘有锯齿,颜色红红的。(巨嘴鸟) ⑶腿长长的,胸部有黑斑。(苍鹭) ⑷还有一只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师: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要量它们最有特征的地方。(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师:谁来告诉我,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 (老师拿着操作材料边讲边演示:量火烈鸟的脖子要先找到起点和终点?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巨嘴鸟、苍鹭请幼儿上来找出起点、终点,蜂鸟的全身怎么量,起点在哪、终点在哪?量的时候手要摁紧一寸虫,要一寸一寸地量过去)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鸟的图片和记录表,请你们选一只自己喜欢的鸟来量一量,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⒊展示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把记录表粘贴在黑板上,每一组派代表交流答案。(谁愿意上来把你们那一组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小结:好了,一寸虫帮好多鸟都量出了尺寸,总可以安安全全,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吧! ⒋讲述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 师:可是,一寸虫又遇到了一个危险,它遇到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是那个在森林里夜里唱歌最好听的家伙,是谁?(夜莺) 它对一寸虫说: 教师讲述故事: 我要你量量我的歌。 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 师:如果不量,夜莺会怎么样?(会吃了一寸虫) 师:那歌声怎么量?(往哪儿飘就到哪儿量,) 师:对!歌声会飘向哪儿? (歌声飘向小树林、歌声飘向草叶,小河、高山……) 教师讲述故事: 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量啊量,一会儿量到树林里、一会儿量到草叶里、量着量着就不见了。 师:一寸虫到哪儿去了?夜莺有没有吃到一寸虫?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一寸虫? 你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危险?你是怎么开动脑子来脱离危险、解救自己的? 三、讨论、拓展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测量方法,有了这条一寸虫,你想量你的什么? (我想量我的手臂),不错,(我想量我的舌头),蛮好玩的, 师:那就让一寸虫爬一爬,量一量,看看有几寸?今天老师就把一寸虫送给你,想量哪就量哪,还可以回家把这个又小又机灵勇敢的一寸虫在秋游时发生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大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和热烈欢腾的气氛,用舞龙和敲鼓动作表现。 2、在语言节奏的帮助下,随音乐合拍做动作。 3、在双队进行时,必须注意与本组幼儿合作,又注意与其他组协调。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配乐儿歌朗诵,欣赏音乐。 (1)幼儿朗诵儿歌,教师用钢琴轻轻地弹奏第二段音乐。 (2)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配乐朗诵。 2、欣赏第一段音乐。 (1)引导幼儿会议过新年舞龙灯的情景。 (2)幼儿分两组,自由结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 3、完整欣赏全曲。 (1)幼儿分两组,随第一段音乐做舞龙灯进行的动作。第二段音乐开始,两组幼儿一边互相对诵儿歌,一边互相敲锣打鼓。 (2)完整欣赏音乐,跟随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大班教案 篇8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韵律活动《小格桑》。这是一首活泼的歌曲,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藏族舞蹈《小格桑》音乐活泼、欢快,老师一股激情,和幼儿一起跳呀、唱呀,用优美的动作渲染孩子,把活动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 难点是: 学习用"三步一抬"的基本舞步及西藏舞的表演风格。运用表情、动作与同伴交流表现歌曲。因为音乐是一门表情艺术、表演艺术,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作用与人们的感官,通过表演演唱使听众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运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活动目标: 1、体验藏族舞的风格,感受跳藏族舞的乐趣; 2、学习藏族舞步:三步一抬; 3、鼓励幼儿尝试以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过程: 一.小鸟飞入教室 幼儿跟着音乐小鸟飞入教室 二.复习歌曲 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格桑"。 三.复习藏族舞步的基本动作。 1.集体复习踏点步。 2.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踏点步。 3.集体复习踏点步(请一幼儿示范踏点步)。 4.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退踏步。 四.欣赏西藏舞,感受西藏舞的风格、特点 1.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西藏的舞蹈,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跳的和我们跳的舞有什么不同? 2.幼儿欣赏。 3.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跳一跳,用动作表示。 4.小结:原来西藏人民跳的舞,给人感觉很豪放的。 五、创编舞蹈动作 1.告诉幼儿用学过的西藏舞步再配上其它动作为"小格桑"编成舞蹈来跳。 2.教师引导幼儿两句两句编动作。(老师边为幼儿演唱歌词,幼儿尝试编1至4小节) 3.请个别幼儿展示,集体学一学。 4.同样的方法将歌曲创编完。 5.幼儿跟着音乐配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完整地跳舞蹈。 6.欣赏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7.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小百科:小格桑,一首儿歌。 大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各种不同动作表现B段歌词,并尝试演唱。 2、借助教师的动作及图片提示,记忆相关歌词内容,知道动作或图片对自己的学习会有所帮助。 3、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扮演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根据歌词内容画出的10只不同动态的羊。 2、布袋手偶猫,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A段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布袋手偶小猫,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愿望。 师:天黑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睡着了,只有小猫翻来覆去睡不着。月亮姐姐悄悄告诉小猫一个睡得着的好方法,听一听,是什么方法呢? 2、教师播放歌曲A段,引导幼儿重点听辨、理解A段歌词内容。 师:你们听清楚是什么方法了吗? 幼:假装躺在草地上数小羊。 二、完整欣赏,结合动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曲。 1、小猫共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又在干什么呢?我们来听音乐。 2、教师结合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曲中10只羊的不同动态。 ①小猫一共数了几只羊? 幼:8只/9只/10只。 ②每只羊在干什么? 幼:第六只,想跟你玩。 幼:第五只,在跳舞。 幼:第八只,慢吞吞。 幼:第二只,像你。 教师以正确的歌词内容和节奏提升幼儿的回答,并做相应的动作。如当幼儿说“第六只,想跟你玩”时,教师即刻反馈“第六只,真——是——皮”,边说边做打响指的动作。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不是仅仅给予重复和表扬,而是予以提升,并做相应的动作。如此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及羊的动态。)③小猫究竟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在干什么?小朋友们有些记不清楚了,那我们再听一遍音乐。 教师清唱B段歌曲,边演唱边随歌词内容用动作表演10只羊的动态。 师:谁听出来了?几只羊? 幼:10只羊。 (当幼儿处在有任务监控的意识状态时,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师:第一只羊在干什么? 幼:在拉手风琴。 教师按照歌词节奏结合动作反馈“第一只,拉着手风琴”。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第三只羊和第四只羊。 师:第五只?第六只?第七只?第八只? 大部分幼儿只能回答“第八只,慢吞吞”,显然幼儿对记忆10只羊的动态有困难。 师:第九只?第十只?大家记不住没关系,今天老师带来了图片。 3、教师逐句演唱B段歌曲,并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词。 教师出示随意贴在黑板上的10张姿态各异的羊的图片。 ①这就是刚才小猫数的羊,请你们帮它们排排队。先找找看,哪张图片是第一只羊?它在干什么? 教师边唱边做相应动作,唱至“拉着手风琴”时放慢速度,并注意吐字清楚。以下各句依此类推。 (速度放慢、吐字清楚,目的是给幼儿充分的思考与反应时间;动作参与的目的是提醒幼儿注意图片与动作的对应关系。)幼儿从10张图片中找出“拉着手风琴”的小羊图片(见图一),教师将它粘贴在黑板的左上角。 ②教师边唱边做指点动作:第二只,好像你。 师:第二只羊在哪里?哪张图片是“好像你”? 幼儿指向“跳舞的羊”的图片(见图五)。 师:她认为这张图片就是“好像你”,我们来摆摆试试看。 教师边说边将该图片放至第一张图片旁。有幼儿提出反对意见:这张是“跳个不停”。 师:那请你来找找看,到底哪一张图片是表示“好像你”。 该幼儿上前指出做指点状的小羊是“好像你”的图片(见图二)。 师:我们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等会儿看看到底应该选哪一张。 (从教师的图片看,选择图二和图五比较符合“好像你”的意思,故而教师没有即时对幼儿的选择作出“对”与“否”的,而是接纳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是教师的有意之为与高明之处。因为她预计到幼儿在为歌词“第五只,跳个不停”选择图片时,必将产生认知冲突,因此留待后面让幼儿分辨与思考,从而作出更合理的选择。教师让幼儿为歌词选择匹配的图片,其实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一种策略与方法。)③幼儿依次找出了第三和第四只羊的图片(见图三与图四)。 ④教师边唱边做跳舞的动作:第五只,跳个不停。 师:哪张图片是“跳个不停”? 幼儿意见不一:有人选择了“跳舞的羊”(已在步骤②中和“好像你”图片放在了一起),也有人选择了“唱歌的羊”(见图十)。教师认可幼儿的观点,将“唱歌的羊”的图片放在了第五只羊的位置。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