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的论文 |
范文 | 试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的论文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直接反应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养成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在这个意义上,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教学改革要获得成功,必须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入手。本文着重论述了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的意义、原则、策略和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创新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杠杆,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客观的认识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发展的基本趋势,积极寻求未来社会变化的高度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策略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一、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的意义 首先,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需要。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学校整体实力的反应。如果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从总体上能较完整和有特色地反应该专业或学校主体就业领域所需人才应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及素质要求,那么,其毕业生的质量就高,竞争能力就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适应性就强。这就是说,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该专业或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 其二,促进个体不断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该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提供给学生一套学会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犹如大学针对社会的不同需要,向不同学科、专业及层次的学生提供的具有不同营养的“菜谱”,每一位学生可以据此选择喜欢的菜单并品尝其“美味佳肴”,以“吸取”自己需要的适合实现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其获得不断地成长与发展。 其三,以往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诸多弊端,已经不合时宜。比如:对科学技术发展缺乏深入分析,致使课程内容陈旧;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造成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对课程体系内容要素缺乏深入认识,造成课程内容重复;对课程总体结构缺乏系统研究,致使课程门数增多,以理论为中心构建课程实施模式,相对忽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等等。 二、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的原则 一是拓宽知识基础。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必须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专业口径,着眼于培养人才的发展后劲,致力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专家指出,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有关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的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自己的空间和条件,有利于培养多规格、多层次、有特色地复合型人才,充分满足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 二是前沿性。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注重吸收最新科技成果,保持学科的前沿性,只有使教师和学生时刻站立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才能跟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视野的人才,才能孕育出原创性科技成果。 三是完整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应保证基本原理、原则和知识在逻辑上的内在完整性。有的教学内容只讲静态的、分散的具体知识,缺乏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发展趋势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这样,学生既无法掌握各门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也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更无法达到创新性发展的高度。 四是实践性原则。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是一个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能够使理论教学中一个一个独立的知识单元在实践过程中“串联”起来,达到对专业知识的整体的把握。科技创新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性原则也能够使人才较早地对“创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人才的创新素养的积累。 五是个性化。个性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学校个性,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充分利用各学校的现有资源和办学传统,打破高等教育千校一面的现状,进行“特色”教育,以达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性。另一方面是注重人才个性,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既要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能够为各类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的策略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进一步体现综合化的特点 所谓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就是指高等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要反映当今知识或学科综合化的特点,打破文理工互不相通的局面,使文理相互渗透、专业知识与普通知识相结合。大学课程与教学内容之所以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综合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当代重大社会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学科协作攻关使然。现代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已不能囿于过去那种狭窄的知识面,而必须代之较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广博的文化素养。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从“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以来,许多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的过程中,综合化需要进一步加强。 (1)课程设置上的文、理、工相互渗透。怀特海说过:“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①从世界范围看,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进行课程内容综合化改革的大学都采用了这一途径,其基本做法就是让修习某一学科领域的学生选习其他领域的课程。有些国家的大学甚至把这一途径作为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之一,旨在使学生有较宽广的视野和较宽厚的基础。在这方面,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在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知识的适度引入,扩宽专业口径,使单一的适用于培养专才的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合于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通才教育。 (2)设置综合性专业。因校制宜地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新专业,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课程综合化的一种较高级的形式,如清华大学将原来分设的材料科学(材料物理)专业、金属材料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合并,设置了材料科学和工程专业,有利于培养全面掌握材料科学和工程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所设置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打破了过去机电分离的状况,有利于培养既懂机、又懂电和自动控制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在综合性专业建设方面,应注意开发与扩展应用专业、新兴专业、特色专业、整合专业与国际化专业。 此外,还可以设立跨学科、跨专业、跨课程的综合研究中心,组织不同领域的教师进行共同研究;实行主辅修制;开辟第二专业;实行学分等值与交换;设置双学士学位课程;加强综合实验、实践课程;重视第二课堂课程;提倡开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课程;引进新编课程、原版外文教材及国内外高水平课程、主讲教师授课等等也是实施大学课程综合化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进一步多样化 (1)开设大量选修课,使课程种类多样化。开设大量选秀课,不仅可以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志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有力条件,进行有选择地学习,促使人的兴趣、爱好、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而且能方便地实现大学课程目标的多样化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选修课的比例都很高。美国大学的选修课程约占课程总量的1/3;法国大学本科课程的选修课占所有本科课程的比例高达40%—60%;英国大学各科系也普遍开设了灵活、广泛的选修课程,并有逐步增加选修课程比重的趋势。在我国,为增强学生社会职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发展个性,也应该允许学生在校内跨院系、专业选课,甚至允许跨院校选课,并承认所得学分,还应适当增加选修课在全部课程中的比例,发展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2)开设自由研究课程,使课程形式多样化。自由研究课程过去只在研究生阶段才开设。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大学教学与科研、生产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许多国家的大学在本科阶段也陆续开设了这类课程,而且比例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亟待逐步加强。也就是说,在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真理的探究过程,把学生的科研训练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充分的事实依据,如何预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如何形成合理的逻辑结构,如何真实地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等等。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考虑实践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部门的要求,导致了注重实际、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大学不能再封闭于“象牙之塔”中,必须应对社会需求。注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方面。在西方,如1993年德国科学审议会就指出,大学的教学目标、课程安排都要正视一个事实,即绝大多数学生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感兴趣,因此,大学的课程设置应努力实现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结合。1988年,由法国教育界知名人士与工商业代表共同组成的“教育与经济高级委员会”在向政府提交的调查报告《教育与经济——2000年的教育体制》中,强调高等教育要围绕未来五大热门职业进行,即侧重于培养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及国家公务员、商业人员、医生和教师。在我国,对于一些应用型、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学校普遍加强了实践与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理论性、学术性的学科,各高校也重视了与实际的联系,运用该学科的理论观点分析解决当前重大的实际问题。 (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朝灵活化方向发展 封闭和僵化的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开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尽量使其弹性化、灵活化,努力构建一种充实而富有个性的、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因此,改革、重建专业课程,加强课程结构的灵活性,软化学科边缘,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上的联系便成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孜孜以求的目标。纵观世界各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虽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高教传统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总体说来,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建立模块化、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即将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或模块,并且授予学分。这种课程体系包括横向与纵向两大部分。横向部分分为普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特色课程模块等等;纵向部分分为必须与选修两个系列。这种课程体系的安排,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便于不同专业、不同系、不同学校之间的流动,甚至可以在大学和非大学机构之间、不同国家之间流动。如日本为促进教育的开放化,短期大学实行与其他高等院校学分互换制度,承认学生在对方院校学习所取得的学分。在我国,也有许多大学相互之间与国外一些大学之间实行学生交流、学分互换制度。这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打破了地方和国家的限制,为世界各国大学之间的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 四、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专业教育是大学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反映,只要社会分工的基础不变,只要高等复杂的专门化职业领域还存在,专业教育的合理性就不容置疑,它主要给了学生一个不确定的职业世界里生存的能力,在大学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不容抹杀。同时,应该认识到加强通识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品味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应当使人养成善于求真的习惯、反思与批判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视野。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好公民,应塑造与其知识水平、智能水平相匹配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发展水平。这些都要通过加强通识教育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应当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帮助学生构架起人文课程与职业工作之间的桥梁。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众所周知,必修课程是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修课则是照顾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个性发展需要而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必修课分量过重,学生只能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受到压抑。因此,增加选修课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问题在于,选修课并非设置得越多越好。在那些教师与课程资源部很充裕、学术水平不高、课程管理欠佳的院校选修课的比例就不宜过大。高校选修课的设置必须掌握好以下原则:广博性,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平衡性,实现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必修课、限定性选秀课、任意性选修课之间的相互平衡;相关性,各种知识与课程之间应有机互补,避免给学生以片段、零散的知识;适应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生个人的需求。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等教育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的动向,或让学生深入社会和生产部门,以丰富社会经验,学习并应用实际知识,或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科研活动,加深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上看,在我国,实践教学长期受到忽视。怀特海说得很妙:“事实上应用是知识的组成部分。因为所知事物的意义在于超出它们自身的各种关系中。因此,未被应用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知识。小心翼翼地保护一种大学,使其独立于周围世界各种活动之外,是扼杀兴趣、阻碍进步的最有效途径。独身不适于大学,它必须与行动结为伴侣。”②怀特海的论述当然已经超出了实践与理论关系这一范畴,但对我们正确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仍然大有启发。 总之,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应正确处理专业与通识、共性与个性、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在学生、学科、社会三者之间追求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整体价值的融合,努力把人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之中,让学生在一个“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中受益。 注释: ①博耶.美国大学教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29. ②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3,931.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