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
范文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精选5篇)

工作方案是具有较强方向性的工作筹划。在提出某个项目前,通常我们需要先写多份工作方案以便领导参考决策,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深化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XX〕38号)和《浙江省商务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商务联发〔20XX〕10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桐庐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数字化改革牵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为浙江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提供“桐庐经验”,奋力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县域样板。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优化农村产品上行体系,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升级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构建电商带动创业就业体系,实现全县农业电商应用水平、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明显提升,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力争到20XX年底,全县实现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乡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3个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0个,电商服务站点实现行政村服务覆盖率100%;全面形成县城分拨、重点乡镇中转、村级服务点配送的县域物流配送体系,推广共同配送模式,物流快递成本大幅降低;新培育省级电商专业村3个、电商专业镇2个,打造成长性好、辐射面广和竞争力强的农村电商供应链。

三、主要内容

(一)优化农村产品上行体系

1.培育推广区域公用品牌。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行动,巩固“分水粮言”“新合索面”“莪山畲味”等农业区域品牌,打造1-2个县级区域公用品牌。依法建立健全区域公用品牌注册、授权、管理机制,实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配送、统一营销、统一售后服务。开展多渠道推广宣传,依托网上农博平台,建设桐庐品牌馆,举办特色小吃云展会、风物进民宿等活动,提高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双轮驱动,鼓励企业同步打造自主品牌,形成品牌发展矩阵。

2.完善本地农特产品供应链。聚焦“蜂、茶、果、药”四大主导农业产业,建立桐庐县电商产品及品牌数据库,依托现有农业园区,推动农特产品种植、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可电商化水平,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商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引导新零售企业直接对接生产基地、直销中心,通过委托加工、品牌联营、采购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拓展适网销售的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拓宽农村产品上行渠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网络旗舰店,重点培育一批业内领先、实力雄厚、品牌效应突出的农村电商标杆企业。探索“社群+直播”新电商运营模式,构建淘宝店铺、小程序商城、抖音小店等线上媒体营销矩阵。推动电商龙头企业(品牌)布局特色产品线下体验店、教学体验基地和专卖店,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体系。

4.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及追溯体系。打造以“1113+N”为主要内容的桐庐数字乡村平台,加快县乡平台一体化建设,推动涉农数据系统化协同、农村资源可视化展示、机制体制实质性创新,实现县域涉农数据智慧分析,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治理服务现代化。综合运用物联网、条码识别、二维码等网络技术,建立农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做到“一品一码”,实现基础端至消费端全流程追溯。

5.推动农村电商与数字生活新服务融合。围绕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建设,推动农村电商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发展。通过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等模式,推广地方农特产品资源,推动农村电商与数字生活新服务、新零售有机结合。依托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美县城等文化旅游IP和非遗小吃等特色美食,利用自媒体平台引流,打造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等消费于一体的数字生活新服务业态。

(二)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1.改造提升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发挥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指挥中枢”作用,推动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联动。坚持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提供快递物流、产品展示体验、品牌打造、技术支持、创业孵化、公共直播、金融支持、电商培训、公共仓储等公共服务,双向畅通农村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体系。

2.改造提升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坚持“因地制宜、多业融合”,建立各具特色的镇级电商服务站,打造一批乡镇电商服务站点样板。拓展提升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功能,依托农村淘宝、便利店、邮乐购、物流快递网点等站点,采取功能拓展、资源互换、连锁加盟等方式,整合商贸、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资源,提供便民生活、代买代卖、缴费支付、信息咨询、小额金融服务、职业介绍、旅游出行、代收发快递、党建活动、电商平台资源对接等综合性电商服务功能,建设“多站合一、一点多能”的镇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站。

3.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优化线下公共服务,构建“一个中心、多点服务”全域化电商公共服务格局,建立“县级中枢指导+镇级服务覆盖+村级服务联动”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运维体系,分区域、分类别、分行业开展电商资源对接活动,提供一站式、低成本服务,实现镇村电商公共服务全覆盖。打造“桐庐县农村电商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农村电商公共素材库、培训资料库、政策库、第三方服务商库等资源库,为农村电商企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和教育资源,全面打通农村电商服务流程。

(三)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1.完善县域物流配送体系。深化桐庐县省级物流示范县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完善以县级配送中心、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农村物流网格体系。以共同分拨配送为核心,以县内快递物流和贸易型电商企业为服务对象,打造集快递分拣、配送、电商厂房等基本功能和生产生活等辅助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快递集运中心。加强农村地区末端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小超市、村民服务中心、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等建设村级物流快递服务站点,完善“物流快递进村”寄递网。

2.推动快递物流资源整合共享。加强快递物流产业顶层设计,按“政府主导、共建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组建第三方共配运营公司,构筑县镇村三级共配网络,实现统仓共配。推动农村物流快递网络末端站点开放共享,以“共配公司+农村快递驿站”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农村物流快递便捷度和覆盖面。与“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加强合作,建设电商云仓,提供更专业的快递物流服务、更优惠的快递价格。

3.建设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加强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等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建设,构建产地预冷、冷链运输、冷库仓储等全冷链物流体系。

(四)升级农村商贸流通体系

1.建设新型商贸流通设施。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应用。增强商圈、街区的智能购物、智能导航、AR互动、无感支付等智慧功能,打造一批智慧商圈。加快文化街区、特色老街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融合商业、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多业态的高品质步行街。

2.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业。鼓励商贸综合体、大中型商超等实体商业,开展人、货、场云化改造。支持各类商家入驻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推动线上线下、到店到家双向融合。支持有条件的.批发市场打造数字化消费场景,建立电商展示服务专区、网红直播基地等配套设施。推动电商企业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加强对接,拓展农村产品线上销售渠道。

3.数字赋能传统生活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模式,支持生活服务类电商企业发展。坚持线上线下融合,结合未来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服务网点资源数字化,打造集餐饮、洗染、美容美发、维修、托育、无接触收寄件等于一体的“社区15分钟优质便民生活圈”。

(五)构建电商带动创业就业体系

1.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公益性培训、技能型培训、电商人才输送等,建立健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相关电商培训政策,增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干部服务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电商培训转换机制,创新“订单式”培训模式,加强实操测评、就业指导对接。

2.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开展“电商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强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青年数字教育培训,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带头人。开展“主播培养计划”,围绕短视频、网红直播等产业新载体,建立本地网红直播库,培养一批本地农民主播。

3.开展分类分层人才培训。针对不同人群和学员,兼顾普及性和实操性,分层次开展学员培训。对各级干部开展县域电商发展机遇解读、农村电商发展成功案例等为主的发展思路培训,对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开展电商趋势分析、农产品网销、电商交易安全等为主的普及式培训,对个体网商(微商)、电商企业员工开展客户定位、店铺装修、运营推广、跨境电商、直播及客服等为主的知识培训。结合浙江省电商服务“双百”行动、电商创业创新大赛、电博会等活动,推动培训成果转化落地。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8月-9月)

1.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桐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和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形成项目库,报上级备案。

2.开展全县电商产业调查,摸清电商产业基础情况,包括农村电商发展总体情况、快递物流企业及服务站点、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电商产业园区、代表性电商企业等。

3.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赴电商示范县和优秀电商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二)项目实施阶段(20XX年9月-10月)

1.完善实施方案和资金、项目管理办法,优化调整重点项目库。

2.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宣传“电子商务进农村”相关政策、项目进度等。

3.修订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

4.选取项目承办企业。

(三)项目深化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开展日常跟踪督查和绩效考核。

2.做好中期自查,配合省级部门做好中期评估,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进行整改。

3.与上级部门加强对接,及时报送工作动态。

(四)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1.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自查自纠,进行项目自评总结。

2.接受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和省乡村振兴局联合考核组的项目检查和验收。

3.总结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经验,形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长效机制。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管理

成立桐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负责制定、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扶持政策,并负责日常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平台设立专项工作机构或岗位,负责具体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

县商务局、县财政局负责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并配套县级资金,制定农村电商发展政策。县商务局负责做好项目建设、运营状况、资金使用等监督管理工作,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

(三)强化政务公开

落实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公示制度,在县政府的网站公开项目实施方案、建设进度、决策过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承办企业等内容,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纪委监委、审计和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在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报送资金拨付、项目进度和项目绩效等信息。

(四)强化信息宣传

在县政府的网站开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专栏,并通过电视、网络、节会等渠道,做好工作动态宣传、典型经验推广,引导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氛围,促进全县农村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2

为了加快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全面应用发展,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和省市关于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建设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新要求,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农村电商供应链,促进我市消费品、农资、农特产品和乡村旅游服务网购网销,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涉农企业及农民消费模式转型升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农业增产增效。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府主要通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统筹协调、政策支持、改善环境、培训人才,充分调动和发挥流通、电商、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企业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

(二)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坚持一套机制、一个体系、一体推进,统筹解决城乡消费中农产品销售、物流配送、消费习惯等问题,在消费流通领域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资源集结,信息集约。充分整合市场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依托商务、供销、邮政等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将存量整合与增量投入有机结合,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完善、健全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务信息应用与共享机制,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避免平台孤岛、重复建设。

(四)因地制宜,创新驱动。坚持引进与培育结合,结合我市产业定位和产业特色,走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电商之路。鼓励大众创新,突破性解决在电子商务进农村中的标准化、配送最后一公里、商品质量追溯等瓶颈性难题。

三、工作目标

根据钟祥市农村消费市场、通信设施和物流配送等实际情况,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和推广,在发展电商人才培育、农村物流、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推动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两年内,打造开发20种以上特色网货、建设260个以上农村服务站点、年均开展电子商务培训1500人次以上、网络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

四、建设内容

(一)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打造电子商务聚集地,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采购专业运营服务,实现整合资源、人才培育、创业孵化、技术指导、网络营销、宣传推广等电商基础服务功能。

(二)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整合邮政、社会快递与配送等物流资源,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网点建设到乡镇,服务延伸到村组,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三)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重点做好工作人员、农村合作社、相关企业、退役军人、创业青年、农民等群体的电子商务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实施教学,以达到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熟练操作的目标。

(四)农产品上行和供应链。整合部门资源,用全产业链(电商平台基地配送中心)思维,通过对农副产品的'标准化建设,打造网货品牌,建立安全追溯体系;重点鼓励电商企业、网销大户利用电商平台推介和销售本地农特产品,实现农特产品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品牌化。

(五)农村电商服务站。依托商务部门万村千乡、供销社村级服务社、邮政村邮点和村级党员活动中心等网点,按照选点标准、建站要素(门牌、电脑、展示台、储物间、流程图、制度牌等)要求,在条件成熟的行政村扶持建设村级服务点,为村民提供网购网销(代购代销)、物流投递、金融服务、缴费、充值、订票、代收代发、代换代退、代缴水电费等服务。

五、财政资金安排

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财政支持资金1200万元,其中省财政支持600万元、市级配套扶持600万元,项目资金主要支持如下方面:

1、支持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建设,总额不超过180万。

2、支持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采购服务,总额不超过150万。

3、支持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总额不超过150万。

4、支持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总额不超过120万。

5、支持完善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总额不超过200万。

6、支持建立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总额不超过400万。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9月1日)。开展调研摸底,制订实施方案,公开选择项目实施主体,启动项目建设。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1日-20XX年6月30日)。完成项目各项计划目标,基本建立电商服务体系,迎接项目中期评估。

(三)深化提高(20XX年7月1日-20XX年10月31日)。做好项目相关问题整改和提升,全面总结项目实施成效,促进农村电商长效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乡镇长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商务局,市商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由市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并在财政、金融、土地、收费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破除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和瓶颈。

(三)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及时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方案、决策过程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包括项目名称、完成时限、绩效目标、相关文件、承办单位责任人等,定期公布项目建设进度。将《钟祥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及《财政资金管理办法》送交财政、审计、纪委部门备案,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3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江西省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商务建设字〔20XX〕130号)和《关于做好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有关工作的通知》(赣商务建设函〔20XX〕110号)等文件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和商贸流通发展、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推进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我县社会经济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有关要求,聚焦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挖掘全县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在我县农村地区的应用水平;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县域商业体系转型升级,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助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拓展农村消费,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电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村居民,进一步促进我县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二、工作目标

积极深化电商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传统商贸转型、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电商与浮梁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优势产业有机融合,完善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县域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物流快递服务水平,助力我县乡村发展、农民增收。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全县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或农村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达5%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达10%以上。

二是建设浮梁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浮梁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农村电商产业园),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3000平米,企业入驻率不低于90%,为县域电子商务相关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并实际应用。

三是整合全县物流快递资源,改造建设县级电商物流快递配送中心。共同配送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快递服务覆盖全县10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快递配送基本实现一天送达(偏远地区两天送达),农村产品上行物流成本与景德镇市基本持平。

四是农产品品牌培育、标准化水平和品控水平显著提升,培育1-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浮梁茶等优势产业强制应用国家标准,形成一套特色产品品控体系。

五是探索县域农村商业体系建设,建设改造至少1个示范,鼓励发展中心村直营或加盟连锁店,助推农村消费升级。

六是农村电商培训转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培训学员2000人次以上,培训转化率(创业就业务工人数参训人数)不低于1%,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电商创业带头人。

七是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机制。编制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农村电商政策与典型事迹宣传进村入户,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或巩固脱贫效果获得国家主流媒体报道,或被列为国家主管部门典型案例。

三、实施内容

(一)开展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充分利用闲置楼宇场馆改造建设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合理统筹县域电子商务服务资源,为浮梁本地企业、网商、服务商、创业者等提供政策咨询、人员培训、物流快递、运营服务、孵化支撑、电商直播等服务,提供符合本县实际的电子商务服务方案和一站式服务。鼓励电商、物流、培训、金融、创意等服务集聚发展,打造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

(二)巩固提升县域电子商务物流共同配送体系。

由邮政、供销、物流公司等牵头进一步整合县域主要的场地、车辆、人员、线路、快递、数据等物流快递资源,扩大共同配送范围;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县级物流快递配送中心、镇村物流服务站点,优化县城到镇村的快递配送线路及网络,提升服务农村的公益性(冷链)物流仓储分拣运营中心和公共配送平台服务水平;鼓励浮梁本地实体商业和电商快递的物流协同,整合县域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物流统仓共配,降低农村物流成本,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问题。

(三)开展农村产品上行体系提升建设。

统筹品控、品牌、认证、培训、营销等服务资源对接,拓宽农村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重点支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品牌农产品及日用与工艺陶瓷等适合网销的农村产品;提升强化农产品分级、包装、预冷、初加工、冷链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浮梁本地农村产品上线销售的前置障碍;加大农村产品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力度;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打造农村电商多元化供应链。

(四)开展乡镇商贸中心示范建设。

引导浮梁本地有实力的商贸服务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建设集超市、电商服务站、农贸市场、物流快递、住宿餐饮、美容美发、维修、教育培训、健身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镇商贸中心,提升乡镇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满足农村居民日常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教育文化等多元化消费需要,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提高乡镇居民生活质量。

(五)开展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的培育。

开展多元化的'农村电商培训,重点围绕拓宽农村产品线上线下渠道,优化产品包装、摄影美工、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等课程,增强培训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提升培训转化率;对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合作社社员应培尽培;培训机构要做实做好培训档案记录,完善培训后跟踪服务机制,注重培训后学员的创业、就业、增收效果。

(六)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规划和宣传。

开展浮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委托专业团队与机构制定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加大电子商务政策和示范县创建工作宣传,鼓励创建县级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乡镇商贸中心,加大总结宣传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力度,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良好氛围。

四、时间进度安排

(一)启动阶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与省内外高校、团队及专业机构联合开展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顶层设计相关调研研究。优化浮梁县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组织召开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工作动员会,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筹备工作,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和综合示范项目相关宣传,赴省内外典型县市考察、学习项目建设与管理经验。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根据《江西省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赣商务建设字〔20XX〕130号)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关于做好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有关工作的通知》(赣商务建设字〔20XX〕110号)有关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补贴标准制定本县综合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与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围绕项目总体建设目标,明确分项目具体建设内容,根据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开展承办单位的遴选工作,全面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对项目建设开展日常监督、巡查,对巡查中发现问题坚决要求承办单位限期整改,及时收集、统计、存档项目建设与运营数据和资料。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设置综合示范工作专栏,及时公开承办单位遴选、项目实施进度、项目验收与资金拨付等综合示范工作相关信息,指导项目承办企业按时在商务部信息系统上更新项目进展等材料,督导项目承办企业在显著位置标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字样和浮梁商务局的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验收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8月)。

对已完工项目,由领导小组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工作,验收通过后按程序拨付项目资金给项目实施主体。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再验收,整改不合格的不予验收并可追回已拨付资金。项目验收按照上级有关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补贴标准,以及本实施方案、政府采购需求、项目建设合同和我县示范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执行。对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自评自纠,迎接中期绩效评价和终期验收,并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复核、审计和督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浮梁县人民政府作为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直接责任主体,完善县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推进协调机制,统筹解决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财政、金融、土地、税费、人才等配套措施,形成工作全力,共同推动综合示范项目取得实效。

(二)推进项目实施。

结合浮梁本地社会经济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合理安排资金和项目,全面组织实施。建立项目台账制度,明确各分项目责任人和进展时限;依法开展承办单位遴选,与承办单位签订项目建设合同,明确界定双方权利义务,明确项目建设内容、进度与绩效目标;督促项目承办单位按时履约,及时考核项目建成后运营和服务效果,确保专项资金安全、项目落实、大众受益。

(三)强化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安全管理等制度,出台项目验收办法等。由县财政局、商务局、乡村振兴局等主导,建立日常指导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日常监管,主动引入纪检、审计等力量,加强对项目承办单位履约能力及项目建设质量的考核,定期检查项目完成后运营和服务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和资金管理等存在的问题。综合示范建设不盲目追求“高大上”、全覆盖,要注重着力提升服务内容和辐射带动能力,坚决杜绝重支出轻管理,重建设轻服务等现象。

(四)规范资产管理。

制定综合示范项目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专项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产权和所有权归政府所有,承办单位可以使用并承担相关费用。资产管理按上级及浮梁县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与项目承办单位签订的项目建设协议规定执行。

(五)投资规模与资金安排。

浮梁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预计总投资19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县财政配套500万元,社会资本430万元。设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项资金专账,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专项资金严格按政府采购相关规定进行安排和使用。

(六)做好信息公开和报送工作。

在浮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显著位置设置综合示范专栏,征求意见窗口或纪检、审计举报窗口,及时、全面、准确、集中在省、县二级专栏上公开综合示范工作方案、项目内容、资金安排、决策过程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求凡接受财政补贴的承办主体,必须按要求提供项目建设相关活动和交易信息,与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按时报送项目进展、资金拨付等材料。督促项目承办主体、县乡村服务站(物流点)下载安装“智慧乡村服务应用”App,推广智慧乡村服务应用,不断提升综合示范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做好总结宣传。

及时总结全县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成效,充分挖掘县域电商创业、农村物流解决方案、农村产品上行等成功案例,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村电子商务政策和成效,积极营造农村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及时收集、留存主流媒体对我县综合示范工作的相关宣传报道资料。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4

根据《大理州商务局大理州财政局大理州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大理州20xx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统筹工作实施方案>和<大理州20xx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制度>的通知》(大商发〔20XX〕5号)文件要求,为推进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顺利实施,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大理现场办公会、州委州政府“大祥巍一体化”现场办公会精神,围绕祥云县“244”千百十亿级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对标祥云“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发展定位,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商业体系建设情况和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情况,以建成区域聚集效应的仓配物流中心为目标,着重加快贯通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电商创业带头人和电商合伙人,同时进一步提升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二、工作目标

1.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在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优化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2.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效果明显,形成祥云特色农产品电商供应链1条以上;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升级1家以上;加强电商区域公共品牌“云山祥品”的推广营销,打造一批精品企业品牌;开展电子商务培训3000人以上,培训转化率3%以上,培育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即乡镇电商合伙人)10人以上;县域农村网商数同比增长3%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90%以上。

3.农产品上行显著提升,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且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项目承办企业在20XX年度内完成升限纳统,成为限额以上批发或零售企业。

三、工作重点

(一)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做好与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衔接,持续实施好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提级运营,优化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在补齐我县产品孵化、公共品牌推广营销、质量追溯体系等短板上下功夫,制定区域公共品牌“云山祥品”的运维标准,强化区域公共品牌推广营销,扩大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建立“现有企业核准进入、零散土货包装打造、无标电商产品授权使用”的品牌运营模式,规范区域公共品牌的`使用与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整体效益。充分发挥电商直播中心功能,拓展直播电商,形成新模式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农产品上行的电商直播生态体系。

加强农产品上行供应链建设,打造1-3条具有祥云特色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为电商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运营公司等主体提供市场开拓、资源对接、业务指导等服务。提升村级站点公共服务性,充分融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市场资源,鼓励开展多站合一、一点多能、服务共享等建设,努力拓展乡(镇)村级站点电子商务、快递收发、小额存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建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服务站点,不断增强站点市场化运营能力。

(二)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立足祥云“商贸服务国际陆港”定位,借助祥云公铁联运优势,引进电商、快递、物流企业及具有电商上下游产业资源的大中型企业在祥云设立区域性集散仓、区域性分拨中心、快递分拣中心等,依托滇西电商“云仓”,在我县建成1个管理规范、自动化水平高,具有区域聚集效应的仓配物流中心,推进我县快递物流实质性整合,提高仓配运转效率,有效解决本地及周边物流成本高的问题。支持改造或新建冷藏速冻、贮藏保鲜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具备物流、仓储、分拣、冷链、配送等基本功能的农产品上行物流集中收储分拣转运等功能的仓配物流中心,形成“预冷、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解决我县的冬桃、红梨等特色水果及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上行冷链仓储瓶颈问题,进一步打通和优化农产品产供销供应链。

鼓励支持邮政、供销、电商、快递、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促进信息共享、数据互联,推动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五统一”,发展农村共同配送。在整合县域电商快递基础上,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场地、车辆、人员、运营、管理“五整合”。鼓励联合邮政、交通、供销等多方力量,推进“交邮融合”“邮快合作”,配合物流车、库容量、配送线路等信息,探索农村物流新技术、新模式,开展城乡高效共同配送,提高配送进村能力,努力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支持我县网货集配中心升级改造,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探索切合祥云实际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统仓共配,降低物流成本。

(三)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服务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发展潜力好的农村商贸流通企业、电商企业以及电商模式创新方面成效显著的企业进行奖补,鼓励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引导邮政、供销、快递和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连锁化转型升级和跨界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1-2家本地大型商贸企业以乡(镇)、村两级为重点下沉供应链,为农村中小企业和零售网点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库存管理、店面设计等服务,开展农资农村供应、家装家电下乡等专项活动,完善生鲜食品供应链,在部分村实现生鲜食品供应,弥补农村市场缺位和基础短板。

(四)培育乡(镇)电商合伙人

筛选不少于10名既懂电商经营、又懂三农工作的“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育,坚持一人一策、按需给予资金扶持、服务赋能和系统培训,提高乡(镇)电商合伙人“田间地头产品信息收集和集货供货,快递物流中转集配,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便民商城平台推广运用,保险金融、电信服务、劳务输出等产品标准化输出”等能力,发挥“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信息枢纽、商贸枢纽、物流枢纽服务职责,发挥流转中的桥梁作用。乡(镇)电商合伙人需服务于滇西电商“云仓”集仓配体系,整合覆盖范围内的快递上行包裹,优先选择州电商“云仓”统一打包发货;主动对接整合县域商贸配送、物流快递、城乡货运、社区团购等下行货源,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减少“农产品出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销售收入,服务“工业品进出城”,降低消费成本,助力贯通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为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站优先由电商合伙人承接。

(五)加强培育农村创业带头人

依托我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商务、人社、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资源,发挥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协会、承办企业等多方合力,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针对性,按需施教,科学制订培训方案,分层次、多形式,开展电子商务培训3000人次以上,技能培训不少于10%。加强对有创业需求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合作社社员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孵化培育,发挥电子商务的致富示范性、引领性。丰富创新培育方式,鼓励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推广线上公开课。加强课程设计,完善品牌设计、多媒体直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应用、网店运营等标准化教材。加强培训痕迹管理、培育效果转化和跟踪服务,指导对接就业,提高创业就业转化率。

四、时间安排

20XX年12月10日前,研究制定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和制度,并报州商务局审批。

20XX年1月31日前,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

20XX年8月31日前,做好州级绩效评价迎检准备工作;

20XX年3月31日前,做好省级绩效评价迎检准备工作;

20XX年12月31日前,原则上在绩效评价结束当年完成项目建设并组织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主动引入纪检、审计等力量增加财评、监理等环节,加强事前事中管理;依法依规竞争选择项目承办单位,加强对承办单位履约能力的考核,重视项目建成后运营和服务效果,建立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加强项目日常监管;按要求拨付项目资金,严禁挤占挪用;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发现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含阶段性验收)。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是综合示范工作的县级牵头部门,负责推动和建立县级工作协调、推进、督查机制,县商务局负责制定县级方案、组织县级绩效自评,推进项目落实,迎接省州绩效评价和国家绩效复核;县财政局负责按要求拨付资金,依法依规管理使用项目资金;县乡村振兴局负责整合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健全制度机制。制定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项目验收(含阶段性验收)制度、资产管理办法、项目运营机制、日常监管方案、台账制度等工作制度机制。项目实施方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验收(含阶段性验收)制度、日常监管方案在县人民政府研究制定,报州商务局审批后印发实施。通过审批的方案制度原则上不可修改,确需进行修改的,要及时将修改情况报州商务局审批。

(三)强化过程管理。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及时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电子商务”专栏进行公示公开,设置征求意见窗口和纪检、审计举报窗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显著位置标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字样,并设置主管部门举报监督渠道。积极推广“智慧乡村服务应用”APP,加快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应用和数据报送。综合示范工作实行“月通报、季督导、半年自评、年终考核”制度,每月末将工作情况报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州商务局并进行公示通报。

(四)注重总结推广。加大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成效宣传力度,

积极营造正向舆论氛围,调动贫困群众学电商、用电商、促增收积极性,不断提升重点帮扶地区电子商务参与度。梳理总结电商助农、个人创业、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物流发展等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加强区域间交流与借鉴,增强综合示范辐射效应。

(五)强化绩效管理。坚持目标导向,突出商务属性,因地制宜细化绩效目标,增强综合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建立项目日常监督长效机制,明确承办企业最低服务年限,加强资源资产管理,确保项目资产保值增值。探索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组织绩效自查和项目验收。

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5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优化电商发展环境,推动全市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XX〕38号)、《辽宁省商务厅财政厅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辽商电商函〔20XX〕160号)要求,结合凤城市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聚焦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以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线上线下融合为抓手,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推动县域商贸体系转型升级,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重点做好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二)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立足地区差异及产业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农村电商发展格局,搭建与市域产业配套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探索大数据、云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农商旅文娱体跨界融合。

(三)助力振兴,巩固提升。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资源整合,用好现有设施设备,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推动农村商贸流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村消费品质,增强服务“三农”能力,让电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四)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健全市政府负总责,乡镇(街道)、部门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乡镇(街道)、部门间联动协作,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体系。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工作指导和绩效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监督,层层抓好落实。

三、工作目标

以助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导向,以建立市场化、可持续的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体系为目标,完善农村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健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应用水平,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便民化程度,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同时建立电子商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升级改造1个市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市级快递物流仓储分拣中心;建设乡镇级电商(物流)服务站21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超过60%。完成市、镇、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动全市快递、商贸物流进一步提速降费;建设至少1个区域公共品牌,开展企业品牌孵化和统一营销工作;培育农村创业带头人,面向各类人群多层次完成电商培训4000人次以上。

推进“数字乡村”战略,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农村的融合,为国家乡村振兴、网络强国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特色农村产品领域推广电商直播、网红带货等新兴网络购物方式,鼓励农民“田间地头做直播”,改变农村产品出村进城的传统模式,不断拓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广度和深度。

力争到20XX年底,通过综合示范工作有效开展,凤城市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扶贫带贫、产销对接、便民消费等成效明显,凤城市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等指标整体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四、实施内容和重点工作

根据国家、省、丹东市要求,结合凤城市电商发展实际情况,凤城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要充分整合利用原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网红直播基地、邮政、电信企业、供销、物流快递网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设施资源和服务资源,尽可能采取升级改造的方式,开展综合示范项目各项建设工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一)打造凤城市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通过整合凤城市现有物流快递资源,如中国邮政、四通一达、顺丰、供销、商贸物流等,解决农产品上行和下行问题。重点依托电商物流企业、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联社以及商贸企业农村网点资源,按照市、镇、村三级体系总体布局,开展统仓统配业务,发展智慧物流。物流快递服务在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各行政村有效辐射,从市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到村级网点2天内完成配送。

1.市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商贸配送服务中心。

项目包括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仓储区、传统商贸企业入驻区、分拣区、加工包装区、办公区等公共服务功能。集仓储、配送、分拣、商贸流通、包装、品控以及售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建设物流信息智能配送与调度系统,打造一个具备物流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分转、终端指令发布、数据统计上报等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配置安检机、监控、消防器材、隔离设备等安全设施设备,货架、托盘、仓储笼等仓储设施,皮带传送机、液压手推车、扫码枪、称重设备、货运车辆等分拣、运输设备以及电脑、桌椅、WIFI等办公用品用具。

2.镇级物流快递中转站。

镇级物流快递服务点与镇级电商网点合并建设,充分利用各物流公司原有网点,各合作快递企业相互之间共享共用,负责辖区内物流快递分拨、快件集中收发以及村级网点管理与维护。设置统一门头标识,配置监控、消防器材等安全设施设备,物流货架等仓储设施,扫码枪、称重设备及物流车辆等收寄配送设备。

3.村级物流快递服务点。

村级物流快递服务点与村级电商网点合并建设,在电商服务点上叠加物流快递服务功能。充分整合利用邮政系统、农业系统等现有村级网点资源,根据行政村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特点等综合设置,按照全市一盘棋进行合理布局。设置统一门头标识,与电商服务网点共用电脑和网络等设施设备,配置物流货架等仓储设施以及称重设备等收寄设备。可由电商服务站管理人员一并提供物流快递收发服务,建立物流快递服务统计台账。

针对市、镇、村三级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登记流程、产品货架归类制度、问题件处理流程、配送员考核制度等;制定切实可行的配送时间、配送线路;享受补贴购置的车辆、分拣设备等应具备统一标识。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电子信息服务平台,能完整、真实地反映配送记录,能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准时完成配送,确保时效性。

完善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功能,使其具备网销网购商品的品控分拣、打包配送,并逐步实现集采统储、统配统送及协调售后服务等相关功能。

(二)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凤城市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突出功能服务导向,硬件建设应坚持实用、节约原则,按需建设。镇村服务站点的建设重在服务的覆盖而非地理位置的覆盖。初步构建完成一个完善的、公开的、可持续的市、镇、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1.凤城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改造升级(不涉及基建工程)1个市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完善服务配套、品牌孵化、品控标准制定、代运营、电商直播、运营数据化、人才培养、创业就业扶持、设计包装、营销策划、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发挥“指挥中枢”的作用,统筹推进各镇村电商服务站点的建设和运营,整合引导各类电商经营企业、电商服务企业和便民服务资源进驻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功能,为凤城市企业、合作社和个人提供一站式的、开放的、市场化的、可持续的电商公共服务。

利用微信公众号、全媒体、海报、电商宣传画册等多种形式,在市域内进行电子商务普及宣传,增强地方企业和个人对电子商务发展和综合示范项目的认识,营造市域电商氛围,提高参与电商发展积极性。及时总结企业电商发展、个人电商创业就业等典型案例,利用全媒体以及标识标语等广泛宣传;及时总结电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等市域电商发展模式、典型经验或做法,积极开展宣传和经验交流。

做好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报送。按照商务部要求,主管部门和承办企业达成信息报送协议,建立信息智能日报、人工月报及年报制度,各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和与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对接报送工作。

2.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和运营。

改造升级建设21个镇级农村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超过60%,实现乡镇电商服务全覆盖。

按照国家、省的综合示范要求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与管理规范》(GB/T38354-20XX),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要加强对镇村服务站的统筹管理和运营指导。根据交通、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和整合统筹原有邮政、电信企业、供销、物流快递网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网点资源和服务资源,实事求是合理规划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站点的覆盖重在服务的覆盖而非地理位置的覆盖,倾斜照顾具备条件的脱贫户。

(1)镇级电商服务站建设。

镇级电商服务站优先通过整合利用邮政、供销、四通一达等现有网点资源进行电商化、信息化改造提升,普通镇级电商服务站具备电商日常业务处理、村级服务点管理、常规电商培训、物流快递中转等功能,而重点电商服务站在一般站的功能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地旅游、农产品优势,拓展延伸其他业务,具有电商生态综合体的运营支撑能力。

(2)村级电商服务点建设。

通过整合供销系统、邮政系统、便利店等现有资源,以“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为原则,以改造升级为主,招募新建为辅的方式,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点。各站点要求实现统一门牌标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服务管理、统一功能配置的运营模式。每一个服务站点都具备代买代卖、代收代缴、农产品代发、物流快递、政策宣传、医疗互助等服务功能。一是向村民宣传服务站的各项功能、电子商务行业相关资讯,培养农民网上购物、网络销售农产品等习惯;二是帮助村民网上购物,收集当地特色农产品;三是为村民提供水、电、宽带、话费等生活网上缴费,代收代发快递、车票代购、本地资讯等服务;四是宣传组织当地青年参加创业培训、交流、营造氛围、培育人才。实现“一站多用”“一网多用”,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应用。

(三)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支持建设农村产品(含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民俗等特色产品及服务)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设施,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重点建设本地化、连锁化服务和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流通水平。

1.建设农村产品供应链体系。

建设农村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培育、质量追溯等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流通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农业技术、商业模式集成,加强农产品供应链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依托农业产业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2—3个电子商务网货供应基地,针对本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分布特点,规划和建设一批物流、初加工点,引导农民生产、满足消费需求、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1)开展农产品网销商品化处理。建立专业团队对凤城市农村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形成基本情况档案报告,并制定合理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方案。规范凤城市特色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产后商品化处理流程,并将流程向本地企业、合作社、农户进行推广,加强产品分级分拣、深加工、包装设计、营销策划、售后服务,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提升农村流通水平。

(2)开展农产品质量溯源。构建凤城市农产品追溯体系,主要包含农特产品溯源管理、农特产品追溯标识管理、农特产品追溯查询管理、农特产品品质监管、气象及监控图像设备管理、数据分析中心等功能,推动本地重点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加入溯源系统,解决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前置障碍问题。开展本地农产品上网、二维条码扫描或短信等方式追溯,努力实现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提高产品“追溯、监管、营销”公共服务水平。

(3)建立本地农产品网货目录,挖掘整合全市具有特色的优质农特产品,按品类、规格、产量、等级等进行精分梳理,建立凤城市农产品目录库,整合优质货源,为开展产销对接、营销推广做好基础。

2.培育并推广区域公共品牌。

立足凤城实际,依托凤城板栗、蚕蛹、蓝莓等特色产品,打造至少1个凤城市区域公共品牌,进行品牌定位、品牌命名、品牌文化、品牌诉求、品牌延伸、品牌宣传等策划,确立区域公共品牌管理体系及品牌培育机制,秉承“统一设计、统一开发、统一标准”的理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媒体资源,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相关企业参与品牌建设。确立区域公共品牌管理体系及品牌培育机制。与品牌专业设计公司深入对接合作,组织或参加线下农产品展销会,农商互联产业对接会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扩大品牌及产品的知名度,使其能够更快走进全国市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3.建立农村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推广体系。

借助电商渠道和网络优势,全力推进农产品与电商平台对接,把农产品资源“引流上线”,融合B2C、B2B、直播电商等平台和手段,全方位多渠道打造本地“网红”农村产品。重点推进凤城蚕蛹、凤城板栗、凤城老窖、丹东蓝莓、草莓、山野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营销推广和销售。线上积极对接京东、苏宁、淘宝、商务部扶贫频道等第三方平台,线下积极对接省外销售渠道,利用各类电商节、展销会等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带动和扶持本地网商、农业和旅游企业参与营销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传统市场向现代综合交易市场的转型升级。协助我市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二品一标”品牌认证,鼓励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做好市内、外宣传资源的对接,开通凤城市电子商务微博平台,注册相关公众号、积极开展挖掘身边的网红、网货活动,加大对本地好网商、好网货评选和宣传力度,利用“6.18”“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等开展营销活动,搭建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带动农产品销售。

4.电商稳贫、固贫、益贫体系建设。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集合农特产品优势资源,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镇村电商服务站点+贫困村+贫困户”“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中心+镇村物流分拨站点+贫困村+贫困户”“供应链企业+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电子商务带头人+贫困户”“贫困户一户一码系统”等机制,实现稳贫、固贫、益贫电商举措,打造“互联网+”的电商消费助农模式,举办电商助农系列主题活动。支持电商助农对口帮扶专区建设,延长电商价值链和供应链,促进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四)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1.电商知识普及应用培训。

对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合作社成员、农村青年、农村电商服务站站长、低收入农户等开展电商知识普及和创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产品包装、摄影美工、直播带货、网站运营、数据分析、知识产权、合规经营等课程,增强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围绕形势研判、互联网思维、政策制定、项目管理、公共服务等加强镇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农村电商管理和服务能力。累计培训人数不少于4000人次,实现电商人才转化率10%以上。

2.电商人才培训成果转化。

针对有电商创业需求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增值培训。建立健全电商人才培训成果转化机制,通过举办农村电商创业创新大赛、资源对接活动、战略合作机构、企业实训基地等,推动培训成果转化。培训内容包括(不限于)公司成立注册、人员招聘、网店开设与运营、电商直播、产品孵化、品牌设计、线上线下营销等,培训方式包括一对一、一对多的实操方式。

3.电商人才孵化。

依托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建设一批农村电商孵化实践基地,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提供支撑。建立农村电商经纪人队伍,开展农产品信息收集、产品收购、短途运输等服务。着力缩小数字鸿沟,将农业信息资源和农村电商服务延伸到乡村和农户。建立培训后服务机制,加强与电商企业联动,引导完成培训的学员到电商相关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本地农户通过培训参与电商直播活动,吸引广大青年加入农村电子商务大军。

(五)推动农村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支持邮政、供销、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升级,创新消费模式和供给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市级物流配送中心整合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入驻,结合农村电商服务网点,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为农村零售网点等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库存管理等服务,弥补农村市场缺位和基础短板,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鼓励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对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拓展社群营销、社区团购、预售等业务,完善集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畅通本地产品内部循环,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鼓励本地传统优质企业改造升级,拓展电商销售渠道,促进传统企业产品流通提速、品质提升、品牌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商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开拓国际市场。

(六)开展电商宣传推广活动。

开展多渠道不同形式的电商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宣传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加大对电子商务知识、典型案例、重点企业及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全市电商企业、服务商、供应链企业及行业协会参加电商展会、博览会、产销对接会,举办各类电商创客沙龙、创新创业大赛、电商法宣传、主题调研、产品标准化宣传,开展电商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电商创新创业发展氛围。

五、资金安排

凤城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总额2000万元,首批到位资金1000万元。

根据相关文件及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对中央财政资金作如下安排:

(一)打造凤城市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中央财政资金投入500万元。

(二)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央财政资金投入500万元。

(三)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中央财政资金投入660万元。

(四)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中央财政资金投入200万元。

(五)推动农村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70万元。

(六)开展电商宣传推广活动,中央财政资金投入70万元。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项目启动阶段(20XX年8月—20XX年5月)。

电商示范项目申报成功后,组织人员对我市电商产业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完成《凤城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初稿并逐步修改完善,推动《实施方案》上会,过会无意见后进行公示定稿,并报省商务厅备案。按程序挂网遴选招标代理公司,编制招标文件,会审后公开挂网招标选定项目承办企业。

(二)建设运营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承办企业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建设项目。由市商务局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对项目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改正,确保项目建设符合要求。

(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对已完工并正常运营的项目,由市商务局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共同组成验收小组,对项目逐一进行实地验收,并在验收意见书上签署明确验收意见。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电商领导小组。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凤城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综合示范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市商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各乡镇(街道)安排落实1—2名电子商务信息员,负责本乡镇(街道)电商基础数据摸底、统计、上报及有关项目建设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部门联动。各职能部门要切实按责任分工履行职责,各乡镇(街道)要全面按要求落实职责任务,统一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落实政策支持,规范资金管理。全面落实国家、省、丹东市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出台《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标准,严格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适时开展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监督检查。所有资金按照项目进展情况分阶段拨付,项目所需资金先由承办商垫付。经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审定后,在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和拟补助资金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专栏进行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市政府审批同意,方可拨付中央财政资金。

(四)加大宣传引导,加强信息公开。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宣传力度。市政府的网站、市融媒体中心等市级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报道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氛围。市政府门户网站要设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栏,按期公示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提高项目建设的透明度。

(五)严格行业监管,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监管机制。发挥公安、市场监管、税务、商务、交通、邮政、通信等单位在电子商务及物流快递中的监管职能,加强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企业、个体网店、相关机构的管理,加大对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督促网络经营主体特别是网络交易平台切实履行责任,守法经营,加强自律,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各乡镇(街道)、各责任部门要及时向市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和阶段性工作总结。市政府要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考核评价各乡镇(街道)、各责任部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8: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