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
范文 | 《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 《荷花》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设计中,我主要以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文章描写的细腻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习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1)(学生互读互查) 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 舞蹈翩翩起舞挨挨挤挤 (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荷花。 2、复习第一段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段,你知道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荷花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花香的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去)去干什么?(看荷花)(板书:看荷花)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些什么? (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板:叶、花) 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和荷花的?现在请你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 (一)品荷叶美 1、请生读描写荷叶的句子。(出示句子) 2、比较句子: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荷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碧绿”写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说明荷叶长得茂盛。“大、圆”写出了荷花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作者还把荷叶当作了大圆盘呢,多生动形象。)(板书:多绿大圆) 3、小结:简单的几个词、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多、绿、又大、且圆的特点。作者写得真美,我们是不是也能美美地读读?谁来试试?(指名读) (二)品荷花美 1、体会“冒”的用字美 过渡:荷叶多美啊!其实,荷花更美(示图)你看,这朵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我知道这个“冒”有几种意思。出示几种意思让生选: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③不加小心,鲁莽(mǎng),冲撞。④用假的充当真的。在这句中应选择哪种意思?(①向外透,往上升。) (2)“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探、钻”)请把字代入句中读读,尽管意思相近,但作者没用其它词,就用了这个“冒”字为什么?(再联系荷叶句子读读)你认为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做冒出来?(迅速地长、争先恐后地长、使劲地长) (3)这一朵使劲地长,那一朵也急着要长,谁也不落后,荷花“冒”出来,似乎要干什么?(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我们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一种什么心情?(高兴地、激动地、兴高采烈地)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长、钻、伸”就用“冒”字,那是因为“冒”让我们体会到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激动、荷花的兴高采烈、荷花努力向上和顽强的生命力啊。) (4)你看作者的笔下,多美的荷花呀!大家用朗读赞美勇于向上的荷花吧! 2、体会荷花姿态美 师:荷花啊!我已经看到你美丽的姿态了。 (1)请看课文,哪些句子描写荷花的姿态?(请生读)(示句子)作者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三种)哪三种?(板书:才开、全开、将开) (2)作者用了什么词把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接起来了?(“有的”)几个?(三个)所以这句子叫——(排比句)。 (3)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荷花的姿态美吧,可加上动作。(齐读) 3、师生配合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读读啊,来,我们合作,老师读你们接: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xx)白荷花……有的……有的……有的…… 4、荷花姿态拓展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池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婀娜多姿) 除了以上作者介绍的三种姿势的荷花,你认为还会有哪些姿势的荷花呢? (提示: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 请你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在小组里交流,合作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填空。看哪小组同学说得最美。 5、体会“活”画 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作者为什么会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是怎样的?(美) 这一池荷花呢?(也美)再回顾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到荷花的美?(生从内容中感受并体会句子的语言美。)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老师来告诉你吧:是神奇的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齐读第三段)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想把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吗?(愿意!)(板书:想变) 1、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欣赏,你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听。) 2、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想到的跟大家交流吧,看谁说得最丰富、最奇妙? 3、如此优美的环境真让人如痴如醉。老师也变成了一朵美丽动人的荷花了,你看,蜻蜓、小鱼、等等的小动物都被我吸引来了,你们都想告诉我什么啊?蜻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对话)小鱼、还有小鸟等等的小动物呢?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这样吧,在小组里分配角色,对对话吧,注意礼貌用语啊。(小组合作)小组汇报评价 4、荷花仙子的魅力可真大啊。我怎么才记起跟作者一样自己并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啊。 四、总结全文,抒情表达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走进一幅活的画(板书:活的画)。让我们看到荷花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怪不得我国宋代的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这样赞道:荷花(出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布置 1、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背一背: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领略荷叶荷花的美丽动人的丰姿,感受大自然这位杰出的画家神奇的创作。 2、借助网络学习这一新兴的教学手段,在直观地展示中积累、运用语言,使荷花这一大自然的杰作深深地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3、在开放、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建构情境场 (课始,播放荷塘美景,拨动学生心弦) 同学们,能向大家介绍你看到的画面吗? 看到这么美的荷塘美景,你的心情又怎样呢? 是啊,叶圣陶爷爷还为此写下了优美的文章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读读,在你最欣赏的句子下做个记号。 二、研读,展现姿态美 1、在叶爷爷的眼里,这满池的荷叶、荷花又像什么呢?那这画中有些什么呢?(板书:活的画) 2、这又是些什么样的荷叶、荷花呢?让我们仔细读读第2小节。(板书:荷叶荷花) 3、谁来读读写荷叶的句子?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挨挨挤挤) 理解"挨挨挤挤" ①说一说:你认为"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上它说一句话吗? ②贴一贴:拿出你们课前自己画的荷叶来贴一贴吧,注意贴出挨挨挤挤的感觉。 ③读一读: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④试一试:那么多的荷叶多美呀!那我们眼中的荷叶除了大圆盘还像什么呢? 4、咱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了解了荷叶的多,荷叶的美,那作者眼里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 ①学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好这一句?你能演示一下"冒"的动态吗? b如果不用冒,你可以换哪些词呢? c这些词也不错,你觉得用"冒"又好在哪儿呢?怎样读好呢? ②学习写荷花形态的句子 a自由读,告诉大伙,你认为可以用一个怎样的词来概括? b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姿态读一读。 c交流自读感受,同时观赏相应的荷花图片。 d在多种形式的读、背活动中把荷花珍藏心中。 三、迁移,活用资源库 1、千姿百态的白荷花是如此令人流连往返,走进荷花的世界一定更让你大开眼界,还等什么呢,快走进咱们的"荷花小站"去领略荷的丰姿吧! 2、请点击"荷花资源",选择一幅你最欣赏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向大伙介绍介绍吧。 3、大家说得真棒!老师有一件礼物奖励你们——咱们去杭州西湖去赏荷吧。(欣赏"曲院风荷"视频资料) 四、回归,引导呈现美 1、本节课我们看荷、说荷、读荷、想荷,你觉得荷花怎样呢? 2、让我们带着对荷花的喜爱再次齐声诵读课文吧! 《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3【设计理念】 1、用美育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应通过欣赏美、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2、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活殿堂。作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用多种方式平等对待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参与、发展的机会,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生命成长过程。 3、用多媒体构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面,感受美 1、以欣赏荷花录像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到公园里观赏了荷花,这节课,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再次走进荷花的世界吧! 2、播放荷花录像,学生欣赏。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 二、赏读课文,发现美 1、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诗人,能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打开语文书,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拿笔勾画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把它多读几遍,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互相交流: 好的东西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好朋友与你分享,赶快找到你的小伙伴,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他听,告诉他你的感受! 3、集体交流: 来,把你们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吧!谁来读一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出你的感受。 重点句: ⑴“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学生交流,从“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这几个词看出荷叶的多、绿和大,并指导读一读这句话,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⑵“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指导学生感受“冒”就是迫不急待地、使劲地生长,并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 ⑶三种姿态的句子: ①师出示描写三种姿态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②请再仔细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不同姿态的荷花吧! (师边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边描述) 你们看,这是含苞欲放的荷花,它饱胀得快要破裂似的;这是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的荷花,瞧,她的样子多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啊;这就是盛开着,露出嫩黄色小莲蓬的荷花,它就像一个骄傲的公主亭亭地立在水面上。多美的荷花啊!同学们,用你们的声音将荷花的美读出来吧! ④指导朗读这几句。 三、想象画面,体验美 1、师过渡语: 读得多美啊!是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师范读第三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 (大自然) 3、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是她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请你们把二、三自然段连起来再用心地去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学生交流体验到的美。 四、创设情境,表现美 1、同学们,你们说得多好啊!看来,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在我们心中开出一池属于自己的荷花。现在,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让我们一起用心灵去看,用心去倾听,去感受荷花的世界吧! 放课文朗读第四段。师戴上荷花头饰。 2、同学们,睁开眼睛,看看我变成什么了? 是的,现在我就是一朵荷花了,而你们就是我的好朋友──小动物们,你们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先想想你变成了哪个小动物,要来告诉我什么? 3、师生共同表演,创设情境,体验情趣美。 4、这么美的画卷,这么美的文字我们真应该美美地读读它。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尽情地朗读这一段。 5、自由读、点读、评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创造美 1、美丽的荷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感受,那是因为叶老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了出来。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 生再次欣赏荷花录像。 2、点名赞美。 3、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爱荷花呢,他还写出了一首小诗,来表达他对荷花的爱,想不想听? 师出示投影: 荷花 湖面那纯洁的小姑娘是谁呀! 她乘坐一艘碧绿的小船, 一张娇嫩的小脸儿, 一头长长的秀发。 她,像公主一样温柔、美丽, 衣着并不华丽, 却显出了她的`妩媚。 她的发上有一只金黄色的蝴蝶, 丝丝小风吹来, 蝴蝶动了, 把她身上的清香送向远方, 这姑娘就是荷花。 听了他的小诗,感觉怎么样? 其实把你们刚才说的话整理一下,就是一首首优美的小诗呢。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一定要试一试哟。 4、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题去完成: ⑴画一幅荷花的画。 ⑵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⑶背一到两首(篇)描写荷花的诗文。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心也很美,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3、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 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全文解读 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 (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 (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⑴ 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 ⑵ 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 ⑶ 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 (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⑵ 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 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 (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 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 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 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板书设计】 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 荷花 像一幅画(美) 花:半开、全开、含苞 《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5一、设计理念: 《荷花》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课文如画,课堂如诗。依靠网络营造出课文的意境,让孩子倘佯其中。读悟结合,边读边悟,熟读成诵,培养语感,促其积累。让阅读过程个性凸显,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听中想象,化语为画,读中想像,移情体验,抓住契机,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孩子获得审美体验,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积极对话。使学生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动,“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感悟语言文字,欣赏美丽的荷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探 索自然的兴趣。 认知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知道作者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荷花和“看”荷花的感 受,尽情欣赏荷花的美丽。 能力目标: 1 、能通过文字想象画面,并能通过语言表述出来。 2 、能在网络的引导下,阅读其他关于荷花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与荷花有关的知识。 合作学习: 1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能与伙伴合作学习,共同讨论。 2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想法,能大胆补充。 三、学情分析: 《荷花》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网络互动教学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网络所创设的美景、音像、涵盖的荷花各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能力,并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四、教学媒体选择:网页课件 五、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功能,整合互联网上相关内容,制作成信息丰富、多元互动的专题教学网站——荷花。 整个网站由七部分组成,分别为“首页”、“活动策划”、“课文”、“荷花欣赏”、“课外延伸”、“自主作业”、“留言板”。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六、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荷花”专题学习网站七个部分中,“课文”部分集文字、图片、动画、音乐、练习于一体,给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上教师的点拨,恰当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感悟更立体、更丰富、更个性;“荷花欣赏”部分涵盖了各种品种、各种姿态的荷花图片,可以让学生尽情欣赏到荷花的美。其余的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教法设计: 本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情境、主动、交互、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扬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语言,激发情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从而了解荷花,热爱大自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荷花》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6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3、完成练习册。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文字投影、课文录音、媒件展示图画。 教学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论一论。 ①出示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读一读,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何叶什么特点。 多 色 形 ②比较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3、出示挂图。 感受刚开的,全开的,将要开的三种荷花的不同姿态,并结合“展开、露出、饱胀、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勃勃生机。 4、朗读品味荷花的美。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无论是哪一朵荷花都十分迷人,那么满池的荷花又什么样儿呢? 2、朗读第三自然段。 3、为什么论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因为再有本领的画家也画不出活的画来,只有大自然才能创造出这活的画。 4、指导朗读。(媒体出示荷花图) 抓住关键词: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很美、也很美、活的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导入:面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深深陶醉美景之中。这时,他有什感觉?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我怎样看荷花才使自己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同满池的荷花一起起舞? 出示:我( )地看到荷花 3、出示荷花图:边看边听录音,再想象。 4、看图听完录音,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5、学生自由描述这如诗的情境。 6、是呀,多么美妙的境界呀!在这样境界里,如果你是画家,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说: 7、如果你是歌唱家,你怎样? 8、如果是诗人呢? 9、如果是舞蹈家呢? 10、小结:刚才我们和作者一样被荷花池的美景陶醉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爱呢?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朗读、背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