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科版一年级艺术说课稿 闹新年说课稿 |
范文 | 教科版一年级艺术说课稿 闹新年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科版一年级艺术说课稿 闹新年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闹新年》是小学一年级艺术课程第九单元——《过年了》中的一课,这是一节从音乐切入的艺术课,是学生在学会歌曲《过新年》后的一个拓展。《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应“参与社区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了解其中出现的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剪纸、装饰品等,尝试模仿其中的一项活动。”根据该理念,艺术课《闹新年》通过“导入激趣、欣赏分析、学中国年中出现的歌舞、剪纸、年画、锣鼓、秧歌、舞龙、舞狮、全家福等与中国年文化相关的民俗活动。并在参与学习锣鼓经、模仿扭秧歌、设计造型、说拜年的话、拍小组全家福、秧歌锣鼓闹新年等一系列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中,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淡化学科界限,突出综合艺术,营造艺术氛围。 2、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取材于中国春节民俗文化:敲锣打鼓放鞭炮,写对联画年画,扎中国结扭秧歌等民俗活动,按照《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和艺术学科能力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起到了滋养艺术情操的作用。 3、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2)了解、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难点: 学习模仿扭秧歌。 5、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开展探究性活动,了解与中国年文化艺术有关的歌舞、剪纸、对联及相关风俗,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模仿敲锣鼓和扭秧歌的基本动作。 (3)通过分组合作:说拜年话、设计造型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4)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6、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大鼓、钹、彩稠、数码相机、录音机。 二、说教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体验法 根据本单元“过年了”的主题,我设计了以“闹新年”为主线的情境教学。在“过年啦”的欢呼声中,学生们手拿过年的物品跑进教室,然后通过唱《过新年》——展示过年物品——布置教室——过年民俗介绍——欣赏分析《精彩的中国年》——拍击鼓点、扭秧歌——创作拜年的话、设计小组全家福造型这些环节,带领学生们了解感受中国年的民俗活动。 2、综合练习法 通过唱(唱《过新年》)、说(说民俗活动)、看(欣赏《精彩的中国年》)、拍(拍击锣鼓节奏)、跳(扭秧歌)、演(表演《过新年》)。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感受和表现中国年的民俗文化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个性创作法 通过说拜年话,设计全家福造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淡化学科界限,突出综合艺术,营造艺术氛围。 4、情景互动法 教师是指导者更是参与者和欣赏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闹新年”的参与者,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最后师生共同边歌边舞,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5、活动游戏法 本课从设计到程序,贴近生活,以“闹新年”为主线,用游戏、活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动”中获得身心的快乐,培养浓厚的艺术兴趣,将课改提倡的人文素养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 三、说学法 1、主体参与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自己当作是学习的带领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主动获取学习的方法。如课前资料的收集、布置教室、欣赏分析课件《精彩的中国年》、学习锣鼓经并用其它方式排击锣鼓经、小组全家福、集体扭秧歌等等。 2、合作交流法 在“创作——展示”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句拜年的话,设计小组全家福造型,来锻炼学生的整体协作能力,以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及共同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3.自主探索法 在学习锣鼓经后,提问学生还能用什么方法排击这条节奏,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及借助周围事物探索新的方法,让他们在探索中拓展思维,并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1分钟) 在“过年啦”的欢呼声中,教师击鼓学生进教室。 2、复习歌曲《过新年》(1分钟) 3、新课教学(分为五大点)(36分钟) (1)导入——激趣:了解中国年的相关风俗。 通过过年物品展示、过年习俗介绍,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2)欣赏——分析:欣赏课件《精彩的中国年》。 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年的民俗文化,营造喜庆气氛,引出《闹新年》课题。 (3)学习拍击:锣鼓经。 学习中国锣鼓经,探知中国民族文化。 (4)尝试——模仿:扭秧歌 强调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和自信。 (5)创作——展示:全家福造型、秧歌《闹新年》。 通过小组设计一句拜年的话,用秧歌的基本动作设计小组全家福的造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合作能力。感受集体的力量,学会分享快乐。 4、课堂小结(2分钟) 师生共同参与小结、评价本节课学会的内容。 在《闹新年》的音乐声中敲锣打鼓、扭秧歌出教室,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闹新年》这节课充满了创意,洋溢着童贞童趣,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