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明朝君权的加强》的说课稿 |
范文 | 《明朝君权的加强》的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明朝君权的加强》,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朝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表演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故事引导增加知识的趣味性,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 (2)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读书指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4)文学作品辅助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4)另外激励学生从小立大志。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三、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采用了讲述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 根据临沂市教研室三五X教学策略,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新课]部分采用“朱元璋画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落实课标]部分:(1)采用出示明确课标要求,确定所学内容,据此浏览本课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小组之内通对答案,教师据学生问题鼓励别组学生进行释疑并评价。(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采用小组讨论“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朱元璋,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让大臣~”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讨论后一一出示相应内容,最后用自制“行政结构改革示意图”进行归纳,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讲述“锦衣卫”部分内容时,采用小故事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3)“八股取士”是本课的难点部分,此部分利用视频资料来说明八股文的害处之后,学生分组讨论“当前应试教育和八股取士的本质区别,既贴合学生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4)“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不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展示一带而过,仅用“开放课堂”强调明成祖继续加强君权的措施,达到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目的。 [小结]部分采用学生尝试回忆后,展示本课知识结构示意图,给学生明晰的知识结构体系。 [实战演练]部分,精选选择题和填表,用以巩固基础,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新探索]采用学案的题目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以促进其知识技能的提高。 最后强调本节课讲完后的思想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可取之处在于:1、以朱元璋的画像直接导入本课,开门见山。2、设计的小组讨论接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3、对于重点难点问题采用结构示意图和视频资料,既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不足之处在于:1、小组合作交流时部分同学未能投入;2、学生展示时态度不够积极,老师未能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3、巩固练习时间较少,知新探索不够充分;4、课堂气氛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出现短暂失控,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改进。 改进措施: 1、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时间,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备足学生以增强课堂调控能力; 3、多学习的制作以增强使用的熟练程度。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一些粗浅的分析认识与理解,可能还有不足之处,敬请徐老师和各位评委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