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24.《愚公移山》教案
范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24.《愚公移山》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24.《愚公移山》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二、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教学重点: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二、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一 导入新课。

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 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 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2.教师提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四 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5: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