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子 |
释义 | 子:zi(1)名词后缀。a)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胖~|矮~|托|~垫~。(2)个别量词后缀:这档~事|一下~认不出来|来了一伙~人。另见zǐ。 【厂子】(1)〈口〉工厂:我们~里新建一个车间。(2)指有宽敞地面可以存放货物并进行加工的商店。 【儿子】男孩子(对父母而言)◇他是中国人民忠实的~。 【刀子】〈口〉小刀儿。 【软刀子】比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折磨或腐蚀的手段。 【叉子】小叉。 【勺子】较大的勺儿。 【脑勺子】〈方〉头的后部。 【后脑勺子】〈方〉脑袋后面突出的部分。也叫后脑勺儿。 【口子】1〈口〉(1)量词,指人:你们家有几~?(2)对人称说自己的爱人:我们那~整天很忙。 【口子】2(1)(山谷、水道等)大的豁口:山谷的~上有一座选矿厂。(2)(人体、物体的表层)破裂的地方:不小心手上拉(lá)了一个~。 【开口子】指堤岸被河水冲破。 【两口子】指夫妻俩。也说两口儿。 【小子】(xiǎo·zi)〈口〉(1)男孩子:大~|小~|胖~。(2)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这~。另见小子(zǐ)。 【小小子】〈口〉(~儿)幼小的男孩子。 【个子】指人的身体,也指动物身体的大小:高~|矮~|这只猫~大。 【山子】〈方〉假山。也叫山子石儿。 【丸子】食品,把鱼、肉等剁成碎末,加上作料而团成的丸状物。 【蜜丸子】用蜂蜜调和药面儿制成的丸药。 【门子】(1)旧时指衙门里或贵族、达官家里看门管传达的人。(2)门路②。 【风门子】冬天在房门外面加设的挡风的门。也叫风门。 【出门子】〈方〉出嫁。 【串门子】到别人家去坐坐、聊聊天儿。也说串门儿。 【哪门子】〈方〉什么,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来由:好好儿的,你哭~?|你们说的是~事呀! 【钻门子】〈口〉巴结权贵。 【脑门子】〈方〉前额。 【弓子】形状或作用象弓的东西:胡琴~|三轮车上的车~。 【锼弓子】〈方〉钢丝锯。 【马子】〈方〉马桶。 【下子】见‘下3’。 【有两下子】〈口〉有些本领:他干活又快又好,真~。 【月子】(1)妇女生育后的第一个月:坐~|她还没出~。(2)分娩的时期:她的~是二月初。 【坐月子】〈口〉指妇女生孩子和产后一个月里调养身体。 【日子】(1)日期:这个~好容易盼到了。(2)时间(指天数):他走了有些~了。(3)指生活或生计:~越过越美。 【小日子】指人口不多、经济上还过得去的家庭生活(多用于年轻夫妇)。 【过日子】生活;过活。 【好日子】(1)吉利的日子。(2)办喜事的日子。(3)美好的生活。 【有日子】(1)指有好些天:咱们~没见面了!|他下乡劳动已经有些日子了。(2)有确定的日期:你们结婚~了没有? 【毛子】(1)旧时称西洋人(含贬义)。(2)〈方〉旧时指土匪。(3)〈方〉细碎的毛。 【屯子】〈方〉村庄。 【支子】(1)支撑物体的东西:火~(炉灶上支锅、壶等的东西,圈形,有足,用铁制成)|车~。(2)一种铁制的架在火上烤肉的用具,象箅子而带腿。 【爪子】〈口〉动物的有尖甲的脚:鸡~|猫~。 【方子】(1)药方。(2)配方的通称。 【引子】(1)戏曲角色初上场时所念的一段词句,有时唱和念相间。(2)某些乐曲的开始部分,有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等作用。(3)比喻引起正文的话或启发别人发言的话:这一段话是下文的~|我简单说几句做个~,希望大家多发表意见。(4)药引子。 【药引子】中药药剂中另加的一些药物,能加强药剂的效力。 【片子】1(piān·zi)(1)电影胶片,泛指影片:换~|送~。(2)留声机的唱片。 【片子】2(piàn·zi)(1)片①:铁~。(2)名片。 【牙子】1〈口〉物体周围雕花的装饰或突出的部分。 【牙子】2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通常卖方为农民、渔民等小生产者,买方为收购商或消费者)。 【斗子】(1)煤矿里盛煤的器具,也指家庭中盛煤的铁桶。(2)用树条、木板等制成的盛东西的器具:料~。 【车子】(1)车(多指小型的)。(2)〈方〉自行车。 【心子】(1)物体中心的部分。(2)〈方〉食用的动物心脏。 【叫子】〈方〉哨儿。 【节子】木材上的疤痕,是树木的分枝在干枝上留下的节疤。 【叶子】(1)植物的叶的通称。(2)〈方〉纸牌。 【纸叶子】〈方〉纸牌。 【艾子】〈方〉艾1①。 【皮子】皮革或毛皮。 【眼皮子】眼皮:困得~都睁不开了|你怎么连~底下这点事儿都办不了? 【嘴皮子】〈口〉嘴唇(就能说会道而言,多含贬义):耍~|他那两片~可能说了。 【耍嘴皮子】(1)卖弄口才(含贬义)。(2)光说不做。 【台子】(1)打台球、乒乓球等时所用的特制的桌子。(2)〈方〉桌子。(3)〈口〉台1:戏~|窗~。 【卡子】(1)夹东西的器具:头发~。(2)为收税或警备而设置的检查站或岗哨。 【印子】(1)痕迹:地板上踩了好多脚~。(2)印子钱:放~|打~(借印子钱)。 【放印子】旧时指借给别人印子钱。参看〖印子钱〗。 【号子】1〈方〉记号;标志。 【号子】2集体劳动中协同使劲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人领唱,大家应和。 【乐子】〈方〉(1)快乐的事:下雨天出不了门儿,下两盘棋,也是个~。(2)惹人笑的事(含有幸灾乐祸的意思):他摔了一交,把端着的金鱼缸也砸了,这个~可真不小。 【奶子】(1)〈口〉统称牛奶、羊奶等供食用的动物的浮汁。(2)〈方〉乳房。(3)〈方〉奶妈。 【包子】(1)食品,用菜、肉或糖等做馅儿,用发面做皮,包成后,蒸熟。(2)冶炼金属时盛金属溶液的器具。 【末子】细碎的或成面儿的东西:煤~子。 【对子】(1)对偶的词句:对~。(2)对联:写~。(3)成对的或相对的人或物。 【本子】(1)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册子:笔记~|改~(评改作业)。(2)版本:这两个~都是宋本。 【册子】装订好的本子。 【句子】用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的语气。在连续说话时,句子和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每个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号或叹号。 【头子】首领(含贬义):土匪~|流氓~。 【老头子】(1)年老的男子(含厌恶意)。(2)妻子称丈夫(用于年老的)。 【主子】旧时奴仆称主人,今多比喻操纵、主使的人。 【帐主子】〈方〉债主。 【汉子】(1)男子。(2)〈方〉丈夫。 【老子】(lǎo·zi)〈口〉(1)父亲。(2)骄傲的人自称(一般人只用于气忿或开玩笑的场合)。另见老子(zǐ)。 【伙子】伙2③:他们是一~。 【小伙子】〈口〉青年男子。 【妃子】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 【孙子】儿子的儿子。 【外孙子】〈口〉外孙。 【戏子】旧时称职业的戏曲演员(含轻视意)。 【关子】小说、戏剧情节中最紧要、最吸引人的地方,比喻事情的关键。参看〖卖关子〗。 【卖关子】说书人说长篇故事,每次总在说到重要关节处停止,借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叫卖关子。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的时候,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而答应自己的要求。 【尖子】(1)尖⑤⑥。(2)戏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 【曲子】曲(qǔ)①②:这支~很好听。 【式子】(1)姿势:他练的这套拳,~摆得很好。(2)算式、代数式、方程式等的统称。 【色子】(shǎi·zi)一种游戏用具或赌具,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有的地区叫骰子(tóu·zi)。 【庄子】(zhuāng·zi)〈口〉村庄:他是我们~里的人。另见庄子(ǐ)。 【圩子】(1)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2)同〖围子〗①。 【网子】象网的东西。特指妇头罩头发的小网。 【划子】用桨拨水行驶的小船。 【场子】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地方:大~|空~。 【宅子】〈口〉住宅:一所~。 【池子】〈口〉(1)蓄水的坑。(2)指浴池。(3)旧时指舞池。(4)旧时指剧场正厅的前部。 【花池子】庭园中四周矮栏围绕、中间种植花草的地方。 【虫子】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动物。 【份子】(1)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出~。(2)泛指做礼物的现金。 【凑份子】(1)各人拿出若干钱合起来送礼或办事。(2)〈方〉指添麻烦。 【竹子】常绿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叶子有平行脉,嫩芽叫笋。种类很多,如淡竹、苦竹。茎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用,笋可以吃。 【扦子】(1)金属、竹子等制成的针状物或主要部分是针状的器物:铁~|竹~。(2)插进装着粉末状或颗粒状货物的麻袋等从里面取出样品的铁器,形状象中空的山羊角。 【托子】某些物件下面起支撑作用的部分;座儿:枪~。 【耳子】器物两旁供人提的部分。 【夹子】夹东西的器具:头发~|皮~|讲义~|把文件放在~里。 【皮夹子】用薄而软的皮革做成的扁平小袋,带在身边装钱或其他小的用品。也叫皮夹儿。 【机子】〈口〉(1)织布机。(2)电话机。(3)枪上的扳机。 【驮子】(duò·zi)(1)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把~卸下来。(2)量词,用于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来了三~货。 【扣子】(1)条状物打成的疙瘩。(2)钮扣。(3)章回小说或说书在最紧要、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地方。扣子能引起人对下一段情节的关切。 【冲子】【铳子】(chòng·zi)用金属做成的一种打眼器具。 【团子】米或粉做成的圆球形食物:糯米~|玉米面~。 【合子】(1)类似馅儿饼的一种食品。(2)同‘盒子’。 【氽子】(cuān·zi)烧水用的薄铁筒,细长形,可以插入炉子火口里,使水开得快。 【行子】(háng·zi)〈方〉称不喜爱的人或东西。 【阵子】〈方〉阵2。 【当子】〈方〉空儿;空隙:不要留那么大的~,靠近一点。 【空当子】〈口〉空隙:趁这~,你去了解一下|书架摆满了书,没有~。也说空当儿。 【位子】人所占据的地方;座位。 【局子】〈口〉旧时指警察局等。 【状子】〈口〉诉状。 【呈子】呈文(多指人民给官府的)。 【床子】(1)机床。(2)〈方〉象床的货架:菜~|羊肉~。 【听子】〈方〉用镀锡或镀锌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香烟~。 【把子】1(bǎ·zi)(1)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秫秸~。(2)量词。a)人一群、一帮叫一把子(含贬义)。b)一手抓起的数量,多用于长条形东西:一~韭菜。c)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加~劲儿。 【把子】2(bǎ·zi)戏曲中所使用的武器的总称,也指开打的动作:打~|练~。 【把子】3(bǎ·zi)见〖拜把子〗。 【拜把子】旧时指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把子】4(bà·zi)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印把子】指行政机关的印信的把儿,比喻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 【扳子】扳手①。 【管扳子】见〖管钳子〗。 【刨子】刮平木料用的手工工具。 【纽子】纽扣。 【钉子】金属制成的细棍形的物件,一端有扁平的头,另一端尖锐,主要起固定或连接作用,也可以用来悬挂物品或做别的用处。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坛子】口小腹大的陶器,多用来盛酒、醋、酱油等。 【帐子】用布、纱或绸子等做成的张在床上或屋子里的东西。 【里子】里1①:棉袄~。 【折子】用纸折叠而成的册子,封面和底多用厚纸制作,外加硬套,多用来记帐。 【别子】(1)线装书的套子上或字画手卷上用来别住开口的东西,多用骨头制成。(2)烟袋荷包的坠饰。 【岗子】(1)不高的山或高起的土坡:土~。(2)平面上凸起的一长道:胸口上肿起一道~。 【山岗子】不高的山。 【乱葬岗子】无人管理任人埋葬尸首的土岗子。也叫乱坟岗。 【坎子】地面高起的地方:土~。 【沟子】〈方〉沟。 【沙子】(1)细小的石粒。(2)象沙的东西:铁~。 【坝子】(1)坝①。(2)西南地区称平地或平原:川西~。 【甸子】〈方〉放牧的草地。 【草甸子】〈方〉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村子】村庄。 【围子】(1)围绕村庄的障碍物,用土石筑成,或用密植成行的荆棘做成:土~|墙~。(2)同〖圩子〗①。(3)同〖帷子〗。 【土围子】旧时保护村庄的围墙。 【园子】园①:菜~。 【戏园子】旧时专供演出戏曲的场所。 【杈子】植物的分枝:树~|打~(除去分枝)。 【汪子】〈口〉‘汪1’③:一~水。 【坑子】〈口〉坑①:水~。 【苇子】见〖芦苇〗。 【麦子】见‘麦’。 【谷子】(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条状披针形,有毛,穗状圆锥花序,子实圆形或椭圆形,脱壳后叫小米,是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也叫粟(sù)。(2)谷子的没有去壳的子实。也叫粟。(3)〈方〉稻的没有去壳的子实。 【豆子】(1)豆类作物。(2)豆类作物的种子。(3)样子象豆的东西:金~|狗~。 【狗豆子】寄生在狗身上的一种蜱,灰褐色,略作椭圆形,吸狗的血液。 【杏子】〈方〉杏。 【李子】(1)李子树。(2)李子树的果实。 【饮子】宜于冷着喝的汤药。 【报子】(1)旧时给得官、升官、考试得中的人家报喜而讨赏钱的人。(2)报单②:贴~。 【戏报子】旧称戏曲演出的招贴。 【呆子】傻子。 【书呆子】不懂得联系实际只知道啃书本的人。 【秃子】(1)头发脱光的人。(2)〈方〉秃疮。 【花子】【化子】乞丐。 【叫花子】【叫化子】〈口〉乞丐。 【肚子】1(dǔ·zi)用做食物的动物的胃:猪~。 【肚子】2(dù·zi)腹①的通称。(2)物体圆而凸起象肚子的部分:腿~。 【大肚子】(1)〈口〉指怀孕。(2)〈口〉指饭量大的人(用于不严肃的口气)。(3)〈方〉对地主或资本家的憎称。 【小肚子】〈口〉小腹。 【拉肚子】〈口〉腹泻。 【闹肚子】〈口〉指腹泻。 【腿肚子】〈口〉小腿后面隆起的部分,是由腓肠肌等形成的。 【肠子】肠的通称。 【直肠子】〈口〉直性子;性情爽直的人。 【肘子】(1)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部。(2)肘:胳膊~。 【胳膊肘子】〈口〉肘。也叫胳膊肘儿。 【疖子】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状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匣子】装东西的较小的方形器具,有盖儿;盒子。 【火匣子】〈方〉粗劣的小棺材,大多涂成红色。 【电匣子】〈方〉收音机。 【话匣子】〈方〉(1)原指留声机,后来也指收音机。(2)比喻爱说话的人。 【条子】(1)狭长的东西:纸~。(2)便条。(3)〈方〉金条。 【角子】〈方〉旧时通用的一角和两角的小银币。 【银角子】〈方〉银质的辅币。 【芯子】(1)装在器物中心的捻子或消息儿之类的东西,如蜡烛的捻子、爆竹的引线等。(2)蛇的舌头。 【杠子】(1)较粗的棍子。(2)杠②:盘~。(3)批改文字或阅读中作为标记所画的粗直线:老师把写错了的字都打上~。 【盘杠子】〈口〉在单杠上做各种翻腾的动作。 【杆子】1(gān·zi)有一定用途的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多直立在地上,上端较细):电线~。 【白蜡杆子】用白蜡树干做成的坚韧的木杆,从前多作练武的器械。 【杆子】2(gǎn·zi)器物上象棍子的细长部分:枪杆子。 【笔杆子】(1)笔的手拿的部分。(2)指笔◇耍~。‖也说笔杆儿。(3)指能写文章的人。 【腰杆子】(1)指腰部:挺着~。(2)比喻靠山:~硬(有人支持)。‖也说腰杆儿。 【驴子】〈方〉驴。 【电驴子】〈方〉机器脚踏车。 【鸡子】〈方〉鸡。 【步子】脚步:队伍的~走得很整齐。 【身子】〈口〉(1)身体:~不大舒服。(2)身孕:她已经有了六七个月的~。 【双身子】〈口〉指孕妇。 【重身子】(1)指怀孕。(2)指怀孕的妇女。 【坠子】1〈方〉坠④,也专指耳坠子。 【坠子】2流行于河南的一种曲艺,因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形状跟小三弦相似)而得名。通称河南坠子。 【耳坠子】〈口〉耳环(多指带着坠儿的)。也说耳坠儿。 【河南坠子】曲艺的一种,形成于河南,流行于北方各大城市,表演时,一人或两人说唱故事,另一人拉坠琴(一种弦乐器)伴奏,并用一种脚踏的梆子打节拍。 【杌子】(wù·zi)凳子(多指矮小的)。 【乱子】祸事;纠纷。 【出乱子】出差错;出毛病:你放心,出不了乱子。 【闹乱子】惹祸;惹出麻烦:骑快车容易~。 【岔子】(1)岔路。(2)事故;错误:你放心吧,出不了~。 【出岔子】发生差错或事故。 【吵子】见〖打吵子〗。 【打吵子】〈方〉吵架;吵嘴。 【冷子】〈方〉冰雹。 【杖子】障子(多用于地名):大~(在河北)|宋~(在辽宁)。 【尾子】〈方〉(1)事物的最后一部分。(2)尾数② 【底子】(1)底1①:鞋~。(2)底细:把~摸清了。(3)基础:他的~不大好,可是学习很努力。(4)可做根据的(多指草稿):发出的文件要留个~|画画儿要打个~。(5)东西剩下的最后一部分:货~|粮食~。(6)〈方〉花纹图案的衬托面:她穿一件白~小紫花的短衫。 【打底子】(1)画底样或起草稿:画工笔画必须先学会~|这篇文章你先打个底子,咱们再商量着修改。(2)奠定基础。 【耳朵底子】〈方〉中耳炎。 【招子】(1)招贴。(2)挂在商店门口写明商店名称的旗子或其他招揽顾客的标志。(3)着儿;办法、计策或手段。 【法子】方法:想~。 【空子】(1)尚未占用的地方或时间:找了个~往里挤|抽个~到我们这里来。(2)可乘的机会(多指做坏事的):钻~。 【抓空子】抓工夫。 【钻空子】利用漏洞进行对自己有利的活动。 【例子】〈口〉例①:举个~。 【股子】股1④⑤。 【耍子】玩儿(多见于早期白话)。 【呢子】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 【金子】金1④的通称。 【矸子】矸石的通称。 【坨子】成块或成堆的东西:泥~|盐~|礁石~。 【盐坨子】露天的盐堆。 【斧子】砍竹、木等用的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钎子】在岩石上凿孔的工具,用六角、八角或圆形的钢棍制成,有的头上有刃,用压缩空气旋转的钎子当中是空的。也叫炮钎。 【环子】中间空心很大、内外皆成圆形的东西:门~。 【门环子】装在门上的铜环或铁环。 【拨子】(1)一种用金属、木头、象牙或塑料等制成的薄片,用以弹奏月琴、曼德林等弦乐器。(2)见〖高拨子〗。 【高拨子】徽剧主要腔调之一。京剧、婺剧等剧种也用高拨子。简称拨子。 【担子】(1)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一副~。(2)比喻担负的责任:我们不怕~重,一定要把事情办好。 【踅子】(xué·zi)〈方〉用高粱秆或芦苇的篾儿编制的狭而长的粗席子,可以围起来囤粮食。 【浅子】一种盛东西的用具,一般是圆形,周围的边儿比较浅。也说浅儿。 【刷子】用毛、棕、塑料丝、金属丝等制成的清除脏物或涂抹膏油等的用具,一般为长形或椭圆形,有的带柄:一把~|鞋~。 【轮子】车辆或机械上能够旋转的圆形的部件。 【泡子】1(pāo·zi)〈方〉小湖,多用于地名:~沿(在辽宁)|干~(在辽宁)。 【泡子】2(pào·zi)〈口〉灯泡。 【林子】〈口〉树林。 【枝子】由植物的主干上分出来的较细的茎。 【秆子】某些植物的茎:高粱~。 【明子】松明。 【苕子】(tiáo·zi)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略呈攀缘状,羽状复叶,花紫色,是一种绿肥作物。 【茄子】(1)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椭圆形,花紫色。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紫色,有的白色或浅绿色,表面有光泽,是普通蔬菜。(2)这种植物的果实。 【枣子】〈方〉枣②。 【果子】指可以吃的果实。 【枋子】(fāng·zi)(1)方柱形木材。(2)〈方〉棺材。 【剂子】做馒头、饺子等的时候,从和好了的长条形的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 【卷子】1(juǎn·zi)一种面食品,和(huó)面制成薄片,一面涂上油盐,再卷起蒸熟。 【卷子】2(juàn·zi)(1)考试写答案的薄本子或单页纸;试卷:发~|改~。(2)指可以卷起来的古抄本。 【板子】(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多指木质的)。(2)旧时拷打或施行体罚用的木板或竹片。 【单子】(1)盖在床上的大幅布:床~。(2)分项记载事物的纸片:菜~|开个~。 【码子】(1)表示数目的符号:苏州~。(2)圆形的筹码。(3)解放前金融界称自己能调度的现款。 【洋码子】〈方〉阿拉伯数字。 【苏州码子】我国旧时表示数目的符号。也叫草码。 【帖子】帖①②③。 【拍子】(1)拍打东西的用具:网球~。(2)音乐中,计算乐音历时长短的单位:打~(按照乐曲的节奏挥手或敲打)。 【苍蝇拍子】打苍蝇的用具,用小块铁纱或皮革装上竹子把儿做成。也有用塑料等做的。 【弦子】三弦的通称。 【性子】(1)性情;脾气:急~|使~|这匹马的~很烈。(2)酒、药等的刺激性:这药~平和。 【二姓子】两性人的通称。 【直性子】(1)直性。(2)直性的人。 【使性子】发脾气。 【急性子】(1)性情急躁:~人。(2)性情急躁的人:他是个~,总要一口气把话说完。 【逞性性】任性。 【慢性子】(1)性情迟缓。(2)性情迟缓的人。 【贩子】往来各地贩卖东西的人(多含贬义):牲口~◇战争~。 【人贩子】贩卖人口的人。 【战争贩子】积极鼓吹、制造战争,企图从中取利的反动派。 【油子】(1)某些稠而黏的东西,多为黑色:膏药~|烟袋~。(2)〈方〉指阅历多,熟悉情况而狡猾的人。 【老油子】处世经验多而油滑的人。也说老油条。 【妻子】(qī·zi)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另见妻子(zǐ)。 【姑子】〈口〉尼姑。 【大姑子】〈口〉丈夫的姐姐。 【小姑子】〈口〉丈夫的妹妹。也叫小姑儿。 【妮子】〈方〉女孩儿。也说妮儿。 【妹子】〈方〉(1)妹妹。(2)女孩子。 【侄子】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儿子。也称朋友的儿子。 【拐子】1〈口〉腿脚瘸的人。 【拐子】2(1)一种简单的木制工具,形状略象‘工’字,两头横木短,中间直木长。把丝纱等绕在上面,拿下来就可以成桄(guàng)。(2)拐1⑤。 【拐子】3拐骗人口、财物的人。 【侉子】(kuǎ·zi)指口音跟本地语音不同的人。 【驼子】〈口〉驼背的人。 【苗子】(1)〈方〉苗①。(2)比喻继承某种事业的年轻人。(3)〈方〉苗头。 【驹子】初生或不满一岁的骡、马、驴:马~。 【马驹子】〈口〉小马。 【狍子】鹿的一种,耳朵和眼都大,颈长,尾很短,后肢略比前肢长,冬季毛棕褐色,夏季毛栗红色,臀部灰白色,雄的有角。吃青草、野果和野菌等。 【兔子】兔的通称。 【虱子】昆虫,灰白色、浅黄色或灰黑色,有短毛,头小,没有翅膀,腹部大,卵白色,椭圆形。常寄生在人和猪、牛等身体上,吸食血液,能传染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疾病。 【虮子】虱子的卵。 【疟子】(yào·zi)〈口〉疟疾:发~。 【坯子】(1)坯①:砖~。(2)坯③:酱~。 【线坯子】粗制的棉线,质地松,可捻成合股儿线。 【抹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 【泥子】【腻子】(nì·zi)油漆木器或铁器时为了使表面平整而涂抹的泥状物,主要由桐油、石膏、松香等混合而成。 【房子】有墙、顶、门、窗,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跳房子】一种儿童游戏,在地上画几个方格,一只脚着地,沿地面踢瓦片,依次序经过各格。也叫跳间。 【顶子】(1)亭子、塔、轿子等顶上的装饰部分。(2)顶珠。(3)房顶:挑(tiǎo)~(拆修房顶)。 【炉子】供做饭、烧水、取暖、冶炼等用的器具或装置。 【柜子】柜①。 【屉子】(1)扁平的盛器,成套的屉子大小相等,可以一层层整齐地叠起来。(2)某些床或椅子的架子上可以取下的部分,一般用棕绳、藤皮、钢丝等编成。(3)〈方〉抽屉。 【窗屉子】〈方〉窗户上糊冷布或钉铁钞用的木框子。 【帘子】〈口〉帘②:竹~。 【杯子】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多为圆柱状或下部略细,一般容积不大。 【瓯子】(ōu·zi)〈方〉盅子。 【拢子】齿小而密的梳子。 【抿子】妇女梳头时抹油用的小刷子。 【沫子】液体形成的许多小泡;泡沫。 【星子】星③:吐沫~。 【点子】1(1)液体的小滴:雨~。(2)小的痕迹:油~。(3)指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鼓~。(4)〈方〉量词,表示少量:这个病抓~药吃就好了。 【点子】2(1)关键的地方:劲儿没使在~上。(2)注意;办法:想~。 【鬼点子】〈方〉坏主意。 【鼓点子】(1)打鼓时的音响节奏。(2)戏曲中的鼓板的节奏,用来指挥其他乐器。 【面子】1(1)物体的表面:被~|这件袍子的~很好看。(2)体面;表面的虚荣:爱~|给他留点儿~。(3)情面。 【面子】2〈口〉粉末:药~。 【丢面子】丢脸。 【要面子】爱面子。 【爱面子】怕损害自己的体面,让别人看不起。 【碍面子】怕伤情面。 【妗子】(jìn·zi)〈口〉(1)舅母。(2)妻兄、妻弟的妻子:大~|小~。 【孩子】(1)儿童:小~|男~。(2)子女:她有两个~。 【娃子】1〈方〉(1)小孩儿。(2)某些幼小的动物:猪~。 【娃子】2旧时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奴隶。 【哑子】〈方〉哑巴。 【胖子】肥胖的人。 【鬼子】对侵略我国的外国人的憎称。 【洋鬼子】旧时憎称侵略我国的西洋人。 【疯子】患严重精神病的人。 【胡子】(1)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毛。(2)〈方〉胡匪。 【络腮胡子】 【落腮胡子】连着鬓角的胡子。 【连鬓胡子】〈口〉络腮胡子。 【狮子】哺乳动物,身体长约三米,四肢强壮,有钩爪,掌部有肉块,尾巴细长,末端有一丛毛,雄狮的颈部有长鬣,全身毛棕黄色。捕食羚羊、斑马等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 【虾子】〈方〉虾。 【冠子】鸟类头上红色的肉质突起。 【鸡冠子】鸡头上高起的肉冠。 【盆子】〈口〉盆。 【缸子】喝水盛糖等用的器物,形状象罐儿:茶~|糖~|玻璃~。 【茶缸子】比较深的带把儿的茶杯,口和底一样大或差不多大。 【盅子】〈口〉盅。 【饺子】半圆形的有馅儿的面食。 【饼子】用玉米面、小米面等贴在锅上烙成的饼。 【贴饼子】用玉米面或小米面做的长圆形厚饼,贴在锅的周围烤熟。 【垡子】〈方〉(1)翻耕出来或掘出的土块。也叫垡头。(2)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一~|那一~。 【砘子】(dùn·zi)播种覆土以后用来镇压的农具。 【要子】(1)用麦秆、稻草等临时拧成的绳状物,用来捆麦子稻子等。(2)捆货物用的或打包用的条状物:铁~。 【茬子】茬①:刨~。 【柑子】见‘柑’。 【柿子】(1)柿子树。(2)柿子树的果实。 【柰子】(nài·zi)苹果的一种。 【茧子】1〈方〉蚕茧。 【茧子】2同〖趼子〗(jiǎn·zi)。 【秕子】(bǐ·zi)空的或不饱满的子粒:谷~。 【栀子】(zhī·zi)(1)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长椭圆形,有光泽,花大,白色,有强烈的香气,果实倒卵形。花供观赏,果实可做黄色染料,也可以入药,是解热消炎剂。有的地区叫水横枝。(2)这种植物的果实。 【帮子】(1)某些蔬菜外层叶子较厚的部分:白菜~。(2)鞋帮。 【腮帮子】〈口〉腮。 【须子】动植物体上长的象须的东西:白薯~。 【院子】房屋前后用墙或栅栏围起来的空地。 【垛子】墙上向外或向上突出的部分:门~|城~。 【箭垛子】(1)女墙。(2)箭靶子。 【柱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持作用的构件,用木、石、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制成。 【台柱子】戏班中的主要演员(台:戏台),借指集体中的骨干。 【架子】(1)由若干材料纵横交叉地构成的东西,用来放置器物、支撑物体或安装工具等:花瓶~|骨头~|保险刀的~。(2)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写文章要先搭好~。(3)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官~|拿~|党委书记一点~都没有。(4)架势:锄地有锄地的~,一拿锄头就看出他是内行。 【空架子】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东西(多指文章、组织机构等)。 【货架子】放货物的架子,有时特指自行车的座子后面的架子。 【拿架子】摆架子。 【搭架子】(1)搭起间架,比喻事业开创或文章布局略具规模:先搭好架子,然后再充实内容。(2)〈方〉摆架子。 【摆架子】指自高自大,装腔作势。 【端架子】〈方〉拿架子。 【骨头架子】〈口〉(1)人或高等动物的骨骼。(2)形容极瘦的人。 【屋子】房间:一间~。 【洞子】(1)〈方〉冬天培植花草、蔬菜等的暖房:花儿~|~货。(2)〈口〉洞穴。 【花儿洞子】一半在地面以下的养花的温室。 【阁子】(1)小的木板房子:板~。(2)〈方〉阁楼。 【亭子】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 【背子】用来背东西的细而长的筐子,山区多用来运送物品。 【挑子】扁担和它两头所挑的东西:菜~◇挑革命的~不歇肩。 【撂挑子】放下挑子。比喻丢下应担负的工作,甩手不干。 【垫子】垫在床、椅子、凳子上或别的地方的东西:椅~|褥~|草~|弹簧~|垫上个~。 【草垫子】稻草、蒲草等编的垫子。 【挡子】遮挡用的东西:窗~。 【栅子】〈方〉用竹子或芦苇做成的类似篱笆的东西,有的带顶,多用来圈住家禽。 【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 【柄子】〈方〉柄①。 【毡子】用羊毛等压成的象厚呢子或粗毯子似的东西。 【络子】(lào·zi)(1)依照所装的物件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2)绕线绕纱的器具,多用竹子或木条交叉构成,中有小孔,安装在有轴的座子上,用手摇动旋转。 【结子】结②。 【荒子】毛坯:把塔轮~放在车床上加工。 【拶子】(zǎn·zi)旧时夹手指的刑具。 【钩子】(1)悬挂东西或探取东西的用具,形状弯曲:火~。(2)形状象钩子的东西:蝎子的~有毒。 【骨子】东西里面起支撑作用的架子:伞~|扇~|钢条扎成的~。 【扇骨子】折扇的骨架,多用竹、木等制成。 【珠子】(1)珍珠。(2)象珍珠般的颗粒:汗~。 【汗珠子】成滴的汗。也叫汗珠儿。 【眼珠子】〈口〉(1)眼球。也叫眼珠儿。(2)比喻最珍爱的人。 【轴子】(1)安在字画的下端便于悬挂或卷起的圆杆儿。(2)弦乐器上系弦的小圆杆儿,用来调节音的高低。 【段子】大鼓、相声、评书等曲艺中可以一次表演完的节目。 【胆子】胆量:~不小。 【凑胆子】〈方〉聚合许多人以壮声势。 【娄子】〈口〉乱子;纠纷;祸事:惹~|捅~|出~。 【捅娄子】引起纠纷;惹祸。 【弯子】弯曲的部分。也说弯儿。 【绕弯子】比喻不照直说话:有意见,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不要~。 【档子】〈方〉量词。(1)用于事件:这~事我来管吧。也说档儿。(2)用于成组的曲艺杂技等:刚过去两~龙灯,又来了一~旱船。 【案子】1一种旧式的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肉~|裁缝~。 【案子】2〈口〉案件。 【样子】(1)形状:这件衣服~很好看。(2)神情:高高兴兴的~。(3)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东西。(4)〈口〉形势;趋势:天有下雨的~|看~今天观众要超过三千人。 【花儿样子】绣花用的底样。 【装样子】装模作样。 【摆样子】装出样子,没有实际。 【租子】〈口〉地租。 【浮子】鱼漂。 【桄子】(guàng·zi)竹木制成的绕线器具。 【线桄子】缠线的器具,中间有轴,可以旋转,线就绕在轴上。也说线桄儿。 【料子】(1)衣料,有的地区特指毛料。(2)木料。(3)〈口〉比喻适于做某种事情的人才。 【毪子】(mú·zi)西藏产的一种氆氇。 【套子】(1)做成一定形状的、罩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给雨伞做个布~。(2)〈方〉棉衣、棉被里的棉絮:棉花~。(3)应酬的话;陈陈相因的办法:俗~。(4)比喻圈套。 【虚套子】只有形式的应酬礼数。 【滥套子】文章中浮泛不切实际的套语或格式。 【棉花套子】〈方〉棉絮②。 【被子】睡觉时盖在身上的东西,一般用布或绸缎做面,用布做里子,装上棉花或丝绵等。 【袍子】袍。 【棉袍子】絮了棉花的中式长衣。也叫棉袍儿。 【袜子】一种穿在脚上的东西,用棉、毛、丝、化学纤维等织成或用布缝成。 【袖子】衣服的套在胳膊上的筒状部分。 【绢子】〈方〉手绢儿。 【绦子】(tāo·zi)用丝线编织成的圆的或扁平的带子,可以镶衣服、枕头、窗帘等的边。 【钳子】(1)用来夹住或夹断东西的器具。(2)〈方〉耳环。 【链钳子】用来扳动或卡住管子、圆杆等圆柱形工件的工具,由可以调节的链条、有齿的钳口和长柄组成。 【管钳子】用来扳动或卡住圆柱形工件的工具。也叫管扳子。 【克丝钳子】电工常用的一种手工工具,钳柄上包有绝缘保护套,主要用来剪断导线或金属丝。 【起子】1(1)开瓶盖的工具,前端是椭圆形的环,后面有柄,多用金属制成。(2)〈方〉改锥。(3)〈方〉焙(bèi)粉。 【起子】2量词,群;批:一~客人。 【螺丝起子】见〖改锥〗。 【索子】〈方〉大绳子或大链子。 【砣子】(tuó·zi)打磨玉器的砂轮。 【砧子】(zhēn·zi)〈口〉砧。 【座子】(1)座②:钟~。(2)自行车、摩托车等上面供人坐的部分。 【格子】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打~|~布。 【窗格子】窗户上用木条或铁条交错制成的格子。 【梃子】(tǐng·zi)门框、窗框或门扇、窗扇两侧直立的边框。 【框子】多指较小的框儿:眼镜~|玻璃~。 【烟子】生火或熬油时的烟上升而聚成的黑色物质,可以制墨等,也可以做肥料。 【锅烟子】锅底上的烟子,可做黑色颜料。 【桌子】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在上面放东西或做事情:一张~。 【扇子】摇动生风的用具:一把~|扇(shān)~。 【哨子】用金属或塑料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物,多在集合人员、操练或体育运动时使用。 【钵子】〈方〉钵①。 【瓶子】容器,一般口较小,颈细肚大,多用瓷或玻璃制成。 【舀子】舀水、油等液体用的器具,底平,口圆,有柄,多用铝或铁皮制成。也叫舀儿。 【水舀子】舀水的勺子。 【胰子】(1)〈口〉猪羊等的胰。(2)〈方〉肥皂:香~|药~。 【香胰子】〈方〉香皂。 【药胰子】〈方〉药皂。 【轿子】旧时的交通工具,方形,用竹子或木头制成,外面套着帷子,两边各有一根杆子,由人抬着走或由骡马驮着走:坐~|抬~。 【狸子】见〖豹猫〗。 【豹子】豹。 【鸭子】〈口〉鸭。 【蚊子】昆虫,成虫身体细长,胸部有一对翅膀和三对细长的脚,幼虫(孑孓)和蛹都生长在水中。雄蚊吸植物的汁液。雌蚊吸人畜的血液,能传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最常见的有按蚊、库蚊和伊蚊三类。 【羔子】小羊,也指某些动物的崽子。 【翅子】(1)鱼翅。(2)〈方〉翅膀。 【耗子】〈方〉老鼠。 【圆子】(1)糯米粉等做成的一种食品,大多有馅儿。(2)〈方〉丸子。 【脑子】(1)〈口〉脑①。(2)脑筋:他~好,又用功,学习成绩很好|这个人太没~了,才几天的事儿就忘了。 【疹子】麻疹的通称。 【砟子】小的石块、煤块等。 【煤砟子】小块的煤。 【砬子】(lá·zi)〈方〉山上耸立的大岩石,多用于地名,如白石砬子(在黑龙江)。 【石砬子】〈方〉地面上突起的巨大岩石。也叫石头砬子。 【班子】(1)剧团的旧称。(2)泛指为执行一定任务而成立的组织:领导~|生产~。 【草台班子】演员较少、设备简陋的戏班子,常在乡村或小城市中流动演出。 【调子】(1)一组音的排列次第和相互关系。(2)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3)说话时带的某种情绪。(4)指论调;精神②。 【梆子】(1)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2)打击乐器,用两根长短不同的枣木制成,多用于梆子腔的伴奏。(3)梆子腔。 【南梆子】京剧中西皮唱腔的一种。 【山东梆子】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大部分地区和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是梆子腔的一种。参看〖梆子腔〗。 【河北梆子】河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梆子腔的一种。参看〖梆子腔〗。 【山西梆子】见〖晋剧〗。 【陕西梆子】见〖秦腔〗①。 【西安梆子】见〖秦腔〗。 【河南梆子】见〖豫剧〗。 【上党梆子】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东南部(古上党郡)地区。 【中路梆子】见〖晋剧〗。 【北路梆子】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北部地区。 【席子】〈方〉席①。 【耙子】聚拢和疏散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海子】〈方〉湖。 【垸子】湖南、湖北等地,在沿江、湖地带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象堤坝的防水建筑物。 【埂子】田地里稍稍高起的分界线,象狭窄的小路:地~。 【桩子】一端或全部埋在土中的柱形物,多用于建筑或做分界的标志。 【秧子】(1)秧①:树~。(2)秧③:花生~。(3)秧④:猪~。 【鱼秧子】比鱼苗稍大的小鱼。 【根子】〈口〉(1)根①。(2)根⑦。 【栽子】供移植的植物幼苗;秧子:树~。 【桃子】桃②。 【栗子】(1)栗子树。(2)栗子树的果实。 【梅子】(1)梅树。(2)梅树的果实。 【菌子】〈方〉蕈(xùn)。 【麸子】通常指小麦磨成面筛过后剩下的麦皮和碎屑。也叫麸皮。 【瓠子】(hù·zi)(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花白色,果实细长,圆筒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可做蔬菜。(2)这种植物的果实。 【掐子】(qiā·zi)掐③:一大~草。 【旋子】(1)铜做的器具,象盘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2)温酒时盛水的金属器具。 【铫子】(diào·zi)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形状象比较高的壶,口大有盖,旁边有柄,用砂土或金属制成。 【剪子】剪刀。 【推子】理发工具,有上下重叠的两排带刃的齿儿,使用时上面的一排齿儿左右移动,把头发剪下来。使用电力的叫电推子。 【掸子】用鸡毛或布绑成的除去灰尘的用具。 【鸡毛掸子】掸灰尘的用具,把鸡毛扎在藤子或竹竿的一端制成。有的地区叫鸡毛帚。 【笼子】1(lóng·zi)用竹蔑、木条、树枝或铁丝等制成的器具,用来养虫鸟或装东西。 【笼子】2(lǒng·zi)比较大的箱子。 【盔子】象瓦盆而略深的容器,多用陶瓷制成。 【盒子】(1)盛东西的器物,一般比较小,用纸糊成或用木板、金属等制成,大多有盖,间或是抽屉式。(2)一种烟火,外形象盒子。(3)指盒子枪。 【盖子】〈口〉(1)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揭开阶级斗争的~。(2)动物背上的甲壳。 【匙子】舀液体或粉末状物体的小勺。 【盘子】(1)盛放物品的浅底的器具,比碟子大,多为圆形。(2)旧时指商品行情。 【秤盘子】盘秤一端系的金属盘子,用来盛(chéng)所称的物品,参看〖盘秤〗。 【铲子】铲①。 【梳子】整理头发、胡子的用具。 【梯子】便于人上下的用具,一般用两根长的竹子或木头并排做帮,中间横穿若干根短的竹子或木头制成。 【望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多用竹竿高挂在门前,使远近都能看清。 【捻子】用纸搓成的条状物或用线织成的带状物:药~|纸~。 【药捻子】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绳子】用两股以上的苘麻、棕榈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捆东西。 【绷子】刺绣时用来绷紧布帛的用具,大件用长方形的木框子,小件用竹圈。 【绫子】象缎子而比缎子薄的丝织品。 【绵子】〈方〉丝绵。 【绸子】薄而软的丝织品。 【翎子】(1)清代官吏礼帽上装饰的孔雀翎。(2)戏曲中武将帽子上所插的雉尾。 【领子】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 【兜子】(1)口袋一类的东西:车~|裤~。(2)同〖篼子〗。 【袋子】口袋:面~。 【帷子】围起来做遮挡用的布:床~|车~。 【银子】银的通称。 【毫子】(1)旧时广东、广西等地区使用的一角、二角、五角的银币,二角的最常见。(2)毫⑥。 【票子】钞票。 【馆子】卖酒饭的商店:下~|吃~(到馆子里吃东西)。 【戏馆子】剧场的旧称。 【堂子】(1)清朝皇室祭神的场所。(2)〈方〉旧时妓院的别称。 【窑子】〈方〉妓院。 【婊子】妓女。 【探子】1指在军中做侦察工作的人(多见于早期白话)。 【探子】2长条或管状的用具,用来探取东西,如蛐蛐儿探子(用来伸入穴中把蛐蛐儿撵出来)、粮食探子(用来插入袋中取出少量粮食做样品)。 【麻子】(1)人出天花后留下的疤痕:他脸上有几点~。(2)脸上有麻子的人。 【聋子】耳聋的人。 【婶子】〈口〉婶母。 【脸子】〈方〉(1)容貌(多指美貌,用于不庄重的口气)。(2)不愉快的脸色:他不会给你~看的。 【甩脸子】〈方〉把不高兴的心情故意表现出来给别人看。 【冷脸子】〈方〉冷淡的脸色;不温和的脸色。 【脖子】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 【牛脖子】〈方〉牛脾气。 【卡脖子】用双手掐住别人的脖子,多比喻抓住要害,致对方于死地:~旱(农作物秀穗时遭受旱灾)。 【抹脖子】拿刀割脖子(多指自杀)。 【绕脖子】〈方〉(1)形容说话办事曲折,不直截了当:你简单地说吧,别净~。(2)形容言语、事情曲折费思索:这道题真~|他尽说些~的话。 【脚脖子】〈方〉脚腕子。 【趼子】(jiǎn·zi)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也说老趼。 【脯子】鸡、鸭等胸部的肉:鸡~|鸭~。 【鸽子】常见的一种鸟,翅膀大,善于飞行,品种很多,羽毛有白色、灰色、酱紫色等,以谷类植物的种子为食物,有的可以用来传递书信。常用做和平的象征。参看〖鹁鸽〗、〖原鸽〗、〖信鸽〗。 【雀子】(qiāo·zi)雀斑(quèbān)。 【蚶子】(hān·zi)软体动物,壳厚而坚硬,外表淡褐色,有瓦垄状的纵线,内壁白色,边缘有锯齿。肉可食。也叫瓦垄子或瓦楞子。 【蛏子】(chéng·zi)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肉可以吃。 【廊子】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的有顶的过道。 【圈子】(1)圆而中空的平面形;环形;环形的东西:大家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到公园去兜个~|说话不要绕~。(2)集体的范围或活动的范围:生活~|小~。 【小圈子】(1)狭小的生活范围:走出家庭的~。(2)为个人利益而互相拉拢、互相利用的小集团:搞~。 【打圈子】转圈子:飞机在天空嗡嗡地~◇应该全面地考虑问题,不要只在一些细节上~。 【绕圈子】(1)走迂回曲折的路:人地生疏,难免~走冤枉路。(2)比喻不照直说话:他绕了个圈子又往回说。 【兜圈子】绕圈儿:飞机在树林子上头兜了两个圈子就飞走了◇别跟我~,有话直截了当地说吧。 【猛子】见〖扎猛子〗。 【扎猛子】〈方〉游泳时头朝下钻到水里。 【蛋子】象球形的东西;蛋②。 【粒子】(lì·zi)见‘粒’①。另见粒子(zǐ)。 【梭子】1梭。 【梭子】2(1)机关枪等武器的子弹夹子。(2)量词,用于子弹:一~子弹。 【笛子】笛①。 【啥子】(shà·zi)〈方〉什么;什么东西。 【程子】〈方〉一段时间:这~他很忙。 【一程子】〈方〉一些日子:我母亲来住了~,昨天刚走。 【那程子】〈方〉那些日子:~我很忙,没有工夫来看你。 【这程子】〈方〉这些日子:你~到哪儿去了? 【款子】〈口〉款项①:汇来一笔~。 【集子】把许多单篇著作或单张作品收集在一起编成的书:这个~里一共有二十篇小说。 【痧子】〈方〉麻疹。 【痦子】(wù·zi)隆起的痣,半球形,红色或黑褐色。参看〖痣〗。 【崴子】(wǎi·zi)〈方〉山、水弯曲的地方(多用于地名):迟家~(在辽宁)|三道~(在吉林)。 【堡子】〈方〉(1)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2)泛指村庄。 【棚子】〈口〉棚②:草~|马~。 【耠子】(huō·zi)翻松土壤用的农具,比犁轻巧,多用于中耕。也用来开沟播种。 【棵子】〈方〉植物的梗子(多指庄稼的):青~|玉米的~长得很高。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子实可以酿酒、做糕等。 【粟子】〈方〉谷子①②。 【椰子】(1)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子丛生在顶部,羽状复叶,小叶细长,肉穗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核果椭圆形,外果皮黄褐色,中果皮为厚纤维层,内果皮为角质的硬壳,果肉白色多汁,含脂肪。果肉可吃,也可榨油,果肉内的汁可做饮料,外果皮和中果皮的纤维可制船缆和刷子,叶子可以编席和盖棚。(2)这种植物的果实。 【油椰子】见〖油棕〗。 【筛子】用竹条、铁丝等编成的有许多小孔的器具,可以把细碎的东西漏下去,较粗的成块的留在上头。 【筐子】多指较小的筐:菜~。 【筏子】水上行驶的竹排或木排,也有用牛羊皮、橡胶等制造的。 【棍子】用树枝、竹子截成,或用金属制成的圆长条。 【棒子】(1)棍子。(2)〈方〉玉米。 【穷棒子】旧时对穷苦农民的轻蔑称呼。 【筒子】(1)筒:竹~|枪~|袜~。(2)将管纱卷绕成圆筒形或截头圆锥形的纱。也叫筒子纱。 【炮筒子】比喻性情急躁、心直口快、好发议论的人。 【棱子】〈方〉棱①:木头~。 【销子】一种形状象钉子的东西,横断面多呈圆形,用来插在器物中,使连接或固定。也叫销钉。 【辊子】〈口〉辊。 【喷子】喷射液体的器具。 【链子】(1)用金属的小环连起来制成的象绳子的东西:铁~。(2)〈口〉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 【凿子】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长条形,前端有刃,使用时用重物砸后端。 【椅子】有靠背的坐具,主要用木头、竹子、藤子等制成。 【窗子】窗户。 【掌子】煤矿里掘进和采煤的工作面。也说掌子面。 【渣子】〈口〉渣:点心~|甘蔗~。 【蜡渣子】蜡的碎块。通常用‘蜡渣子白’或‘蜡渣子黄’形容恐惧的脸色。 【锅子】(1)某些器物上象锅的部分:烟袋~。(2)火锅:涮~。 【涮锅子】把肉片、蔬菜等放在火锅里涮着吃,这种吃法叫涮锅子。 【锔子】(jū·zi)用铜或铁打成的扁平的两脚钉,用来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物。 【釉子】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磨成粉末,加水调制而成的物质,用来涂在陶瓷半成品的表面,烧制后发出玻璃光泽,并能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 【毯子】铺在床上、地上或挂在墙上的较厚的毛织品、棉织品或棉毛混织品,大多有图案或图画。 【缎子】质地较厚,一面平滑有光彩的丝织品,是我国的特产之一。 【裤子】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一条~。 【裙子】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 【帽子】(1)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一顶~。(2)比喻罪名或坏名义: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不要光扣大~。 【红帽子】(1)在白色恐怖时期,进步人士被反动派指为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有联系,叫做被戴上红帽子。(2)旧时称火车站上装卸货物、搬运行李的工人。 【扣帽子】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仔细分析,就轻率地加上现成的不好的名目,如‘落后分子’、‘官僚主义’等。 【高帽子】比喻恭惟的话。也说高帽儿。 【带子】用皮、布等做成的窄而长的条状物,用来绑扎衣物。 【道子】线条。 【落子】1(1)〈方〉指莲花落等曲艺:~馆。(2)评剧的旧称:唐山~。 【落子】2〈口〉落儿。 【毽子】游戏用具,用布等把铜线或金属片包扎好,然后装上鸡毛。游戏时,用脚连续向上踢,不让落地。 【铺子】设有门面出售商品的处所。 【牌子】(1)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上边多有文字:菜~|水~。(2)企业单位为自己的产品起的专用的名称:老~。(3)词曲的调子。 【矬子】〈方〉身材短小的人。 【跛子】跛脚的人;瘸子。 【痞子】恶棍;流氓。 【骗子】骗取财物的人◇政治~。 【江湖骗子】原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等骗术谋生的人,后比喻一味招摇撞骗的人。 【厨子】旧时指厨师。 【嫂子】〈口〉哥哥的妻子:二~|堂房~。 【崽子】崽②(多用做骂人的话)。 【腔子】(1)胸腔。(2)动物割去头后的躯干。 【犊子】小牛:牛~。 【腕子】胳膊下端跟手掌相连接的可以活动的部分:手~。 【手腕子】手和臂相连接的部分。 【脚腕子】小腿和脚接连的部分。也叫脚腕儿。 【腿腕子】脚和小腿之间的部分。 【胳膊腕子】腕子。也叫胳膊腕儿。 【腱子】人身上或牛羊等小腿上肌肉发达的部分。 【猴子】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形状略象人,身上有毛,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以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为食物。 【辈子】一世或一生:半~(半生)|干一~革命。 【一辈子】〈口〉一生。 【上辈子】(1)上辈①:我们~在清朝初年就从山西迁到这个地方了。(2)前世(迷信)。 【下辈子】来世(迷信)。 【半辈子】指中年以前或中年以后的生活时间:前(或上)~|后(或下)~。 【老八辈子】形容古老、陈腐:这是~的话了,没人听了。 【路子】途径;门路。 【雹子】冰雹的通称。 【摊子】摊②:旧货~◇烂~(比喻难于整顿的局面)。 【摆摊子】(1)在路旁或市场中陈列货物出售。(2)把东西摆开(做开展工作的准备)。(3)比喻铺张(含贬义):不要~,追求形式。‖也说摆摊儿。 【幌子】(1)旧时商店门外表明所卖商品的标志。(2)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挂幌子】〈方〉(1)在商店门前悬挂表示所售货物的标志或象征营业的记号,如颜料店挂漆成五色的小棍,饭铺挂笊篱。(2)比喻某种迹象显露在外面:他刚才准是喝了酒,脸上都~了(指脸红)。 【靶子】练习射击或射箭的目标。 【箭靶子】练习射箭时用做目标的东西。 【罩子】遮盖在物体外面的东西。 【嗉子】(sù·zi)(1)鸟类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下部,象个袋子,用来储存食物:鸡~。也叫嗉囊。(2)〈方〉装酒的锡制的或瓷的器皿,象瓶子,底大,颈细长。 【酒嗉子】〈方〉细长形酒壶,口向外张开,颈细,底大,没有柄,多用锡或陶瓷制成。 【塞子】塞住容器口使内外隔绝的东西:瓶~。 【签子】〈口〉签2①③。 【筷子】用竹、木、金属等制的夹饭菜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棍儿:一双~|象牙~|竹~|火~(夹炭火用的)。 【火筷子】夹炉中煤炭或通火用的工具,用铁制成,形状象筷子,一端有铁链子连起来。 【溜子】矿井中的槽形传送工具。 【锤子】敲打东西的工具。前有铁做的头,有一个与头垂直的柄。 【锛子】削平木料的工具,柄与刃具相垂直呈丁字形,刃具扁而宽,使用时向下向里用力。 【锥子】有尖头的用来钻孔的工具。 【楔子】(1)插在木器的榫子缝里的木片,可以使接榫的地方不活动。(2)钉在墙上挂东西用的木钉或竹钉。(3)杂剧里加在第一折前头或插在两折之间的片段;近代小说加在正文前面的片段。 【缝子】〈口〉缝隙:墙裂了道~。 【找缝子】寻找破绽作为攻击的口实。也说找岔子。 【貉子】(háo·zi)貉(hé)的通称。 【麂子】(jǐ·zi)〈口〉麂。 【蛾子】昆虫,腹部短而粗,有四个带鳞片的翅膀。多在夜间活动,常飞向灯光。其中很多种是农业害虫。 【扑灯蛾子】〈口〉谷蛾。 【禁子】旧时称在牢狱中看守罪犯的人。也说禁卒。 【矮子】身材短小的人。 【傻子】智力低下,不明事理的人。 【痴子】〈方〉(1)傻子。(2)疯子。 【腿子】〈口〉狗腿子。 【狗腿子】〈口〉给有势力的坏人奔走帮凶的人;走狗。 【舅子】〈口〉妻子的弟兄:大~|小~。 【大舅子】〈口〉妻子的哥哥。 【小舅子】〈口〉妻子的弟弟。 【腰子】〈口〉肾。 【嗓子】(1)喉咙:~疼。(2)嗓音:放开~唱。 【左嗓子】(1)歌唱时声音高低不准。(2)左嗓子的人。 【吊嗓子】戏曲或歌唱演员在乐器伴奏下锻炼嗓子。 【洋嗓子】用西洋发声方法唱歌的嗓音。 【假嗓子】歌唱时使用的非天然的嗓音。 【喊嗓子】(1)大声叫嚷。(2)戏曲演员锻炼嗓子,不用乐器伴奏,多于清晨或傍晚在空旷的地方进行。 【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 【障子】用芦苇、秫秸等编成的或利用成行的树木做成的屏障:树~|篱笆~。 【筢子】(pá·zi)搂(lōu)柴草的竹制器具。 【稗子】(1)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象稻,果实象黍米。是稻田害草。但果实可以酿酒或做饲料,有时也当做一种作物来栽培。(2)这种植物的果实。 【蒿子】通常指花小、叶子作羽状分裂、并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 【褂子】中式的单上衣。 【靴子】帮子略呈筒状高到踝子骨以上的鞋。 【楦子】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做成。也叫楦头。 【摆子】〈方〉疟疾:打~。 【打摆子】〈方〉患疟疾。 【痱子】皮肤病,暑天皮肤上起的红色或白色小疹,很刺痒,常由出汗多,皮肤不清洁,毛孔被泥垢堵塞引起。 【锭子】见〖纱锭〗。 【锞子】旧时作货币用的小金锭或银锭。 【戥子】(děng·zi)测定贵重物品或药品重量的器具,构造和原理跟杆秤相同,盛物体的部分是一个小盘子,最大单位是两,小到分或厘。 【骰子】(tóu·zi)〈方〉色子(shǎi·zi)。 【嗡子】(wēng·zi)见〖京二胡〗。 【谱子】曲谱。 【模子】〈口〉模型③:石膏~|糕饼~。 【红模子】供儿童练习毛笔字用的纸,印有红色的字,用墨笔顺着红字的笔画写。 【瘦子】肌肉不丰满的人。 【膀子】(1)胳膊的上部靠肩的部分,也指整个胳膊:光着~。(2)鸟类等的翅膀。 【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又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位于头部,有两个孔。 【吊鼻子】〈方〉鼻疽。 【哭鼻子】〈口〉哭(含诙谐意)。 【骡子】哺乳动物,是驴和马交配所生的杂种,比驴大,毛多为黑褐色。寿命长,体力大,我国北方多用做力畜。一般不能生殖。参看〖驴骡〗、〖马骡〗。 【獐子】哺乳动物,形状象鹿而较小,身体上面黄褐色,腹部白色,毛较粗,没有角。产在长江流域和福建一带。皮可以制革。 【香獐子】麝的通称。 【蝇子】〈口〉苍蝇。 【幔子】〈方〉幔。 【幛子】题上词句的整幅绸布,用做祝贺或吊唁的礼物。 【旗子】用绸、布、纸等做成的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的标志,大多挂在杆子上或墙壁上。 【褙子】〈方〉袼褙:打~。 【缨子】(1)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帽~。(2)象缨子的东西:萝卜~。 【寨子】(1)四周的栅栏或围墙。(2)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 【榧子】(1)榧子树。(2)榧子树的种子。 【槟子】(1)槟子树,苹果树的一种。果实比苹果小,红色,熟后转紫红,味酸甜带涩。(2)这种植物的果实。 【榛子】(1)榛树。(2)榛树的果实。 【粽子】一种食品,用竹叶或苇叶等把糯米包住,扎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煮熟后食用。我国民间习俗端午节吃粽子。 【辣子】〈口〉辣椒。 【酵子】(jiào·zi)〈方〉含有酵母的面团。也叫引酵。 【膏子】〈口〉熬成浓汁服用或敷用的药物。 【榫子】(sǔn·zi)榫头。 【辕子】〈口〉辕①:车~。 【凳子】没有靠背的、供人坐的家具。 【碟子】盛菜蔬或调味品的器皿,比盘子小,底平而浅。 【管子】(guǎn·zi)(1)圆而细长中间空的东西:自来水~。(2)古乐器名,简称‘管’。簧管乐器。管身木制,七音孔,上插苇哨,有单管或双管并吹两种。发音高亢浑厚。常用于吹打乐及独奏。另见管子(zǐ)。 【漏子】(1)〈口〉漏斗。(2)漏洞:这戏法儿变得让人看不出~来。 【箅子】(bì·zi)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的总称,如蒸食物用的竹箅子,下水道口上挡住垃圾的铁箅子等。 【炉箅子】炉膛和炉底之间承煤漏灰的铁屉子。 【瘊子】疣(yóu)的通称。 【镊子】拔除毛或夹取细小东西的用具,一般用金属制成。 【碾子】(1)轧碎谷物或去掉谷物皮的石制工具,由圆柱形的碾砣和承担碾砣的碾盘组成。(2)泛指碾轧东西的工具:汽~|药~。 【磙子】(1)碌碡(liù·zhou)。(2)播种以后把覆土轧紧的农具,通常是圆柱形的石头,中间粗两头略细,装在轴架上。(3)其他圆柱形的碾轧器具。 【碾磙子】碾子①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圆柱形的石头,可以轧碎粮食或去掉粮食的皮。也叫碾砣。 【墩子】既厚而粗大的一整块石头或木头:菜~(切菜用具)|坐在石~上。 【槽子】槽①②③。 【撸子】〈方〉小手枪。 【镏子】〈方〉戒指。 【褥子】睡觉时垫在身体下面的东西,用棉花做成,也有用兽皮等制成的。 【鞋子】〈方〉鞋。 【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乘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头加棉垫制成。 【马鞍子】放在骡马背上供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 【箱子】收藏衣物的方形器具,用皮子、木头、铁皮、塑料等制成。 【篓子】用竹子、荆条、苇篾儿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从口到底比较深。 【稻子】〈口〉稻。 【馓子】(sǎn·zi)〈方〉油炸的面食,细条相连扭成花样。 【鹞子】(1)雀鹰的通称。(2)〈方〉纸鹞;风筝。 【蝎子】节肢动物,身体多为黄褐色,口部两侧有一对螯,胸部有四对脚,前腹部较粗,后腹部细长,末端有毒钩,用来御敌或捕食。胎生。以蜘蛛、昆虫等为食物。中医入药。 【火蝎子】〈方〉小的蝎子,表皮颜色发红。 【蝻子】(nǎn·zi)蝗虫的若虫。参看〖蝗蝻〗。 【蝌子】〈口〉蝌蚪:蛤蟆~。 【瘫子】瘫痪的人。 【瞎子】(1)失去视觉能力的人。(2)〈方〉结得很不饱满的子粒。 【黑瞎子】〈方〉黑熊。 【睁眼瞎子】比喻不识字的人;文盲。 【憨子】〈方〉傻子。 【瘤子】〈口〉肿瘤。 【篇子】〈口〉篇②。 【稿子】(1)诗文、图画等的草稿:写~。(2)写成的诗文:这篇~是谁写的?(3)心里的计划;谱⑤:心里还没个准~。 【镇子】〈方〉集镇。 【踺子】体操运动等的一个翻身动作。 【撮子】〈口〉撮:剪下一~头发。 【影子】(1)物体挡住光线后,映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形象:树~。(2)镜中、水面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3)模糊的形象:那件事我连点儿~也记不得了。 【镜子】(1)有光滑的平面,能照见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铜铸厚圆片磨制,现在用平面玻璃镀银或镀铝做成。(2)〈口〉眼镜。 【瘸子】(qué·zi)〈口〉瘸腿的人;跛子。 【嘴子】〈方〉嘴②:山~ 【碎嘴子】〈方〉(1)说话絮烦:两句话能说完的事就别犯~了。(2)爱说话并且一说起来就没完的人。 【褶子】(1)(衣服上)经折叠而缝成的纹:裙子上的~。(2)(衣服、布匹、纸张上)经折叠而留下的痕迹:用熨斗把~烙平|你把纸都压出~来了。(3)脸上的皱纹。 【篦子】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 【錾子】(zàn·zi))凿石头或金属的小凿子:石~|油槽~。 【篙子】〈方〉(1)篙。(2)晒衣物用的杆子。 【篮子】用藤、竹、柳条、塑料等编成的容器,上面有提梁:菜~|草~。 【甑子】(zèng·zi)蒸米饭等的用具,略象木桶,有屉子而无底。 【橛子】短木桩。 【耩子】(jiǎng·zi)〈方〉耧。 【橘子】(1)橘子树。(2)橘子树的果实。 【橙子】(chén·zi)又chéng·zi橙(chéng)树的果实。 【燕子】家燕的通称。 【蹄子】(1)〈口〉蹄。(2)〈方〉肘子①。 【镩子】(cuān·zi)冰镩。 【貔子】(pí·zi)〈方〉黄鼠狼。 【檐子】〈口〉房檐。 【檩子】〈方〉檩。 【艚子】载货的木船,有货舱,舵前有住人的木房。 【篼子】用竹椅子捆在两根竹竿上做成的交通工具,作用跟轿子相同。 【穗子】穗1②:锦旗的下边有许多金黄色的~。 【辫子】(1)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梳~◇把问题梳梳~。(2)象辫子的东西:蒜~。(3)比喻把柄。 【小辫子】比喻把柄:抓~。 【抓辫子】揪辫子。 【揪辫子】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也说抓辫子。 【翘辫子】死(讥笑或诙谐):袁世凯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就~了。 【臊子】〈方〉肉末或肉丁(多指烹调好加在别的食物中的):羊肉~面。 【豁子】〈方〉(1)豁口:碗上有个~。(2)豁嘴的人。 【簪子】(zān·zi)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镯子】戴在手腕或脚腕上的环形装饰品:金~。 【癞子】〈方〉头上长黄癣的人。 【藤子】〈口〉藤。 【鞭子】驱使牲畜的用具:马~。 【鏊子】(ào·zi)烙饼的器具,用铁做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 【镬子】(huò·zi)〈方〉锅。 【糨子】(jiàng·zi)〈口〉糨糊:打~。 【簿子】记载某种事项的本子。 【蹶子】骡马用后腿向后踢叫尥(jiào)蹶子。 【尥蹶子】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嚼子】为便于驾御,横放在牲口嘴里的小铁链,两端连在缰绳上。 【瓤子】(ráng·zi)瓜果皮里包着种子的肉或瓣儿。 【罐子】盛东西用的大口的器皿,多为陶器或瓷器:空~|两~水。 【拔罐子】一种治疗方法,在小罐内点火燃烧片刻,把罐口扣在皮肤上,造成局部郁血,达到治疗目的。对关节炎、肺炎、神经痛等症有疗效。有的地区说拔火罐儿。 【药罐子】(1)熬中药用的罐子。(2)比喻经常生病吃药的人(含嘲笑意)。 【攮子】短而尖的刀,是一种旧式的武器。 【白土子】白垩的通称。 【红土子】一种颜料,暗红色或淡红色,用赤铁矿研细而成,供绘画和建筑上使用。也叫铁丹或红土。 【捎马子】〈方〉马褡子。 【脚丫子】〈方〉脚。也作脚鸭子。 【劳什子】【牢什子】〈方〉使人讨厌的东西。 【土包子】指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含讥讽意)。 【气包子】〈口〉比喻爱生气的人。 【脑瓜子】〈方〉头①。也说脑瓜儿。 【半吊子】(1)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着的人。(2)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3)做事不仔细、有始无终的人。 【有会子】〈口〉表示时间已经不短:他出去可~啦?也说有会儿。 【老爷子】〈方〉(1)尊称年老的男子。(2)对人称自己的或对方的年老的父亲。 【老妈子】旧时指女仆(含轻蔑意)。也叫老妈儿。 【刮舌子】刮除舌面污垢的用具。 【河汊子】大河旁出的小河。 【树行子】排成行列的树木;小树林。 【大伯子】〈口〉丈夫的哥哥。 【抽冷子】突然;乘人不备:他抽个冷子跑了出来。 【逗闷子】〈方〉开玩笑。 【钱串子】(1)穿铜钱的绳子,比喻过分看重金钱的:~脑袋。(2)节肢动物,身体长一寸到二寸,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有一对细长的脚,触角很长。生活在墙角、石缝等潮湿的地方,吃小虫。也叫钱龙。 【土狗子】〈方〉蝼蛄。 【小叔子】〈口〉丈夫的弟弟。 【瓦垄子】见〖蚶子〗(hān·zi)。 【半拉子】〈方〉(1)半个;一半:猪圈修了个~,还没完工。(2)旧社会指未成年的长工。 【耳刮子】耳光。 【鞋拔子】穿鞋用具,穿较紧的鞋时,放在鞋后跟里往上提,使鞋易于穿上。 【大姨子】〈口〉妻子的姐姐。 【小姨子】〈口〉妻子的妹妹。 【大轴子】(dàzhòu·zi)一次演出的若干戏曲节目中排在最末的一出戏。 【压轴子】(1)把某一出戏排做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2)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 【耳挖子】掏耳垢用的小勺儿。 【鼻洼子】鼻翼旁边凹下去的部分。也叫鼻洼。 【土粉子】〈方〉粉刷墙壁用的白垩子。 【黏涎子】(niánxián·zi)〈方〉人嘴里的黏液。 【二流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当家子】〈方〉同族的人;本家。 【丑婆子】扮演中老年妇女的丑。 【老婆子】(1)年老的妇女(含厌恶意)。(2)丈夫称妻子(用于年老的)。 【汤婆子】〈方〉汤壶。 【半彪子】〈方〉不通事理,行动鲁莽的人。 【皮桶子】做皮衣用的成件的毛皮。也说皮桶儿。 【耳掴子】(ěrguāi·zi)〈方〉耳刮子。 【夜猫子】〈方〉(1)猫头鹰。(2)比喻喜欢晚睡的人。 【海蛎子】见〖牡蛎〗。 【脖颈子】脖子的后部。 【脖梗子】同〖脖颈子〗。 【一揽子】对各种事物不加区别或不加选择的:~计划(总的计划)|~建议(或者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拒绝的建议)。 【二愣子】指鲁莽的人(含讥讽意)。 【没落子】(méilào·zi)〈方〉生活没有着落;穷困。 【私窝子】旧指暗娼。也叫私窠(kē)子。 【哈喇子】〈方〉流出来的口水。 【背搭子】出门时用来装被褥、什物等的布袋。 【瓦楞子】见〖蚶子〗(hān·zi)。 【电滚子】〈方〉(1)发电机。(2)电动机。 【表蒙子】装在表盘上的透明薄片。 【麻雷子】一种爆竹,放起来响声很大。 【暗楼子】屋内顶部可以藏东西的部分,在天花板上开一方口,临时用梯子上下。 【马褡子】挂在马身上的大型褡裢。 【打榧子】把拇指贴紧中指面,再使劲闪开,使中指打在掌上发声。 【老鼻子】〈方〉多极了(后边带‘了’字):今年收的白菜可~了。 【地窨子】〈口〉(1)地下室。(2)地窖。 【松墙子】栽种成行象短墙一样的桧、柏,多用于庭园布置。 【粪箕子】盛粪的器具,用荆条、竹篾等编成,形状象簸箕,有提梁。 【左撇子】习惯于用左手使用筷子、刀、剪等器物的人。 【笆篱子】〈方〉监狱。 【水鳖子】鲎(hòu)虫的通称。 【窗棂子】〈方〉窗格子。 【脑袋瓜子】〈方〉(1)头①。(2)脑筋。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8300条汉字及词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组词,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