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下册语文课文教案 |
范文 | 下册语文课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下册语文课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下册语文课文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一类生字,会认17个二类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绳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本课一类生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一、二类生字。 3、教师领读课文。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的一二类生字。一类生字用圆画出,二类生字用三角号画出。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2、认读二类生字 3、学习“事”: (事情)(好事)(坏事)(故事) 4、学习“炎”: (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5、学习“幸”:部件组合法,上下结构。 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幸福)(不幸)(幸运)(幸免) 6学习“轻”(已学过) (轻重)(轻快)(轻巧) 7学习“福”示字旁,左右结构。 (福地)(幸福)(福气) 8学习“唱”(已学过) 唱歌、歌唱、合唱、清唱 9学习“呻吟” 左右结构,口子旁,二者组合为单纯词。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四、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五、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说一说都是哪几个自然段? 3、学生领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 4、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男女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指名读。 二、感受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习2、3自然段: 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出现了乌云”下雨了。 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4、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5、试着读一读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 6、妈妈的音应该用什么语气? 7、前后桌讨论一下,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幸: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福:注意是示字旁 吟:右半部分为今 呻:注意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完成课后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填一填: 2、 (炎热)的夏天 (幸福)的生活 快乐地(游戏) 轻轻的(唱歌) 3、读一读,说一说: 炎热的夏天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幸福的小鹅 辽阔的草地细嫩的草茎 轻轻的呻吟艰难的喘气 4、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下册语文课文教案2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温柔的手》是长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板块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以一个小姑娘找妈妈为线索,赞扬了母爱的伟大。作者巧妙的构思,温婉的笔触,不禁使人感动,同时,我们也感动与小姑娘最朴实、最自然、最真切的回答,感动于天下最动人的母爱。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课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文章内容生动感人,很容易感染学生,但本课要求识、写的生字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随文识字边读课文边结合生字表中的拼音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文中一些生动的词句有感情的朗读,既识了字,又积累了优美的语言,同时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和基础,采用随文识字、自主识字等方法边读文边学生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文中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正是由于妈妈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关爱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才是最温柔的、最美丽的,孩子爱妈妈。 教学重点:认识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切身感受母爱的温柔。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温柔的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了课题,你想到了谁的手?(妈妈的手)为什么?(因为妈妈的手是温柔的) 2.学习“柔”字,拼读、组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1.朗读第1自然段。 (1)学习“城”字。(出示字卡)谁认识这个字,请你当个小老师教教大家,拼读,组词。小姑娘和妈妈来到了一座怎样的城市?课件出示:美丽的城市。齐读,读出语气。 (2)学习“牵”。(做动作)和你的同桌做一做牵手的动作。观察字形,师讲解:“牛”表示拉车的牲畜,“秃宝盖”表示拉车的横杆,“大”表示绳子。拼读、扩词。 (3)小姑娘看到了什么?学习“趣”读字音、组词。用“兴趣”练习说话。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学习“掌”,伸出你的手掌看看,扩词。结果怎样?“走失”是什么意思?假如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和妈妈走散了,你的心情会怎样?课文中是用哪个词写出了小姑娘紧张害怕的心情的。出示:惊慌失措。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读一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朗读2—6自然段。 (1)听到小姑娘的哭喊声,人们是怎样做的?出示:围,借助课文插图,做动作理解字义,扩词。 (2)小女孩叫什么名?奥利娅:外国女孩名。 3.朗读7—12自然段,自主探究识字。 (1)先说说这几段中的生字有你以前见过或认识的,哪些是你新认识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汇报交流 (3)出示“慰、辫、褐、痣”,这几个字都是哪类字?(形声字)教师随机点拨识记。 “慰”:出示字卡——拼读——组词——口语表达练习(如果你看到这样一个惊慌失措的小姑娘,你会怎样安慰她?) “辫”:与“辩”和“辨”区别学习。 “褐”: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那个字长的像?(喝、渴)拼读,组词。淡褐色:联系生活中的实物理解。 “痣”:看老师的脸上就有一颗痣,根据痣的颜色,我们可以说“黑痣、红痣”。 (4)教学“笑”、“善”、“淡”字。 这三个字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熟字,同桌间互相拼读,组词。书写这三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笑:第七笔是“平撇”。 善:注意笔顺“点、撇、横、横、横、竖、点、撇、横、竖、横折、横”。 淡:上边的“火”,捺变点。 4.朗读13、14自然段。 学习“互”字。和你好朋友互相握握手。观察字形,看看这个字多像两只握在一起的手呀!组词,用“互相”练习说话。 小姑娘的妈妈长得什么样?课件出示:她的妈妈有世界上最善良的眼睛,最美丽的头 发,最温柔的手。齐读,读出感情。通过人们的帮助小姑娘找到妈妈了吗? 四、巩固识字 1.指名读词卡。 2.开火车读词卡。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善”在虚宫格中位置。 2.师范写,生书空。 3.学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4.生对照,找不足再写。 5.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温柔的手 城柔牵趣掌慌措围奥 娅笑慰善辫淡褐痣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温柔的手》一起走进一个小姑娘的内心世界,看一看她眼中的妈妈。(板书课题) 1.指名认读词语:善良温柔褐色辫子兴趣安慰掌上明珠哭笑不得善始善终惊慌失措 2.听写词语:城市善良包围互动笑声牵手 二、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首先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课讲了一个小姑娘找妈妈的故事。) 过渡:小姑娘为什么找妈妈?她是怎么找的?最后找到了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看一看吧?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1、2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小姑娘和妈妈走散了,她要找妈妈) (2)小姑娘和妈妈走失了,既害怕又着急,文中有一句话是体现了小姑娘当时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课件出示:她找不到妈妈了,惊慌失措,哭了起来。(齐读) 小姑娘只想快点找到妈妈,于是她大声哭喊着: 课件出示:妈妈!我的妈妈在哪里?(指名读出语气来) 过渡:小姑娘的哭喊声惊动了人们,人们围过来,都问了哪些问题?小姑娘又是怎么回答的? 2.学习3—12自然段。 (1)边读边画出对话。(人们的话用“_”画出来,小姑娘的话用“﹏”画出来) (2)同桌间练习读对话。 (3)对话当中你觉得哪部分写得最有意思?“好妈妈”是妈妈的名字吗?为什么小姑娘会这么说? (4)在写小姑娘说的`话中,哪种标点符号用的最多,为什么?指名回答,教师适当讲解。 (5)从对话中你还知道了小姑娘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了吗?(有最善良的眼睛、最美丽的头发、最温柔的手) (6)小组讨论:小姑娘为什么这样说呢? (7)指名汇报。 小结:正是因为妈妈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所以孩子眼中的妈妈才是:最善良、最美丽、最温柔的(板书)。这个小姑娘非常地爱她的妈妈,妈妈也非常的爱她。板书:爱。 (8)通过读人们的问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9)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10)展示读 下册语文课文教案3教学目标 ★认识“村”、“居”等7个字,会写“忙”。 ★背诵古诗,能准确、清楚的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背诵课文。 ★“醉”的识记、“忙”的书写。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一、猜谜激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听清谜面。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凤儿上九霄。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拴住腰。这是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认读生字 3.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4.互相交流。 5.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样写的?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 5.小伙伴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涌 1.师范读,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五、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忙”字 六、作业 1.有兴趣的小朋友亲手做个风筝和家长一起放一放。 2.课外读背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下册语文课文教案4教学目标 ★认识2 、3节中的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1个部首“冖”。 ★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文字的优美,感受小主人公对疾病的乐观态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被子的大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识字、认词 2、读文,“我”这个神奇的小精灵成了被子大地的主人,那我在这片土地上都玩了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2、3节。 二、读文、识字、写字教学 1、学习第二节,生自由读,勾画生字 ①读懂了什么?理解“足足一个钟头”体会喜爱之情,兴趣十足地朗读这一节。 ②识字学习铅、学习兵丁、穿、军。 ③指导读、赛读 2、学习第三节,生自由读勾画生字 ①“我”在玩什么游戏? ②识字(注意座——坐的区别)。 学习队。理解自已,指导书写。学习洋,进行扩词训练。 ③朗读。 3、有感情第朗读全文。 4、写字(指导写“军、穿)。 三、巩固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 2、识字、写字训练。 3、朗读全文。 四、总结、作业 1、以苦为乐的品质。 2、如果生病的是你,你会怎么做? 下册语文课文教案5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生字。 2.感受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3.在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雪趣,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乐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 指名说谜底。 思考回答:雪后是什么景象?在雪后你都喜欢做什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雪的世界当中,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二、新课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要读准字音,听听长句的停顿。 3.学生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 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听懂了什么?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 6.自读第二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每个小朋友都做了什么?理解比喻句。 7.孩子们玩得这么高兴,上课铃声响了,他们是什么心情呢?引出“恋恋不舍”,齐读最后一段。 8.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