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美术教案
范文

美术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活动目标:

1、交流和提升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车上各种设施在设计上的人性化理念(方便、舒适)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拍摄公共汽车上部分设施的照片和录像。

活动过程:

(一) 提出问题,引发兴趣

重点提问

1、 平时你们出发经常会乘什么车?

2、 你在乘公共汽车时看见车上有些什么东西?(幼儿边讲,教师一边用照片呈现)

3、 你知道车上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

(二) 观看录像,引起关注

重点提问

1、 车上的座位为什么要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黄色的座位为什么靠近车门?(教师追问:那么坐其他座位的乘客要让座吗?)

2、 车上为什么要装电视?

3、 乘车时,你如果不知道哪一站下车,可以借助车上的那些设施查询?

4、 后车门旁扶杆上的红按钮有什么用处?

5、 车顶上一个长方形的东西是什么?(空调)

小结:原来公共汽车上的许多设施有不同的用处,工人叔叔在造车时为大家想得真周到,让每一位乘客都觉得很方便。

(三) 想想设计,引发创造

重点提问

如果你来设计制造一辆公共汽车,你觉得还可以装些什么?怎样才能更方便乘客?

(四) 活动延伸

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表达、制作自己心中理想的公共汽车,如绘画、搭建、折纸等。

(五)反思:

1、 幼儿对公共汽车上的各种设施“似曾相识”,却“稍有经验”。因此i,这些看似平凡的设施激发了他们猜想、探索和发现的兴趣。

2、 如果能拍摄一些乘客使用这些设施的照片,让幼儿根据照片进行分析、猜想的话,活动会更加有趣,对幼儿思维的挑战也更有益,而且幼儿对设施用途的理解也会更加形象直观。

3、 也可考虑用区域活动或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后续活动,使高结构活动与低结构活动有机结合。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力。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3.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难点:能抓住春天的特点,有创意地表现春天。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教师:课件教学过程

1.寻找春天

(1)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寻找校园的春天,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2)交流:你发现春天在哪里?

(3)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到底是怎么样的?观察景色,欣赏图片,学生自己来总结春天的色彩。

(1)欣赏名作。

通过欣赏名作来总结春天的色调,看看画家如何用画笔来表现生机盎然的春天。

(2)春天的色彩。

用感官感受春天的色彩,在调色盘里找出春天的颜色。

3.布置作业

抓住春天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创作一幅春天的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只要能体现春天的感觉即可。引导学生耐心地完成作品,不要半途而废。

4.展示点评。

(1)将学生的作业布置成春天的花园,逛一逛“春天的花园”,一边逛一边评价。

(2)找一找最美的景色,说说美在哪里。5.拓展游戏小燕子。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废旧材料等教师:平面或立体的瓶贴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除了绘画,我们还有很多方法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比如歌唱、跳舞、诗歌。今天我们一起动动手,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一个春天的百花园。

以作品导入,技法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

2.欣赏环节

(1)平面作品的欣赏《小姑娘》《神奇的大树》。

布贴,综合材质的作品欣赏,在作品中总结剪、撕、拼、贴等一些技法。

(2)立体作品欣赏。从平面转为立体、教师示范。

学习教材中最基本的手工技法。立体花束的制作有点难度,教师示范起效果。

3.体验环节

(1)学生作业

动手实践,大胆表现。互相欣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4.课外拓展

利用完成的作品搞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动物录象、图片、图书、玩具、模型等

2、有关动物谜语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画画喜欢的小动物。

一、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猜一猜:

长长的鼻子, 白胖的身体,

大大的身体, 黑眼睛,

耳朵像扑扇, 最爱吃的是竹子。

四肢像柱子。

( ) ( )

我的脖子最最长,我还穿着花衣裳。( )

看一看:

播放动物的录象,请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它长的什么样?

你能学学它的叫声吗?

你能学学它走路的样子吗?

说说发生在它身上的有趣的事情。

二、画一画:

教师出示一些典型的动物外形,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并能夸张的表现出来。

启发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手法,如:毛笔、手指点画、拓印等。

适当的添加一些背景,运用一点遮挡关系。

三、鼓励学生画出有情节的画面。

小组之间可以先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连环画,表现一个连续的情节。

展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画。画连环画的小组可以分角色讲讲其中的故事。

课堂拓展:

将自己的作品与你的家人共同分享。

小组合作的作品可以留在学校留念。

执教时间:4月17日——4月19日

札记:

电脑课件在本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课件,学生很快的分析了各个动物的特征并进行了概括,作业效果也很精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做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动物录象、图片、图书、玩具、模型等

2、有动物谜语

课型:绘画综合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看一看

教师出示一些用彩纸粘贴的动物,学生欣赏。

学生讨论用彩纸粘贴和画动物有什么不同?

说说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表现。

小结:画可以用点、线、面表现,做主要以块面的层层粘贴为主。

拼一拼、摆一摆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用彩纸剪好的动物的各个部分,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拼摆成完整的动物。

做一做

(1)教师演示剪贴或用手撕一只动物,引导学生观察撕纸的手法。

(2)在黑板上贴出一个大的动物的乐园,里面没有动物,创设一个动物们要到动物乐园做客的情境,热情鼓励学生的参与。

(1)强调抓住动物的特征。

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做的动物自由的贴到动物乐园里,随意欣赏别人的作品,鼓励他们谈出对他人或自己作品的感受。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进行爱护动物的思想教育,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课堂拓展:

自己搜集关于动物的资料,进行课堂交流。

札记:其实做小动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就学过了,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做得太小,我只好让他们在纸上先来画一个统一大小的框,然后顶着框来画,这样大家画得才大起来。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在一次玩沙活动时,幼儿光着小脚丫在沙地上高兴地玩着,几个幼儿对沙地上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脚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争论起来。

——像火车轨道

——像一朵花……

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议论着,我被他们的议论声吸引住了,对这些脚印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有趣的脚印》活动诞生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充分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从中培养愉快的情绪,喜爱美术活动;

2、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启发幼儿在脚印上创造性地添画,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套绘画工具:水粉颜料、毛笔、彩笔、大白纸;

2、音乐《小脚》、抹布若干;

【教学理论依据】

《纲要》中提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做为教师应给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运用绘画这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使他们的情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美术活动,并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自我表达和表现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观察小脚,了解脚的外形特征。

*让幼儿脱掉自己的鞋子、袜子。

师:瞧一瞧,我们的小脚上有什么?

2、玩色游戏:小脚印。

幼儿同教师在脚上涂上各种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随着歌曲《小脚》音乐,一起在大白纸上随意跳舞,使大白纸上留下各种颜色不同、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脚印。(在活动中,让幼儿尽情地舞蹈,积极调动他们的快乐情绪。)

3、说一说:脚印象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脚印的不同及颜色的变化。

4、引导幼儿用辅助材料作画。如:彩笔、蜡笔、彩色纸等,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添添画画:幼儿自由添画把脚印变成其它物品。

师:现在小朋友来当魔术师变脚印,看谁变出来的东西最多。

(2)组织幼儿看小脚印变成了什么?(老师出示幼儿的脚印画,让幼儿欣赏)

(3)引导幼儿用辅助材料再次动手操作,制作脚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尽量和别人创作的不一样。

5、作品展示。

6、活动延伸:

(1)和父母开展“妈妈手、宝宝手”的印画活动。

(2)围绕这次活动,开展其它材料印画活动。如:瓶盖、纸团、蔬菜横切面印画等。

美术教案 篇5

1、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掌正确的观察方法。(了解、练习)

(2)用线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头部特征。(练习)

(3)通过绘画,(4)增强同(5)学之间的友情。(感受)

2、课时安排

一课时

3、课前准备、

写生用具:画板或讲义夹。

4、教学步骤

(1)作启发性谈话,

(2)揭示课题。

画好写生的关键是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作小结:对写对象进行认真地观察。这节课,将进一步学习写生的方法,给我们的同学画张像。

(3)导入新课。

找几位性别、发式、五官特征不同的学生到讲台前做模特,教师辅导学生对这些模特比较观察:

这几位同学的脸,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以一同学为例,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边观察边分析:由于位置角度的不同,结构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并作简单的板画。

1、头型特征:正面头像以鼻梁为中心线,2、左右两边相同3、。半侧面头像,4、人的五官位置和大小就产生了透视变化。着重观察头型特征,5、如大头、长脸、圆脸、扁脸………..

6、头发:发型。男同7、学,8、看他们的发际重点看耳前、脑后;女同9、学,10、发型各不同,11、无论短发,12、还是小辫,13、头发总比头型轮廓线略大一层。

14、五官特征:着重观察绘画对象五官中最明显的特征。如大眼睛、方鼻子、大耳朵、小嘴巴………..

教师简略演示后小结:写生时最重要的是细致观察,观察时一定要抓住写生对象最明显的特征。

(4)组织座位。

座位拉开一定距,被画的同学要坐隐,坐端正。

(5)学生写生,

(6)教师巡视指(7)导。

整个过程要严肃,认真。除了努力画出同学的特征外,要尽量美化。教师巡视时,不断表扬、鼓励仔细观察、认真写生的同学,避免学画时嬉闹和出现丑化同学的作业。

(8)展示一部分同学的作业

(9)引导大家讨论.

(10)具定优秀作业,给予鼓励.

(11)找出大部分同学共有的问题,教师作重点分析、演示。

(课后录:可以画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