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 |
范文 |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把盐藏起来》是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的第一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实验。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的单元,本节课用“小红军巧带盐”的故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猜想并深入研究,为下节课“水落盐出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知溶解的概念。 2、对食盐溶解的快慢提出猜想与假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知道加热、搅拌、碾碎三种方法可以使盐溶解得快一些。 能力目标: 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应用”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情感目标: 培养敢于和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科学态度。 法制目标: 通过战争年代与现实生活水平做比较,使生能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知在生活中应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实验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盐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 盐、搅拌棒、冷水、热水、烧杯、钥匙、蒸发皿(盛盐用)、量杯、水槽。 教学过程: 一、影片引入 1、观看电影《小红军巧带盐》片段。 师:提出问题,小红军完成了什么任务?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口述故事情节并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教师准备电影片段,学生进行精彩的观看,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电影片段造成的悬念,有助于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学习新知、开始实验。 1、研究盐能否藏在水中 师:提出问题,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 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设计实验验证。 师:巡视。 生:汇报猜想及实验方法。 师:发放实验器材。 生:开始实验。 师: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生:口述实验现象。 师:引导生知溶解的概念并板书。 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自主交流设计实验方法,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合作的好伙伴。 2、探究加快盐溶解的方法 师:小红军真聪明,用溶解的知识把盐成功的带到山上。可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稍微慢一点就有可能被敌人发现。那小红军是怎样将块状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设计实验验证。 生:各组交流想法并设计实验验证。 师:巡视。 生:汇报。 (1)、把食盐放在水里搅一搅会溶解得快些。 实验方法:把相同的盐同时放入相同的冷水中,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 (2)、把食盐放在热水中会溶解得快些。 实验方法:把相同的盐同时放入相同数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同时搅拌。 (3)、把食盐碾碎后溶解得快些。 实验方法:把两块大小相同的块状盐一块碾碎,另一块不碾碎,同时放在相同的水中搅拌。 师:点评实验方法并发放各组所需的器材。 生:开始实验。 师: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实验结论。 生: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师:引导生小结盐快速溶解的几种方法。 设计意图: 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法,说出实验现象,只要学生动手参与、仔细观察并动脑思考了,就一定有收获。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引导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活动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 三、知识拓展 1、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怎样使块状的盐快速溶解? 生:交流后回答。 师:评价并补充。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样可以加快他们的溶解? 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师:评价。 设计意图: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教师及时把科学与生活进行联系,不但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而且也使溶解的知识更加实用,能为生活服务。 四、渗透法制教育: 师:课的一开始我们观看了小红军巧带盐上山的过程,那时他们在战场上打仗。盐吃不上,饭也吃不抱,生活怎样? 生回答:非常艰苦。 师:我们现在的生活怎样? 生回答:非常好。 师:可没有他们的艰苦战斗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没这么美好。在生活中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并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我们从小要养成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力争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使学生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在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力争做到不浪费,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五、课堂小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 2、加快食盐的溶解方法有加热、搅拌、碾碎三种方法。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否把溶解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4、我们从小要养成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力争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 《把盐藏起来》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食盐、烧杯、筷子、热水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闪闪的红星》中小红军带盐的故事,请大家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板书课题:《把盐藏起来》) 二、自主探究 1、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请大家分组讨论,选出我们的最佳方案(学生选择,并简单的'说出理由)…… 看来大家一致认为,盐能消失在水中,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想不想通过实验来验证?那么,要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呢?(生交流) 请各组组长来材料超市选择你们需要的材料。 2、实验揭秘。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对,盐真的能化在水中,那么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板书:溶解)同学们,你们太棒了。 3、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中,但当时处境一定非常危急,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想法非常好,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得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个小组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大家真了不起,设计好了自己的实验,老师很佩服你们!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1)、实验用品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2)、分工合作。 (3)、用简单的语言填写实验报告单。 4、汇报交流。 谁能根据以上小组的汇报,对加快食盐溶解的条件总结一下? 刚才大家参与得非常积极,实验做得很认真,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太棒了,下面让我们看谁想得多! 5、联系实际学科学。 其实,溶解在我们生活中用途特别广,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样加快溶解?…… 三、拓展探究。 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心细,而且聪明。故事中的小红军也很聪明,他把盐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带上山。那么,盐该怎样取出来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课下先进行猜想,试着探究,并记录下来,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发现。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一个故事“小红军巧带盐”而引出教学内容的。这个故事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猜想并深入拓展的教学内涵。 首先,小红军急中生智,到农民家里把盐倒在锅里,然后怎么办?要让学生充分猜想:有的可能猜想小红军在锅里加很多水把盐藏在水中,这就是溶解;有的可能猜想小红军在锅里加适量的水,使盐最大限度的藏在水中,这就是饱和溶液,因为只有制成饱和溶液,才能在水中藏最多的盐。 其次,通过封锁线时,敌人没搜查出什么东西,就放他过去了,小红军是怎样把盐带上山顺利完成了任务的?也要让学生充分猜想:有的可能猜想小红军把棉衣浸在锅里的盐水中。让盐水完全渗透到棉衣里,然后把棉衣穿在外面通过敌人封锁线;有的可能猜想小红军把棉衣穿在里面通过敌人封锁线。 猜想之后,再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帮小红军选择藏盐的正确方法。 《把盐藏起来》一课的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使学生亲身经历“问题——假设——验证——总结——应用”的活动过程,在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步步推进,提高了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