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
范文 |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观察能力的培养)。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在阅读区新投放了5本《幼儿智力大世界》的幼儿杂志。(一般每周投放两至三本新书。) 2、阅读区"我爱阅读"小红花榜。 3、今天是学号9至18的幼儿进阅读区开展小组阅读区域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推荐新书。 1、向幼儿介绍新投放的书籍。 新投放的5本《幼儿智力大世界》的幼儿杂志,分别有不同的内容,有蔬菜类、动物类、交通工具类、形状类、色彩类。 2、教师着重讲解蔬菜类的《幼儿智力大世界》 介绍书名、封底、封页 针对图书中的文字向幼儿讲解。如:如何走迷宫、如何找不同等。 二、幼儿自由选择看书,教师观察,随机指导。教师观察幼儿看书的情况:如看书、翻书的姿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否能完整的看完一本图书、鼓励幼儿合作看书、帮助幼儿看懂比较难的图书等。 三、幼儿整理图书。 幼儿按照图书的标志将图书"送回自己的家",检查图书是否摆放整齐,整理坐垫和椅子等。 四、分享图书,教师幼儿共同讲评,奖励小红花。 1、幼儿分享图书。 幼儿介绍自己阅读的图书的书名以及图书简单的内容,以及在阅读图书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等,要求幼儿语言要完整。 2、教师幼儿共同讲评,奖励小红花。能够安静阅读、有良好阅读习惯、能够完整的介绍图书内容、以及比上次阅读活动有进步的幼儿,教师将在阅读区"我爱阅读"小红花榜上为他们盖上小红花。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2、学习儿歌,培养幼儿记忆力。 3、认识汉字“飞机”。 【活动准备】 1、挂图一幅,上有一直升飞机,机舱内坐一小弟弟。 2、玩具飞机一架。 3、儿歌写于黑板,纸遮住。 (飞机飞机,飞高飞低。飞机肚里,有个弟弟。弟弟弟弟,坐着飞机,飞上蓝天,钻进云里。) 4、字卡“飞机”,已识汉字“飞”。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飞机,引出汉字“飞机”(字卡贴于飞机背面) 1、大班幼儿表演,手里拿一架玩具飞机飞进教室。 2、幼儿观看玩具飞机,师操纵飞机,一会儿飞得高,一会儿飞得低。 师:这架飞机娃娃可真调皮,一会儿飞得高高的,一会儿飞得低低的。飞机娃娃还带来里一个好朋友呢!看看它是谁?(幼儿辨认,引导幼儿辨认“飞”)原来是字宝宝“飞机”(取下来),大家向飞机字宝宝问好:飞机你好!给飞机字宝宝照个相! 3、小朋友把眼睛闭上,调皮的飞机字宝宝要和小朋友捉谜藏(字卡藏于儿歌处)我们等会儿把它找出来。 二、学习儿歌。 1、教师手拿飞机,做飞高飞低的动作,幼儿观察,师引导说出:飞机飞机,飞高飞低。 2、出示小朋友坐飞机的挂图,师:看看又飞来了一架飞机,是谁跑到了飞机的肚子里面去了?引出儿歌第二句:飞机肚里,有个弟弟。 3、师:弟弟坐着飞机,飞到哪儿去?(幼儿自由发言,师引导观看蓝蓝的天空和白云,学习儿歌第三句:弟弟弟弟,坐着飞机,飞上蓝天,钻进云里。) 4、完整教读儿歌两遍,幼儿看挂图自读一遍。 三、复习认识汉字“飞机” 1、师:刚才飞机字宝宝跑到这里藏起来了,现在我们来看它藏好了没有,找不找得到它的好朋友(将遮的纸拿开,取出字卡飞机,幼儿认读。然后引导幼儿找儿歌中的飞机汉字,并用红粉笔圈出来。) 2、幼儿指认儿歌中的飞机汉字,认读儿歌,朗诵儿歌。 四、发展幼儿语言。 1、复习念儿歌,幼儿根据内容创编动作。 2、师:刚才儿歌里说飞机有时候飞得……有时候飞得……(让幼儿说出高和低,飞机飞得高,飞机飞得低等等。) 3、师:是飞机在哪里飞?(幼儿语言:飞机在天上飞,飞机在蓝天上飞,飞机飞在高高的蓝天上等等,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 4、小朋友想坐飞机吗?你想坐什么样的飞机? 五、介绍飞机的种类: 战斗飞机、制胜飞机、客机……小朋友还会折纸飞机。 六、巩固念儿歌,识字飞机,请小朋友折纸飞机。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2、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3、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1.“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2.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出示字卡“顶”、“蘑菇”) 3.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5.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六、延伸活动幼儿边阅读小图书,边用颜色笔将认识的字圈出来。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在大熊过“拥抱节”的情境中,体验大熊的情绪变化。 2、感受被朋友原谅和接纳的情感,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互相珍惜的情谊。 3、初步感受人们之间互相拥抱的意义。 准备: 课件《大熊的拥抱节》;ppt图片;背景音乐 过程: 一、大熊要过拥抱节 1、说一说自己喜欢过的节日,引出主角大熊,他想过什么节日?(拥抱节) 2、猜一猜,拥抱节会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二、分段欣赏——感知拥抱 1、体验大熊沮丧的情感 (1)猜一猜大熊想过一个怎么样的拥抱节?数字100可能代表什么意思? (2)大熊看到它的动物朋友们,好朋友们愿意和大熊拥抱吗? 2、观察讨论:怎样获得朋友的爱和拥抱 (1)大熊心里沮丧极了,大家能帮大熊想想办法吗?满足一下他的心愿呢? (2)如果你的朋友也曾经和你有过不愉快,那你愿意和他过拥抱节吗? 3、完整欣赏媒体《大熊的拥抱节》 幼儿感受和朋友在一起拥抱的快乐情绪 三、经验拓展:我们的拥抱节 如果我们人类也有拥抱节,除了和好朋友拥抱之外,你还想和谁拥抱?为什么?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对早期阅读活动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逐页翻看图书,愿意讲述图书中的内容。 2.学习句式“天黑了,xx睡在xx地方”。 活动准备: 大书一本,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出课题。 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时候,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天上有月亮和星星)教师告诉幼儿这本书的题目叫《天黑了》,幼儿学说两遍。 二、逐页翻看大书,引导幼儿讲述图书内容。 1、天黑了,老虎睡在哪里?(山洞里)幼儿学说:“天黑了,老虎睡在山洞里。” 2、以此方法学说句式“天黑了,小牛睡在牛圈里”、“天黑了,小猫睡在篮子里”、“天黑了,小狗睡在狗窝里”、“天黑了,兔子睡在地洞里”、“天黑了,蜗牛睡在篮子里”、“天黑了,鱼儿睡在鱼缸里”、“天黑了,小鸟睡在鸟窝里”、“天黑了,袋鼠睡在妈妈的怀里”。 三、教师边翻书边连贯讲述一遍故事。 四、幼儿跟着老师边看书边讲述一遍故事。 五、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仿编:“天黑了,xx睡在xx地方”。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馆是藏书、借书、看书的地方,图书馆里有书库、阅览室、借书处等;了解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2、进一步激发对书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1、写有“图书馆”、“静”的汉字卡片。 2、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幼儿参观图书馆。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出示“图书馆”、“静”的汉字卡片,提问: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字? 2、组织幼儿讨论: 1)那些地方有图书馆,你去过没有? 2)图书馆是做什么用的?那里有些什么?你知道进图书馆借书要遵守什么规则吗? 3、讲述:说说周末父母带自己到图书馆都看到了什么? 4、分组讨论: 1)说出书库、阅览室、借书处是做什么用的。 2)电脑借书处、电子阅览室和一般的借书处、阅览室有什么不同? 3)人们是怎样在阅览室里看书的? 4)你喜欢图书馆吗?为什么? 5、联系班级图书角,请幼儿说说应该怎样管理我们的图书角。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重新布置班上的“图书角”并制定规则。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7一、活动目标: 学习按故事顺序看图书,初步掌握故事大意。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册“会走路会说话的.树”图书 三、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引导幼儿按数字顺序阅读图书。 2、幼儿自我阅读指导要点:了解掌握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说说议仪:(1)请幼儿讲讲故事大意。 (2)告诉幼儿下次把这个故事讲给中班弟弟妹妹听。 活动二、大带小共同阅读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共同阅读,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图书阅读的兴趣。 2、体验关心帮助弟弟妹妹学习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大班幼儿人手一张图片且初步掌握故事大意,学习按顺序看图书,表演道具等。 三、活动过程: 1、大小结对,自由组合:幼儿自由结对,相互找到自己愿意合作的伙伴。 2、大小共读,尝试表演 (1)哥哥姐姐边看图边按故事顺序把故事大意讲给弟弟妹妹听。 (2)师生共同分析并讲述故事大意。 上一页[1][2][3]下一页 ①分析故事中的角色,角色所需的道具及出场顺序。 ②尝试表演,采取“大带小讲故事,大带小表演”;“大班演、中班讲”;“中班演、大班讲”等多种形式。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8目标: 1.在体会浓浓的友情的同时学会给予,了解给予比索取还快乐! 2.幼儿能大胆的设计生日礼物,有创造性. 准备: 画纸、油画棒、绘本《月亮,生日快乐》、音乐伴奏《生日快乐》、在一面墙上布置夜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过程: 1.出示绘本《月亮,生日快乐》。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本书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月亮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不能像小朋友一样和大家一起庆祝生日,今天我们一起为他庆祝好不好? 2.制作生日礼物。 ——那月亮要过生日了,我们要送生日礼物啊!小熊送了什么?(帽子) ——那我们一起来问问月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用你的心去听一听月亮说的是什么?你想它是什么,就用你的小手制作什么!做好了就送给月亮。 3.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背景音乐《生日快乐》伴奏。 4.展出幼儿作品。(事先在一面墙上布置夜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5.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你设计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民间绘画的特点和色彩美。 2、懂得学任何本领都应该踏踏实实。 活动准备 图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木工用的刨子、锤子、锯子、刻刀,让幼儿猜猜这些是什么?是谁使用的工具?向幼儿介绍书名《小木匠学手艺》,猜猜故事中可能会讲什么呢? 二、师幼共同阅读 与幼儿共同阅读图画书,通过翻页的节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三、幼儿自主阅读。 阅读结束后请幼儿围绕如下问题进行讨论: 1、师:小木匠开始是怎么学艺的,后来为什么又学雕花了呢?2、老木匠送给小木匠会动的木驴经过敲敲打打,怎么就动不起来了呢 3、小木匠最后怎么做了呢?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不管学什么本领,都应该踏踏实实、执着持续地学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四、欣赏图画 师:这本书中的图画好看吗?为什么?有什么特点? 引导幼儿感受中国民间画的特点和色彩美,享受传统民间活泼且饱满的用色,大胆而丰富的造型。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故事化的情节中,认识汉字“大”“小”,并能够按物对应地配送汉字。 2、让幼儿知道看书时要一页一页地翻书,并能将“大”“小”汉字对应地运用到故事中。 3、初步引导幼儿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联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了歌唱“大猫和小猫”。 2、幼儿每人一本图书“大猫和小猫”,及教师示范的范本一套。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大猫和小猫,导入活动。 2、出示图片“大猫和小猫”,引导幼儿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起来。 内容:我是一只大猫,大猫爱吃大鱼。我是一只小猫,小猫爱吃小鱼。大猫和小猫是好朋友。 3、引导幼儿初步认读“大”“小”。 4、迁移话题,进一步认识“大”“小”的特征,并让幼儿学习配对。 让幼儿将“大”送给大猫玩的大积木,将“小”送给小猫读的小书。 5、幼儿分组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大”“小”汉字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引导幼儿能一页一页地翻书,并能初步读懂句子的意思。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11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并说说符号的作用。 2、养成自觉按公共场所的符号标志行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收集一些能让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教师也准备一些常见的“符号牌”以及借助幼儿操作的符号材料。 2、准备教育挂图《语言·阅读活动·会说话的符号》、学习包《语言·阅读活动·会说话的符号》。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看教师的手势,让幼儿说一说,老师的手势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 (1)教师对着幼儿,用食指贴在紧闭的嘴巴上,表示请幼儿安静。 (2)教师用食指顶着手掌,表示停止。 2、教师请幼儿用一些手势来表示自己想说的话。 幼儿用中指与食指形成“V”状,表示“好”,“胜利”。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有许多符号不一定都要依赖语言或文字。 3、教师出示挂图《会说话的符号》,让幼儿互相观察,互相讨论交流,然后集中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符号?这个符号在说什么? 4、教师讲几种常见符号的特征和用途,并教育幼儿遵守符号标志的规则。 中班阅读区域小组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教案 篇12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蜗牛身上的色彩猜测蜗牛吃的食物,想象故事情节的变化,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2、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彩红屋黑板、透明胶。 2、小图片六张、一只没涂颜色的蜗牛。 活动过程: 1、出示蜗牛(一只没涂颜色的蜗牛),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这是什么?(蜗牛)蜗牛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谁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这只蜗牛的本领可大了,它会变颜色的,是一只变色蜗牛。猜猜看它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2、逐一出示图,理解故事内容。 ⑴教师直接讲述第一天。问:它怎么会变成绿色的? ⑵它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呢?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问:它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3、完整地听一遍录音。 4、幼儿集体讲一遍。 5、师:小蜗牛还会吃什么呢?又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请知道的小朋友下课后来告诉老师。 活动延伸:将幼儿用书放在阅读区,鼓励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主动地阅读,并与同伴交流。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