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 |
范文 | 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1一、教材解读: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组教材的主体是“ 热爱田园生活”,《渔歌子》这首词是唐代文学家张志和的代表作。整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西塞山的美丽景色。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一个“不须归”唤起了人们对江南的眷恋之情,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一>教学目标: 1、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进而背诵这首词。 2、通过品味文本,想象画面,走进作者的心灵。 3、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文本进行想象,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以及了解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情”的艺术表现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 “不须归”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学课时:一课时 4、教具准备: 课件 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2教材分析: 本课为象形归类识字。 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 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热爱汉字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有了一定识字基础,教师要注意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学流程: 一、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说师贴上生字卡片)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3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0芬尼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