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 |
范文 |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中班的教案(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能在调查、访问、欣赏等活动中获得中秋节的相关经验,并大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3、能安静的倾听同伴的表述。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资料和丰富相关经验。 2、幼儿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图书。 [活动过程] 1、交流相关经验,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和有关风俗习惯。 (1)幼儿自由结伴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集体交流,丰富相关经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交流,提醒幼儿能安静地倾听同伴的表述)。(3)拓展有关经验。 指导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事情或问题? 2、通过欣赏图书《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1)欣赏图书,了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内容。 (2)交流自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 指导语:你从这本书上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边看图书边完整地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4)交流自己听过的其他传说。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小百科: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秋夜圆月图片、《中秋节的来历》动画视频、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 材料准备:月饼 活动过程: 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你们猜猜,月亮上都有什么呢? 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出示各过中秋节习俗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人们一般会干什么呀? ——除了吃月饼、赏月,你还知道什么中秋节的习俗吗? 教师请幼儿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 ——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月饼,我们一起来分享品尝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儿可以自行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附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为了受苦的人们,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西王母十分欣赏后羿的勇气,送了后羿一颗仙丹作为奖励。后羿只要吃了这个仙丹,就可以飞到天上住。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收了起来。有一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想抢夺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冲进了后羿家里。为了不让坏人得到仙丹,嫦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后,嫦娥发现自己飘了起来,还越飘越高,向天上飞去。嫦娥舍不得后羿,于是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月亮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兔子陪着嫦娥。从此以后,后羿都只能在夜里,望着月亮思念嫦娥。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欢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与嫦娥可以早日团圆。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乐。从此以后,中秋节赏月、拜月、祭月的习俗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兔儿爷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护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欢与尊敬。 关于兔儿爷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无药可医,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死难无数,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 嫦娥在月宫里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月宫中捣药的玉兔下界去为百姓们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变成了一个白衣郎中怀抱着玉杵和药臼来到了民间。 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来历,都忌讳玉兔的一身白衣,不愿意给他开门。机灵的玉兔就来到庙里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装穿上,这下老百姓感觉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纷纷打开家门迎接他。 玉兔挨家挨户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为了尽早结束老百姓的苦难,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种动物们都来帮助玉兔,日夜载着玉兔东奔西走,玉兔在大伙的齐心帮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内外的瘟疫,回月宫去了。 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绘做成玉兔的样子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日子会摆上新鲜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里兔儿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 篇3活动目标: 动力系统: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能力系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知识系统:学习词组“又大又亮又圆”,理解字词“钻”、“挤”、“团圆”、“欢乐”。 活动准备: 1、图片《中秋节的月亮》(PPT) 2、字卡(中秋节月亮镜子团圆欢乐钻挤月饼)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什么时候是中秋节?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你和谁一起过中秋节?都做什么? 二、进行: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问: (1)图片上有什么?(月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房子) (2)月亮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用“又……又……”的方式) (3)大家都在做什么?(吃月饼、喝饮料、做游戏) (4)每个人心情怎么样?(开心、高兴、快乐) (5)图片上说的.是什么节日?(字卡:中秋节) (二)教师借助PPT图片朗诵散文,幼儿欣赏,初步了解散文内容。 提问: (1)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用“又……又……”的方式回答) (2)中秋节的月亮像什么?(字卡:镜子) (3)中秋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字卡:团圆) (4)团圆的时候家家户户心情怎么样?传出了什么样的笑声?(字卡:欢乐) (5)谁从窗户进来了?怎么进来的?(字卡:钻,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6)月亮还从哪进来了?怎么进来的?(字卡:挤,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7)月亮还洒到哪了?(字卡:月饼)月饼变成了什么?(字卡:月亮) (三)教师带领幼儿借助字卡、图片一起跟读散文。 讨论: (1)听完散文想想你过中秋节时是什么心情? (2)你喜欢中秋节的月亮吗?为什么? (四)教师带领幼儿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三、结束 鼓励幼儿将散文说给爸爸妈妈听。 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绘画月相,了解月亮渐变的过程。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3、有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月饼、各种水果。 2、学习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 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那一天吗?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使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或丰收节,为什么? 教师小结: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月圆就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把中秋节叫团圆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 3、了解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以及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提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都吃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观察月饼的外姓,知道月饼又圆又大,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提问: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月饼品种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呢? 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品尝月饼、水果,体验分享的.快乐。 (1)幼儿结伴讲有关月亮的饿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诗。 (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中秋食物。 活动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以及一些民间习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直接体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玩月饼盒节日的由来(大班)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图片。 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图片及网络资料。 活动过程: 1、中秋节的由来请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习俗。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2、结合录音磁带讲述请幼儿观看图片进行讲述。 3、活动结束,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 篇6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难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剖析: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三、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中秋节中班的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 活动过程: 1、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早上来园后,互相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十五过后,将自己的记录带到幼儿园,挂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寻找月亮变化的规律。 3、从十六开始,晚上观察后,早上来园后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互相讲述。 4、坚持记录一个月后,引导幼儿总结、表述月亮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反思: 家长的配合意识有待提高,只有唐沁等几个孩子记录的很完整,很仔细,其他孩子的.记录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讲述,参与的感官太少;还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无关紧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动配合,没有和孩子一起观察月亮,所以当老师让他讲述发现的时候,孩子无可奈何。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