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
范文 |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2.难点: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教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活动过程: 1.尝试发现 1)今天,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的活动器具,请孩子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请每个孩子拿一样你喜欢的器具玩,玩的时候你要仔细地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提问:你玩了什么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找身体会动的部位 1)我发现你们的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位纸宝宝,请孩子们一边动动你们的身体一边把发现身体上会动的地方用笔点出来。 2)请你们把身体上会动的地方告诉大家吧 孩子们讲出会动的部位老师在放大的纸宝宝上记录并相应让孩子们动动该部位。 3.游戏:动一动 1)纸宝宝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动一动的游戏。 2)老师点到纸宝宝什么部位,你就动什么部位。让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每个部位动5下。 3)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我们人的身体就很灵活,样样事情都会做。 4.延伸活动: 身体外面可以动,那么身体里面部位会动吗?请孩子们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书,用你们的心、眼睛慢慢地去发现,看谁发现的小秘密多,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2活动设计背景 因幼儿对自己的身体不是很了解,这节常识教育课,主要是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保健常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和同伴,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各部位的情况。 2、在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的活动中体验人体有许多部位会动。 3、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音乐的节奏,做出各种造型。 4、会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身体的各部位。 难点:会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自我。 活动准备 1、一些键子、篮球、跳绳等体育用具。两张字卡。 2、活动用的音乐曲《头发、膝盖、脚》、《我们是机器人》。 3、每人一本适应性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做几个动作,让小朋友说说老师在干什么,什么地方在动。 二、出示字卡:“会动的身体”。 三、让小朋友观察自己和同伴,说说人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四、游戏:看谁快又准。(略) 五、感受会动的身体。 1、提问:师:“小朋友平时是怎样锻炼的?”让几个小朋友来示范动作。“他们身体折哪些部位在动?” 2、游戏:出示体育用具,幼儿说出名称。然后老师出示一样体育用具,小朋友就做出相应的动作。 3、小结:(略) 4、保护我们的身体。 (1)出示漫画图。让幼儿了解图中的人是怎样受的伤,平常我们应该怎样注意保护自己。 (2)小结:(略) 六、老师弹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境,用身体各部位表现音乐的节奏,用形体创造性地做出各种动作和造型。 七、完成练习。 把书发到幼儿手里,老师讲解以后,幼儿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本主题是以观察自己和同伴,了解人体的各部位的情况为主线,在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的活动中,让幼儿去体验人体有许多部位会动。并会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学习处理一些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3活动内容:我们的身体 认识自己,是中班幼儿在集体中能够独立学习生活的心理基础。活动从认识自己的身体着手,到认识自己的能力,为幼儿确立了"我已经长大了"的概念,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产生了我还会长大的期待。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身体长大"了,在与情景的交流中发现"本领变大"了,使幼儿在感性活动中获得直观的认识,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活动一:耳朵有什么用目标: 1、能够知道耳朵的更多用处。 2、能根据散文中部分内容做一做,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程: 一、猜谜语,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讲述谜语。这个谜语就在我们自己身上,猜猜看究竟是什么。 2、原来是我们的耳朵,那么今天我们的小耳朵朋友要跟我们一起学本领了。 二、欣赏散文 1、小耳朵朋友带来了一首散文送给我们小朋友,他想让你们知道他的本领有多大呢,我们赶快来听听吧! 2、欣赏完散文,请小朋友们说说散文提到小耳朵有哪些用处? 3、除了散文里提到的,你觉得小耳朵还有哪些用处?假如没有耳朵,将会怎么样?耳朵会生病吗? 三、做做玩玩 1、我们的耳朵很想给小朋友们表演它的本领,所以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让小耳朵来表演。 2、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带上眼镜,带上耳机听音乐等。 活动二:小手歌目标: 1、引导幼儿能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大胆的表演小手歌,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表演。 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知道你的小手有哪些本领吗? 二、熟悉歌曲内容 1、今天,老师的两只小手学会了新的本领,它在问你们的小手:"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 2、听听这首歌曲里面都有什么?老师把歌曲前两段以儿歌形式念一便,两只手做动作。 3、请已经学会本领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念儿歌。 三、学唱歌曲、 1、我的两只小手说,这首儿歌很好听的,如果唱给大家听就更好了。那我们来听听唱的好不好? 2、请已经学会本领的幼儿跟我一起唱。 3、和小手一起表演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小手除了可以做雨伞、雨点,还有什么?(引导幼儿还可以做太阳、蝴蝶等) 2、演唱幼儿创编的歌词。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4活动目标: 1.尝试捕捉画面中的关键信息,能较清楚地表达对图片的理解。 2.了解我们头上的“洞”及其作用,乐意在游戏中运用感觉器官进行探索。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图书、花露水、魔盒(糖果)等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洞” 环节意图:感知理解什么是洞,引发对洞的兴趣 1、钻洞游戏,体验钻洞的乐趣 2、观察生活中不同的“洞”,幼儿看看猜猜引发对洞洞兴趣。 提问:没有这些洞会怎么样呢?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洞,它们都各有用处。 3、流鼻涕的“洞”: 了解除了生活中有很多洞,我们的头上也有洞。 二、我们头上的“洞” 环节意图:捕捉画面关键信息,了解头上的“洞”的作用, 1、找一找:头上的“洞” 找找、说说头上有哪些“洞”,翻出相应的图片 2、介绍绘本 介绍书名,幼儿自主阅读(书中“小锁”前的部分),找找刚才说到的“洞”,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3、呼吸、闻味道的洞——鼻子:(共同观察画面,引导观察) (1)提问:鼻子“洞”有什么用呢?书里哪幅图片告诉你鼻子可以呼吸? -寻找绘本中相应的页面,通过呼吸体验理解图片内容。 小结:鼻子“洞”帮助我们呼吸。 (2)寻找出书中另一幅与鼻子相关的画面。 通过辨别花露水的味道,理解画面所表达的鼻子的作用。 小结:鼻子把闻到的气味报告大脑,大脑想一想就知道闻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味道。 4、听声音的洞和看东西的洞(引导幼儿通过自主阅读捕捉、理解画面关键信息) (1)听声音的洞——耳朵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经验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游戏:听听、想想、猜猜 听听电话铃声、救护车鸣笛声,想想、说说是什么 小结:耳朵听到的声音报告大脑,大脑想一想就知道听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声音。 (2)看东西的洞——眼睛 -阅读眼睛页面,尝试通过画面理解并表达眼睛是怎么看东西的 -游戏:看看、想想、猜猜 通过看到的动物影子及动物局部进行推测,并能清晰地表述判断的理由。听声音再次进行删选与判断。 小结: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会报告大脑,大脑会把接收到的信息放在一起,然后向我们报告:“报告小主人,前方发现……”。 5、吃东西的洞——嘴巴 回顾头上还有哪个洞洞没说到,知道嘴巴有吃东西的作用。 6、游戏:“魔盒”里面有什么? 用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的方式猜测魔盒里是什么,并用嘴巴尝一尝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说明理由。 小结:原来大脑收到的信息越全面你做出的判断就越准确。 三、身体里的洞 1、鼻子、耳朵、眼睛、嘴巴,我们头上的洞真不少,它们都很重要。说说我们身体上除了头上有“洞”还有哪里有“洞”呢? 2、打开小锁引发幼儿阅读绘本后半部分的兴趣,将绘本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延伸阅读。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5一、设计思路: 进入中班后,我们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 《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出于孩子们的动机、兴趣,我们一起探索了不同形式的走、跑、跳。孩子们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意。因此,我就开展了探索“身体、移动”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利用身体的四肢包括头、腰等各个部位来尝试移动,从自己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本次活动的宗旨。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走、跑、条、跳、爬、滚等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 2、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孩子对走、跑、跳的不同形式有了尝试和探索。 四、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绕场进行走、跑、跳的多种练习。 走(慢走、快走、高个子走……) 跑(高抬腿跑、踢屁股跑……) 跳(双脚跳、单脚跳、转圈跳……) 2、我的身体会移动。 1) 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用不同方法来移动身体。 要求:利用身体的移动,到达终点。但不能使用走、跑、跳三种动作。 2) 挑战 个别幼儿进行动作的挑战,其余幼儿当裁判,判定该幼儿挑战成功或失败。 鼓励幼儿积极挑战,利用身体的所有可利用的部位(肩膀、腰、臂、膝盖等)来尝试移动。 和幼儿一起来积极尝试有创意、有难度的动作。 3、放松运动 游戏“雪人要化了”。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6主题的产生与说明: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关注了,如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幼儿的谈话中,有意无意说到了自己的身高,自己与别人的性别等,而且对这些非常感兴趣。因此,就有了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 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能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另外,我们结合冬季的天气特点把主题活动从身体扩展到运动,于是我们又有了“运动身体”这个主题。运动,是生命与火力的外显特征。运动所表现出的力量、姿态、灵敏------使健与美得以和谐统一。幼儿对人体运动、动物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些孩子对后者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运动,又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从小爱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收益终身。孩子天生好动,我们的身体是怎么动的?蚂蚁、蚱蜢、小鹿、小鸟又是怎样动的?在探索和常识中,孩子门可以获得丰富的身体经验和运动经验。他们发现人和动物都会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健康;身体运动和控制身体是多么有趣,它为发展感知觉、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此同时,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渐建立起来,他们能从运动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主题活动的目标: 1、认识身体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体验他们的作用。 2、运用测量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 3、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4、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 5、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 6、引导幼儿能连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谈话,不插嘴。 7、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大胆表现运动中的人和动物的身体。 环境创设 1、在墙面布置一幅有关幼儿运动着的动作的图片。 2、班级放置人体模型,供幼儿探索。 3、和幼儿共同设置班级运动会的项目表、报名表。幼儿自由报名参加班级运动会。 4、有意识地在室内放置一些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的物体。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人体的资料。 2、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能利用假日带孩子晨练、远足等。 3、和家长一起共同为班中的肥胖儿陆思越、包怡婷制定合理的食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观看一些体育比赛。 5、多与孩子开展一些创造性的肢体表演活动。 6、能与孩子一起开展一些手指、手影游戏,激发孩子对手影的兴趣。 7、能与孩子开展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班级运动会,争取在运动会中友好的表现。 主题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指南》,教师逐渐懂得了在实施课程计划时,应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支持幼儿的发展。本次主题活动--“身体”,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另外,我们结合冬季的天气特点把主题活动从身体扩展到运动,于是我们又有了“迎新年娃娃运动会”这个活动。通过运动,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发育、增强了体质,同时又促进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往、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从小爱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收益终身。与此同时,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渐建立起来,他们能从运动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7活动意图: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处。 2. 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 3. 萌发保护“洞”的意识。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PPT“我们身体里的洞”。 2. 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五角星标记。 3. 纸制背心、短裤。 活动过程: (一)洞洞大猜想。 1.出示PPT1 :一个洞 这是什么洞?(下水道) 2. 出示PPT2:许多洞 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什么洞?(洗澡喷头上的洞,长得像莲蓬,因此我们叫它“莲蓬头”) 3. 出示PPT3:两个洞 这两个洞是什么? (二)寻找身体里的“洞”,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1. 找“洞”游戏:分组找身体里的“洞”,并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2. 自主阅读,发现身体里更多的“洞”,集体讲述“洞”的本领。 (三)给“洞洞”分类,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1. 把哪些“洞”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哪些动要露在外面?为什么? 2. 哪些“洞”要藏起来,为什么? 3.帮娃娃藏“洞”。(为娃娃"穿"背心短裤)要藏起来的"洞洞",我们要特别地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别人摸。 4.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和同伴继续阅读图书,找身体里的“洞”。 2、钻洞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 第二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8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运动游戏是指幼儿在室内外运动场所进行的,自定运动形式、自选运动器械或手持玩具,也可以利用自然物或徒手,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游戏活动。进入中班以后,我班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如何让孩子更喜爱运动,注意科学的运动呢?于是我选择了《幼儿运动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这一课题。本阶段我班正在开展《运动身体》的主题活动,通过音乐活动《健康歌》、语言活动《胖胖兔减肥》、综合活动《小小运动员》、《木偶娃娃》、游戏活动《照镜子》以及带领幼儿参观健身房、做健身操等多种形式,幼儿从了解别人运动开始,到参与运动,亲身感受运动身体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兴趣: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动的?我们身上什么地方会动?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身体、移动”这一活动,让幼儿从自己的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我设计和开展这一活动的宗旨。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让幼儿发现身体中会动的部位。 2、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 3、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走、跑、跳等动作的不同形式有了初步的尝试。 2、伴奏音乐磁带。 3、材料准备:投放呼拉圈、纸皮圈、脚印、高跷、跳袋。 4、场地准备:铺设泡沫软垫、设置“铁丝网”、隧道、画上数字格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感知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内外部可以动的部位。 1、幼儿听音乐绕场进行走、跑、跳的.多种练习。 2、引导幼儿找出自己身体外部会动的部位,大家一起感知一下。 3、通过《木头人》游戏和听、触摸,引导幼儿感知身体内部会动的部位。 二、探索活动:我们的身体会移动。 1、幼儿自由尝试用不同形式的走、跑、跳、爬等动作来移动身体。 2、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探索的移动身体的方法。 3、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由探索一人或多人一起移动身体的方法。 4、放松活动:雪人融化了。 三、分享经验 1、幼儿自由交流运用材料来移动身体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3、播放《走路》音乐,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结束。 活动反思: 一节活动,时间有限,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每一格孩子都要有所锻炼或提升,我们只能通过材料来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9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身体能活动的一些部位,对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活动重点: 通过自身探索,感知身体多个地方能动。 活动难点: 认识关节这一新名词。 活动准备: 纸偶娃娃,人物动、静活动图片,如跳舞、织毛衣、踢足球等,记号笔等。 设计理念: 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中班孩子的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显然要比小班孩子大而多,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兴趣,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也开始萌芽。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我们的身体》,通过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充分运用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探索身体会动的秘密,原来是关节在动,从而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接受"关节"这一概念。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木头人"——孩子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动的,老师正好作小结。 老师(小结):人不动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们都是有生命的。 二、跟着音乐动一动——让灵动的身体与前一个活动"木头人"形成鲜明的比较。 三、说说:人有哪些活动——了解人的许多活动,感受生命的丰富。 老师:跳舞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她在干什么?织毛衣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踢足球也是一种活动。你们知道,人还有哪些活动呢? 四、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活动呢?是因为人的身体的许多部位能动。 1、边动边记录:你的身体有哪些地方会动的? ——记录在纸宝宝上。 2、讲讲哪些地方能动,讨论: 这个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如果不会动会怎么样? 这里会生什么病? ——通过"能动"和"不能动"的比较(在感受不会动时,可以请 孩子尝试不动某部位,做一件事,可以有这样的指导语"瞧,不动不行吧"、"动了才方便呢"等等),感受活动部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介绍骨折、脱臼。 ——与生活保健相融合,如果能与本班孩子的健康情况相结合则更好。 五、我们身体会动的地方还很多,我们以后慢慢去发现——这个活动还没有完,因为事实上,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发现 还没有停止,可以在教室挂本本子,供孩子进行专题记录。 活动延伸: 我们身上除了这些能看得见的地方可以动,在看不见的身体里面也有会动的地方。下课后请你们去找一找,把你的发现和你的朋友分享一下! 反思: 今天幼儿表现不是很好,散文中提到耳朵的用处,大多他们都没听清楚。分析原因:可能是受到散文的局限性,因此幼儿的想象能力没有发挥出来,也许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太高了。建议与措施:今天的活动,使我体会到,孩子们是十分喜欢一些实物的东西,非常喜欢把眼镜带在自己的耳朵上玩,但这些实物太少了,不能使所有的幼儿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多准备教具。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0活动目标: 1.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2.能够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欢阅读绘本,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展示ppt看图猜测,激起幼儿兴趣。 师:咦!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 师: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的洞? 师:那么,这又是什么呢?它会是什么呢? 师:这这有两个洞,它会是什么呢?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幼儿猜测) 二、探索身体里"洞"的秘密。 1.师:哇!这里的两个洞又是做什么的?幼儿猜测。 鼻孔有什么用处呢?(鼻子可以闻气味,还可以用来呼气吸气。) 2.幼儿操作。 (1)师:我们的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呢!请你们找找看。 (2)看幻灯片讲解这些洞洞都有什么作用?。 3.师:你们知道小宝宝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 4.师:听说身体上还有被堵住的洞,猜猜是什么洞? 你的肚脐眼是怎样的? 5.看图小结。师:我们身上的洞真多啊,有……洞,有……洞,…… 6.师:如果我身体上没有洞,会怎样呢? 7.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是那么重要啊!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同时也保护我们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三、活动结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有的洞洞是对我们有益的,有的洞洞是有危险性的、有害的。让我们去找找,发现更多的洞洞吧!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1主题来源: 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既熟悉又陌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脸上的五官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乐趣;自己的小手、小脚都还有些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本领;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些什么区别;鞋子、服饰等都穿不下了,是不是因为它们变小了;长大以后身体的各个部位和自己身体的关系……“我们的身体”这个主题能帮助孩子解开自己的这些疑惑。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我又多高、能干的小手、会变化的表情、可爱的小脚丫等,进一步了解身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的联系,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在了解身体奥秘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发现父母养育自己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更能引发幼儿关爱自己的家人,使之从小就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主题目标: 1、了解的身体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体验它们的作用。 2、运用策略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 活动名称: 我想长大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小老鼠、青蛙身高、体重的变化,了解饮食、运动与身体长大的关系。 2、引导幼儿大胆地想象让自己长大的方法。活动准备:PPT《我想长大》、幼儿对测量身高体重有一定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比较小老鼠、青蛙身高体重的变化看PPT《我想长大》 1、你们觉得它们长大了吗?从哪里看出来它们长大了? 2、小老鼠小青蛙原来多高?原来多重?现在多高?现在多重?观察:身高树2—3天平秤苹果2只—3只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小老鼠长高了吗?原来是2现在是3,原来两只苹果现在三只苹果。) 二、观察讨论,发现饮食、运动与身体长大的关系。 (一)提问: 1、小老鼠怎么会长大的? 2、小青蛙的身高和体重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二)再次观看PPT小结:小老鼠吃了许多食物长高了、长胖了,小青蛙天天锻炼也长高了、长胖了。 三、大胆想象,勇敢地说说让自己长大的办法 1、除了长高了,长胖了,还有那些事情让我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呢? 2、我们一天天都在长高长大,你还想长大吗?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长高长大?(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并大胆讲述) 3、提升:身体的变化、本领大了都说明我们长大了。祝贺你们长大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主题活动反思:本次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认识自己,是中班幼儿在集体中能够独立学习生活的心理基础。活动从认识自己的身体着手,到认识自己的能力,为幼儿确立了“我已经长大了”的概念,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产生了我还会长大的期待。在为期四周的活动中,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身体长大”了,在与情景的交流中发现“本领变大”了,使幼儿在感性活动中获得直观的认识。对于身体上的常用部位,孩子们大都知道它们的名称,但是,对于不常说到、用到的那些部位幼儿由于年龄等关系对其不是太了解,于是在《滑稽脚先生》活动中,让孩子在与同伴结伴寻找的过程中利用他们的互动使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不但进一步激发,而且对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在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新的部位,认识了新的名称,如“脚窝”、“腋窝”、“脚踝”等。结果表明: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开展期间,幼儿由于经验不足、动作发展不够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我们还结合思维课程的内容,利用个别幼儿的亲身经历来开展活动。让他们在与同伴结伴讨论、交流中获得一些经验,通过活动,孩子们也从中了解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经验。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2活动要求: 1、认识身体的某些部位―――头、手、脚、屁股、膝盖。 2、教育幼儿在平时注意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3、教育幼儿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头、手、脚、屁股、膝盖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下雪”舞蹈 (舞蹈时,奖励红、黄、绿的小花给幼儿,给予鼓励) 提问: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会动? 过度: 1、小朋友说得真好,舞蹈时,我们身体的好些部位都在动。 2、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的图片,是小朋友的哪些部位呢? 二、 出示图片 1、 每出示一张与小朋友的相应部位碰一碰 2、 图片出示完后再逐个认一认 3、 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三、 游戏 1、 每人拿一个图片,让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与它亲一亲 2、 看一看自己奖励到的花的颜色(红、黄、绿),然后按颜色排队 3、 将身体部位的图片放成三排,幼儿逐个地去跟自己相应的部位去亲一亲 四、 今天我们玩得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大家一起说)那我们再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身体,好吗? 五、听“碰一碰”的音乐,找个朋友碰一碰。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3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的某些部位―――头、手、脚、屁股、膝盖。 2、教育幼儿在平时注意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3、教育幼儿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头、手、脚、屁股、膝盖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下雪”舞蹈(舞蹈时,奖励红、黄、绿的小花给幼儿,给予鼓励) 提问: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会动? 过度: 1、小朋友说得真好,舞蹈时,我们身体的好些部位都在动。 2、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的图片,是小朋友的哪些部位呢? 二、出示图片 1、每出示一张与小朋友的相应部位碰一碰 2、图片出示完后再逐个认一认 3、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三、游戏 1、每人拿一个图片,让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与它亲一亲 2、看一看自己奖励到的花的颜色(红、黄、绿),然后按颜色排队 3、将身体部位的图片放成三排,幼儿逐个地去跟自己相应的部位去亲一亲 四、 小结 今天我们玩得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大家一起说)那我们再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身体,好吗? 五、听“碰一碰”的音乐,找个朋友碰一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音乐带来的欢笑,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有趣的音乐很感兴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本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肯定还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指正。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4一、主题来源 在主题“有趣的水”中,孩子们对“水”十分感兴趣。一次,我们来到公园的湖边观察水,发现了水中有柳树、小船的倒影。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了,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在带来的水边照片中,也留意观察水中的倒影“找倒影,画倒影”。 “看,水里有个人。” “那是过桥的那个人的影子呀!” “人在水里的倒影。” “人在地上也有影子的。” 我在一边仔细聆听,以一颗敏感的心,捕捉教育的契机。“哦!是吗?你在什么时候看见影子的?”“在晚上的时候,走在路灯下看见的。”孩子们听了以后也立即说“我们也看到过影子的!”“在家里的墙壁上。”…… 这样一来,在水的主题将近尾声的时候,“影子”成了大家的兴趣所在,于是我们班以“影子”这条线,自然的进入了“我自己”的主题。 二、活动来源 在一次户外“找影子、画影子、测量影子”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人动影子也会跟着动。 “我头动,影子的头也动的。” “我的脚动了,影子的脚也动了。” 在画影子时,孩子们还发现人不动时间长了挺难受的。这正是主题教材中“我的身体真有用”这个站点最佳的切入点。于是我问“那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会动呢?这些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在强烈的兴趣的带动下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了。在讨论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这些能动的部位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方便。我在墙面上布置了纸娃娃,孩子们把能做的事情粘贴在纸娃娃相应的部位,如手指能做的事情贴在纸娃娃的手指处等等,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墙面,有空就会来看看,指指点点。 多多提出了“心脏也会跳动”有的孩子心脏跳动的声音所吸引,他们互相贴在对方的胸前聆听心跳的声音。 这成了孩子共同的兴趣和热点,于是我们设计了今天的预设活动。 三、活动依据: 活动是孩子们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的热点 孩子关注的热点,往往是与他们的兴趣、需要密切相关的,在实践中我真切的感受到,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与兴趣,因此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创造。”可见,兴趣是孩子的积极参与活动的原动力,是每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寻找到孩子真正关心的热点,是预设与生成两者成功结合的前提。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5教学要求 1、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我们的身体。 2、尝试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能通过看、听、摸等手段对自己和同学的身体结构有个粗略的了解,并由此产生进一步观察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3、能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4、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5、在对人体的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第一课时:看看我们的身体 教学活动过程 1、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我们来画一画人。先想一想你准备画谁?画些什么?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再画一画。 先说一说画了身体的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再让大家猜一猜:你画的是谁? 出示人体全身图(投影),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头、颈、上肢、下肢、躯干等。 观察同桌同学身体各部分的特点(包括结构灵活、左右对称、长短粗细等),然后介绍给大家。 2、体验身体对称及平衡的好处。 出示一张残疾人的图片,观察描述残疾人身体外形的特点。 说一说:图片中的残疾人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体验:只用一只手拉衣服上的拉链。只用一条腿走一段路。 想一想:以前你遇到过哪些残疾人?怎样做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3、感知身体里面有什么。 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关于身体里面有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如: 心脏在哪个部位? 肋骨在哪个部位?有多少根? …… 你还能用眼睛的观察来解决这些问题吗?那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集体交流:我们小组想出了这些办法:……你对他们小组的办法有什么建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得到的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各种问题,像以前一样做好观察记录。 交流小组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了身体里面有……。我们用的方法是……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6目标: 1、 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分,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 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重点与难点: 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身体感兴趣。 材料与环境创设: 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教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活动流程: 尝试发现—找身体会动的部位—游戏活动—延伸活动 过程: 一、尝试发现 请每个孩子拿一样你喜欢的运动器具玩。玩的时候要仔细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会动? 提问: 1、 你玩了什么玩具? 2、 你发现身体什么地方会动? 二、身体会动的部位 1、 我发现你们的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在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宝宝,请你们一边动动你们的身体,一边把发现的身体上会动的地方用笔点出来。 2、 请你们把身体会动的地方告诉大家吧。 3、 孩子们讲出会动的部位,老师在放大的纸宝宝上记录并相应让孩子们动动该部位。 三、游戏:动一动 1、纸宝宝要和你们玩一个动一动的游戏。 老师点到纸宝宝的什么部位,你就动动什么部位。让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每个部位动5下。 2、体舞表演:我的身体 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我们人的身体就很灵活,样样事情都会做。 二、 伸活动 身体外面可以动,那么,身体的里面部位是不是也会动呢?请孩子们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去看看书,用你们的新、眼睛去慢慢地发现,看谁发现发秘密最多。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7教学目标: 1、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3、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教学重点: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知道怎样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教学关键点: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 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 收集有关生活习惯的资料。 准备一个情绪表演节目。 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人都有一个身体,你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怎样?(板书:身体)(瘦、胖、高、矮)形成这样的体型,与你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你们的生活习惯又是怎样的呢?从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三方面说。 小结:你们的生活习惯很多,其中有良好的习惯,有不良的习惯。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就是呵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呵护我们的生命 二、学文明理: 讨论:他们的习惯好吗?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书上图) 学生总结发言:“我是怎样克服不良习惯的。” 过渡:从这三幅图看,这些小朋友都没有自觉性,随便放纵自己,使自己不经意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你看,他用手拿东西吃,手上的细菌就会跟着往肚子里跑。这样,后果是怎样的呢? 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归纳板书:注意个人卫生 现在,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把它们写下来。 学生把自己收集的俗语、谚语读一读,互相交流。 过渡: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陋习。请同学们做做:把你看到的或自己做过的一些陋习给同学们说说。 出示图片。说说陋习的危害性。 提问: 我们应该怎样去革除陋习呢?(自由谈,然后老师归纳并讲述卫生误区。) 过渡:既然注意卫生,身体好。那么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你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你常参加哪些体育锻炼呢? 学生填表: 我常参加的锻炼活动 我喜欢的锻炼活动 我不喜欢的锻炼活动 我应参加的锻炼活动 教师归纳: 你们的锻炼活动很丰富。在这里,我向你们推荐“每天锻炼一小时”板书:坚持锻炼身体 讨论:张明的问题出在哪里?学生根据实际归纳,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小结: 大家不但要知道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好处,还要从严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才能有强健的身体。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板书:保持良好心态 (1)请学生根据情境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表演后,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他们这样的行为流露出了什么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师小结: 情绪是人体对内外界事物的变化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反应。不良的情绪是健康和寿命的大敌。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行动起来,开展“告别游戏机”活动,从“蛋壳文化”里解放出来,让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延伸: 进行“笑一笑”游戏活动。 学生围成一圈,做“击鼓传花”游戏。鼓停时,花落到谁那里,谁就站在圆圈中央,讲一件自己最近遇到的不愉快的事。然后,同学们尽量逗他笑。依次进行,使每位同学都能感受一下“笑一笑”对自己心情的积极作用。 四、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在课后,让学生和家里人一起讨论: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使学生时时、处处都爱惜自己的身体,呵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设计: 第三课呵护我们的身体 注意个人卫生 坚持锻炼身体 保持良好心态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8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交流: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课后总结: 1、骨骼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和支持运动。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19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二、认识心脏和心跳 1、(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2、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3、(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 4、(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 5、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总结: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 三、总结: 中班教案《我们的身体》 篇20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图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了解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二、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1、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2、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 (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三、课后总结: 1、口腔中的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牙齿按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3、每一颗牙齿都由牙冠和牙根。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