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田忌赛马教案 |
范文 | 田忌赛马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田忌赛马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田忌赛马教案 篇1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田忌赛马教案 篇2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晏子怎样挫败了楚王的第一次侮辱?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读课文,划出晏子所说的话。 2、读晏子的话,想一想含着的意思。 (1)“这是什么话?……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2)“敝国有个规矩,……就派到这儿来了。” 给这两句话配上话外音,讲讲他们心底的意思。 3、同桌对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注意人物的神态与语气;指导名学生角色表演读。 4、练习小结:第二次楚王取笑晏子( ),没想到反倒被晏子取笑楚国是( ),晏子又一次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善辩的口才,反击了楚王。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二次失败,楚王仍不甘心。在一次宴会上,楚王取笑齐国人没出息,晏子又作了非常巧妙的回答,请看第5自然段。 2、自读课文,划出晏子说的话。 3、分角色读课文,注意人的语气和神态。 4、练习小结。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联系上文回答:“从这以后”是指什么事以后? 2、“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楚王尊重他的什么样?我们从晏子身上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田忌赛马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转败为胜、轻蔑、疑惑、讥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录像、powerpoint课件、马纸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田忌赛马》录像 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这场比赛的课文《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抽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认读以下词语。 田忌、孙膑、疑惑、讥讽、轻蔑、顺序、目瞪口呆 三.交流书读书收获: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田 忌:上 中 下 下 上 中 齐威王: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三、设疑,直奔课文重难点。 1、为什么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 ①简介孙膑。 ②孙膑是怎样想出此办法的? ③如果六匹马一同跑是怎样一种情形?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课间调节:欣赏《赛马曲》 2、当齐威王的军师,你有办法赢田忌吗? ①学生用手中马,一方代表齐威王,一方代表田忌进行比赛。 ②学生交流比赛情况。教师用课件展示。 ③小结活动情况。 四、总结学习情况 1.孙膑从第一次赛马的情形看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2.孙膑分析了齐威王如果进行第二次比赛 不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3.学习孙膑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品质。 五、作业: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孙膑 田 忌:上 中 下 下 上 中 认真观察 齐威王: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仔细分析 田忌赛马教案 篇4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安排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能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了解背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范读全文,了解大意。 2.预习课文。 ①学习生字。 拼读生字,识别字音、字形、字义。 忌:上部分“己”不出头,不可写成已或巳。 丧:下部分不能多写一笔“丿”。 赢:下部分是三个字组成“月、贝、凡” ②学习词语。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消沉。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 夸耀: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讥讽: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责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田忌赛马 审题,哪个字最重要?赛。 由这个“赛”字你想到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写了什么? 2.分析重点句子“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用简练的话说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三~十二自然段) 分角色读课文。 练习有语气地读。 读文时讲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三段(十三~十七自然段) 1.指名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读后教师讲,这段的结构为总分总。 2.指名读。 抓“又”字,说明是第二次比赛。 分析第一场:赢的是什么马?(上等)输的是什么马?(下等) 找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安排?第一场比赛起什么作用? 3.用图片表示第 二、三场比赛的结果。 追问:齐威王最后怎么样了? 失败。“目瞪口呆”。什么是目瞪口呆?这表示什么? 再问:是谁起的作用? 板书:孙膑。 五、齐读最后一段(十八自然段) 齐读。 说说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小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巧妙安排,这是取胜的关键。 田忌赛马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田忌赛马的.经过,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成功的道理。 2.学会6个生字,理解“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再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懂得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板)读准“忌(j )”,他特别喜欢赛马。(板: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6 田忌赛马 二、初 读课文,了解课文层次。 1.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书,检查阅读情况,师生共同正音。 3.检查生字读音,出示生字词。 丧、讽、蔑、赢、序 指点笔顺 扫兴 肩膀 挖苦 疑惑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夸耀 讥讽 轻蔑 顺序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四段。 一段(1~2)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二段(3~12)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和齐威王再赛一次。 三段(13~17)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四段(18)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第一次赛马是怎样比赛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面用齐威王和田忌的三组不同等级的“马”分别演示比赛情况。 3.田忌失败 原因是什么?出示“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指导读,注意“每个等级”“都比”。 4.联系上下文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5.齐读第一段。 6.小结: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失败了,比赛输了,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他的好朋友孙膑,孙膑给他想了个取胜的计策。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随堂练习 。 1. 抄写生字:忌、丧、讽、蔑、赢、序 师指导:忌、丧、蔑、赢写法。 五、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田忌 垂头丧气 轻蔑 讥讽 赢了 顺序写法。 2.指名读第一段。 3 .指名上黑板画第一场赛马规则、结果。 4 .过渡:田忌正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忽然看见了他的好朋友孙膑,结果怎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2.讨论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田忌的话开始是气愤,后来是将信将疑,再后来是自信。孙膑的话应该读得胸有成竹。 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一匹也不用换”可以看出孙膑是经过观察分析双方的实力后,找到了取胜的可行办法。 ⑵“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说明了孙膑对自己的办法很有信心。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等词意,体会齐威王初赛取胜骄傲自满的态度。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 2.指名读课文,演示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 .每场比赛, 齐威王有哪些表现?“心慌”“目瞪口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齐威王根本没想到田忌会赢。) 四、讲读第四段。 1 .齐读第四段。 2 .讨论:“只……就……”说明了什么?(说明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3 .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 因为“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4 .孙膑看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想出取胜的办法,说明孙膑足智多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五、总结全文。 1.填空:(出示) 本文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与齐威王赛马时转 为 的事,说明了 , 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2.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表达的。 出示“思考·练习2 ”的三句话总结。 (课文先讲了初赛中“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田忌只凭马力,不用智谋,赛法不当,失败了。接着又讲孙膑观看这次比赛时,经过观察分析后,得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的结论。积极动脑,想出了取胜的办法。最后讲了孙膑的办法“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使田忌转败为胜”。) 六、随堂练习。 说说书后带点词语的意思。 作业设计: 1.填字成词。 ( )头( )气 ( )有成竹 得意( )( ) 目( )口( ) 2.辨字组词。 塞( )输( )慌( )瞪( ) 赛( )愉( )谎( )蹬( ) 3.根据带点字,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扫 兴 (x塶g x宯g ) 垂头 丧 气 ( s刵g sh刵g) 转败为胜(w 卛 w唅) 目瞪口 呆 (d乮 d 刬 )得 意洋洋 (d d噄) 约定 ( yu y刼 ) 4 .写近义词。 扫兴( )讥讽( )轻蔑( )次序( ) 夸耀( )挖苦( )疑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