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1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丰富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重在过程,贵在参与。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小学生的创造才能,张扬个性,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 探索与创新 三、活动内容 1、小学生创造活动 2、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3、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4、开展读书(名著、科普书籍等)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校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科技节活动,通过各种形成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小学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掀起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高潮,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围绕“探索、创新”的主题,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 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时间,做好活动部署安排,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小学生扎实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 1、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要通过办黑板报、科技画廊、科普知识讲座和向学生推荐科普书籍等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有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包括:科学发展史(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知识和各年级教科书中的知识。中心校届时将组织“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2、小学生创造活动。 主要包括四类: (1)发明创造类:指小学生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2)创意设计类:指小学生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发明创造的实物,但根据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 (3)科学幻想画类:指小学生着眼于新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通过科学幻想,绘出未来科技、生活的美丽画卷。作品要求: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不包括非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规格一律为400mm×600mm,横竖均可;要求装镜框或装裱,便于现场展示。 (4)科学论文类:指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3、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主要包括五类: (1)电脑绘画:运用各种绘画软件或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统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单纯的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2)电脑动画: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鼓励原创角色)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动画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动画节目。作品容量应不大于20MB(非压缩文件)。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写实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3)电子报刊:运用各类文字、动画、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电子报应该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级连接。电子刊物应有刊物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4页以上正文页,在目录页应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述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信息的作品。作品容量应不大于50MB(非压缩文件)。 以上各类作品制作,要求小学生独立进行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老师可以给予指导,但不能直接参加制作。 4、开展读书活动 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以“读名著、颂名诗、看名片、学名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读书活动,以强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掌握科学知识。各校自行组织,并将组织情况书面报告中心校。 五、几点要求 1、坚持普及,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好学校各项科技活动。各中小学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与实施课程改革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节活动方案的设计也要突出创新。学校对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优秀的创意设计和科技论文,要及时发现、重点引导,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要以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科技节,促进科普知识的长期推广,形成浓厚的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科技节期间可以组织发动学生自选科技内容、制作科技展板,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举办一次由学生设计、制作的科技展览。 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重要性 1.科技活动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活动方案是科技活动的蓝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科技活动方案要体现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科技活动的原则、科技活动的内容安排。 科技活动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 ①整体科技活动方案:一所小学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计划,一般是一个学年有个大体的计划,一个学期有一个详细的科技活动计划;一个科技社团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每个学期要有具体的科技活动的方案;一个年级活动课程要有整体计划,每个学期要有整体科技活动方案。 ②一次科技活动的方案:每次科技活动都要有科技活动方案,这个方案要十分具体。 2.科技活动方案是人类科技活动和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了小学科技活动是人类科技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科技活动要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传播当代科技信息。怎样把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技活动,是编制科技活动方案中的一大难题。 当代高科技有哪些?一般认为,当代科学前沿有:揭示物质之谜、宇宙探索、地球科学、生命和智力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当代技术发展的主要前沿有:电脑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人体工程技术和新医药技术等等。 科学就是探索未知,科学前沿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前沿,要不要让学生知道?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没有定论的假说是不能上教材的。对此,不少教育家提出过质疑。科学是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是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在科学的道路上,人们要前赴后继,为什么不把科学前沿的信息及时地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把科学的猜想、科学的幻想、科学的疑问告诉学生;在制定科技活动方案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科学前沿信息编进去,而且要通过有趣的活动进行。 例如,要学生看一个打了小眼的纸箱子,学生都说什么也没看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打开箱子怎样探索“黑箱”的真相。让学生查找“黑箱系统”这个科学词汇,“黑箱”这个词汇,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兴趣。 对于类似这种科学上无定论的现象,要不要告诉下一代呢?当然要告诉学生,问题是怎样设计科技活动方案、怎样激发小学生去探索。如怎样探索飞碟之谜,切实的一种方法就是先研究一下碟状飞行物能不能飞。在科学探索中,就是先做一个模型。科技辅导员通过半年的研究,利用简单的方法在卡片纸上画出图,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剪剪贴贴,做个模型,看看飞碟能不能飞。 接着就让学生讨论,如果遇到飞碟应该怎么办?宇宙人来了怎么办?这个科技活动的设计难点就在于怎样设计出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制作的飞碟模型,而且要90%的学生可以制作成功。这就要求科技活动的设计者既要深刻理解碟状飞行物飞行物,又要十分了解小学生。 3.科技活动方案是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首先,要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体会,要搜集大量的科技资料获取知识背景材料。这是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科技活动的指导者要亲自参与科技活动,成为科技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无疑,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其次,要深入研究小学生,深入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情况,研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现状,研究他们的个性特长??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科技活动方案的体现,也就是劳动成果的表现,包括科技活动方案、科技活动教材、科技活动器材、科技活动电脑软件、科技活动场所设计等等。 (二)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 1.整体活动目标的确立 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科技活动的目标要符合总的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又要具体可行。 整体科技活动的目标,一般以这项活动的教育结果——小学生在这项活动里的收获来表示。 例一某小学天文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激发组员对天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参与天文探索,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例二某农村小学饲养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结合本村养猪的实际情况,激发组员对参与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的兴趣,要组员在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整体知识背景的研究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相关的知识背景材料进行研究,例如,要编写计算机科技活动的设计方案,就要搜集计算机科技资料、研究本校的计算机设备情况,选择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情况?? 3.整体小学生情况的调查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整体小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例一,某小学对学生科学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操作能力比较差,该校就把本学年的科技活动重点确定为培养操作能力,并且拟定了一系列的活动措施。 例二,某科技活动站计算机活动小组对组员情况的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组员已经掌握了WPS的基本操作,但是对Word不大熟悉、对计算机的结构不大熟悉,他们就把活动方案的重点放在Word上。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2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大概”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美术教学目标】 1、会依据课文语句描述,准确画出主人公的活动路线。 2、绘制科学调查《蜜蜂认得回家路》手抄报。 【科学教学目标】 查找出蜜蜂真正能够认得回家路线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我们同学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知道小动物其他本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 【语文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的世界,探究一下蜜蜂的奥秘。 1、板书课题 刚才我们课前交流时,所说的关于蜜蜂的情况,大都通过阅读得到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亲手做的,亲身经历的一次真实的试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生字表,纠正错误 3、教学生字词 第一组:闷了好久、几乎、尽管(多音字,重点点拨“尽”的读音) 第二组:推测、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出词语的温度) 第三组:大概、减少、阻力(由词到句)—— (1)对比读,理解“大概”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课件隐去“大概”) (2)学法渗透:瞧,看似不起眼的一个词语,在句子中却能向我们传达那么多的信息,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多么神奇呀! (3)教写“概” 同学们再看这个词,“概”字还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呢!仔细看这个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生练写 4、轮读课文,理清脉络 下面我找几位同学来轮读课文,谁愿意站起来读书?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咱们边听他们读得对不对,边开动脑筋想一想,尽量弄明白每个部分大概的意思? 第1段—— (1)这一段是在告诉我们什么?生接:原因,也就是说试验的目的(CAI:目的) (2)谁来说说,作者做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听说”,(CAI:“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管听谁说过,也不管“听说”过多少次,法布尔一定亲自来证明,多认真啊! 第2、3、4、5段:个别读(随机正音,评价语过渡) 第6段:齐读 (1)刚才我们齐读的这一段又是在说什么的?(CAI:结论) (2)目的有了,结论出来了,那刚才中间的几位同学读的部分就是整个试验的——过程(CAI:过程) 【学法渗透:这么长的课文,我们边听、边想,就初步弄懂了每一个部分的意思,让这篇课文的内容变得这么清晰。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学习方法呀,希望同学们把这种方法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三、朗读感悟,明确试验过程 1、教学第二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CAI: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3)隐去CAI内容,试着积累 (4)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2、教学第三段 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是啊,(引读:“在回家的路上”)——生接读第一句“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评价:我听出来了,你有些担心小蜜蜂,谁能读得更担心一些? 听得出,你真是一个又同情心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 (3)生齐读。 (4)教写“推测” 在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推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5)“推测、猜测”换词比较 A、在这句话中,“推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猜测。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完全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像不知道的事情,是有依据的想象。猜测:完全凭自己的想像估计。) B、用哪个更好一些? 瞧,法布尔做事严谨,用词也十分准确。 C、请联系上文,找一找作者推测的依据。 D、法布尔的推测跟结果一样吗?请联系下文看一看。 ——同学们,“推测”这个词就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才能真正读懂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的小女儿呢?我找人来读一读后面的部分。(个别读—范读—齐读) 四、回扣第一段,体会试验的意义 1、同学们,仅仅只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吗?学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2、创设情境读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法布尔从试验中还得出了什么结论?咱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积累好词佳句 课后习题第三题,把你喜欢的好词佳句写到自己的本子上。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自然界还有许多奥秘,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你们就会有很多的新发现。因此,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留心观察的人。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3【活动主题】: 体验、创新、成长——走近低碳生活 【活动时间】 10月份。 【具体要求】 一、科技小发明: 1、参赛对象:全校各班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每班上交3份科技小发明实物和作品介绍。 2、作品要求: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入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创新、实用,贴近生活。注意作品要区别于普通的小制作,要有首创性。 3、上交时间:10月28日放学前 4、上交地点:科学组老师处 二、科技小论文: 1、参赛对象:3-6年级各班组织学生开展评选活动,每班上交3篇小论文。 2、作品要求:观察类、考察类、实验类、说明类均可。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某一现象,通过观察、实验、文字说明或图解等等的方式写一份小报告。字数要求在1000字以上。 (1)探究过程要完整,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 (2)数据材料要准确,可附表格,图解,照片等。 3、上交时间:10月28日放学前 4、上交地点:科学组老师处 三、科技实践活动: 1、参赛对象:3-6年级,各班整理一份带有科普性质的实践活动案例或报告。 2、作品要求:科技实践活动报告一份,附完整的原始材料(活动计划、活动记录、照片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 3、上交时间:10月28日放学前 4、上交地点:科学组 四、少儿“七巧科技”系列活动 由科学组蔡潇桢老师组织学生训练,并从中挑选优秀的学生参加鹿城区“智力七巧板”现场竞赛和“智力七巧板多幅组合”创新评比。 比赛内容: 1.“智力七巧板多幅组合”创新作品评比。活动的主题为“我的梦想”;个人、团体多副组合图案创新作品可提前准备并将作品拍成照片衬在a4纸上,可以配上颜色、背景等;注明作品的名称、由多少副七巧板组成;同时附上200字左右的说明。 2.上交作品时间:10月28日 3.上交地点:校区大队部最后汇总到科学组老师处 五、少年儿童幻想画 一、参赛对象:全校学生 二、活动主题:创新、体验、成长 三、活动内容:科学幻想画面向6—14周岁的中小学生,主题围绕本届大赛的中心内容,画种不限,参展作品规格为4开(38cm×54cm)的纸或其他材料,横竖均可,除油画作品应自备画框外,其他作品无须装裱,限个人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 四、参赛办法: 1、作品一律在背面右下角写上班级、姓名、作品名称以及创意简介(150字以内)。于10月25号前上交两边大队部,每班不限上交作品数量,但是严格上交时间,只对按时上交的作品作评比,逾期不予参赛。 2、美术组将通过评选产生校级各奖项,并挑选个别学生作品进行指导,最后推选相对名额进行上报。 3、联系人:联系人:老师 联系电话: 4、备注: (1)参赛绘画作品请在赛后11月12日前去大队部取回,逾期不予保管,作废处理。 2)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或与众不同的材料创作。 六、家庭实验室活动 家庭实验室计划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培养的有效载体。科学老师要充分发动3-6年级的学生,结合《科学》学科的教学要求,利用家庭中的阳台、书房、客厅等空闲的地方建立家庭实验室,让学生都有参加科学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形成的科学能力、素养延伸到课外。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4一、班级基本情况 丽水市特殊教育听障部601班,本班共有8位学生,其中A组的6位学生总体学习能力比较好,上课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B组的2位学生平时去三年级走读。 教学地点在:五楼录播教室 教学资源:课件科学器材实物道具 教学人员:朱君斐 二、学习主题和内容 学习主题:数学与科学的跨学科整合学习 涉及学科:基础学科为数学,其他学科为科学。 学习内容及组合方式: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容积和容积单位,以基本的数学知识点为主,借助科学器材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以助于直观感知抽象的数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学生起点行为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体积的相关知识,动手操作及理解能力都比较好,能准确接受老师的任务信息。 个别化学习目标: A组: 1.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认识测量工具量筒和量杯。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探究活动,建立容积的概念,建立1毫升和1升的表象。 3.培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B组: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升和毫升,初步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尝试读取具体的容量。 教学重点: 理解容积的概念和建立1升、1毫升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 学习环境支持:希沃白板5科学用具:量筒和量杯针筒调羹水实物教具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一瓶药及用法用量,引出容积单位毫升。 出示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容积的概念 1.了解容器 课件出示一些物品图片,请生按照能否装东西的标准分成两类。请一生上台进行操作。师小结:能容纳别的物品的物体,就叫做容器。 2.容积的概念 课件出示: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3.巩固容积的概念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呢?出示一些物品,请生分类哪些有容积?根据学生回答师强调: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物品的物体,才有容积。 (2)认识容积单位 1.介绍容积单位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用字母表示就是L、ml,带领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容积单位。 2.联系实际,深入了解容积单位 请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和毫升,师再出示一部分实物上标有升和毫升单位的物品,请生进行认读。 3.认识测量工具 出示量筒和量杯,通过课件介绍名称及读取刻度的方法。 4.观察操作建立1ml和1l的表象 师先示范通过针筒抽取1毫升放入调羹再指着水量带领学生读1毫升。再同桌互助装取1毫升的水量,直观感知1毫升。 活动:每组借助量筒拿取10毫升的水量,再倒入调羹进行观察。 出示量杯装1000毫升的水,指出1000毫升=1升。 5.探究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把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刚好倒满,得出结论1升=1立方分米。师再带领学生推出1毫升=1立方厘米。 三、解决问题 过渡:谁知道一个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合适才健康吗?课件出示喝水小贴士。提问:如果老师的杯子是500毫升的,那我一天要喝几杯才健康呢? 追问:每次喝200ml,你们能用一次性杯子取出200ml吗?请生挑战再集中验证,比一比谁取得最接近200ml。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分层作业 1.一课一练第一课时(AB组) 2.调查作业:一大桶约5升的矿泉水和一瓶500毫升矿泉水的单价,算一算,一大桶矿泉水相当于几瓶这样的小瓶矿泉水,怎么买比较合算?(A组) 五、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本次教学内容是容积和容积单位,在理解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过程中借助科学用具量筒和量杯,带领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容积单位的具体量,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建立抽象的概念, 同时选取了很多生活中的实际物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运用的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每天要喝多少水以及每次喝多少水的情境,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会显得单调,增加了趣味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知识点也会掌握的更牢固。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5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面积是1cm2小方格,课件、同图①②③一样大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和。 1、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③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 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 (4)应用练习 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100cm2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 小组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它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交流时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小结: (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使用) 三、思维训练、实践活动。 P49、1、2、3、4题 四、课堂小结。 1、生谈收获 2、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6一、活动目标: 为了丰富我校数学课的活动形式,实践与体会数学的功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热情,参与数学研究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本学期安排了本节数学学科活动——有趣的分形图。 二、活动宗旨: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 三、活动口号: 精彩数学,乐趣无穷。 四、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校数学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动员宣传。各班做好宣传发动,利用班会课进行动员。通过对数学家、数学史料的查找让家长知道本次活动,营造一个较浓厚的活动氛围。要做到:宣传与活动相结合,发现分形图与创作分形图形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的自由材料,发现数学美,并能创造美。 3.突出年级特性,根据学生实际,做到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数学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全等与相似,发现分形图中的数学知识。。 五、活动内容: 收集篇: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学生分小组完成有趣分形图的收集与整理,并在小组中开展竞赛,评出优秀小组。 创作篇: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发现分形图的特点,自己动手会发出有趣的分形图,每小组拿出3幅精美的图片,参与全班评选。 总结篇: 学会发现,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欣赏,欣赏艺术的魅力,心上数学的艺术。 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案7一、主题: 歌曲《春晓》 二、学习目标: 1.语文学科:鉴赏古诗,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与意境。能用恰当的声音朗诵古诗。 2.音乐学科:运用柯尔文手势语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体验两声部合唱的乐趣。 3.美术学科: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查找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景色,并画出来。 三.学习对象: xx级艺术专业学生 四.活动流程 同学们,说到春天,你能想到什么呢?各种景色、诗歌。提到诗歌我们一定都能想到《春晓》这首诗吧? 1.鉴赏古诗:《春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中国古诗词,出自我国唐代诗人孟浩然之手。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的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导入歌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某某知多少。插入图片和音频为学生创设春天的真实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用传统语文课的古诗朗诵的形式,朗诵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情绪情感。 小组讨论:四人一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两种情感? 制作图谱:请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查找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画面,将讨论的结果以画图的方式展示出来。 节奏处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某某/知/多少。 嗓音处理:前两句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表现见到春天的喜人景象;后两句可重读“落”字,表达对落花的惋惜之情。 表情朗诵:结合自制图谱,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感知旋律:学生双手打开,按四拍子韵律左右摇摆,两个八拍后,播放歌曲《春晓》主旋律为其伴奏。 3.哼唱旋律:教师采用逐句弹唱的方法,引导学生逐句哼唱,体态保持前面的状态。 4.辅以手势:使用柯尔文音高手势语,逐句哼唱。 5.学唱歌曲:学习用适中的力度、速度,连贯、柔和的气息流动方式唱前两句,用适中的力度,较快的速度,有弹性、更短促的声音演唱后两句。注意装饰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6、拓展练习: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两个声部卡农式轮唱。 五.学习资源: 手机、电脑,鸿合白板 六.技术工具及应用策略: 利用互联网查找,通过制作图谱等方式进行展示交流。 七.学习评价: 本活动是一个“本土化”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旨在感受中国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美术的结合,并能用恰当的嗓音朗诵古诗、演唱歌曲。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有条理的分享探究成果,到达了预定学习目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