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教学设计 |
范文 | 幼儿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21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语言活动: 菜地里的歌 活动目标: 1、区别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对歌的方式学念儿歌。 活动准备: PPT《菜地里的歌》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论。 1、观察图片,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图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黄瓜、南瓜、茄子,绿绿的、圆圆的、长长的)小结:豆角是青色的,又细又长;萝卜白白胖胖的;黄瓜绿绿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红红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个长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黄。 2、猜测:这些蔬菜生长在什么地方? 小结: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请幼儿仔细观察,说出每种蔬菜的生长地点。 小结:豆角、黄瓜都挂在藤蔓上;南瓜虽然也有腾蔓,但都在地面上;萝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叶子。 二、猜猜说说学儿歌 1、联系画面猜一猜,儿歌里分别说的是哪些蔬菜。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2、播放PPT图片,请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都猜对了,那请你们记住答案哦,我们现在来一起念一念。 3、师幼问答。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幼:豆角青青细又长。 4、完整欣赏儿歌,请幼儿一起完整地念儿歌。 三、大家来对歌 1、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分男女两队,一队问一队答,用对歌的形式念儿歌。 教师:你们都很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我们来换个方式,用对歌的方法来念儿歌。就像刚刚那样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这就是对歌了。我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看看哪个组更厉害。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两队互换问答。 3、分成太阳组和月亮组,采取两句一问两句一答的方式进行对歌。完成一次后互换问答。太阳队: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队: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方式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每念一句儿歌,就在后面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说“什么青青细又长”。你们说“嘿,细又长”。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痛体积的液体在不同粗细容器中的高度变化。 2、初步理解体积的守恒,知道物体的体积不随容器的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改变。 3、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粗细不同的矿泉水瓶各一个(装有等量的水,一瓶红色,一瓶绿色);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变化 1、观察桌上的两瓶水,请幼儿目测比较红色水多还是绿色水多,说说是怎样知道的? 2、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入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瓶中,提问:红色水和绿色水的高度有什么变化?谁多谁少? 3、幼儿讨论:为什么水变成一样多了?是怎样比较的? 4、引导幼儿观察刚才盛水的两个瓶子,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回原来的瓶中,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并说说哪个瓶子的液面高?哪个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样多吗? 6、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装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细瓶子液面高。 二、幼儿操作,比较橡皮泥的多少 1、幼儿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种各种形状的物体,相互比一比:谁做的大?是怎样比较的? 2、幼儿讨论:谁用的橡皮泥多?谁用的少?怎样比较的? 3、请幼儿演示比较、并表述比较的过程与结果。 4、再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请幼儿观察:橡皮泥的总量有没有改变?变的是什么?幼儿感知思考:物体体积的大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三、游戏: 我会变规则:教师说长高了,幼儿就站直;说变矮了,就蹲下;说变圆了,幼儿抱成球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积的守恒。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3设计意图: 《纲要》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让幼儿感受到大环境中的美,引导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制作或开展其他活动。根据《纲要》精神,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用儿童的各种语言表示对叶子的喜爱,增加对叶子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表现他们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通过组合构成各种画面,并能用拓印、压印、拼贴等方法制作叶子画。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叶子。 制作材料: 白纸、颜料、铅笔、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叶子有什么样的变化吗?(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例如:“这片银杏叶像什么?” 3、幼儿制作叶子画。(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4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留下余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5活动分析 《火车舞》是一种简单易跳的舞蹈,主要考验幼儿间相互的协作配合能力。幼儿们能在舞蹈中学会分工合作,同时,培养幼儿活泼爱动的习惯,有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目标 (一)学跳《火车舞》,能较合拍地随乐做小跑步和找“车厢”等动作。 (二)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的动作。 (三)体验“火车头”和“车厢”协调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 活动准备 火车图片,知道火车头和车厢的形状及关系。 活动过程 (一)熟悉《火车舞》乐曲旋律。 教师带着全体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小跑步进教室。进教室后合着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随乐做其他身体动作,如:拍腿、拍肩等。 (二)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火车是怎样开的吗?讨论怎样表示火车行进;你知道小火车有什么特点呢?(长)那么怎么样可以让我们的小火车变长呢? 下面老师来当小火车的火车头,我要邀请小朋友当我的车厢。 教师示范怎样邀请“车厢”;怎样表示感谢等动作。 完整随乐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三)学跳集体舞。 全体幼儿坐成一圆圈,1—8小节教师做火车头,用小跑步去找“车厢”。9—10小节火车头对找到的“车厢”做两次邀请动作。11—12小节被邀请的“车厢”向火车头行礼表示感谢。 音乐重新开始,被请的“车厢”挂在火车头后面继续去找新的“车厢”。 幼儿学做火车头,去找“车厢”。 请2—3名幼儿做火车头,去找“车厢”,火车越来越长,直至圈上的人都被请完。 (四)复习歌曲《表情歌》。 “火车站到了,大家快乐地唱起了歌。”齐唱一遍。边唱边离开教室。 活动小结 宝宝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相信宝宝们都学会了有趣的火车舞。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6【设计理念】 本次体育活动,将运动与时下热门的垃圾分类相结合,比较巧妙且具有现实意义。在游戏情境中,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跳为基本动作,分别从跳的距离、高度和平稳性三个维度递进,并且教具的难度不同,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体验成功,萌发环保意识。 【设计思路】 为了避免枯燥的动作训练,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较为趣味真实的情境,“捣蛋鬼狐狸”的出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营造了沉浸式的体验。在层层递进,难度逐渐加强的跳跃过程中,孩子们始终是活动的主人,直至最后,他们还劝告“捣蛋鬼狐狸”不乱扔垃圾,学会分类投放。在发展基本动作的同时,他们也从环保的参与者,变成了小小的宣传者。 【目标预设】 1、在游戏情境中练习双脚并拢跳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平稳。 2、喜欢参与体育游戏,并初步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草丛布景、各种垃圾、垃圾桶、道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师:兔宝宝们,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 小结:并拢小脚往前跳 弯弯膝盖往上跳 在热身音乐中幼儿与老师一起热身,并重点练习往前、往上跳。 二、基本动作 1、第一次游戏(跳远—跳过小河) 师:前面有一片草地,想不想去拔萝卜? 想过草地需要过两条小河,该怎么过河呢?那兔妈妈先来试一试。(教师示范) 小结:小兔子跳跳跳,并拢小脚跳跳,看见小河停一停,用力往前跳。 师:你们可以选一选,跳的近的小兔子可以从窄的过河,跳的远的就可以从宽的过河。我先去拔一个萝卜。咦,萝卜没拔到,拔出一个塑料瓶,怎么回事呀? (狐狸出场)原来是小狐狸捣的鬼,把草地弄得到处都是垃圾,那该怎么办? 师:好,那就请小兔子们一起来捡垃圾,我们先从粉线出发哦,跳到绿线,每只小兔就去捡一个垃圾,那小粉兔先出发好吗? 2、第二次游戏(跳高—跳过土坡) 师:有的小兔捡到了报纸、纸盒、瓶子,这些是——可回收垃圾;有的小兔捡到了塑料袋、纸团这些是——其他垃圾,还有的捡到了电池,这是——有害垃圾,还有的捡到了橘子皮,这些是——易腐垃圾。那垃圾该扔到哪里去? 师:看,垃圾桶在对面呢。我们要跳过小土坡,该怎么过?谁想来试试? 小结:小兔子跳跳跳,并拢小脚跳跳跳,看见土坡停一停,用力往上跳。 对面有四个垃圾桶哦,看清楚你的垃圾应该扔在哪个垃圾桶哦。 3、第三次游戏(组合跳) 师:哇,你们真棒呀,还会分类扔垃圾呢! 狐狸又来捣乱了,再来帮帮忙好吗。 不过这次我们不仅要跳过小河和土坡,还有前面还有高高的小山。哪只勇敢的小兔来试试? 小结:小兔子跳跳跳,并拢小脚跳跳跳,爬上山不害怕,稳稳跳下来。 4、第四次游戏(组合跳+游戏) 师:咦,狐狸又来了,我们该跟它说什么?(劝阻狐狸) 师:那请你们带着狐狸一起去扔垃圾吧!小白兔们先出发吧! 三、放松活动 师: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谢谢你们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休息休息吧。 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在教具的准备过程中,为了增添孩子们的代入感,制作了可爱的小兔头饰和有趣音效。并且不同的兔子耳朵,自然地给孩子们分了组,可以避免冲撞。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制作障碍物时,也设计了宽度、高度、难度不同的障碍物。活动现场,孩子们的兴趣是浓厚的。他们完全带入了小兔的角色,在一次次跳跃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遵守规则,完成跳跃动作,捡起垃圾并进行分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7活动目标: 1、对观察小昆虫、小动物有初步兴趣。 2、练习添画蝌蚪的尾巴。 3、认识黑色,巩固棉签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有画棉签画的经验。 物质材料:黑色颜料、棉签、小毛巾等。画好蝌蚪身体的画纸,小蝌蚪的图片 一、开始部分: 1、用儿歌引出小蝌蚪 小蝌蚪,小蝌蚪,黑黑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 2、认识小蝌蚪。 观看小蝌蚪的图片,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画面 出示画纸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发现画了几只小蝌蚪但都没有尾巴。 2、示范画法 教师拿出棉签,用棉签蘸黑色颜料在每只小蝌蚪的身后画出弯弯的(曲线)小尾巴,示范过程中注意提醒小朋友如何使用材料。 3、幼儿作画 (1)准备材料 每人一张画纸,一根棉签,黑色颜料放在桌子中间。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三、结束部分: 1、将幼儿作品摆放在一起进行欣赏,励幼儿大胆参与。 2、收拾绘画用品,组织幼儿洗手。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8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步熟悉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并乐于用汉语去表达。 2、学习相关的词语“桌子”“椅子”“玩具”·······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室。 2、预先设定好参观内容,如桌子、椅子和玩具等。 3、《我爱我的幼儿园》录音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活动室。教师一边引导幼儿参观,一边师范用汉语表达相关内容。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说:活动室里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桌子”“椅子”“玩具”等词语。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活动室里有什么? 3、教师请幼儿与同伴一起说一说:活动室里有桌子、椅子、玩具。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幼儿说完整句:活动室里有······ (三)结束部分。 教师通过表扬的方式,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上述词语和句式。例如,教师:某某小朋友,你说的真好!你去教教其他小朋友,好吗?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利用下午的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参观洗室和宿舍,分别说一说,里面有什么? 五、温馨提示 1、在活动中,要多鼓励幼儿说汉语。 2、激发幼儿敢说、爱说的兴趣。无论幼儿的表达程度如何,教师都应给与鼓励。 3、教师要善于调动有汉语基础的幼儿发挥同伴影响作用。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9活动目标: 1、认识并练习画直线、折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多种线条。 2、了解美发师的工作,尊重他人的劳动。 活动准备: 各种发型图片,彩笔每个幼儿1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欣赏发型 1、出示发型照片,与幼儿一起欣赏。 2、请幼儿说说:每张照片上是发型是什么样的? 3、请幼儿说说妈妈、爸爸和其他家人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如:妈妈的头发烫成大波浪,弯弯曲曲地披在肩上很漂亮;爸爸的头发很短是平头,很精神。 4、请幼儿之间互相观察发型,说说朋友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5、你经常去哪里理发?理解美发师的工作。 二、探讨头发的画法 1、欣赏画册《OK发型师》画面。讨论如何为光头人添画头发,用什么样的线来表现。 2、幼儿看发型图样,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几种线条:直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说说哪种发型适合用哪种线条。短发适合用短直线来画,卷发可以用波浪线、折线、螺旋线来画。 3、示范线条的画法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幼儿设计发型 1、幼儿说说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发型,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线条绘画。从发际处开始向外画。 2、教师提醒幼儿画时线条要一根一根紧挨着,直到将整个头顶部画满,要画的多,画的紧密。 四、展示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排列在一起,互相欣赏。 启发幼儿给自己设计的发型起个别致的名字。 请幼儿评出最佳“发型设计师”。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0进入发展期的托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运动能力的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其活动空间。本次活动借助有趣又神秘的大纸箱,以“小猫”和“猫妈妈”开心地玩“躲猫猫”的游戏贯穿始终。“猫妈妈”和“小猫”间的互动问答让孩子有了主动开口的机会,丰富了孩子的语言。 “小猫躲猫猫”是托班新教材中的一个内容,在新教材原有素材的基础上,我们依据托班孩子容易被多变、好玩的情景吸引的特点,增添了简单但能引发孩子参与互动的多媒体场景,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将他们一下子引入到活动情景中,为其顺利进入游戏活动作好铺垫。 对托班新教材中孩子们躲藏的大纸箱,我们重新设计并将其装饰成红、黄、蓝三种颜色和大小不同的房子,这样增加了“躲猫猫”游戏的趣味性,使孩子们更加投入游戏。孩子们在颜色、大小不同的房子中躲藏,自然地进行应答,初步积累了分辨颜色和大小的经验。 一、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尝试区分颜色和大小。 2、喜欢参与活动,并能在游戏中自然应答。 二、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房子各一幢(大小不同)、猫妈妈胸饰、多媒体课件等。 三、活动过程 (一)环节一:看看、说说,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导入游戏情景:晴朗的天气,大大的绿色草地,还有可以和孩子打招呼的太阳、蝴蝶、小鸟等。 重点提问:宝宝们,你们看这里有什么?(观察要点:孩子是否愿意与多媒体课件进行语言、动作上的互动。) 小结:这里真漂亮,有太阳公公、美丽的蝴蝶,还有小鸟! (二)环节二:玩玩、躲躲,体验快乐 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和“小猫”,开始玩“躲猫猫”游戏,在游戏中注意区分房子的不同颜色和大小。 1、参与游戏,发现房子有颜色和大小的区别。 重点提问:告诉猫妈妈,你们躲在哪里?(观察要点:孩子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房子有颜色、大小的不同。) 小结:宝宝们看得真仔细,三幢房子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 2、自然应答,能够区分不同颜色的房子。 重点提问:你们躲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观察要点:孩子能否自然应答,并清楚地说出自己躲藏的房子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小猫们都能说清楚自己躲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这样猫妈妈很快就能找到小猫啦! 3、按照指令,找到相应的房子躲起来。 重点提问:请小猫们听仔细了,要按照猫妈妈说的要求去躲。(观察要点:孩子能否听清教师的指令,找到颜色或大小符合要求的房子躲起来。) 小结:小耳朵听仔细,一定就能找到小猫要躲的房子啦! 四、活动建议 第一,本活动可反复进行,但活动开展时首先要以满足托班孩子的情感需要为主,在开心、开口的同时引导其初步尝试区分颜色和大小的不同。 第二,本活动可和托班新教材中的“小乌龟和妈妈”以及“宝宝自己走”等活动内容链接起来,如小动物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和动物妈妈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等。在区域活动中可创设“摸箱““找礼物”等相关的活动内容。 第三,还可以邀请父母一起在室外进行“躲猫猫”游戏,如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躲藏游戏,可以孩子躲、父母找,也可以父母躲、孩子找,并各自说说躲在哪里等,在互相寻找、应答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进情感。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1【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成人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与爸爸妈妈外出度假的经验。 2、材料准备:大书、大书中所出现物品的卡片、呈现物品用的卡纸、小号旅行箱、各种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度假吗? 幼:喜欢。 师:去度假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幼1:要准备水。 幼2:要带旅行箱。 幼3:去度假肯定要住很久,所以一定要带衣服。 师: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度假前收拾行囊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她为度假准备了哪些东西。 2、阅读图书《去度假》。 (1)阅读封面: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封面上的小女孩及故事名称,以及封面上旅行箱中的物品。 师:妈妈已经为妞妞准备好了东西,并将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旅行箱里,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教师在卡纸上逐一出示衣服、水壶、药品、饮料等。) 通过阅读封面,让幼儿了解妈妈整理好的旅行箱里都有哪些物品,为后面幼儿观察、理解“妞妞拿出妈妈的物品,放进自己的物品”做了铺垫。 3、逐页阅读。 (1)第一页: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认识画面信息。 师:妞妞在哪里? 幼:在家里。 师:你怎么知道? 幼:因为她后面有沙发、窗帘、装饰,还有妈妈。 师:她在干什么? 幼:妞妞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把毛毛熊塞进去。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细节的能力,能很快地捕捉到画面中一些细微部分,并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分析和判断,初步发现“拿出”与“放进”之间的联系。 (2)第二页至第五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页旅行箱中的物品与地面上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妞妞先后拿出妈妈准备的衣服、饮料、药品等,放进自己的故事书、游泳圈、花皮球等物品。) 幼儿能较敏锐地感受画面所传递的信息,也能理解拿出的物品和放进的物品两者的联系。这使他们很愿意猜想下一页妞妞想带走的物品,想象自己要去度假需要带的物品,为之后展开讨论打下了基础。 (3)第六页:引导幼儿讲述妞妞和妈妈的表情以及她们可能说的话。 师:妞妞和妈妈是什么表情?她们会说什么? 幼1:妈妈很生气,会说“你为什么要把东西都拿出来”。 幼2:妈妈会很惊讶,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幼3:妞妞会说“这是我的箱子,要放我想要带的东西”。 幼4:妞妞会说“这些东西是我喜欢的”。 师:说的好像都挺有道理,可到底谁的东西该带走呢?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妞妞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的理由。 师:妞妞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那些物品(毛毛熊、故事书、牙刷、皮球……)? 幼1:妞妞晚上要和毛毛熊一起睡觉。 幼2:妈妈要给妞妞讲故事,我晚上睡觉也要听故事。” 幼3:晚上睡觉前要刷牙。 幼4:妞妞喜欢拍球,所以一定要带上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拿出来的物品和放进去的物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从中帮助幼儿了解物品“要带”和“不要带”的理由,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4)第七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体验整理好行李可以出发去度假的快乐心情。 师:妞妞一家开心吗?最后妞妞同意带什么东西去度假? 幼1:终于要出发了,真开心。 幼2:他们一人一个箱子,刚刚好。妞妞同意带妈妈要她带的那些东西了,因为那些东西需要带。 通过讨论,幼儿都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也同意妞妞带的那些东西不太方便,不适合去度假,可以看出他们和妞妞一起“整理”完后的心情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参考成人的意见和理解有时他们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成人应允。 4、实践活动:帮助老师整理旅行箱。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旅行箱,内装有:布娃娃、长柄伞、照相机、书、衣服、闹钟、水壶、床单、洗发水、沐浴露等物品,请幼儿帮忙看看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可以不带的,并说出理由。 幼1:布娃娃不需要带。 幼2:闹钟不用带,爸爸妈妈都有手机。 幼3:床单不要带,宾馆都有被子。 幼4:宾馆里都有洗发水、沐浴露。 有些物品是幼儿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的,有的则引起了一些小争议。 幼1:长柄伞不用带,箱子放不下。 幼2:要带的,太阳很大。 幼3:是啊,万一下雨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办哦,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什么方法是可以不用带这把长柄伞又可以解决太阳很大和下雨的问题呢? 幼1:可以戴帽子遮太阳。 幼2:换一个小的、可以折叠的伞就好啦! 当幼儿为了“长柄伞”而发生争议时,教师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讨论,而达成了带折叠伞或者帽子比较合适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原有经验。在这种自由讨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以致他们能够更加大胆、主动、自由地表达,同时增强了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更好地做出合理选择,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5、在歌曲《我的2008》中自然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有本领,帮助老师整理好了旅行箱,我们可以出发啦! 【活动延伸】 1、开展亲子活动:春游。通过发放、填写《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商量去春游需要带的物品,进一步提高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能力。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物品的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去野餐”(或者“去游泳”等)时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 【活动反思】 我们从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去度假》这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较成功地开展了这个社会性活动。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幼儿能够清楚地通过《春游要准备什么?》调查表,记录自己认为需要带的物品。春游前,我们观察幼儿的书包发现食品和物品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合理,家长们也反映事先幼儿能和大人商量购买所需物品,再独立准备。可以看出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在合理选择、相互协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十分浓厚,从图书中延伸出的亲子互动也为家长和孩子增添了许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2活动目标: 1、幼儿在教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 2、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宝宝在干什么? 活动准备: 美术纸、蜡笔、粘纸。 教学流程: 导入部分——幼儿作画——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激发幼儿集体活动的兴趣。 谈话:小朋友几岁了?四岁了,上小班了。到幼儿园来了以后,学会了哪些本领呀?幼儿讲。老师小结。小宝宝慢慢长大了,慢慢的懂事了。 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一做长大了的动作。 二、进行部分: 1、好,今天我们就来把小宝宝长大的样子画下来好吗? 2、老师示范讲解。画的的方法和上一次绕毛线一样。慢慢的画的紧一点,圆一点。请小朋友在老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最后画上眼睛,手、脚。 3、幼儿练习,老师指导。 鼓励每个小朋友都参加活动。 画的时候要画的紧一点,圆一点。 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作业。 三、结束部分: 表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幼儿,并用小粘纸鼓励。 活动结束: 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长大了,会帮爸爸妈妈做许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3活动目标: 尝试运用不同的排列方法,对热气球的外观有规律的间隔装饰。 活动准备: 热气球图片资料,幼儿美术用书《乘热气球旅行》。 活动重点: 学画热气球,了解热气球的基本构图; 活动难点: 能尝试画出与别人不一的热气球。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教师出示热气球的图片资料。 —“这是什么?” “这些热气球上都画着什么图案?”幼儿讲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加以总结。 —“原来,坐上热气球,就可以观看到城市美丽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画热气球。” 2、绘画步骤: 教师介绍绘画的步骤。 首先用彩色水笔画出热气球,然后再在热气球的表面进行间隔性的装饰。 —“请你想一想,可以用哪些不同的间隔方法来装饰热气球?”师生共同讨论各种装饰热气球的色彩间隔方法。 幼儿创作。 3、分享、欣赏: 教师请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 —“这幅画上用的是什么间隔方法?” 教师与幼儿一起归纳,今天装饰热气球全班总共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并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装饰纹样。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4活动目标: 1、了解礼物的意义 2、学习包装和装饰礼物。 3、体验赠送和接受礼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用纸包着的神秘礼物;彩色胶带、色纸、画笔、剪刀等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同欣赏挂图《我喜欢……我会……》,结合幼儿用书中的内容,请幼儿想想自己对喜欢的人会做什么,与图中是否一样。 2、告诉幼儿,老师今天收到一个神秘礼物。向幼儿展示经过包装装饰的神秘礼物,请幼儿自由猜测里面是什么。 3、打开神秘礼物,让幼儿体验里面的礼物与猜测的是否吻合的惊喜或遗憾的心情。 4、与幼儿一起谈论礼物的意义。 (1)、你们收到过奖品吗? (2)、收到礼物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3)、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赠送礼物或收到礼物呢? 5、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想给谁送礼物。 6、将幼儿分组,采用不同材料做“礼物大包装”。包装好礼物后可以帮助他们写好卡片,然后将礼物分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5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画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xx吗? 3、xx和xx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区域活动名称材料指导巧手角 各种石头、广告画颜料、面签、玻璃胶指导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创作立体的石头画艺术纺 纸盒、塑料花、各色纸、白乳胶鼓励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创作石头画结构角 各种结构材料、石头 指导幼儿里通外国石头来搭建小公园 游戏角提供各种形状的石头、钓鱼玩具、台球玩具指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与同伴协商、愉快的游戏 语言角提供小房子、小树及幼儿的石头作品 利用石头及各种辅助材料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探索角提供放大镜、石臼、锤子、石头引导幼儿发现石头的秘密(内部构造等) 课后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众所周知,我们泉州是盛产石头的地方,是石头的“故乡”。孩子们家中都有一两件石头工艺品,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除此之外,我觉得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教育价值的取向还是比较确定的,这节美工活动的教育取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技能方面来看,我主要是发挥想象里,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从生活化的纲要精神来看,具体的就是我上述的内容。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用双面胶将石头粘在鞋盒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是当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们几个新老师的 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腾祥小朋友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予晴小朋友用吸管为她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毕业工作一年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习,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平。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近孩子。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6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提示,完整的跟着念出诗歌。 2、能用语言表述出对树叶外形的想象,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图片,小船,帽子,小伞图片,大树,树叶,小白纸若干,图钉。 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树叶飘落动作导入。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怎样样了 生:落下来了 师: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呢请你们学一学。 (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欣赏学习诗歌。 出示PPT图片,讲解诗歌资料。 师:今日请你们听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秋天》。 秋天来了,一片片的树叶落在地上(出示大树和落叶图片) 提问:小蚂蚁把小树叶当成什么了,请你们猜一猜! 小蚂蚁(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小船!(出示小船图片) 小老鼠(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帽子!(出示帽子图片) 小刺猬(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小伞!(出示小伞图片) 秋天捡树叶,大家真开心。 提问:这首诗歌真好听,你听到了什么 请幼儿一起跟着朗读诗歌。 多种形式请幼儿团体念诗歌一遍。 三、尝试创编诗歌歌词。 1、提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捡树叶了他们把小树叶当成什么了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小动物,教师将幼儿想象的事物用笔画出来,替换原先的歌词。 请幼儿将新的诗歌一起念一遍。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7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2、萌发对儿歌的喜爱。 3、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幼儿对夏天有了初步感受。 教学挂图《主题活动夏天来了》 活动指导: 1、谈论夏天 (1)引导幼儿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夏天来了? (2)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交流对夏天的感受。 2、欣赏图片 (1)出示教育挂图《夏天来了》,引导幼儿过程、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夏天到了谁在树上叫?池塘里的什么花开了?人们的头上都戴上了什么? 3、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小天在那里?》,引导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倾听。 (2)引导幼儿学说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语气和停顿。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夏天还在哪里? (4)鼓励幼儿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儿歌。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夏天在哪里》课后,我感觉本次集体教育活动效果很好,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孩子们参与意识强,多数的幼儿能主动举手,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只有一半的幼儿能积极动脑进行创编儿歌,可以说本次教学行为充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整个教育效果良好。一开始儿歌活动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儿感到一片茫然,教师及时调整,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使幼儿理解儿歌,并深层的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使语言活动的价值更大。在教师不断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在不断的自我成长。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教师要创设适合幼儿的方式抓住时机,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正真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8活动目标: 1、对观察小昆虫、小动物有初步兴趣。 2、练习添画蝌蚪的尾巴。 3、认识黑色,巩固棉签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有画棉签画的经验。 物质材料:黑色颜料、棉签、小毛巾等。画好蝌蚪身体的画纸,小蝌蚪的图片 一、开始部分: 1、用儿歌引出小蝌蚪 小蝌蚪,小蝌蚪,黑黑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 2、认识小蝌蚪。 观看小蝌蚪的图片,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画面 出示画纸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发现画了几只小蝌蚪但都没有尾巴。 2、示范画法 教师拿出棉签,用棉签蘸黑色颜料在每只小蝌蚪的身后画出弯弯的(曲线)小尾巴,示范过程中注意提醒小朋友如何使用材料。 3、幼儿作画 (1)准备材料 每人一张画纸,一根棉签,黑色颜料放在桌子中间。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三、结束部分: 1、将幼儿作品摆放在一起进行欣赏,励幼儿大胆参与。 2、收拾绘画用品,组织幼儿洗手。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19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一次遇到危险逃生小演习好吗? (师多媒体播放,生演练。) 师:同学们真棒,除了这几种危险,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还对我们的危险做了哪些调查,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汇报呢? (生到前面来展示汇报) 二、活动 师: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老师深刻地感受到了同学们调查时的认真和极高的热情。我们的自身安全意识提高了,可怎么才能让我们身边的人们意识也有所提高呢? (生:进行宣传……)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来试着用自护小卡片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好吗? (好) 师:老师去其他学校参观学习的时候,看见了他们学校宣传栏里的自护小卡片,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们带了回来,大家想欣赏吗? (想)(师出示卡片) 师:请小组认真观察它是由哪些内容构成的? 师:找同学来汇报 师: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大脑想一想,还有哪些样式的卡片呢?根据大家课前的调查,你们的自护卡片上哪些内容来警示人们提高自护意识呢? (师出示问题和表格) 师:哪组小卫士来汇报你们的成果? (生汇报) 师:我的自护小卫士们,你们都已经擦拳磨掌准备大显身手了吧?那就让我们各显神通、团结协作来制作自护小卡片好吗? (好) 师:请自护小卫士们立刻动起来,设计出属于你们团队的宣传卡片。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我们的安全。 (师出示安全提示、生设计制作) 三、作品展示 师:全班展示 (师将作品贴在墙上) 四、师生评价 1、生互评 2、师评 五、总结: 师:希望这一张张小卡片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让我们的身边所有的人都有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20【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古典舞蹈,初步感受舞蹈中的美。 2、探索舞蹈动作的特点并尝试多人合作表现舞蹈。 3、体验欣赏合作表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千手观音》碟片、多媒体。 【活动过程实录】 一、初次欣赏舞蹈,感受舞蹈的美。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请小朋友看一看、听一听这段舞蹈什么地方美?幼儿观看舞蹈片段。 师:刚才听小朋友边看录象边说,好多人都看过了,这是《千手观音》,春节晚会上的舞蹈。美吗?哪些地方美? 幼:手的动作 师:初了动作,还有美的地方吗?师:你觉得他们穿得服装美吗?还有美的吗?刚才我们看到他们身上一会是红的,一会是绿的,那是什么美? 幼:灯光美。师:那你们觉得音乐美吗? 小结:我们看了《千手观音》的舞蹈,发现这个舞蹈的动作、服饰、灯光、音乐、道具都非常的美。 二、再次欣赏舞蹈,探讨舞蹈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 师:我们再来看一遍,你觉得这里有哪些好看的动作?你最喜欢哪个动作?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动作做给小朋友看看?幼儿“兰花指”并示范动作,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师:我们小朋友来试一试、学一学他的动作。 师:我看出来了,好多小朋友都想试一试,现在就请小朋友到前面找个空地方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教师:老师现在要考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只能看到一个人的脸,而能看到很多人的手呢?幼儿议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这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队伍很整齐,很直,象一条线,但是他们手的位置不一样,有的手低,有的高,还有的更高。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一遍我们要看他们的手有哪些神奇的变化?播放录象,在有手部动作造型的地方暂停:这些手的动作象什么?幼儿依次欣赏一只手、两只手的动作。 师: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人在跳舞?(21人)。他们的动作一样吗?象什么?幼:像打开的翅膀;像半圆形;像打开的扇子;像转动的风车。 三、幼儿分组,尝试多人组合表演舞蹈,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我们又欣赏一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请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个人)做四手观音。 师:两个人难不倒,三个人怎么样,再找你的好朋友试一试。幼儿尝试。 师:只能看到一张脸,6只手。三个人的手有高、有低。播放音乐,幼儿尝试五个人合作跳舞。 师;老师准备了一个小道具,请第一组的小朋友来表演。欣赏第一组的小朋友表演,教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做了一个什么造型? 师:刚才我们做了五人一组的观音,现在我们按照刚才进教室的队伍(一条直线)站好,面向大镜子一边看一边跳。 师:你们的舞蹈美吗?你知道跳舞的这些演员是什么样的人吗?“聋哑人”,那我们回去也好好地练,然后跳给弟弟妹妹们看,好吗? 幼儿园教学设计 篇21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步熟悉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并乐于用汉语去表达。 2、学习相关的词语“桌子”“椅子”“玩具”·······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室。 2、预先设定好参观内容,如桌子、椅子和玩具等。 3、《我爱我的幼儿园》录音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活动室。教师一边引导幼儿参观,一边师范用汉语表达相关内容。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说:活动室里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桌子”“椅子”“玩具”等词语。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活动室里有什么? 3、教师请幼儿与同伴一起说一说:活动室里有桌子、椅子、玩具。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幼儿说完整句:活动室里有······ (三)结束部分。 教师通过表扬的方式,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上述词语和句式。例如,教师:某某小朋友,你说的真好!你去教教其他小朋友,好吗?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利用下午的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参观洗室和宿舍,分别说一说,里面有什么? 五、温馨提示 1、在活动中,要多鼓励幼儿说汉语。 2、激发幼儿敢说、爱说的兴趣。无论幼儿的表达程度如何,教师都应给与鼓励。 3、教师要善于调动有汉语基础的幼儿发挥同伴影响作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