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
范文 | 关于《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结合注释、图画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舒畅愉悦、游兴未尽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感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去哪游过山玩过水,感受心情如何?今天阳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天气,我们就跟随宋朝诗人曾几一起游浙江省的三衢山。 2、了解诗人 曾几是何许人也?但我们学过他的学生陆游的诗——《游山西村》,生齐背《游山西村》。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著有《茶山集》。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二、解诗题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哪“三衢道中”是什么意思呢?(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自由读(宋)曾几的《三衢道中》,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熟练后再读给同桌听。 2、指名分别读诗,注意字音。(“三、宋、子、四”这些字都是平舌音) 3、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象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4、师范读,生自主练习朗读,指名读诗。(虽然读得有些夸张,但沉浸在自己的朗读中就会被自己的声音所陶醉。) 5、配乐朗读。(蜗牛与黄鹂鸟原版伴奏) 四、吟诵感悟,想象画面学习《三衢道中》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情。(对比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体会“日日晴”带来的喜悦心情。) (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如果泛舟小溪,你会欣赏哪些风景或者做哪些有趣的事呢?(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诗人游兴未尽的心情。)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对比学习,出示幽静的绿荫和有黄鹂鸣叫的绿荫图谈谈黄鹂为归程途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拓展带有黄鹂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配乐诵读(纯音乐—渔舟唱晚)。谈谈游三衢山的感受? 六、吟唱古诗(雅乐诗唱—三衢道中) 在古代把不配乐的称为“诗”,将配乐的称为“歌”,通过歌声的高低、快慢传达出你游三衢山的感受。 7、作业拓展:小练笔 《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全诗写景,却处处锲入感情,用你手中的笔描述游三衢山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8、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宋曾几 行:小溪+山行 游兴未尽 归:绿阴+黄鹂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1、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2、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感受了大诗人杜甫和苏轼笔下那生机勃勃的春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宋代诗人曾几笔下秀丽宜人的江南初夏风景,感受诗人清新流畅的诗风。好吗?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诗题了解作者 谁来大声朗读诗题?好!请!一起读一次! 诗人姓曾名几出示“曾”多音字曾ceng经姓氏读zeng 关于曾几,你了解多少呢?请为大家介绍 教师简单概括介绍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同学们,再读一读诗题,看看你能读出什么?或者说你知道哪个字的意思? 生:道就是道路 师:很好!三衢道中就是三衢山的道路上。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就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表达自己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请同学们打开你的记忆阀,回忆一下我们理解诗句的方法有哪些? 生: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调换语序补省略 2、读诗句了解大意 师:好那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诗句接下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请注意字音要准,边读边理解它的意思,开始 生自由读 师:读好了能大声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请你来读 生朗读 有没有意见没有读得很好!祝贺你! 三、细读感悟汇报交流诗句意思 1、通过刚才的.朗读,大概对诗句的意思有所理解,对吗?那请你说说你对哪个词或句的理解?大声点 预设: 生1:梅子黄时日日晴这句诗是说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天。 师:作者出游碰上晴和的好天气,心情怎样?(很好)是啊!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碰上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心情自然是为之一爽,游兴欲浓了。 那你能读出作者愉快的心情吗?试试吧孩子 读得怎样?太棒了一起读师生齐读 生2:我通过注释知道了“小溪泛尽”就是乘小船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却”的意思是再、又。 师:看注释理解很好那你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好吗 生:这句话就是说作者乘着小船走到了小溪的尽头,然后又步行走山路。 师:同学们对这个解释满意不(满意)好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喜欢乘船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乘着小船游行好不惬意啊!可是作者乘船直到小溪的尽头,溪尽了,作者仍游兴未尽啊!怎么办呢?(步行)于是停船靠岸改为步行山路,继续游玩,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开心愉悦 是啊!一个“却”字道出了作者高涨的游兴。 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的前两句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作者的心情有信心吗好!开始! 师:那这后两句诗的意思谁来说说 生3:“阴”就是树荫。“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意思是说归途中的路途仍旧是一片绿荫,还比来时的路上多了几声黄鹂的叫声。 师:说得真好!可你怎么知道是写归途呢? 生:绿荫不减来时路从这句话知道是写返回的图中情景,在和来时路进行对比,现在景色更美心情更舒畅! 师:你真是太聪明了!看来作者对这次出游是非常满意的了 是啊!“来时路”这三个字可以看出作者将此行悄然过渡到规程。作者写归途中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助兴,更加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2、齐读整首诗读出作者心情愉悦情感高涨的变化 四、美读成诵 1、个别读 哪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指名读 2、小组读全班齐读 3、背诵读到这里,有人能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吗 好请你来 一起来背开始 五、拓展延伸 出示江南春光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江南的风景图,相信大家都感觉很美很美,这是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的一场视觉盛宴。请用自己积累到的诗句或是其他的优美语句来描绘一下眼前的风景,好吗想好了请举手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与鼓励和指导。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