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植树问题教案 |
范文 | 植树问题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树问题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树问题教案1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植树问题中一条线段两端都植树的特征,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通过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的方式探究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 (3)从封闭曲线(方阵)中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学校旁边有一条长100米的小路,老师要在栽几棵树苗,想请你们当回小小设计师帮忙设计行吗?(行)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植树问题中的奥秘。 二、探究规律。 (一)1.出示题目 这条小路长100米,每5米栽一棵小树苗(两端要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会马上列出算式:100÷5=20(棵) ①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实物演示。 指一指哪里是小棒的两端? 说明:两端要栽就是小路的两头要种。 ②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小棒,同桌间互相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 ③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a、指名说一说: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上黑板上来摆给大家看一看。 b、数一数你们刚才摆的小棒,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一共摆了几根小棒? c、间隔与种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 ④师说明:开始大家算出的100÷5=20,这个20并不是表示可以栽20棵树,而是指共有20个间隔。 2.改变题目条件变为: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可用线段图表示) 1.学生试解答 2.用小棒检验 3.说一说你的想法 间隔数与栽树的棵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试说后,教师小结。 4. 基本练习:同学们做操,某竖行从第一人到最后一人 的距离是24米,每两人之间相距2米,这一行 有多少人? 5. 提高练习: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栽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二)出示例2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①“两馆间的小路”指的是哪一段? ②“小路两旁”指的是要栽几边? 2、学生互相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师提示:我们现在可以假设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18米,其它条件不变,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要求完成: ①你一共摆了几根小棒? ②每一边的小棒根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这种情况属于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即植树棵数=间隔个数—1。 (三)用摆小棒的方法教学例3 教师小结:两端封闭的情况下 植树棵数=间隔个数 三、练习应用 1.一要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 在教学楼前植树,每4米栽一棵,20米内可以在多少棵树? 四、课堂总结 植树问题教案2学习目标: 1.学生会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和一端植两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兴趣,体会数学价值。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马路一边栽了25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 1.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 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m。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 你都知道了 。 2. 你认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吧! 总结 植树问题 总长( )=( ) 两 端 栽: 棵 数=( ) +1 一 端 栽: 棵 数=( ) 两端不栽: 棵 数=( ) -1 三、课堂达标 1.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每隔5m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2.一条走廊长32m,每隔4m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 3. 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植树问题教案3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6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植树问题,理解并掌握在一条直线上“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 (2)、在理解间隔数和棵树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两端都栽”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究新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经历和体验“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出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时,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运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一定喜欢玩猜谜语吧?(课件出示):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 谁能很快说出谜底?(生口答)。 师:你思维真敏捷。 (2)、师:同学们,伸出你的左手,仔细观察,你能看到数字几? (3)、认识间隔、间隔数。 (预设1:数字5,5个手指;数字4,4个手指缝。) 师:你观察得真认真! 师:(课件出示)手指间的空隙,在数学上我们叫做间隔。(板书:间隔。)一只手上有四个间隔,我们就说它的间隔数是4。(板书:“间隔”后加“数”) (预设2:生:有5数字5,5个手指头;有数字4,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 师:你懂得真多,能告诉大家什么叫做间隔吗? 生口答,师出示手的图片,板书“间隔”和“间隔数”。) (4)、认识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间隔无处不在。(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柱子、路灯杆、摆花盆、钟声等),师边放课件边叙述说明。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间隔? 生充分交流 (5)、揭示并板书课题。 师:像这样有间隔现象存在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植树问题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题目信息:一条新修的公路,全长1000米,在它的一侧种树(两端都栽),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 2、理解题意。 (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理解题意。 师: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或句子,分析题意。你认为哪些词是比较重要的? 题目中,“两端都栽”是什么意思? 师:既然有“两端都栽”的情况,就有“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也有“只在一端栽”的情况。(课件演示: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三种情况。)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 (3)、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一共要栽多少棵? (指名生答) (4)、提出验证。 a:师: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呢?我们怎么来验证一下? b:生尝试寻求方法。 生:可以画一画图。 师:你的想法非常好,可以用一条线段代表1000米长的公路,画一画图,数一数实际种了多少棵。) (5)、尝试验证,边叙述边课件演示:因为两端都栽,所以要先在起点栽一棵,然后每隔5米栽一棵,再隔5米再栽一棵,再隔5米再栽一棵……看看一共要栽多少棵。 师:现在栽了多少米了?就这样一直栽到1000米处吗? (预设生:太麻烦了,浪费时间) (6)寻求“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 师:老师和你们有同感。1000米的路太长了,你觉得路的总长要是多少米好了? 生尝试发表自己的想法。 (预设生:50米、20米、10米 师:我明白同学们的意思了,就是把路的总长换成比较小的数就行了。你们的想法太棒了!) 师:在数学研究中,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就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即把“大数变成小数”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找出规律。(板书:大数——小数,化繁为简)。比如,1000米太长了,我们可以转化成20米栽几棵,从而找出规律。 师:老师在电脑上可以画成小树,你们在练习本上,也画成一棵棵小树吗?怎样表示小树比较简单? (预设生:画成小树太麻烦,可以用一个点表示一棵小树比较简单。) 师:你的方法真好!用线段图来表示,简单明了。(课件演示:小树变点,成为线段图) (二)、自主探究。 (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就来当一次“小小数学家”,研究一下当总长分别是10米,15米、20米、30米时,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有什么规律。请你们拿出题卡,认真画出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把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2)、生独立填表。 (3)、汇报交流:谁把你的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师:谁和他的结果一样请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做得非常认真!) 师:为了便于大家观察,我把表格展示在大屏幕上。 (4)、师:(边课件演示边引导)仔细回忆刚才画线段图填表的过程,认真分析这几组数据,能否说出总长、间隔、间隔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课件表格下出示:总长o间隔=间隔数) 间隔数与棵数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课件表格下出示:间隔数o( )=棵数)。 那么,当两端都栽时,如果知道全长和间隔,怎样求出棵数? (5)、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交流。 结合生答,师完成板书:总长÷间隔=间隔数,间隔数+1=棵树。 (6)、师:如果不画线段图,你能说出总长是50米时,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吗? 学生口述答案。 师:你真了不起!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出示前面的例题。 师:利用刚才我们发现的两端都栽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你能找到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吗? (2)、生找出正确解法。 (3)师:200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1?(200表示间隔数,因为间隔数加一等于棵树,所以要加一。) (师:你讲得太棒了!老师真心佩服你!) (4)、师:以后再遇到生活中类似于“两端都栽”的实际问题时,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 小练笔:运动会上,在一条长200米的笔直跑道的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10米插一面,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 师:请大家默读题目,然后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三、学以致用。 1、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看,我们的《小苹果》舞蹈比赛中同样蕴含着植树问题的知识。 (课件配图片出示)五二班学生参加《小苹果》舞蹈表演,其中一列纵队全长18米,如果每两个同学之间相距2米,这列队伍一共站了多少人? 生独立审题,尝试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生交流方法和思路。 2、钟声与钟声之间也有间隔,你能同化成植树问题进行解答吗? (课件出示)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敲完需要多长时间?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认真倾听钟声敲响几下?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课件出示:结合5次钟声,线段图出示四个间隔) (学生结合课件演示,说出:钟声敲响5次,共有4个间隔。) 大钟5时敲5下,有4个间隔,共用了几秒钟?由此能求出什么?那么12时敲12下,有几个间隔?敲完用多长时间吗?请同学们尝试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汇报交流,说出思路。 3、师:你们真了不起。请到知识城堡一展身手吧。 (课件出示)8个同学站成一队,每两个同学之间距离1.5米。这列队伍全长多少米? 师: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生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充分交流。 师:在今天的探究活动中,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规律,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而且知道了数学研究中“化繁为简”方法,会通过画线段图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其实,在植树问题中还有许多知识,比如两端都不栽时、只有一端栽时,或在封闭图形上栽时,棵数分别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究。 植树问题教案4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够绿化环境,造福人类。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边、间隔一定的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1. 能够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的距离。 2. 能够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 老师:你会计算吗?(让学生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 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 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够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够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 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2. 学生自学探讨。(师巡视) 3. 班内交流。学生回答后,师媒体演示间隔数和间隔点数的关系。 总结规律: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完成例题。 四、变化巩固: 1. 做一做:118页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怎么想的,重点让学生明确先求出间隔数,即36棵树有35个间隔。 2. 122页第2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可一生板演。 五、检测反馈:(独立完成) 1. 在一条长400米的马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2.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3. 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学生完成后师批阅订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并能够利用植树问题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解答时要重点分清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间的关系,后面还有一些不同的情况,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灵活处理。 植树问题教案5一、教材 《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以及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教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两端都不栽树。本节课教学第106页——107页例1、例2和做一做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作了如下调整,把原例1中的路长“100米”改为“20米”,把“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数据改小有利于学生思考,也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但并不影响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探究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三种情况中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将例2分成两道题放到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环节,有利于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含义》、《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五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3.借助直观,通过间隔和数的对应,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规律,建立不同情境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4.学生在参与观察、动手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化归、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 5.能运用所得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和他人合作交流。 6.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植树问题的价值和作用。 三、重、难点 重点:探索规律,建立植树问题模型,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间隔”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讲解法为辅。 学法:以学生发展为本,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方法为一体。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互动、引出课题 师:想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聪明的同学请以最佳的状态坐好,都有这个美好的愿望,光说不练可不行。这节课就让我们走上思维的道路,一起去迎接新的挑战吧。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课前思维训练题: 1.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锯成9段,需要锯几次? 2.四年级在三楼,每上一层要走20个台阶,一共要走多少个台阶才能到三楼?(每层台阶数相同) 师:锯木头和上楼梯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植树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植树问题的知识。(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这一环节,旨在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处处留心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宽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园林工人打算在一条长20米的笔直小路一边植树,请同学们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帮忙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 (创设为园林工人设计植树方案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并且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我还把教材例题100米,改成20米,主要因为我感觉100米的距离还是有些长,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便于研究。同时也遵从了教参中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 (二)动手操作,设计方案 2.同桌二人合作,摆一摆或画一画。 (先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在一条线段上栽树时的不同方法,让思维如花般绽放。) 3.交流汇报,演示。 4.比较方案,探究规律。 (1)间隔数与总长、间距的关系。 ①出示植树的三种情况,学生观察相同点。 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③探究间隔数与总长、间距的关系。(向学生渗透此类问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起数学模型的过程。) (2)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①学生观察不同点,教师讲解三种方法的名称。 ②同桌交流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 ③汇报交流。(板书) ④共同探究原因。(演示:树与间隔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突现学生的知识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 (3)小结: ①植树问题规律,②解决植树问题方法:先求出间隔数,再看属于哪种类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既然宝贝已经保存在你的大脑里了,那可不能让它天天睡懒觉,得常常拿出来发挥一下它的神奇作用。下面这几道题就需要它大显身手。请看: 1.有一条500米的石子路,在石子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只栽一端),需要准备几棵树? 2.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8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3.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一侧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4.在一条全长18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每隔6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练习题设计有层次性,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积极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体现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六、说板书设计 (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教案6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 课件、表格、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间隔 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呢?(请生在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个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 2.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植树问题(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自主探究 找出规律 1.课件出示:为迎接2008奥运会,北京市城市规划局准备在长100米的迎宾道一侧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题。谁知道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那共需多少棵树苗,谁来猜一猜? 预设:学生可能大多数对得到20棵。 师:你们的猜测正确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想办法来验证一下,但是100米这个数字有点大,不好验证,怎么办呢?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假设路长只有20米,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要栽几棵呢? 师:下面就请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全班交流汇报。(重点让用线段图来验证的小组来说明理由。)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真会想办法,他们用一条线段表示这条小路,平均分成4份,这时出现了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 生:4个间隔和5个间隔点。也就是把一条小路平均分成4份后,如果两端都要栽树的话,共要栽几棵?(5棵)205不是等于4吗?怎么是5棵呢?多的这一棵是怎么来的? 师: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每隔2米栽一棵又需要栽多少棵树苗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并将你们解决的方法写在练习纸上。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填写表格: 总长(米) 20 全班观察表格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非常能干,通过猜测、讨论、验证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在一条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的棵数比平均分的份数也就是间隔数多1。(板书:棵数=间隔数+1。) 师:对得到的这个规律有没有不同意见?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我们用得到的这个规律来验证一下你开始的猜测正确吗? (1)基础练习。 师:请看题目,谁愿意来说一说? A1. 在长100米的迎宾道一侧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A2. 如果是每隔10米栽一棵呢?(口答) B.师:同学们真能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许多类似的植树问题,这是陈老师家乡重庆的鹅公岩大桥,想知道这座桥上有多少盏路灯吗? 课件出示:大桥全长1420米,大桥的两侧每隔10米安装了一盏路灯。一共安装了多少盏路灯? C.这是我们重庆的轻轨列车,陈老师每天就坐轻轨列车回家。 课件出示:从学校到老师家一共有14个站,每相邻两个站之间的距离平均是1千米,你知道陈老师的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吗? (2)拓展练习。 师:老师的家乡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重庆有一个解放碑,想听听它的钟声吗? 课件出示解放碑的大钟及题目。 解放碑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呢? 师:请同学们独立的在练习本上完成。 小结:同学们真棒!不仅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到植树问题中当两端都栽树时棵数=间隔数+1,而且还运用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数学文化 介绍二十棵树植树问题:有20棵树,若每行四棵,问怎样种植,才能使行数更多? 五、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其实植树问题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如植树时有时需要一头栽一头不栽,在圆形的球场一周栽树以及围棋盘上摆棋子的问题等(课件图片展示),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