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海底世界》教案 |
范文 | 精选《海底世界》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海底世界》教案 篇1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学生谈) 过渡: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它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风平浪静。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里有海底世界的全景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 师:看完录相,你们想说些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探索那奇妙的海底世界。 一、同学先自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师:你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我们详细的来学习一下课文.你最喜欢海底世界的哪一方面? 二、细读课文: 指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师: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平静的,海底真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吗?理解窃窃私语. 老师这里有一段(录音),大家听听都有什么声音? 学生汇报 用有的……有的说句子. 这些声音可不是随便就能听到的,而是用了特制的水中听音器 过渡:刚才我们听到了海底世界美妙的声音,海底世界还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奇呢? 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读提出要求 这一段的中心句划出来,描写了那些动物 学生汇报 1)谁来说说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2)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哪些海底动物?你对哪种动物比较感兴趣?愿意介绍它的活动特点吗?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具体写动物的特点的 (4)想象一下,这么多的海洋动物在一起,有的爬行速度(很慢),有的比(普通的火车还快),有的在向前游,有的呢?(迅速后退),还有的(自己干脆不动,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旅行),这种景象有趣吗? 三、 学习第四 自然段 1、这海底动物活动方式的多、奇和有趣,我们是领略到了。海底植物又如何呢? 自读第四自然段,提出自学要求.划出中心句。 2、看了中心句,你知道这段写什么吗?海底植物有什么差别呢?能用书上的话回答吗? 3、分角色朗读。 4、同样是海藻,差异也太大了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看看。 5、录相。 大家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把这种有趣读出来。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刚刚看到这样的景色,我都不感觉是在海底了,这里有( ),也有( ),至于森林呀、草地呀,这里都有,海底世界真神奇呀! 2、你们知道这海底的山峰、峡谷、森林、草地里蕴藏了哪些矿产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齐读第5 自然段,体会海底世界的神奇。 5.小结:(放课件)正象同学们读的那样,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各种种样的动物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伴着这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四)(放海水污染的课件)现在,大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海底世界遭到了破坏,此时,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五、作业:为了保护美丽的海底世界,请同学们设计一份环保方案,为我们保护海洋环你对哪个方面比较感兴趣? (1)指名汇报,师板书。海参请一名学生走一走4米的距离,大家对比一下。 (2)放其它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课件。 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很有趣。展示给学生的实景画面,让学生看到它们活动的方式,学生同样兴味盎然。 《海底世界》教案 篇2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㈡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海底石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了解海底石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㈡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 ㈢解决方法 1、重点解决方法。 理解全文,弄清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从而体会到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难点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读懂三、四自然段中每个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㈢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㈣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字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大有帮助)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文中哪菊花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海底是宁静的;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 (2)从哪菊花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①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 ③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 (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着一段共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共五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 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句,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结合句子理解“是否”、“窃窃私语”。 ①把“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又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②指名读“窃窃私语”,说出它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模拟窃窃私语,体会这里用“窃窃私语”显得特别生动。 (3)指名读后两句,想一想从这两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海底有很多声音) (4)海底都有什么样的声音呢?(四个“有的像……”吃东西的声音,进行的声音,发出警报) (5)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声音?你从哪知道的? (6)课文中写出了这么多种声音后,还用了省略号,说明海底的声音怎样?(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 (7)从这么多种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景色奇异) 3、指明:在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这就是概括地写;读了后两句才知道海底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具体的写,先概括后具体,句与句之间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 4、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让学生思考: (1)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在宁静的海底,如果你听到各种声音,会有什么感觉?(使学生感到“静中有声”,显得奇异) (2)为什么海底有这样奇异的景象?(海底奇异的景象离不开丰富的物产) (3)指名读二、三自然段,要求读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二)理解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海底物产丰富的?(动物、植物、矿物)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讲的是什么?(一共有六句话,讲的是海底有很多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不同。) ②(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读第一句,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海地有很多动物) 从哪看出海底的动物有很多?(“三万种”是很大的数目,这还是已经知道的,还有不知道的) ③快速读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它们有不同的活动方式) ④指名读3——6句,想一想讲的是什么?(不同的动物是怎样活动的) ⑤重点理解: “伸缩”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什么动物是*肌肉伸缩爬行的? “只能”说明什么? “普通”是什么意思?用“普通”说一句话。比普通火车还快说明什么? “反推力”怎样理解?想一想你见过什么是*反推力前进的? “巴”是什么意思? ⑥放录像向学生介绍动物的活动方式。(形象感知动物的活动方式) ⑦小结3——6句,具体介绍了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它们有的速度极慢,有的速度极快;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就在这快与慢、进与退、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它们的活动方法不同,说明了各有个的活动方法。 ⑧引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句讲的是什么) ⑨依照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⑩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海底的物产怎样? (2)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①海底有哪些植物?(投影出示海底植物图)说明海底植物怎么样?(种类繁多) ②海底有哪些矿物?“稀有”是什么意思?说明海底蕴藏的矿物怎么样?(蕴藏丰富) ③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也可以体会到海底的物产怎么样? (3)四、五、六三个自然段都写出了海底丰富的物产,从这些物产中还能看到海底的什么特点?景色奇异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真正理解海底丰富的物产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三)把2——6自然段连起来读。思考:海底是一个什么世界? 指出:每段中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景色奇异中包括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中也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四)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想一想,为了说明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各写了什么? 第三课时 (一)读全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段)。 (二)练习朗读(以训练中差生为主)。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分析字形,学习写字。 1、重点指导的'字: “却”的右半部是,不要写成。异的上半部分是“巳”,不是“已”。 2、写出下面字的偏旁。 却()否()普()类()免()丝() 3、先说说下面每组字的不同,再组成词语。 胞()私()类()异() 抱()积()粪()导() (五)练习写一段话,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海底世界》教案 篇3海底世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 2.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26个词语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3.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认识过渡段(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过渡段的归并;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1.海底世界的课件. 2.一张世界地图或一个地球仪. 3,组织学生收集,阅读有关海底奥秘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 2,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 3,初步知道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二)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今天,我们学习《海底世界》,它将带我们去探测海底世界的奥秘.同时,要继续学习按事物几方面分段的方法. (2)出示课件,让学生粗略说说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3)到课文中去看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要求: (1)通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想办法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字音:澎(第二声)汪(第—声)梭,贼(平舌音) 植,储(翘舌音)蕴藏(多音字). 字形:湃 (3)查字典或联系下文理解新词.(①结合彩图认识"梭子鱼,乌贼,海藻"等生物.②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解"器官,反推力,生物"等名词术语.③"澎湃,窃窃私语"等词语可留待随文理解.) (4)开小火车朗读 波涛澎湃窃窃私语乌贼植物 蕴藏储量是否奇异细胞稀有金属 (5)分段指名朗读并评议. (6)说说你对海底世界有什么新的认识. 3.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1)读了课文,对海底世界有什么新的认识引相关的段落.(读中正音) 讨论中相机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回忆单元学习提示的内容,根据课后习题2给课文分段. (3)交流.分段中遇到什么困难重点点拨: ①"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与上下文有什么关系("景色奇异"了前两自然段的内容,"物产丰富"引出了后三自然段的内容,这是个递进关系的句子,一般归并到下面一个段落.) ②:过渡段(句)不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在阅读时,我们要重视这类句子和段落. 4,作业. (1)通读课文,质疑问难. 抄写生字新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段,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 2,理解长句和难句的意思. 3.能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造句. 4.能背诵第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蓝色大海图",问: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形容现在请同学们潜入海底深处进行实地考察,向大家报告在海底看到哪些奇异的景象. 2.自学第1,2自然段,把看到的奇异景色记下来.(圈圈划划) 3.汇报在海底发现哪些奇异的景象,交流中确定先学的段落. 重点引导理解,朗读以下句子: (1)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①深海中的光点是怎么形成的(在图上贴光点) ②这暗中有光的景色是多么美妙啊!想象,朗读. (2)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①这些声音是怎样形成的呢 ②把深水鱼发出的声音比作"蜜蜂嗡嗡.小乌啾啾……"有什么作用呢(用人们熟悉的声音打比方,读来更生动,形象.这就是比喻句的作用) ③想象还会发出哪些声音你能模拟一下或打个比方吗 ④学生根据课文想象自由模拟海底动物的声音.(随机理解"窃窃私语",声音要很细小) ⑤这静中有声的景色是多么奇妙啊!感情朗读. 4.齐读第1段,概括段意.(写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5.朗读.帮助背诵第2自然段. 海底是否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 .你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 ,有的像,有的像 有的还好像.它们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 ,还会发出. 6.作业(任选…一题). (1)想象海底动物还会发出哪些声音,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写一段话. 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造句. (3)背诵第二段.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段,体会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 2,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 教学过程 复习. 听写词语 波涛澎湃窃窃私语乌贼植物 蕴藏储量是否奇异细胞稀有金属 引读第一自然段,引背第2自然段并评议. (3)说说海底的景色奇异在哪里(同桌互说——指名说) 2.学习第二段. (1)速读全文,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物产丰富) ①交流 ②既然都是写海底的物产,为什么要分成个4,5,6三个自然段呢 板书:动物,植物,矿物 ③:我们在阅读这类常识性课文的主体部分时,如果一段写一个方面的内容,就要学会编小标题. (2)海底有动物,有植物,有矿物,确实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学习第4自然段. ①自学,填表. 特点 举例 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万种 活动方法多 ②交流. ③三万多种海底动物,作者为什么着重写这五种动物呢 ④:写文章不可能把要说明的事物——例举.作者抓住动物活动方式快与慢,进与退,行与不行的不同特点,把最典型的列举出来,一般的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我们常用的说明方法.(板书:抓特点举典型例子) 3.自学5,6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植物,矿物的什么特点,各用一个词概括. (1)自学.读读,想想,划划. (2)交流,讨论. 植物——色彩丰富大小不一 矿物——蕴藏丰富品种繁多 4.自由读全文,质疑解难. 5.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补充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6,:大海是美丽的,海底是神秘的,大自然更是奥妙无穷,有待我们去揭示.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的同学中会出现海洋研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去南极,北极,上天,入地,下海……去探索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7,作业 摘录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板书: 静中有动暗中有光 景色奇异声音有的像……有的像…… 海底有的像……还有的像…… 世界动物种类多活动方法多 物产丰富植物色彩丰富大小不一 矿物蕴藏丰富品种繁多 《海底世界》教案 篇4(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地方。 (二)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知道它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列举数字、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把动物种类多、活动方法有趣写具体。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海底录象(边放影边配乐) 放录象 师感情描述:海底世界是个神秘非凡的世界,它是虾儿们的家园,是鱼儿们的乐园,是无穷的宝库,是人们向往的世界,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吗?(海底世界) 板书: 2、看板书质疑 海底世界 那你想了解海底世界的什么呢? 3、你们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奥秘的秘密,这样吧,就让老师和你们一起潜入海底,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的秘密,有谁愿意做潜水员的?请把手举得高高的。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概 过度语:不过,在潜入水底之前,得经过考试,考试过关了,才有资格做潜水员,谁有信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潜水员呢?那我们开始考试了。 1、“我能读” 显示课件 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 (2)边读边想: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2、“我会读” 显示课件 (1)读生字(个别读、开火车读) (2)读句子(小组赛读) 3、“我会说” 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用一句话来说说(让生自由说) 师引导生说“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显示课件 (1)请找出描写海底世界特点的两个词(生汇报后课件划出) (2)指名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海底的特点?(突出特点) (3)齐读 三、精读课文、体味内涵 看来,大家都顺利通过了考试,我们班的50位同学都光荣地成为了潜水员,为我们优秀的表现鼓掌喝彩吧。其实,课文所写的就是神秘的海底世界,谁能把课文读得越深,发现的秘密越多,谁就是优秀的潜水员。有信心争当优秀潜水员吗?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出示课件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2—6自然段 (2)在其中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段认真读,专心探究看看你能发现海底世界的什么秘密? (3)发现后,可以用画画、读读、写写、演演等方式来告诉你伙伴们 2、汇报、交流(重点学习3、4自然段) 各位潜水员,你们通过合作研究,发现了海底世界的什么秘密?谁代表你的小组来汇报。 3、引导学习第4自然段 (1)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显示第四自然段 显示课件 (2)引导学习“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 (3)这种用数字把意思写具体的方法在文中还有许多,现在请同桌的两位伙伴互相找找,找到后用波纹线划出,并说说这些数字 出示课件 写出了什么意思? (4)这么有趣的动物,谁能通过朗读读出来?你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 画面一边做动作?看谁读得最有趣?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有进步,这么有感情,老师奖励全班一份礼品,请看银幕,放映录象,这么有趣的动物谁还想来读?想读的就站起来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度语:潜水员们,你们还发现海底世界的什么秘密? (1)生汇报:我还发现海底有声音,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出示段落 (2)学习“窃窃私语” (3)说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质疑) (4)指导朗读,读出“趣”字 (5)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发挥想象,还有的声音像什么? (像青蛙一样呱呱,像~~,像~~) 5、引导学习其他自然段 这真是一个景色奇异、可爱有趣的海底世界!你还发现海底世界的什么秘密? (1)汇报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汇报(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闪烁的~~) 师边板书边总结:暗中有光体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 (2)汇报学习第五自然段 生汇报(海底有山~~~) 师板书:植物多 (3)汇报学习第6自然段 生汇报(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 师板书:矿物多 四、同学们,当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对课文中最后一句话一定有了不同的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总结: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是一个神秘有趣的世界,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但是对于海底,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它,我们还要想办法去打开这个秘密仓库。这就需要科学,需要勇气。让我们抓紧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士吧! 《海底世界》教案 篇5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鱼儿,在大海深处自由地遨游,鱼儿是多么的自由欢快,老师打开课前做好的范例,同学可以看一看这个例子。自己创作一个动画。 二、共同学习,探究发现 1、请同学也打开桌面“《海底世界》学生素材”中的范例2,看一看,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以下脚本。 1)如何搭建鱼儿游动的脚本? 2)让鱼儿自由游动,如何控制鱼儿在不同位置来回游动? 3)如何拖动缩略图中蓝色的线,改变角色在移动时面向的方向,设置角色的初始状态。 三、自由创作,搭建脚本 1、再打开一个scratch窗口,开始创作。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解决,共同学习。 3、发现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脚本,搭建出新的脚本的,要给予表扬。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述导入 1、上节课有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海底世界》的作品,但老师觉得还不够,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加点难度,让海底向上冒泡、鱼边游边吐泡。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2、教师指导学生打开桌面的教学视频,边看边思考,教师巡视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让学生继续修改和设计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改进,尽情发挥自已的想象力,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二、学生创作 1、学生开始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分享交流 1、指导学生用“海底世界(自已的姓名)”作为自已的作品文件名上传到教师机。 2、展示作品。 3、发现问题,课后可以继续再设计,使作品更有趣、更贴近自然。 四、个别学生作品图片 说明:华师附小六年(5)班陈叶嘉同学的作品,他作品的特点是:不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还给舞台增加了颜色的特效,达到了海水不同颜色变化的效果。 说明:华师附小六年(5)班傅奕泰同学的作品,他作品的特点是:增加了鱼群、珊瑚等角色。 说明:华师附小六年(5)班葛近文同学的作品,他作品的特点是:增加了不同的舞台转换,体现出鱼儿在不同的海环境里游动。 说明:华师附小六年(5)班邱若峰同学的作品,他作品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变了教师所提供的素材及想法,以“想吃鸟”为主题来进行创,是个很具有创意的学生,个性张扬。 说明:华师附小六年(5)班李泽林同学的作品,他作品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脚本,使得鱼儿在大海里游得更加自由自在,是个很具有创意的学生,个性张扬。 有个性的作品还有很多无法一一体现,王继华老师的学生个性张扬,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我想这正是王继华老师的教学成果的体现。 《海底世界》教案 篇6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海底世界。 2、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 肌肉 伸缩 攻击 景色奇异 旅行 蜜蜂 爬行 物产丰富 3、有小朋友去过海底吗?开动开动小脑筋,想象一下那神秘的海底是什么样子的,说听,好吗?(学生自由说。) 过渡:小朋友们的想象大胆而又丰富,那么你们想去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看看吗?好,我们穿上潜水衣,带上氧气瓶,出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一小节,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出示第二小节) 2、交流 1)海面上———————,海底——————(课件出示) 2)声音。 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件) 听到了哪些声音? 这么多的声音,还有其它声音吗?谁来说说还有什么声音。 3)这些都是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所以很轻很轻,我们几乎听不到。 4)谁能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声音? 5)这些声音都是海底动物在什么时候发出的?(课件出示) 6):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真奇异,真丰富啊,给我们的耳朵以美的享受。那我们的教室当作海底世界,谁愿意做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分角色来朗读。 听,他们模仿的多好啊,就想真的海底世界一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听到了海底那么多奇异的声音,我们不由地感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出示中心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听了海底世界的声音,想认识海底世界的动物吗? 1、自由读,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多读几遍。 2、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小动物? 相机出示图片与文字,指导朗读。 :海底动物真是各有各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和这些小动物们活动一下,把你的喜欢大声读出来。 所以说,——————————(出示中心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海底世界的奇异很物产丰富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植物的差异? 1、颜色不同。 2、形态不同。 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海底除了有动物和植物,还有什么? 1、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去看看。 2、有那些矿物?这些矿物都对人们的生产有着很大的作用。一起读这一小节。 六、拓宽延伸 1、学到这里,你们大概了解海底了吧?那么你觉得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出示最后一段)你能围绕课文说说吗? 2、老师还找了些有关海底的资料,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3、面对这么迷人的海底世界,你想对大海说什么? 把你的话写下来。 其实,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的认识,就等着你们去挖掘,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了。 七、板书 声音各种各样 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植物颜色多彩,形态各异 矿产丰富 《海底世界》教案 篇7在讲《海底世界》第五、六、七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海底世界还有形态各异的植物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思考:写了哪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海底世界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哪些资源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学把海底世界的资源边听边用笔画下来。 (1)师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 (3)资料交流: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能源吗?它们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4)指名说。 (5)小结:海底的资源不可计数,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海底的资源了。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三、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慨?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自由说。 师: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读。 (2)指导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3)齐读。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几种小动物、几种植物和矿产资源。其实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资源被发现了,却因为技术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应用,更可惜的是还有更多的资源没被发现呢。 你们想探索海底世界吗?希望将来的海底世界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课后反思: 一、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教态大方得体,语言规范。 二、教法设计符合教材特点和内容,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符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符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培养,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三、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四、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使远离学生生活的海洋世界,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神奇大自然的向往。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五、我在教学设计上,从学生角度出发,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都合理运用,该讲则讲,不必讲的不讲,在自己设计好的导学提问下,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创设学习氛围,培养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海底世界》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正确点数9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知道数量间的递进关系。 活动重点: 正确点数9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知道数量间的递进关系。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绘制“海底世界:背景图;海底生物特征(如:形态、大小、颜色)各异的图片(如水母、贝壳、虾、螃蟹、鱼等)数量分别为5、6、7、8、9,并贴在“海底世界”背景图上。 3、5~9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进行分类。 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片,看看上面都有哪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请把它们分类并摆放在一起。 二、学习接数,感知数量间的递增关系。 1、学习接数。 任意选择一个种类、教师先点数,然后请幼儿继续接着数,如教师先数大水母1、2、3、4,请幼儿接着数完小水母5、6、7,然后说出总数。 教师数张开的贝壳1、2、3,幼儿接着数闭合的贝壳4、5、6、7、8,说出一共有几只贝壳。…… 2、感知数量的递进关系。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数好的每一种海洋生物,一行行按从少到多的顺序一一对应地整齐排列,并在后面摆放5~9的数字卡片,感知数量的递增关系。 三、儿童独立计数。 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2页“海底世界”上,也有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在一起,我们怎么数,才不会漏数和多数呢?(引导幼儿发现并借助标记法正确点数混合摆放的物体,如每次点数一个种类时,可点完一个画个圈、打“∨”、或涂上颜色)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数学活动,因为是一张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片,图片里有许多的海洋生物,所以幼儿比较感兴趣,在让幼儿数数时,幼儿都参与进来,积极地举手回答数数后的数量,有老师示范写在规定的地方,在涂色的环节中,因为考虑到幼儿可能记不住涂哪种指定的颜色,所以事先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的纸头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在幼儿涂色的过程中可以做个小提示。老师示范结束后,再拿出没有写涂色过的作业,比较哪个海底世界更美,激发幼儿的兴趣。大部分幼儿能顺利的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任务,还有部分幼儿,因为某几个数字不会写如:5、8,有些难度的数字,所以无法按时完成,我想在平时还需要加以练习。 《海底世界》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 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 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 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 (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 (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 (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 2、齐读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 海参 海藻 煤 乌贼 天然气 铁 石油 贝类 章鱼 梭子鱼 三、研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 讨论得出: (1)画表格; (2)出练习; (3)提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 (5)(略)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四、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 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