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案 |
范文 |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课堂的导入,直入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会,新课的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大有裨益。 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立体图形,通过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搭积木,我们学会了什么? 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二、巩固探究 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 每出示一个,让学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积木照样子搭一搭。搭出图形之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从正面、侧面、上面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形状? 交流,订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 3、完成第13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 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拓展实践 我们再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足球场是个长方形,长120米,宽95米。李林绕着足球场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学校北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实验园,长是30米,宽是20米,如果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墙,篱笆长多少米? 3、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 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总复习(四)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班级基本情况: 这四个班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苏教版数学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大部分学生数学计算速度较快,正确率高,上课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举手发言,作业书写很工整,学习风气浓厚。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深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们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体验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中去。但四个班都有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常在课堂上管不住自己,几个同学不愿动笔做题。如(2)班的何伟、徐微微、刘薛玉等,(4)班的周李贤、马少南、李佳等,这期的教育重点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几个学生:如(2)班的李琉扬、王喜龙、卞有龙(4)班的周国庆、张韵伟、唐帅帅等在学习上障碍非常大,常常跟不上教材安排的任务,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都不高,课堂作业也难以完成,需要老师多对他们加以辅导与关心,鼓励他们加强学习的信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因材施教,让这部分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在本期容入到班级的学习氛围中。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体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此使一部分乐学、好学的孩子通过两年的学习更加优秀。进入二年二期后,有一部分如杨一鸣、林伟龙、姜欣沂、张萧灿、顾慧鹏等学生可尝试进行奥数训练,让优者更优。由于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存在学习环境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老师应尽最大的努力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与进步。 教材分析(含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数的认识笔算加法、加法的估算与验算,连加;笔算减法,减法的估算与验算;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不超过100)及相应的减法;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方面:?与有余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二)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比较简单的路线图角的初步认识,直角、锐角与钝角分米和毫米,简单的度量,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简单的长度测量。解决问题方面:?应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有关方位的描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或设计简单的路线图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单位和适宜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三)统计与概率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预测。解决问题方面:?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合理地解决问题。实践活动测定方向(用东、南、西、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词语描叙现实生活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你能跳多远(通过实验和简单的数据整理、分析,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案 篇4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认识,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思维发展目标:在学习估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估算,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学例题: 师:小朋友们,叶老师刚帮了新家,要去商场买东西。你们瞧,我都看中了哪些商品?他们各是多少钱呢?(电话机、取暖器、自行车、电饭锅、电风扇) 师:每样商品各接近几百元呢? 师:现在我要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把商品拿出来)请你帮我估计一下,大约要付几百元?你是怎样想的呢? 1)206+292=498(元) 498元接近500元 指出:你是先算出买这两样商品需要的总钱数,再看它接近哪个整百数是吗? 2)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所以大约需要500元。 师:是的。206元接近200元(示206),292元接近300元(示292),200+300=500, 200 300 (板书:200+300=500) 我们就说206+292大约就是500元。(板:206+292 500元) 师:(如果学生出现了第一种)比较这两种估计的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把两个加数都看成整百数,估算起来比较简单)(我也觉得这种方法估算起来更比较简单,给这种方法打颗星) 师:(指206+292 500 (元) )206+292不是正好等于500元,而是大约等于500元,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它就是约等号。(板书:约等号)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表示估算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我是怎样写约等号的?(两条边都先向上弯一弯,再向下弯一弯) 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下一样长,一样弯) 我们一起来写个约等号。(竖空) 师: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这道算式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师:表示什么意思呢?(206+292大约等于500元) 师:约等于的500元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把206看作 ) 二、试一试 师:说得真好。如果我想买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几百元?(将商品拿出)先想一想,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列式,说想法 师:算式怎样列? 师:这儿为什么要用约等号?(因为得数不是正好等于800,而是估计的) 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如果我带了800元钱,能买回这两样东西吗?为什么? (对,206元比200元多,604元也比600元多。他们的和就应该比800元多,所以我带800元是买不回这两样东西的。) 师:请你帮我任意挑选两样东西,估计大约需要多少元?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指名汇报(23个) (当学生说到292+195500元)如果我用500元,能买回这两样商品吗?为什么? (对,292元比300元少,195元比200元少,他们的和一定比500元少,所以用500元能够买回这两样商品) (如果学生说到305+195500)这儿能用约等号吗?为什么?(因为正好是500元,要用等号) 师:还有的同学想说。就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小结:二(1)班的小朋友真棒,会把要买的商品的价格都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数,再把这些整百数相加就能得出买这两样商品大约需要的钱数。这就是加法估算。(板书课题:加法估计)要想进行正确地加法估算,首先要能找到算式中一些加数所接近的整百数。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第1题。 你知道每个数接近哪个整百数吗? 503、492、695、207、813、589、904、296、407、399、602 演示同桌互相玩(一人出卡片,一人说接近的整百数) 同桌说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 第2题 师:说得真不错。春天到了,小蝴蝶都出来活动了。(点电脑) 师:能解决吗?动手连一连 指名汇报。(直接说出接近500的数 ) 3.想想做做 第3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顺利地找出了一些三位数所接近的整百数。继续看,把每个加数看作整百数,再估算结果。(示第3题 说明题意:用约等号表示计算结果) 独立计算。 汇报。校对(如有错题问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 师:把两个加数都看作整百数的加法估算咱们小朋友都会了,你瞧 (出示 498+344 498+344) 师:(指498+344)这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也都能看成整百数吗? 师: 哪个不能?为什么?(344在300和400的中间,既不接近300,也不接近400) 师:(217+356)这道算式中那个加数接近整百数? 师:像这样只有一个加数接近整百,怎样就能很快地估计出它的得数是几百多呢?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498+344:把498看成500,再加上344肯定就是八百多) (217+356:把217看成200,加上356肯定是5百多) 指出:是的。在只有一个加数接近整百数的算式中我们只要把接近整百数的加数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加上另一个加数就能很快知道它的得数是几百多。小朋友你们会了吗?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 4. 示想想做做 第4题 下面哪道题的结果小于700?在□里画 445+198 □ 596+145□ 413+268 □ 独立思考,进行选择。校对 根据学生错误进行分析: 445+198:把198看成200,加上445结果还是6百多,所以小于700。 413+268:413接近400,加上268还是600多。 596+145:把596看成600,加上145得数大于700。 5.想想做做 第5题 下面哪道题的结果大于500?在□里画 299+185 □ 136+398 □ 67+414 □ 独立思考,进行选择。 指名汇报 校对(针对错题讲解) 师:想一想,怎样就能很快地比较出这些算式的得数比几百大还是比几百小? (把算式中接近整百数的加数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和另一个加数相加就能很快知道它的得数大于几百还是小于几百) 师:那天,我还看中了这些商品(出示想想做做 第6题) 电脑显示要求 师:能解决吗?先自己写一写,再在小组里交流。好,开始。 四人小组活动。 指名汇报(23) (板书) 师:我身上有1000元,买哪些商品大约需要1000元呢?请你帮我算一算。 交流:195+404+302+961000(元) 404+302+2981000(元) 195+404+298+961000(元) 四、总结 本届可你学会了什么?课后还可以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加法估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