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
范文 |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来理解物体的弹性、塑性以及弹性有一定限度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2. 通过亲手去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来感受弹力的作用,再通过抽象性思维归纳出弹力的一般概念,从中隐约地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由表面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3. 通过演示“共同自制弹簧测力计”自然而然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并且能增强自我创造的自信心。再通过观察生活中其它的形形色色的测力计能够找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形变大小与所受外力大小的关系,将抽象的外力的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长度或角度的大小)。并以此能拓展认识到其它基本测量工具都是如此。 4. 通过“使用测力计”的分组实验总结出使用的要领,并且联系前面学过的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刻度尺、量筒,理解它们有共同的使用要领,从而对逐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产生一些自发的认识。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弹力概念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弹性、塑性及弹性限度 1、 演示一: (1)拉橡皮筋,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恢复原状。 {2} 拉泡泡糖条,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不能恢复原状。 (3)压海绵,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4)压橡皮泥,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5)压钢尺,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6)压铁丝,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2、用示意图再现以上六个演示实验的.现象。 3、学生分组讨论,将以上六个现象分类。 4、各抒己见再导向统一,得出弹性和塑性的概念。 5、演示二:用很小,较大,很大的力分别拉同一根弹簧,观察其能否复原。 6、共同分析得出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二、弹力 1、学生动手实验: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感受皮筋、弹簧、尺子对手的力。 2、分析以上弹力的产生,得出弹力的概念。 (1)皮筋在被拉长时,对手施加的力叫弹力。 (2)弹簧在被压缩时,对手施加的力叫弹力。 (3)钢尺在被压弯时,对手施加的力叫弹力。 将“皮筋、弹簧、钢尺”抽象为物体;“被拉长、被压缩、被压弯”抽象为发生弹性形变;“手”抽象为使前者发生形变的物体。之后顺势得出弹力的概念。 3、板书弹力的概念,强调出弹力产生的条件。 4、巩固记忆弹力的概念。 先介绍记忆的方法,而后让学生叙述,教师做示意动作。 三、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 1、自制测力计 引领学生一起“无意”制作,而后再“意外”发现如此装置能测量力的大小,最后模仿温度计、电流计的命名方法将如此装置命名为弹簧测力计,板书出标题:二、弹簧测力计。 2、 观察仪器厂家生产的实验室所用的弹簧测力计: 观察视频资料:测力计的构造与原理。 3、 归纳测力计的构造原理: 先师生共同归纳后教师板书。 4、 观察其他的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观察视频资料:各种测力计。而后总结其共性:都是利用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把力的大小转化为长度或角度。最后再回想温度计、电流计、电压表以拓展理解基本测量工具的共性:将抽象的大小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大小。 四、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分组实验:测量头发的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 学生各自说出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涉及到“0”刻度线时放视频资料:0点的校正。 3、 归纳板书: 看清量程 看清分度值 看清“0”刻线 正看刻度板 4、 拓展:引领学生回想刻度尺、温度计、电流计的使用要领,从中发现基本测量工具具有共同的操作要领。 5、 练习读数:条形刻度板测力计读数、扇形刻度板测力计读数。 五、 小结与作业: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两块知识,从而点出本节课的标题:13、1弹力、弹簧测力计,而后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此标题。最后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3、1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 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施加的力叫做弹力。 产 生 条 件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得越多。 2.构造: 弹簧、指针、刻度板。 3.使用: 看清量程、看清0刻线、看清分度值、正看刻度板。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