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因数和公倍数二》的教案 |
范文 | 《公因数和公倍数(二)》的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练习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和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我们已经掌握了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 2、填空。 5的倍数有:( ) 7的倍数有:( ) 5和7的公倍数有:( ) 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完成练习四第5题。 (1)理解题意,独立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汇报结果,集体评讲。 (3)观察第一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每题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呢?(倍数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第二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征?(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在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4、完成练习四第6题。 你能运用上一题的规律直接写出每题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 交流,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提高训练 1、完成练习四第7题。 (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填表。 (2)你是怎样找到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的? 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 2、完成练习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每隔6天去一次”是指7月31日去过以后,下一次训练日期是8月6日。“每隔8天去一次”指的是什么呢? 你能说说,他们下次相遇,是在几月几日吗?(8月24日) 你是怎样知道的? 要知道他们下次相遇的日期,其实就是求什么?(6和8的最小公倍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又掌握了一些比较快的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