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冬至班会教案 |
范文 | 冬至班会教案1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至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四个要求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萌动的生气勃勃的状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融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 教学方法 质疑,激发读书兴趣。在默读中感悟,在交流中体悟。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冬至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冬至以及它的特点。搜集和冬至有关的谚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二、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学习字词: 地窖 蚯蚓 呓语 藤条 “窖“字容易写成宝盖头;注意“藤”字的正确笔画。 苏醒:昏迷后醒过来。 呓语:梦话。 严严实实:严密,没有缝隙。 2.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读完的感受如何? (1)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 (2)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侯的“我”,从冬至开始就做着春天的梦:冬至过后,万物萌动,大地复苏,一切生命都焕发出生机。人们盼望着春天,迎接着春天。 感受:冬天就要过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作者特别向往春天,对生活无限热爱。 冬至指的是什么? 3.默读课文,概括段意。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交流: 第一自然段:冬至是怎么回事。 第二自然段:冬至过后,春天悄悄地走来。 第三自然段:冬至的等待。 第四自然段:冬至的梦。 第五自然段:冬至的记忆。 4.品读课文,畅谈感受。 (1)提出中心话题,学生自读学习,做好批注。 话题: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细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并作出批注。 (2)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觉批注的习惯。 (3)小组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4)全班交流。 (5)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师: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对春天的渴盼与热爱,请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吧,在朗读中让我们回味我们心中的那个梦。 5.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再读课题,重温梦境。 师:“冬至的梦”究竟是怎样的梦? 是温暖的、美好的、让人怀念的?? (2)细细品味,感悟情之源头。 思考: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分别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 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从这里看出爷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勤劳而善良的老人。 (3)带着情感,再次走进课文,感情朗读。 三、结论总结 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从这里看出爷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勤劳而善良的老人。 四、课堂练习 1.读读写写 地窖jiào 蚯蚓qiū yǐn 藤条téng 严严实实 盼望 向往 渴望怀念 记忆 苏醒 涌动绽出 返青 拔节 2.近义词 盼望——( ) 希望——( ) 慈祥——( )覆盖——( ) 五、作业布置 1.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其他关于“冬至”的诗歌,推荐朗读。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与“冬至”有关的谚语等。 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冬至的梦 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向往春天,热爱生活,怀念爷爷 盼春 爱春思念 冬至班会教案2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冬至班会教案3一、活动主题: 情暖冬至,爱在助困 二、活动对象: 所有勤工俭学岗位人员 三、活动时间:20年12月21日晚7点 四、活动地点: B#204 五、主办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助困办公室 六、活动形式 :(一)、励志视频通过播放励志视频,帮助岗位克服自卑心理。 (二)、知识竞答自选题目(励志题目),答对即可获得奖品,答错仍有参与奖。 (三)、演讲现场采访岗位,请各岗位谈谈自己对学院助困工作的看法和宝贵的建议,并邀请优秀岗位代表上台演讲,谈谈工作、学习心得,激励其他岗位在工作和学习上取得进步。 (四)、温情送汤圆邀请所有在场岗位人员共聚食堂,分享汤圆,传达节日祝福和学校的关爱。 七、活动流程: 本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对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并把活动的有关任务下达到各个干事并做好准备工作;后期将于12月21日举行“情暖冬至,爱在助困”活动。 八、经费预算: 布置、宣传费用:200元 汤圆、奖品:600元 总计:800元 冬至班会教案4活动目标: l、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