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范文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情感目标: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媒体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投影机,放映机等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 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1)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2)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动手"不好、)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 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五,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困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1)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2)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七,课外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画记起来、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升华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 "我"当时表现怎样 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 "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 "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 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生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生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 (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生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生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五,作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有兴趣的,可完成课后选做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 1、结合课文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大家想一下,我们平常在什么时候说“精彩极了”在什么时候说“糟糕透了”?课文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说的?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有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小故事? 二、精读“童年故事”(1~14自然段)部分 1、就自己喜欢的角色读课文1~14自然段,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富有感情。 2、领悟: 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说的?他们所评价的对象一样吗? ⑵他们做出这些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⑶刚才大家就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了1至14自然段,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读懂了……” (当“我”作了第一首诗后,父母分别做了什么评价,面对这些评价“我”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的父母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 “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评价,这句评价是感情化了的。因为母亲对待子女比较重感情,所以为了鼓励子女,常会说些感情强烈却与事实并不十分相符的话。母亲看到七八岁的“我”能写出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而会借着诗为话题,赞赏“我”写诗的行为。“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评价。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父亲特别重视理性,所以他对“我”的评价过分强调事实而忽略了感情,没有考虑到“我”的承受力。不过,在这里,这位父亲说的“糟糕透了”是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而言的,他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洋洋得意”,此时,给孩子一些警告,可能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 4、请大家再一次朗读1~14自然段,注意:这次读要进入角色。那么,我们怎样读才能进入角色呢? 母亲的话要读得激动,富有激;父亲的话要读得严肃、冷静;“我”的话要读得天真烂漫,受到不同的评价时所表现的得意及沮丧的感觉。 (过渡: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于“我”起到什么作用?) 四、精读后来的认识部分(15~17自然段) 1、自由读15~17自然段,划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⑴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⑵成年后,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 2、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⑴“两种声音”指的是_____。 ⑵“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的意思是__________。 ⑶“精彩极了”代表_____;“糟糕透了”代表_____。正因为有_____,所以作者才会努力地向前驶去,成为_____。 五、再读课文,谈感受 1、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巴迪的心灵,再一次感受父母最深沉的爱。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 2、在作者看来,爱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哪两种?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 六、作业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请把你想到的用二、三百字写下来。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伤心鼓励严厉 ↘↙↘↙ 感受爱 在爱的鼓舞下努力向前驶去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 1、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体会父母对作者的爱和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4、培养学生朗读、口语表达能力。 重、难点 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引导正确对待家长的评价。 教法 指导朗读,引导体会。 学法 朗读体味、角色表演、交流感受。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这里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歌,奇怪的是妈妈看了说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是爸爸妈妈的审美观点不同,还是他们的欣赏水平有高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父母的不同评价对这个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2、引导学习。 二、自由朗读,熟悉内容 同桌交流:本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三、朗读指导,体会感情 妈妈如何评价小巴迪的诗,该怎样读? 爸爸如何评价小巴迪的诗?(引导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四、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小巴迪此时爬在床上会想些什么?(交流、回答) 你认为巴迪的爸爸妈妈的评价正确?为什么?(交流、回答) 朗读末三小节(小声自由读) 在作者看来,爸爸妈妈的评价谁是谁非,从作者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用线条画出你感兴趣或认为对自己的学习、创作有帮助的语言。 引导谈话,体会人物感情,完成 板书。 五、思维拓展 平时在家中,爸爸妈妈对你的学习、作业方面的评价态度是怎样的?当时的感受怎样?现在呢? 六、总结谈话 同学们,受到批评和表扬是我们常遇到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两种爱的评价:遇到表扬时想到这是对自己的鼓励,应继续努力;遇到批评时想到这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应更加发奋。这样,乘着爱的小船,我们一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母严父 鼓励提醒 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 2、读课题,课题有什么特点,(引号——人物对话,反义词)指生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词的对比语气。 3、那么,引号下的语言分别是谁说的呢?如果用笑脸怒脸标志,分别贴在哪里?(板书父亲母亲板画笑脸怒脸)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词语 ①、腼腆誊写出版歧途谨慎 ②、搂住自豪公司慈祥奇妙敬仰戏剧 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拥抱 确实把握极端断言位置 得意扬扬迫不及待满怀信心推门而入一如既往 注意:得意扬扬就是得意洋洋,看书找到有“歧途”这句话,把人引入歧途也可叫误入歧途 3、一篇文章总有脉络可寻,这篇课文就可以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那么怎样分呢,标志的词句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4、汇报交流。 三、学习“童年的故事”。 这一节可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部分,用横线画出父母的不同评价,用浪线画出我的表现和反映。 2、指生汇报。 ①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指名读,妈妈是怎么赞美的,指名读妈妈说的话,妈妈不仅用言语在赞美,在看看哈哈哈神态是怎么样的, 指导朗读,读出妈妈对他的爱,对他的鼓励。(板书精彩极了爱) ②“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理解“腼腆”,读出我的开心。 ③“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自己读这两句话,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很严厉。父亲不想让他骄傲。父亲爱巴迪……)(板书糟糕透了爱) 指导朗读,读出父亲对这首诗的不满意。 ④我的眼睛湿润了,头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从哪些词你能体会到我的难受,“冲”“跑”“扑”指导读出我的难过。) ⑤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母亲的慈祥,父亲的严厉。 3、联系自己,联系生活说说你曾经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课件出示讨论。 4、分角色再读1—14段。 四、过渡延伸 “我”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正确对待父母不同教育方法的良苦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不同的爱使他最终走向成功。下节课我们细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五、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词语。(课件出示) 2、借助课题,复习回顾 师:今天,咱们再学习课文(生读课题),能不能用上课题说说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补充 二、创设情境,引起思辩 1、师:大家知道本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这是巴德的有关资料。(投影:介绍作者的主要文学创作成就)你能根据这些材料概括地说说巴德是一个怎样的作家?)文中也有一句话讲到他的创作成就,你能找出来读读吗?(在书中找到句子)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齐读) 2、创设问题情境,引起思考: 有一次,他的作品荣获了一项国际大奖。站在领奖台上,他感慨万千。按照惯例,他将发表一段获奖感言。获奖感言一般是用来表达谢意的,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认为,他在获奖感言中应当感谢谁?学生自由说。 3、探究课文,展开思辩,感受父母的“爱”。 (1)回顾1-14自然段,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研读。找到父亲批评我的句子,研读。 (2)师:这样严厉的父亲,这样严厉的批评,以至于让我受不了,让我失声痛哭。那为什么你们认为也要感谢他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理由,说说做自己的体会。 出示句子: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齐读。 (3)讨论:“歧途”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引入歧途”指什么? (4)师:听了你们的话,老师认为,父亲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也是很重要,他时刻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修改提高,真应该感谢父亲。 师小结:板书“爱” (5)齐读这一段话。 4、书面练习,概括提升 (1)师:这是文中的我对父母之爱的感悟,学到这儿,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择一题写一写呢?(课件出示填空) “精彩极了”是母亲对孩子的(),母爱像(),它()。 “糟糕透了”是父亲对孩子的(),父爱像(),它()。 (2)再读作者的感悟。 三、回应开头,问题解决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课文中我的成功应该感谢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老师觉得,“我”的成功,还应感谢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教师小结:把握人生方向,不断进步(板书) 2、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朗读这段话,将它铭记于心。 3、完成获奖感言。可在前面所写“理解、填空”的基础上添加内容,组织成获奖感言。 4、学生发表获奖感言,师生共同赏析。 5、总结。 四、拓展 推荐陈果的《拐弯处的回头》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及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流利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理解词语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文章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联系自身实际,深切感受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的爱,用一颗感恩的心,爱自己的父母,孝敬长辈,努力学习,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父亲和母亲对于爱的理解,以及他们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的理解。 教学设计: 导入: 出示白板,白板上有一道填空题,要求孩子们填一填可能的动词。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 )出饭厅,( )进自己的房间,( )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 注:孩子们给出动词后给予表扬:回答得真好!简直“精彩极了” 孩子们可能给出的答案:走、跑、冲;走、跑、冲;睡、扑、趴、躺。) 孩子们填入自己认为可能的答案,老师认为“精彩极了”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写了一首诗,却得到截然不同的两种答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9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去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板书课题,故意不写引号) 师:请孩子们观察,老师写的标题和课文中的标题有什么不一样?“糟糕透了”还可以怎么说? 生:“糟糕极了”。 师: 那就是说...... 生:“极”和“透”是近义词。 师:孩子们,请你们关注“精彩”和“糟糕”这两个词。看看他们有什么联系? 生:“他们是一对反义词。 师:孩子们真棒!一眼就发现他们的联系了!那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标题。 生:...... 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怎么就没听出那味儿?请再读,揣摩一下“精彩极了”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糟糕透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 生:...... 师:好,读的真好!现在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得到两种评价? 生:....... 师:故事中的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谁? 生:3个。巴迪和他的爸爸妈妈。 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巴迪写了一首诗,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 师:巴迪写诗的时候他多大? 生:七八岁。 师:七八岁是多大?你们多大了? 生:10、11、12岁 师:那巴迪比你们...... 生:小。 师:哦,巴迪比你们小,七八岁,应该上3年纪或者四年级。七八岁的小巴迪写了一首诗,这是他第几次写诗? 生:第一次。 师:巴迪在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写诗,给妈妈看。妈妈看后觉得巴迪的诗写得怎么样? 生:“精彩极了”。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有,第一自然就有。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巴迪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赞扬声雨点般的落在他的身上。假如你就是小巴迪,这时候的你心情怎么样? 生:......" 师:请同学来说说。 生:...... 师:好,真棒,小巴迪也一样,他不仅高兴,不仅兴奋,他还有些腼腆,“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这个时候的小巴迪也想把诗拿给...... 生:父亲看。 师:父亲在家吗? 生:没有。 师:于是,巴迪开始等待父亲,在等父亲的过程中他做了些什么? 生:...... 师:做完这些,就只剩下等待了,巴迪一次又一次地看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终于回家了。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从“父亲推门而入的这一自然开始,一直读到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结束。 ...... 师:父亲也认为巴迪的诗“精彩极了”吗? 生:不是,父亲认为巴迪的诗“糟糕透了”! 假如,你就是小巴迪在得到母亲的表扬后,在等待了一下午,并且还把诗誊抄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圈点了之后得到父亲的评价,此时的你心情如何?小组讨论一下。 ...... 师:好。请同学来说说。 生:...... 师:巴迪很难过,他觉得父亲读他的诗就像读了好几个小时,那母亲赞同父亲的观点吗? 生:不赞同。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母亲不赞同? 生:...... 师:父母争吵的时候,巴迪在场吗? 生:...... 师:巴迪听到母亲说“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应该鼓励”。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 师:请再读这一句。揣摩一下巴迪的心理,他会怎样想,假如你就是巴迪,你会怎么想? 生:从这句话中我知道母亲本来就知道巴迪的诗不怎么样,她是为了鼓励巴迪才说巴迪的诗“精彩极了”的。 师:回答的真好!母亲之前的赞扬声对这时候母亲道出她的用意的时候,巴迪在场,虽然她是在和父亲争吵。面对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巴迪,你会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生:......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 生:...... 师:真好,都有自己的体会,自己感受,巴迪也一样,他再也受不了了......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 师:请划出句中动词,刚才,你们也填了动词在里面,我们也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是课文中的这几个词好呢?还是咱自己填的词好!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 走/跑 )出饭厅,( 跑 /走 )进自己的房间,( 躺 )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 冲 )出饭厅,( 跑 )进自己的房间,( 扑 )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师:对比一下,哪个好?好在哪儿?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 生:课文中的这几个词好,因为冲、跑、扑这几个词速度都挺快的,他可以反映巴迪那时候是极度伤心,难过! 师:真好,孩子们,你们真棒!对于这一切,七八岁的巴迪无法理解,他伤心难过,又过了好几年,巴迪又写了诗,父亲还是给出了不好的评价,这个时候的巴迪师怎么看待的? 生:...... 师:十二岁左右的巴迪已经开始理解父亲的严厉,时间一点点过去,巴迪长大了,这个时候他对父母的做法认同吗? 生:认同。 师: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最后一自然段。 师:那好,请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 ...... 师:巴迪说她需要母亲的鼓励,也需要父亲的警醒。他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他吹来。“两股风”指的是什么? 生:...... 师:这时候的巴迪能理解父母的做法吗? 生:能。 师:他知道爸爸妈妈当初为什么要那样评价吗? 生:知道 师:为什么? 生:因为“爱”。 师,对,师因为爱,母亲希望巴迪树立起写作的信心,鼓励巴迪,父亲希望巴迪严谨,不以一点点的成就沾沾自喜,所以对他很严厉,那么孩子们,能说说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的爱吗?请同学来说一说你们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生:...... 师:父爱如山。教你们沉稳,母爱如水,细腻温暖,孩子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 师:仅仅是爱父母。回报父母吗? 生:...... 师:<结语>所以,我们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每一个关心我们,爱我们的人。在家尊敬长辈,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反思: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忽略了关注孩子已有经验这一点,关注巴迪的年龄,比他们还小。虽然当初设计了,可是上课的时候,不知怎么竟给忽略掉了,我认为,这是一个败笔,因为孩子不能更好的理解巴迪,不能更好的揣摩体会他的想法和心情。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6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的父母亲的不同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 2、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 同学们,黑板上写了两句话,谁愿意读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指名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指名说并试读)板书“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请同学们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语文书101面。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流览课文,说说通过预习你已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哪几部分?课文主要讲了作者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作者在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成了有名的作家。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可见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那么对于自己在预习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 三、品读“童年的故事” 1、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他“童年的故事”!和作者一道来分享他童年的喜怒哀乐好吗?(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1-14自然段(童年的故事),边读边思考: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 (2)、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3)、画出有关描写母亲、父亲及作者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体会。 2、请同学们按要求自学。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学生汇报)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指名说并出示灯片:“母亲一念完……”)(板书:母亲) 请女同学一起读读这句话: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母亲特别开心,赞美我的诗精彩极了)你能读出母亲兴奋地赞美我的语气来吗?(指名读) (2)、听了母亲的赞美,“我”的表现怎样?(指名说并出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腼腆”是什么意思?“得意扬扬”又是什么意思?) (3)、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指名说并出示灯片:“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请男同学读读这句话: )(板书:父亲) (4)、听了父亲的评价我当时有什么反应?(指名说并出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5)、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 (6)、对我写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竟截然相反,为此还发生了争吵,有关作者父母争吵的这部分对话我想请两个同学分角色来读读。(指名读对话) (7)、听了父母的争吵,我当时有什么反应?(指名说并出示灯片:指名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此时作者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形容? 生:失落、伤心、难过、没面子……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读读这句话。(生读、齐读) 4、学习课文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已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这种写法真不错,我们也来学学这种写法好吗?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续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指名口述) (1)听到“营训”这个好消息,我——————————————。 (2)看到妈妈买回的生日蛋糕,我——————————————。 (3)等了半天,他还没来,我————————————————。 四、研读“后来的认识” 1、同学们,对巴迪写的一首诗,母亲和父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父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读课文15-17自然段(即后来的认识这部分)。(出示灯片:自学要求) 认真自读课文15-17自然段,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学习小组讨论: (1)、对巴迪写的一首诗,母亲和父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父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划出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自学、讨论,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指名说) (1)、母亲赞扬他只是想鼓励他,母亲的赞扬不是对诗,而是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诗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激励和鼓舞。(板书:热情鼓励)父亲的评价是针对这首诗的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评价,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板书:严格要求) 请 女同学读读课文15自然段。 师:是啊!正是因为有母亲的鼓励,我才热爱上了写作;也是因为有父亲的警告,我才能从严要求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了一名作家。 (2)、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两段,好好体会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待会儿我要请同学说。(学生齐读) 指名说: (随机出示句子点拨理解:) 出示句子:“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幸运”?作者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指名说) 我们应带着什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请男同学读读) 文中“两种声音”指的是哪两种声音?“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为什么? (指名说:“精彩极了”是母亲对作者的鼓励,是一种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父亲对作者的批评,是一种严厉的爱。只有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融合在一起,才能使作者茁壮成长,最后成为了一名大作家。)) 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句话,把自己理解和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3)、同学们试想: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又会怎样呢?(指名说) 五、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生活,体会不同的教育方式 师:确实如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责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格要求?(指名说)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学了课文,我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正是他们的爱让巴迪成为了大作家。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不同的爱。) 师:有一首诗,正说明了这一点:(出示灯片)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师:是呀!同学们,爱有许多种,他会产生不同的力量。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童年所受的教育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 七、作业:小练笔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巴迪后来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好好翻看一下记忆的匣子,(出示灯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曾经历过的爱的故事,以及你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力量。)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课文,收集作者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同学们,在你的周围生活着许多你熟悉的人,比如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这些人中你感觉谁最爱你?为什么? 2、听的出同学们都很幸福!因为你们有妈妈的呵护,爸爸的疼爱,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幸福地茁壮成长着。 (休息,准备上课) 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本组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母爱又是那样的深沉。今天让让我们一起走入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的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又能够感受到怎样的爱呢? 2。齐读课题。 3。发现了吗,这个课题与以往学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吗?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是引用的人物的语言,所以有引号) 4。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说说:通过预习与读书,你都知道了什么? 2、总结过渡:正像同学们交流的这样,同一首诗巴迪的父母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 三、指导深入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1、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14自然段,试着把母亲和父亲对这首诗评价的具体语句找出来。 2、交流。 指学生起来读出母亲评价的句子,指导朗读。 学生读一读有关母亲评价的句子。 肯定学生的回答!你说的真棒!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样一段话,看看从中,我们都能够读懂些什么呢? 学生自己读,边读边想 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动作、神态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精彩极了!”对于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竟然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谁能够模仿母亲的动作和神态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境。(指名读——评议,通过读书,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想象,说话训练:听了母亲的评价,巴迪的反应如何,(板书:腼腆又得意)如果你是此时的巴迪,你都会想些什么呢?(激动、骄傲、感觉良好、迫不及待的等,等父亲的表扬、我太棒了,我要继续创作……) 母亲的鼓励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勇气。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学生齐读课文) 母亲还是怎么样评价这首诗的呢?还有不同的地方吗?(简单的找一找即可,不再重点指导) 总结过渡:慈爱的母亲,一遍又一遍的鼓励我,肯定了我的成绩!我得意极了!那么,父亲又是怎么样评价这首诗的呢? 指导交流有关父亲对自己评价的句子: 学生读文,找到有关的句子。 巴迪的父亲是怎样说这两句话的?(非常生气 非常严厉)你能够体会着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指导学生体会朗读——评议:读的怎么样?再来试一试,好吗? 听了爸爸的评价,巴迪的反应是什么?(板书:失声痛哭) 幼小的巴迪,此时还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更读不懂父亲的心。那么你们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巴迪?这样严厉的批评他吗?请同学们默读前面的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谁愿意结合自己画出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正是由于父亲严厉的警告(板书:警告),这些实事求是的评价,我才能不骄傲自满,脚踏实地的搞文学创作。能够把父亲当时的真实的想法读出来吗?谁愿意再来试一试——一起体会着来读一读。 3、引导质疑: (1)师:(指板书)同样是一首诗,两种不同的评价,带给巴迪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强烈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贵有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2)引导学生自主质疑: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3)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4)指名汇报: 理解到三个不同的方面:父亲和母亲站的角度不同……父亲的工作性质,使得父亲看到这样幼稚的诗觉得是糟糕透了……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母亲是想给我自信,父亲是想让我不再骄傲…… 三、理解“成年认识部分” 过渡:伴随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巴迪一天天长大了,他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1、请同学们默读16、17两个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并且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第一处: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指名读,说理解 (2)、谁还有补充 —————能够结合前面的课文,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母亲的评价——一如既往的进行创作;父亲的评价——不断地进行修改。 (3)总结:因为有了父母给予巴迪不同的评价,巴迪才在创作的旅程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最终才能够成为美国著名的剧作家。看投影:巴迪简介。 (4)师生合作读。让我们一块感受着幸运的巴迪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课文吧! 第二处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那就是爱 (1)学生交流 (2)巴迪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也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一读句子) (3)巴迪现在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能够成为著名的作家,离不开母亲的鼓励,更离不开父亲的警告。于是他发自内心的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学生齐读课文。 (4)巴迪把这样一句话送给了自己的父母,因为他懂得爱了。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父母对你的爱是什么样的?你能够理解吗? (5)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又何尝不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呢?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特别是父爱、母爱这样的骨肉亲情更是伟大无私。我们是父母唯一的希望,是父母任劳任愿的原因,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动力。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也一起把这句话送给我们的父母吧? (6)学生齐读句子。 (7)师:精彩极了是爱,糟糕透了也是爱。对给过你爱的父母,除了这句话,你还想对他们说什么?(放音乐) 四、总结 1、读过这篇课文,老师有非常多的体会与感受。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放课件;…… 2、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你们的体会、感受也用格言、小诗或其他形式写下来呢?当然也可以摘录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写在书签上。(学生写书签) 3、学生朗读书签的内容。 4、下课后,我们可以把他送给朋友、父母或留给自己,做纪念,好吗? 5、好书推荐:推荐一本书《爱的教育》相信你读了之后会对爱有更深刻的感受,祝同学们在爱中成长。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8【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要求】 1、抓住“精彩”和“糟糕”两个词语,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语,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2、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提出问题“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糟糕透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 思考“母亲和父亲在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我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⑴ 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教师相机引导。 ⑵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引起学生争议,展现学生个性。 4、研读课文后半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感受父母的爱。 5、积累喜欢的语句,练习背诵,升华情感,体现文本价值。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新词。 2、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领悟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自学研讨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轻声地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槽糕透了? 选定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 (学生自由读文交流,教师巡视。) 二、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三、总结全文 四、注重语言积累,渗透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浓的课文。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关爱,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给每一个读者都能留下人生的启迪。面对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娇子”,如何让他们从文本中得到人生的感悟,确实需要教师精心地建构课堂。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自我感悟、自我理解、自我发现、自我交流,并且处处体现对话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充分地转变了角色,教师成为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建设者、点拨者。教师很好发挥了导学的功能,学有针对,学有实效,学有收获。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练,所以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进行了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 引发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中“父母对我的两种评价的认识”,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个性张扬。这正是现代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按着阅读的规律来理解汇报的,首先是抓住重点词句,读懂内容,再分析写作特点,体会文中情感。最后是通过朗读体验、升华。这是非常有实效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扎实的语文训练。 回顾整个课堂,我的语言并不多,但是很精练,提示很到位,凸现文本价值。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能认读誊、励等七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通过细节描写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 3、联系生活经历,说出对巴迪父母表达方式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验巴迪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0课,一起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对这是用人物的语言作为题目((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作为题目的),你很善于观察。 3、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自由放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完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开始你的朗读。 2、检查词语: 出示第一组词:诗篇出版谨慎慈祥 A这四个词语请谁先来读。这组词平翘舌音你都读对了,真厉害!慎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特别难读,一起再读一遍。再读—再读。 B出示第二词:鼓励誊写歧途 这组词特别容易读错,谁来挑战一下? A誊写其实就是抄写,这俩字很想,怎么用巧妙的方法记住它?原来誊写如同做考卷一样写很多语言,上面一个卷字头,下面一个言。荣誉就是别人说你很厉害心里很高兴,所以上面兴字头。 B歧途正音三遍,歧途的歧就是错误,途就是道路。歧途就是——错误的道路。连字成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好,为同学们出色的表现点赞,接下来请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题。 C完成后请举手。请你分享一下两道题的答案。(有错的话,点出慈祥的目光表达了母亲的爱,不是用语言就可以表达的。)跟他一样的请举手,真不愧是x老师的学生,一举通过。 3、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课题,课文中父母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巴迪的什么时候? 交流反馈: 第一次: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一首诗后父母亲的不同评价。 第二次:成年以后,巴迪出版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是呀,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两处分别是童年的故事和长大后的认识) 4、现在,你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谁来试试? (说,不评价。如果不说,不着急,老师这有一个提示,看看谁来挑战一下?)八九岁的巴迪写了一首诗,得到母亲的(赞扬),受到了父亲的(批评)。几年以后,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得到父亲有限的(肯定)。成年以后,我体会到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研读课文 1、来,让我们回看巴迪的童年时期,为何同一首诗,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呢。让我们先把目光移到父母的第一次评价的那些段落,哪里?(1—14)。 2、A不着急,同学们,我们这本书的结构啊,每个单元前都有一个单元导读,他就想一扇门,为我们学习这个单元指引方向。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单元的篇章页。 出示: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B同学们,本单元要求我们:(指名读) 请你浏览课文1—14自然段,巴迪童年的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场景呢? 板书:母亲评价等待父亲父母争吵 3、同学们,本单元要求我们阅读时,要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我们走进巴迪少年时光,从这三个场景里寻找感动人心的细节。默读课文1—14自然段,父母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圈一圈关键词。 A学生交流:还有吗?请你说。(没错) 出示描写母亲和父亲的两段话。 (一)母亲评价 1、这些细节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你们的分享,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两段话,你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吗? 2、指名读——听了你雨点般的赞扬声,巴迪一定会备受鼓舞的。这样的赞扬让你感受到什么?(这样的赞扬声我感受不到是雨点般落在我身上啊!) 3、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兴奋和激动?把动作词、神态、语言分三种颜色标注。 4、如果老师把这些标注过的地方这样改,你比较下这两句话,你喜欢吗?作者就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生动表现了母亲对巴迪的鼓励。 把母亲的鼓励写清楚,你们关注到的动作、语言、神态就是我们刚才单元导读里所说的细节描写。 (二)父母争吵 1、母亲是这样评价的,而父亲的评价却是——引读第10自然段(你来读一读,不!你并没有扔。谁再来?) 2、此时的巴迪,你是什么感觉?学生读的很好,这一扔,让巴迪伤心透了——来齐读句子。 3、父亲的评价导致母亲和父亲发生了争吵,巴迪再也受不了了——引读第14自然段。他在家苦苦等待父亲的赞扬,可等到的却是父亲如此的———批评、冷淡、冷漠、无情、苛刻。巴迪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如果你是巴迪,你是怎么想的? 4、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母亲表扬后,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巴迪很是得意,他在家等待着父亲的归来。他是这样热切地期待着,引读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5、从哪些地方最能感受到他的期待?你说到巴迪的心里去了。这就是巴迪内心声音。 6、孩子们,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他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结果迎来的是——齐读地10自然段。这样的评价真是让巴迪异常沮丧。父亲,你到底怎么想的?父亲啊父亲,难道这首诗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7、父亲和母亲的评价截然不同,出示两句语言对比读。而我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诗呢? A出示:几年后…… B此刻,母亲包容巴迪,是因为(他仅仅是个孩子)。父亲批评巴迪,是因为他关注到诗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 1、母亲和父亲对巴迪的诗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这种评价一直在巴迪的成长过程中延续。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难怪作者会这样说,引读:“我有个慈祥的母亲,他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但是仅有这样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原来还有父亲引读: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2、让我们再看看文章的题目,精彩极了就是指一种“鼓励的爱”,糟糕透了就是一种“严厉的爱”。在你的生活中,鼓励的爱会有很多,像父亲这样严厉的爱,你有体验过吗? A这种严厉的爱你们能理解吗?(你们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 B是呀,这有点难,长大后的巴迪才认识到这一点。引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板画一个心。 3、完成语文作业本的第二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0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 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带疑读书,然后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二、初步交流,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 2、讨论: ⑴ 课文主要讲什么? ⑵ 读后有什么感受? ⑶ 你能解决从课题中知道的哪些内容? (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三、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学生可能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也可能分为三部分,老师均应予肯定。然后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2、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 ⑴ 学生默读、画注。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请用“ ”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 ⑵ 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⑶ 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 ⑷ 大组交流朗读。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 (老师要相机指点:对妈妈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爸爸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四、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体会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 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有点(迫不及待) 怀着(一种)自豪感 实在(等不及)了 把头埋得(低低的) 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分层探究,读中感悟 1、十二岁的感受: 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此部分以读代讲) 2、成年后的认识: ⑴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 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⑵ 全班讨论,适时指导。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总结课文,表达感受 1、质疑: 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2、总结: ⑴ 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⑵ 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3、联系实际,体会情感: 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四、内化情感,课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写一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1【教材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语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找父母对于巴迪不同的评价,使学生明白父母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2、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3、体会作者怎样逐渐体会到父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4、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不同的评价都饱含着爱。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喜欢的名言引入到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质疑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创新。通过创设情境,如“你就是巴迪”等,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主人公的感情变化。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而且还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如预习、投入课文当中、仔细揣摩等。 【教学过程】 一、说名言 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楼梯口、班级,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 指名学生说名言。 二、读名言、悟名言 1、读名言,质疑: ⑴同学们知道很多名言,老师这儿也有一条名言,谁来读一下。 出示: 一个作家,应该说……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名学生读,生齐读。 ⑵读了这么几遍了,你能说说这条名言主要说了什么吗? 指名学生说。 ⑶师小结: 爱的力量、警告的力量平衡。 ⑷那么读了这条名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为什么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爱的力量,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 ②母亲的力量指什么?警告的力量指什么? ③为什么需要有人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2、悟名言、解疑: ⑴那么你们知道这条名言我是从哪儿摘录出来的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课题,对,就是老师布置大家预习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一段。下面我们一边学习这个故事,一边解决提出的问题。 ⑵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是吧?那谁能说说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了什么? 小结: 同学们,老师备课时准备的许多内容都不用讲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通过预习已经掌握了。可见,预习是如此重要。因此,老师建议大家,无论学习什么课程,都要在课前认真预习,这样你会学得更好。 ⑶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不同的评价,那么当巴迪听到了父母的评价之后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拿出笔边读边画,还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 学生自己读课文。交流。 反馈: ①听到“精彩极了”之后的反应:腼腆得意。 ②读相关的段落,并谈出自己的看法。 ③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因第一次做某件事得到爸爸或妈妈的赞扬?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讲,当时你的心情如何?此时的巴迪和当时的你心情是一样的呀!那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指名读。齐读: 大家集体读一遍,读出你心中的巴迪。 ④如果你就是巴迪,整个下午都在家里等待着爸爸回来,等待着爸爸来看你的杰作,你这一下午的心情如何?你都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是啊,你肯定希望能够得到爸爸的赞扬,所以还把诗认真地誊写了一遍。哪个巴迪愿意起来告诉大家,你这一下午都做了什么?(指名读课文) ⑤所有的巴迪们,咱们一起来一遍。读得真好,你们肯定都希望爸爸也能说上一句“精彩极了”,对吧?可惜你一下午满怀信心、希望的等待只换来了爸爸的一句“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你能告诉大家,当你听到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你能不能带着你的伤心、失望、委屈来读读这句话。(我再也受不了了。……) ⑥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巴迪的内心世界,随着他喜,随着他忧。阅读、朗读就要这样投入进去,与文中的人物同欢喜共悲伤,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⑷面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不同的评价? 随机板书: 鼓励提醒 小结: 母亲的精彩极了是鼓励我,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仅仅有这个还是不够的,它可能会不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父亲的糟糕透了这种警告的力量来平衡,来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⑸可是这个时候的巴迪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评价,还会因妈妈的赞扬而得意洋洋,因爸爸的批评而沮丧万分,那么长大之后的巴迪有没有理解父母的用心呢,有没有自暴自弃呢或作出什么成绩来呢?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多么幸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 是啊,等他长大后,他对父母亲的话便有了深刻的感悟,于是写下了这么一番话: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段话好吗?生齐读名言。他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⑹学到这里,我相信前面的问题同学们一定明白了。 3、联系生活: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的这种慈祥的爱或严厉的爱? 三、写名言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老师有着很深的感触,我把我的感触、体会总结成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不因赞扬而得意,也不因批评而失意。课后,同学们也可以象老师这样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 鼓励 提醒 ↘ ↙ 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2一、设计理念: 1、《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阶段取向”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设计通过朗读引导,鼓励学生在自读感悟和自主探究中,领悟文章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感悟。教学过程是平等的对话,是自由的讨论,是民主的交流。 二、教学方法:“质疑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指导学生朗读从而感悟父母对作者的爱。 三、教学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难点:作者以父母对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感悟到父母对他的爱! 五、教学过程: (一)巧用课题,导入新课 师:在美国有一个叫巴迪的小男孩,他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可父母对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篇文章的课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的课题有什么不同?生:这篇文章的课题包含了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精彩”与“糟糕”是一对反义词,“极” 与“透”是一对近义词。生:课题加了引号。师:这两句截然不同的语言到底是谁说的?为什么用它们作课题?(激起读者破解的欲望)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自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初步交流读文本后的收获。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出示思考题:父母对巴迪写的第一首诗评价如何? 巴迪有什么反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母亲当时那种兴奋的心情以及作者受到母亲赞扬后沾沾自喜的心情。要求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巴迪听到父亲对诗“糟糕透了”的评价时,痛苦的心情。) 2、引导学生质疑:此时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父母对诗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同学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最后全班同学交流)(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3、几年后,巴迪对自己的第一首诗又评价如何呢?(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问题的答案,用笔画下来。)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讨论交流课后的两个问题。 a、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b、作者成年后,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 (通过老师范读,学生朗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悟出“精彩极了”是母亲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作者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 5、同学之间再次展开辩论:如果在作者的生活中,光拥有母亲慈祥的爱,巴迪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能有所作为吗?反之,如果他只拥有父亲严厉的爱,巴迪能成为一位高产作家吗? (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父母师长对你有过哪些印象深刻的鼓励或批评,在自己身上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五)找出文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 (六)总结全文,使文章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本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父母对他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3【教学目标】 1、知能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出版、戏剧”等词语。 2、方法目标: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能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对文章重点语句的感悟,理解为什么同一首诗,父母评价完全相反。 2、体会文中母亲充满感性的爱,父亲充满理性的爱。 【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谁还记得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父母的爱”为主题的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书空课题。 这个题目很有特点,你发现了吗? 对呀,恰恰就是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甚至天差地别的评价组成了我们今天的课题,多有意思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二、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请看屏幕,开火车读词语,看那列火车开的又快又响亮。(出示): 糟糕 确实 腼腆 自豪 誊写 敬仰 判断 出版 戏剧 慈祥 严厉 灵感 创作 源泉 警告 提醒 把握 谨慎 歧途 极端 一如既往 得意扬扬 注意:“得意扬扬”也可写作“得意洋洋” 多音字:将 jiāng:将军 jiàng:将士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谁来用简洁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对于我的第一首诗,爸爸妈妈读后都有什么反应呢?我听了他们的评价后,又有什么反应呢?自读1—14自然段,画出爸爸、妈妈“我”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词句加以体会。 四、汇报交流: (一)、我们先来看妈妈的反应: 1、谁起来说一说母亲读过“我”的诗后,语言、动作、神态上的反应? 屏幕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是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她再次搂住了我”,这是对母亲哪方面的描写?你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2、哪些词更能看出这一点?(我从“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再次拥抱了我”这些对妈妈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中体会到了妈妈此时的心情很高兴。) 3、谁能带着妈妈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读一读妈妈的话? 4、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这是对我的描写,“腼腆”是什么意思?——“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5、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大力称赞我?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写的诗真的有那么精彩吗? 6、正是出于对我的爱和鼓励,妈妈对我的诗大加赞赏,这让我大受鼓舞,在得意洋洋的同时,我更迫不及待的想要什么? 7、你从作者的哪些行为、心理描写可以看出“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父亲的赞赏? ?“我怀着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谁给他的?整个下午,作者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开始了焦急的等待。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等的的时候,时间过得是那么慢,快到八点钟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 (二)、那么,父亲对这首诗又是什么反应呢?我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1、谁来说一说父亲在语言、动作上的表现? ⑴“父亲一进吃饭大厅,就被餐桌上的诗吸引住了。” ⑵“父亲拿那首诗读了起来。”(“拿起”是父亲的动作,父亲读完说“糟糕透了”,又把诗“扔”回原处,从这可以看出父亲不喜欢这首诗。) ⑶父亲的话中包含了什么?(严厉和批评),听了妈妈的话,已经得意扬扬的我,又在等待父亲读诗、和聆听父亲严厉的批评时,我又有什么反应? ①我紧张极了(心理) ②“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但我觉得父亲读了很长时间。” ③“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的抬不起来。” ④“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这是对作者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作者伤心的心情,我感到作者有点受不了了。) 2、你能从中看出什么? (作者的心情:伤心、失落、难过)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此时巴迪的心情?很伤心、失落、难过。 3、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批评我的,他为什么要对我这么严厉,这么不顾及会不会伤害到我? 引导:父亲批评的话是在母亲高度赞赏了我,我得意洋洋之后说的,目的是让我不骄傲,继续努力。 4、我们来带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分角色读一读3—14自然段。 5、后来,小巴迪长大后成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写了很多作品(出示:作者简介。) 小巴迪为什么能走上写作之路,并且成了大作家?自读15—17自然段,找出原因,画下你找到的重点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五、拓展活动:交流读后的感受。 (一)阅读《我的母亲》[法国]罗曼·加里(节选)。 我13岁那年,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城。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留在旅馆里。她在那儿租了一个售货柜,柜架上摆着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她从每一件卖出的围巾、皮带、指甲刀或毛线衫中得到百分之十的佣金。白天,除了在我回家吃午饭的时候,她休息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她都守在售货柜前,时刻寻找可能光临的顾客。我们母子俩就靠着这个赚钱不多、朝不保夕的小生意过日子。 母亲孤零零地居住在法国,没有丈夫,也没有朋友和亲戚。十多年来,她顽强地干,挣来钱买面包、黄油,付房租,交学费,买衣服和鞋帽等。除此之外,她每天都能拿出点令人吃惊的食物。比如:午饭时,她面带幸福、自豪的微笑,把一盘牛排摆在我面前,好像这盘肉象征着她战胜厄运的胜利。 她从来不吃这些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不能吃动物脂肪。然而有一天,我离开饭桌到厨房里找水喝时,发现母亲坐在凳子上吃东西,煎肉锅放在腿上,她正仔细地用小块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发现我时,她急忙将锅藏在餐巾底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我明白了她成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二)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六、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批评 童年的诗 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4【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我们习惯说“严父慈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用了一位父亲和母亲对儿子作品的评价语做题目的文章,齐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你能猜得出哪句话是母亲的评价,哪句话是父亲的评价吗?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来读一下。 二、新授 师: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槽糕透了?请同学们翻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默读接着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读本课生字,读生字、找难写的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 4、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母亲和父亲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自由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可以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 3、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4、交流: “母亲一读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这是对母亲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特别高兴的心情。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 师板书: “兴奋”。 母亲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呀,精彩极了。”这是对母亲语言的描写,他妈妈赞美他写的诗精彩,可以看到他妈妈当时特别高兴,她在夸奖巴迪。 板书: “赞美”。 师:你能读出妈妈兴奋的语气吗? (指名学生读。) 指导: 妈妈的评价…… 出示: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父亲的评价…… 出示: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二、讨论评价 1、这首诗到底怎么样?出示: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 2、母亲不会看诗吗?真的认为这首诗好吗?她为什么如此赞赏?出示: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3、那么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他为什么如此严厉地批评? 你如何理解父亲的这句话? 三、小结 慈祥的爱河严厉的爱都是一种爱的体现,你习惯那一种,我们下一课来探讨。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幅图画,让学生进行评价,有感情地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2、你在这两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3、这两句截然相反的评价怎么会同时出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课文,感受爱意 对于父母不同的评价,我是怎样看待这样的呢?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1、出示句子: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找出这份幸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示。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讨论: 为什么说“精彩极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3、讨论: 为什么说“糟糕透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4、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中的“越来越”体会“我”理解的过程。 联系作者的简介体会“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5、深化爱,朗读最后一句话。 四、课外延伸,表达爱意 写下你最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爱。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