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
范文 |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垃圾分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制作一张家里垃圾记录表,认真填写。 2、搜集并了解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个、幼儿分类用的生活垃圾、幼儿分类用的小垃圾箱。 4、分类垃圾箱大挂图、垃圾分类图片。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大家记录这几天家里产生的垃圾,你们完成了吗?(完成了)快把记录结果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小组交流。(拿着记录表,互相说说) (2)个幼介绍。(谁想把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 每天我们的家里会产生许多垃圾,主要有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厨余类、有毒有害类垃圾。这么多垃圾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类放进垃圾箱"师说:你在哪儿看到分类垃圾箱的?) 2、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师:老师这儿就有两个垃圾箱,我们快来看看! ①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标志)(找两三个孩子说)这是什么标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这是可回收标志,这是不可回收标志。回收以后经过特殊处理能再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扔进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讨论垃圾分类方法。 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①幼儿小组讨论。(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划圈的,再说不划圈的) ②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③个幼回答。 小结: 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师:咱们刚才分的特别好,老师特别佩服你们!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自由回答。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2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我们班的主题活动在——环保的主题上,因此一开学我们就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家长资源开展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空气变脏了”等主题活动。在本月主题“垃圾越来越多”时,在丰富孩子们前期的经验时,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纷纷都在说“垃圾的来源”“垃圾的种类”“垃圾的用处”等话题。在本主题的第二次课后,我们都弄清楚了垃圾的来源时,他们的兴趣还颇浓,我想着也许是这个主题和孩子们的生活很贴近,孩子们的经验较丰富,当然学习起来也很容易操作学习,在孩子们身边挖掘有价值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我就设计了本次教育活动《垃圾分类》,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来提升原有的经验,从而获得智慧和成长。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2、体验制作垃圾标志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次课的重点是要求孩子了解垃圾、垃圾的种类并学习分类。 2、本次课的难点是要求孩子制作垃圾分类的标志。 活动准备 U盘《环保小尖兵》8—9页、电子互动白板、A4纸、画笔、透明胶带、剪刀、垃圾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出示垃圾袋内准备好的垃圾) 师:对,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现在我们要用这些垃圾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小朋友想想这些垃圾可以怎么玩? 师:那我们一起来玩玩吧。(打开U盘《环保小尖兵》8—9页之游戏————垃圾分类) 二、基本环节 1、幼儿讨论垃圾分类的作用。 (1)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请小朋友分组讨论) 师:既然垃圾分类这么重要,那我们在丢垃圾时就要将同类的垃圾丢在一起,那该怎样区分呢?(引导幼儿按垃圾特征进行分类:瓶瓶罐罐、纸类、厨余、一般垃圾) 2、出示垃圾桶,启发幼儿制作垃圾分类的标志。 师:(出示一个垃圾)这个垃圾应该放在哪个垃圾桶呢?怎样区分垃圾桶呢!我们一起来给垃圾桶做一个标志。 3、制作垃圾分类的标志。 师: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已的爱好对标识做设计,分组进行讨论。制作成功后请各组将自己的标识分贴到幼儿园每个班级及公共垃圾桶上。 三、结束环节 师:宝贝们今天太棒了,不光自己学到了垃类的相关知识,还做了一件光荣的事——帮助幼儿园的其他班级制作了垃圾分类的标志,比如:xx的标志是收集纸类的,DD的标志是收集瓶罐的。这样大家将生活中有用的垃圾收集到一块再利用,大家真正的参与到环保的活动中,我们的环境才会更美好。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和家长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德,并和家长一起在家执行垃圾分类。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3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中,发现班级有些孩子还有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懂得垃圾如何分类,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给垃圾分类。 2、保护环境,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喜欢并能动手制作陀螺。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教学难点:独立制作出陀螺 活动准备 剪好的废纸盒若干;彩笔、铅笔每人一支;ppt、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 1、师利用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师模仿哭声后问:小朋友们猜一猜,是谁在哭? 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2、师打开垃圾箱在哭的图片提问:小朋友猜猜它为什么哭? 师指名幼儿回答。 3、师再模仿笑声问:又是谁在笑呢? 幼儿回答后,师:是垃圾箱又笑了,它们为什么又笑了呢? 4、幼儿自由议论:师总结出垃圾箱哭、笑是因为垃圾也要分类,如果不分类就会给地球造成麻烦甚至是危害。 二、观看ppt,给垃圾分类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垃圾该怎样分类吗?(鼓励幼儿大胆发表意见) 2、师播放ppt,小结出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种。可回收的垃圾有:废弃的纸张、如旧报纸、纸盒等,饮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坏掉的食物,做饭剩余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废电池、灯管油漆桶等。 3、师出示挂图请幼儿分类:小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垃圾的种类,老师这有很多垃圾卡片,谁能把它们分一分类呢? 4、师指名幼儿给垃圾分类,及时表扬、鼓励幼儿。 5、师:如果我们随地扔垃圾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指名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小结:我们都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扔垃圾的时候要给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地球,更要变废为宝,做环保小卫士,老师收集了很多废纸盒,下面我们一起用纸盒做陀螺吧? 三、变废为宝,制作陀螺 师发放废纸盒等材料,和幼儿一起做陀螺。师示范做陀螺后巡回指导,重点照顾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延伸活动: 师幼一起去户外玩陀螺。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给垃圾分类。 3、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分类投放垃圾,提高分析、分类、比较的能力,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能。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已做过垃圾填埋和废电池养花实验 物质准备 做纸浆工具、实物垃圾和三个垃圾桶、录像机、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提问: 什么是垃圾?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每天清扫垃圾呢?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认识有机垃圾 ①提问: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学习词:有机垃圾)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②看录像一,回忆菜叶的变化,了解菜叶等垃圾在土中会腐烂,这些垃圾可以慢慢变成肥料,让其他植物长得更好。 2、认识有害、有毒垃圾 ①看录像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与菜叶的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塑料袋不会腐烂,只会越积越多污染环境,造成白色污染,动物不小心吃了会有危险,我们把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尽量不用或少用这些东西,保护环境。 ②提问: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还有一种垃圾有毒,是什么?谁来说说废电池对我们的危害? ③看录像三,了解废电池的毒害,知道电池要作特别处理。 ④提问:还有哪些也是有毒有害垃圾? 3、幼儿观察教师做纸浆实验,认识可回收垃圾。 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纸可以化成纸浆再造新的纸,纸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学习词:可回收垃圾)提问:可回收垃圾还有哪些? 三、垃圾分类 1、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请幼儿将垃圾分类放入三个桶内。 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幼儿园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4、学习制作垃圾标记及分类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制作标记来区分垃圾桶。 教师:“老师的垃圾桶都一样怎么办呢?我们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 (2)幼儿分组进行设计垃圾桶标记,在白纸卡片上画标记。 (3)展示各组幼儿设计的标记,请幼儿介绍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标记。 (4)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垃圾桶,请幼儿粘贴标记。 (5)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彼此的标记并说说其含义。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去查找一些不能确认分类的垃圾资料。将垃圾分类桶放置活动室一角,帮助幼儿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5一、设计意图 随着“环保小卫士”这一主题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对如何保护环境已有了一些了解。孩子们经常会说到:“我们要保持教室和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花草树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关注细节,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去保护环境卫生。相信这样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孩子将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 2、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 1、布置两个区域:“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自制贴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标志的垃圾桶四个。 3、课件:有关垃圾的ppt课件,垃圾分类标志卡片。 4、一次性手套若干。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参观和交流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请每个幼儿以小市民的身份选择自己喜欢居住的环境。 3、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谈谈居住在“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的感觉会有什么不同? 4、教师提问:“清洁城堡”这么干净,请幼儿想想城堡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 2)基本部分:了解垃圾的分类 1、幼儿观看有关垃圾的ppt课件,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可回收、有害、厨余和其他垃圾) b、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废纸、塑料、玻璃、布料等属可回收垃圾,烟头、鸡毛、油漆颜料等属不可回收垃圾) c、垃圾有哪些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堆肥) d、哪些垃圾是有毒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管、化妆品等) 2、再次观看ppt课件。 3、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4、教师出示“垃圾分类标志”卡片,幼儿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5、请幼儿谈谈自己家的垃圾平时是怎样处理的? 五、游戏 1、幼儿使用一次性手套帮垃圾王国分类清理垃圾,让垃圾回家。幼儿分四组:一组清理可回收的垃圾、一组清理有害垃圾、一组清理厨余垃圾、一组清理其他垃圾。 2、将分类后的垃圾捡到教师自制的四个垃圾桶内。(贴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垃圾的标志) 3、欣赏变干净美丽的垃圾王国,请幼儿给它取好听的名字。 4、教师将垃圾桶的垃圾交给幼儿园的清洁工处理。 六、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垃圾收购站。 2、幼儿给自己家的垃圾桶设计四种垃圾分类标志。 3、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并实际行动。 七、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和比较“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让孩子们发现我们都喜欢在美丽而干净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6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垃圾桶、图书、照片等。 活动流程: 讨论活动——查找资料——交流表述——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1、讨论活动 出示垃圾筒,引导幼儿讨论: 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 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那我们该怎么办? 2、查找资料 (1) 和好朋友一起找一找,看一看处理这些垃圾有什么好办法?等会儿来告诉大家,好吗? (2)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 3、交流表述 (1) 请每组的代表来交流自己一组找到的处理垃圾的方法。 (2) 播放电脑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对垃圾分类有进一步的了解。 4、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 2、了解垃圾分类法,将其运用生活中。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班级里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片、黑色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白纸若干、实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树叶、铅笔头等)。 2、有初步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 3、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活动重难点: 把垃圾分类与幼儿生活联系在一起。 垃圾桶标志的设计。 活动过程: 1、结合生活经验,导人活动。 出示垃圾桶标志的图片(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把教室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应该用几个垃圾桶? 2、设计垃圾桶标志。 (1)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厨余垃圾(水果皮、骨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鼻涕纸等)。 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 (2)幼儿设计垃圾桶标志。 ①介绍材料、合理分工。 ②动手设计垃圾桶标志。 根据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进行有目的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3、做好垃圾桶标志后,玩“垃圾分类”游戏。 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易拉罐是否要扔?铅笔头属于什么垃圾? 教师: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们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教师:铅笔头是什么垃圾? 教师:铅笔外面一层是木头做的没有毒,但是把铅笔芯和外面的木头粘在一起的黏合剂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铅。 4、延伸活动。 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反思: 活动产生于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有关垃圾知识的了解及垃圾分类标志的设计与运用,解决了遇到的问题,并在实际使用时不断修正、巩固与完善。真正体现了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的精神。目标和活动形式的确定上,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符合幼儿兴趣,同时又具有一定挑战性,有利于幼儿动手动脑。 不足之处: 垃圾桶标志设计环节有点急,对垃圾桶标志的分析不够深入。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垃圾桶的分类标志,增强幼儿将垃圾分类的意识。 2、给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并运用到一日生活中。 3、在设计垃圾桶标志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班级里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片、黑色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白纸若干、实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树叶、铅笔头等)。 2、经验准备: (1)幼儿有初步的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 (2)初步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把垃圾分类与幼儿的一日生活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组进行垃圾桶标志的设计。 活动过程: 1、结合生活经验,导人活动。 回忆去过的师大校园内的垃圾清理站,并说出师大院子里有哪些类型的垃圾桶。出示垃圾桶标志的图片(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幼儿:因为有的垃圾是可回收的,有的垃圾就直接埋了。如果不分类,可回收的也就不能用了。 教师:教室里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我们把教室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应该用几个垃圾桶? 幼儿:三个,有放厨余垃圾的,有放可回收垃圾的。 幼儿:还需要一个其他垃圾桶,放卫生纸、扫地时的渣子、灰尘。 2、设计垃圾桶标志。 (1)利用墙饰中展示的分类垃圾桶图片引出问题: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共有三种类型的垃圾桶:厨余垃圾(水果皮、骨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鼻涕纸等)。 教师: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呢? 幼儿: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绿色作厨余垃圾桶、红色作可回收垃圾桶、蓝色作其他垃圾桶。 教师:这样可以,可是我们的弟弟妹妹不知道垃圾中有哪些可回收垃圾,我们怎样让他们一看就明白放什么垃圾? 幼儿1:画出来。 幼儿2:可以把垃圾的照片贴上去。 教师:贴照片也是一种办法,今天我们来试一试用画的方式。 (2)幼儿设计垃圾桶标志。 ①介绍材料、合理分工。 教师:有三个垃圾桶标志要设计,小朋友有十二个,怎么来分工呢? 幼儿l:几个人设计可回收垃圾桶,几个人设计厨余垃圾桶 幼儿2:正好十二个小朋友,分三组,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幼儿是否又有分工? 教师:每组有四个小朋友,怎样分工来做呢? 幼儿:有的`来剪字、有的来画画就行。(教师引导幼儿协商分工的方法) ②动手设计垃圾桶标志。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进行有目的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幼儿在设计标志过程中,有的剪字,有的绘画,一边做一边讨论着教室中经常会产生的不同种类垃圾的画法。 3、做好垃圾桶标志后,玩垃圾分类小游戏。 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易拉罐是否要扔?铅笔头属于什么垃圾? 教师: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们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幼儿:可以,我来扔。 教师:你们舍得把它扔掉吗? 幼儿:咦,舍不得。我们还做美工呢! 教师:铅笔头是什么垃圾? 幼儿:有毒的。 教师:铅笔外面一层是木头做的没有毒,但是把铅笔芯和外面的木头粘在一起的黏合剂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铅。 幼儿:铅多了对身体不好,应该扔到有其他垃圾标志的桶里。 4、延伸活动。 给幼儿园的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鼓励幼儿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里,在生活中运用。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能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核心要素: 有垃圾,不乱丢,会分类,再利用 宣传员,要牢记,爱坏境,靠大家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垃圾分类图片等)、白板操作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环境污染的视频,引出主题。 1、师:你在视频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幼:图片上垃圾很多,很脏,我不喜欢这样的地方。 2、师:如果我们的小区,我们的幼儿园也这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3、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知道不同颜色垃圾桶以及不同的分类标志有不同的用处 1、师:哦!对,生活垃圾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 2、师:(出示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和图标)你认识这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吗?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呢?(因为要放不同的垃圾) (分析四种颜色的垃圾桶) 3、师:这是什么?”(拿着塑料瓶)“可以放在哪个颜色垃圾桶里?谁来说说看。你为什么要这样放?我们每一组的桌子上有许多的垃圾图片和垃圾分类表,我们一组小朋友合作,找一找分一分。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分的到底对不对? 三、认识四种环保垃圾桶 1、播放视频 了解四种环保垃圾桶。 2、师:小朋友们,不同的垃圾有着不同处理方式。可是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呢!作为小小礼仪宣传员的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进行垃圾分类。 2、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分类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幼儿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活动过程: 一、对比照片,了解垃圾是哪里来的 二、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1、幼儿讨论:如何清理公园的垃圾 2、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3、播放视频,了解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4、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教师小结,垃圾分类摆放的好处 三、电脑游戏、操作活动,进行垃圾分类 1、电脑游戏,幼儿判断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儿分散操作送垃圾 3、师生一起检查讲评幼儿垃圾分类情况 四、谈话小结,进行教育 鼓励幼儿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进行垃圾分类 延伸活动:可回收垃圾经过人们处理还是有用的,人们怎么处理这些可回收垃圾,请大家回去查一查,把你知道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告诉大家。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 篇11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 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 重点难点重点: 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难点: 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 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 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 二、了解垃圾分类 1、巩固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2、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自由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 3、观看PPT,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4、教师小结: (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是指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饭剩菜、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三、游戏:我给垃圾分分类 1、播放flash,点选画面上的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 2、幼儿自主操作ipad进行闯关游戏。 四、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1、我们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2、教师小结:因为垃圾拖到垃圾站,长时间堆放在外面,就会引来许多蚊虫,还会发出难闻的味道,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最传统的方法就是进行填埋,占地面积大,如果全部填埋,不分类,可回收额也就不能用了。 五、了解垃圾循环再造的知识 1、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可回收垃圾经过工厂加工能再次变成有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制成车用燃气、市政燃气;经过堆肥处理变成有机肥料。 六、活动延伸:变废为宝。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利用FLASH课件教学,化静为动,有效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幼儿学习兴趣浓厚,体验了分类方法,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整个环节都是围绕课件进行,从地球妈妈呼吁大家保护地球,到神奇龟告诉大家如何进行垃圾回收,垃圾回收后能怎么再利用,到最后的巩固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幼儿一直在欢快的动画片中进行着活动,整节课下来,老师讲的轻松,幼儿愉快的掌握新知,这些都有赖于课件对幼儿的吸引力。当然,在巩固环节,幼儿对某些垃圾属于哪一类不能肯定时,如果能够利用交互的功能调出课件中向幼儿介绍垃圾分类时的图像,那更有利于孩子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