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为古诗词奉献一生的“士大夫” |
范文 | 为古诗词奉献一生的“士大夫”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为古诗词奉献一生的“士大夫”,欢迎阅读与收藏。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门第。幼年时,伯父教她诵读唐诗,从此以后,她的世界便充满诗意。院中的青竹,花坛中的繁花,花间飞舞的彩蝶和蜜蜂,都会成为她诗词创作的对象。 叶嘉莹进入辅仁大学的国文系,师从一代国学大师顾随先生。她的性格拘谨羞怯,总是与同学一同去,见到先生后只是静聆教诲,很少发言。不过,顾随先生很快发现了叶嘉莹腹中才华。一般说来,顾随对她的习作改动的地方不多,但就是一两个字的修改,却能给她很多启发。 比如叶嘉莹的作品《鹧鸪天》,最后一句原先是“几点流萤上树飞”。顾随先生建议将“上”字改为“绕”字,并在作品旁批注,“上”字显得生硬,与萤火虫的柔美不相称。叶嘉莹体会到老师遣词用字的精细,将精益求精的精神应用到此后的创作中,诗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叶嘉莹本来对诗词就非常有天赋,大师的亲炙让她进一步领略到诗词世界之玄妙。她在专著中写道:“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完成学业后,叶嘉莹成为一名老师,随丈夫辗转台湾和美国,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由于学贯中西,叶嘉莹可以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 不过,叶嘉莹觉得心中缺了什么。尽管可以用英语授课,但是无法精确地表达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诗词的美感。1979年,她终于再次踏上故乡熟悉的土地。 此后的二十余年,叶嘉莹的身影出现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诸多国内著名高校。有人以为,像她这样的大咖级人物,学校请她要花费不菲的讲课费。但是人们想错了,这些年她没收取一分钱,免费给莘莘学子教授中华古典诗词。 学生们来到叶老师的课堂,惊讶地发现:叶老师在上课期间没有坐下来休息过,常常会一连几个小时站着讲课。学生们担心她身体吃不消,曾有人给她搬来一把椅子,但是叶嘉莹拒绝了,坚守着这个几十年不变的习惯。 学生被她一整堂课中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所深深打动,没有人敢走神一分钟,生怕错失一个重要的信息点。她的.授课不仅传达出诗词的优美,还有非常清晰、严密的条理,体现她多年严谨的治学态度。她的课堂总是场场爆满,就连走道上也站满了人。 时至今日,只要有人邀请,她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别人的需求。谈到为什么要站着上课的原因,她说这是为了表达对诗词的敬意。 叶嘉莹一辈子都献给了古诗词文化,个人著作差不多等身。随着年事渐长,她越发觉得传承诗词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几年前,她把所有在海外讲课的录音、录像以及研究资料装在150个纸箱中都运了回来,希望利用短暂的余年,和一群喜欢诗词的年轻人一道,把这些录音、录像的资料整理出来。 开设讲座固然可以影响一批人,但是范围毕竟有限。必须采用其他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诗词。她想到了捐赠款项,鼓励那些矢志于诗词研究的晚辈。20xx年6月,她将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20xx年,她又捐出了1711万元,目前已累计将近4000万元。 年过九旬,叶嘉莹依旧奋战在教学、研究的一线。她觉得如果不能够传输给下一代,是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师长。这位为古诗词文化奉献一生的“士大夫”动情地说:“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老师,仍要教古典诗词。”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