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教案及反思 |
范文 | 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教案及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的,能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小组竞赛) 前两组口算,体会凑整的好处; 后两组口算,体会加法运算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谈话:你会计算这道题吗?请你独立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展示。 比较: 1)观察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2)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 提问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方法的? 谈话:这种方法的使用,使你想到了整数加法的哪些运算律?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2、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集体交流,注意说一说使用的运算律。 补充一题,问,这题为什么不可以用简便方法? 提问:我们在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一审:审清题目(特别是运算符号)。 二看:观察数字特征,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 三算:认真计算。 四查:查运算顺序;查数字;查每一步的计算。 2、完成第2题。 提问:求接力赛的总成绩,就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 小结:看来加法运算律用到小数加法里,果然很简便。 3、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谈话:下面进行个比赛,请一二两组同学计算第一题,三四两组的同学计算第二题。 这两题做完,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整数减法的`性质是什么吗? 你掌握了这个性质后,这一组题,你会选择做哪题? 小结: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小数减法也同样适用。 4、判断下列算式,能简便运算的,在()里打√,不能简便运算的打×。 2.7+6.6+3.4() 5.08-0.8-4.2() 7.5-3.87+2.13() 6.02+4.5+0.98() 6.17+28+3.2() 6.59+9.32-2.59() 小结:简便运算的时候,是不是光看数字就可以了? 5、填数,使计算简便: 32.54+2.75+() 四、课堂作业: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 完成练习九的3~5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的整数加法运算率的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重点是顺利将加法(及减法的性质)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中来,使得计算简便,难点是知识延伸中,学生的再建构。对于加法的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学生已有基础,因此我本节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探索中寻求答案,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在探索中学会技能,避免了学习的单一性。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1、竞赛。本课属于计算课,本身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因此在口算题目的处理中改为小组竞赛,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2、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时,我创设了小华买文具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帮助他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被信任、能做事情的快乐,不仅实现了角色转换,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而且让学生享受到助人的乐趣。计算时让学生自行探究,从比较中得到简便算法,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题目,在本节课中,我另外编排了一些调动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质的提升。 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比如,板书受学生影响,没有列出更合理的,导致板书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几处重要小结也没有做到水到渠成,显得不自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