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校负债融资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范文

高校负债融资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从1999年开始的扩招使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教学楼和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扩招以前的融资渠道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扩招后的资金需求,在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拨款和学杂费收入难以大幅增加、校办产业自创收入和社会捐赠有限的条件下,

论文关键词:高校,负债,融资,办学,存在

高校不得不寻求其它的融资手段,向银行贷款负债办学成为其中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本文将对高校负债办学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负债办学;对策

一高校负债办学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1.1高校负债办学形成的背景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前我国高等院校主要的融资途径是: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拨款、学杂费收入、校办产业自创收入、社会捐赠。而在这四条资金来源渠道中,主要的两个方面是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拨款和学杂费收入。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迁: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化教育,一些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均已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1.2高校负债办学形成的原因

(1)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拨款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偏低

财政性教育拨款是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但我国政府的财政性拨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长期以来一直偏低,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N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这个比例距离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4%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与世界各国教育财政支出平均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5%以上相比,这一比例显得更低。同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远远落后于招生规模的增长,致使高校进一步扩招的边际成本急剧上升,拨款额度满足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

(2)学杂费收入增长过快且今后发展空间有限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招收计划内公费生、计划外自费生、用人单位委培生以后,打开了部分学生交费上学的口子。90年代初开始进行“并轨”的改革,到1997年全部实行所有学生都交费上学的制度。虽然中国全面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使高等院校的收入较之过去有所增长,但是,依靠学杂费作为高校发展的主要资金支持是不可行的,因为中国目前学杂费增长空间有限。据统计,从1994—2004年10年间,中国大学学费从每生每年几百元一路飚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同期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一个大学生本科四年的学费,相当于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普通农民家庭13.6年的纯收入,学杂费收取过快增长已成为中低收入家庭的沉重负担,进一步上调学杂费收取标准的空间已不大。

(3)校办产业自创收入和社会捐赠十分有限

高校资金筹措的渠道除了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拨款、学杂费收入外,还包括校办产业自创收入、社会捐赠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经费的一个稳定而可靠的资金来源。高校校办产业不但促进了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品化,也有利于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但除少数名校外这一收入仍然十分有限;公众的观念和社会的支持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争取社会捐赠以补充办学经费的效率,社会教育捐资规模偏小,其比例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速度极不相称。

以上几点原因导致高校不得不借助于其它融资手段,目前许多高校都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

二高校负债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同时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在我国,除民办高校外,普通高等院校是由国家投资举办的,在性质上属于向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公益性组织,而且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高校的资产不能作为其债务的担保,因此,在高校要不要负债融资,负债融资是否考虑财务风险等问题上,多数高校的管理当局都持这样一种理念,认为高校是国家的,高校之所以走负债融资发展之路,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拨款主渠道不畅,高校负债融资主要是为了解决高校发展资金的缺口问题,而这一资金缺口最终应由国家来补齐。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所以大多数高校在负债融资发展上,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从银行贷到资金,而对于什么时候偿还贷款,如何偿还等问题考虑得较少。高校管理当局这种轻视财务风险的倾向,极易使高校因为偿还债务而陷入财务危机。

2.2高校负债规模总量失控

1999年8月26日,中国银行与清华大学签署了“银校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向清华大学提供10亿元的授信额度,迈出了我国银行和高校合作的第一步,此后,建行、工行等多家银行纷纷与高校开展合作。在高校贷款普遍化的同时,贷款额度也迅速增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约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部分高校贷款甚至已经达到数十亿元。2007年3月底,吉林大学自曝负债30亿元,并在校内征集解决财务困难的建议,这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引发社会各界对高校贷款问题的广泛关注。2007年9月12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高校形成的债务达2000多亿元。高校贷款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现实性问题,当前随着我国银行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它已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承受之“重”,总体上讲,高校的负债规模已经超过了其实际的承受能力,在总量上呈失控状态,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2.3融资手段单一,过于依赖银行贷款

高校扩招后,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高校通常寻求向商业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负债融资使高校目前普遍存在高负债率的问题。一旦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将导致高校财务状况不稳定,极易陷入财务危机,这对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被迫通过拍卖老校区、出让闲置资产等途径来偿还借贷资金。理论上高校还本付息的预期是招生规模扩大产生的规模经济,但国家或地方政府未来经济发展、政策等及对专业的饱和程度,都会对高校招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招生规模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时,银行还本付息就可能存在很大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信用形象。

三高校负债办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强化管理层风险意识,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高校向银行贷款,负债融资主要用于建设开发新校区,其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相对集中,占用时间较长。教育贷款不是政府投人,必须按照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按时偿还本息。因此,学校在考虑贷款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要树立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要把风险防范意识贯穿到整个工作决策中,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与预测,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风险预警效能,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设置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和评价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揭示潜在的问题,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

3.2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高校贷款规模除受学校基建规模影响外,还受诸如贷款成本、学校自身还贷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认真制定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正确评估学校偿还贷款本息能力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贷款总量,合理设置贷款警界线,做好每个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清轻重缓急,对贷款资金的投放时间、投放顺序、投放数量进行科学设计,以保证贷款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应坚持适度负债的原则,既不保守,因害怕财务风险而不敢负债运行,也不冒进,轻视财务风险,甚至莫视财务风险的存在,应从加强直接控制入手,将维持合理的债务规模纳入高校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机制,有效地约束高校管理当局为了追求政绩而过度负债或不良负债的倾向。

3.3寻求其它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普遍缺乏融资手段,筹资渠道狭窄,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教育投入需要。除了向商业银行负债融资,高校应积极寻求其它融资渠道,以降低财务风险。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不仅能弥补单一融资形式的资金短缺,而且所筹集资金不存在偿还的问题,这对于稳定高校财务状况是十分有利的,同时能使社会上闲散资金投向具有高成长性、潜在市场巨大、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领域。虽然单个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上市有很多困难,但可以通过联合上市、借壳上市等方式上市融资,中国高科就是主要高校联合发起上市的典型案例,是于1992年6月由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上海医大、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等36所大学共同发起,1993年4月改制为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7月上市。

参考文献

1 段进东.资本市场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利用资本市场初探[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48- 52.

2 王德春,张树庆.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 周荃,朱敬.高校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途径初探[J].中国渔业经济,2006,6.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