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必须知道的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 |
范文 | 必须知道的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 进入12月的我们已经彻底步入寒冬的怀抱,按理来说我们已经告别溺水这个夏季才会频发的事故。但是事实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寒冷的冬季这样的悲剧仍然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须知道的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切实认识溺水风险 1.溺水致人死亡的时间很短,溺水的死亡率极高。 2.溺水多在户外野外,周围人极少,有人也不一定懂得游泳施救,所以如果有获救生还的情况,实在是十分偶然。 3.如果掉入冰窟,可能离开冰窟口,移动到冰面下,增加了施救难度和死亡概率。 4.冰层吸引滑冰,很多地方天气不是很冷,即使结冰,冰层厚度不够,或者气温回升时冰层开始融化,滑冰会导致落水。 5.即使不滑冰,但在水边玩冰,也存在落水溺水风险。 冬天溺水施救办法 1.首先立刻大声呼救,让更多人参与急救,同时拨打120,让专业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 2.在溺水者还清醒时提供漂浮物和拉扯物,如木板、绳子、树枝等。不会游泳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即使会游泳,也不要盲目下水。 3.对于还在挣扎的溺水者,营救者要告诉他保持冷静,同时要防止被其抱住,通常采用从后部接近的方法。首先将溺水者头部托出水面,尽快使其呼吸空气。 遇险自救指南 1.不要惊慌,立即抓住未破裂的冰面。大声呼救,同时像骑自行车那样,踩水助浮,使身体尽量上浮,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2.不要乱扑乱打,这样会加大冰面的破裂程度,镇静观察,寻找冰面较厚,裂纹小的地点脱险。 3.尽量让身体靠近较厚的冰面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足打水,使身体上浮,全身呈仰卧姿势,然后双臂向前伸开,增加全身接触冰面的面积,一点点爬行,使身体远离冰窟。 4.离开冰窟口,千万不要立即站立,要卧在冰面上,用滚动式爬行的方式到岸边再站起来,防止冰面再次破裂。 5.在紧急情况下,看到有人落水,要将木棍绳索等伸给落水者,自己应该趴在冰面上进行营救,防止营救他人时冰面破裂,使自己落水。发现有人落入冰窟,不可贸然去救人,要高声呼喊成年人相救。 冬季防溺水注意事项 1.要加强对自己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严禁私自到水塘、水库等地方戏水,如有发现应及时制止。 2.若遇到暴风雨,注意行走安全,尽量留在室内,若路面被雨水淹没时千万不要直接趟水行走,应绕道而行确保路面安全。 3.加强防火、防雷电、防触电等教育,确保人身安全。 4.防滑:由于长时间强降雪,地面积雪较厚,在经过踩压后就形成了一层光面,在气温稍高冰面开始融化时,尽量减少外出频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如确需外出,要穿防滑鞋或在脚上绑根旧布条,手上不宜拿伞、棍等细长物品。 5.防冻: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耳、鼻、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外。 冰面上有哪些风险 1.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 2.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在你伸出脚试试冰面结不结实时,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3.在北方初冬、早春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 4.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则无从判断冰面情况。 5.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 如何预防冰面溺水 1.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 2.如果想溜冰,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一定不要溜“野冰”。 3.在北方初冬、早春季节,不要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因为此时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 如何自救 1.不要惊慌,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攀住冰缘,避免身体沉入冰水之中。 2.万一掉入水里后不要急着呼吸。刚一掉进水里,身体会强烈反应让你紧张、想要大口呼吸,一定要克服这种反应。这种身体反应会在1-3分钟里渐渐消退,然后在失去意识前,你有15-45分钟的时间来脱险。 3.双手及双臂千万不要乱扑乱打,这样会使冰面断裂的面积加大。 4.细心观察四周破裂的冰面,找到冰面最厚且裂纹少的部位。 5.身体靠近冰面最厚部位的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足打水,使下半身浮起,全身成一条直线。然后用手肘爬动,使全身逐渐离开水。 6.离开冰窟窿后,不要立即站立,以防冰面承受重量过大而再次断裂,要卧在冰上滚动或爬至岸边再站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