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黄瓜和丝瓜的区别教案 |
范文 | 黄瓜和丝瓜的区别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看、摸、闻、捏、尝等多种方法来感知丝瓜和黄瓜的不同特征. 2.尝试用简单的记录方法比较两种蔬菜的不同. 3.能愉快大胆地和同伴交流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每张桌子上黄瓜、丝瓜各两条.小刀三把,水彩笔两盒. 2.记录纸人手一张,方法示意图各一张(看,闻,摸,捏,尝);红绿大篮子各一个. 3.丝瓜和黄瓜实物各一.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瓜、丝瓜,讲述故事,引起活动. 师:前几天,蔬菜幼儿园来了两位新朋友,看一看,这是谁啊? 最近他们很不开心,因为蔬菜幼儿园里的好多小朋友经常把他们俩喊错,真苦恼!你们说,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长长的、绿绿的,细细的) 师:其实,只要仔细地看一看,找一找,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的不同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他们找一找吗? 二、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丝瓜黄瓜的外形特征. 师:老师已经在后面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黄瓜和丝瓜,等会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找一找、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吗? 好,小朋友们就开始吧. (教师语言提示:找到了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大家可以讨论讨论.重点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比较.) 三、集体交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师:谁想来说说? 你是怎么发现黄瓜上有刺,丝瓜没有刺的.(用眼睛看)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也用了看一看的方法?你还看到了什么不同呢? 师:还有谁找到了和他不一样的地方,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依次贴鼻子 、嘴巴、手、捏等图示) 四、运用方法,再次探索并记录. 1.教师总结,提出任务. 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原来我们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尝一尝这么多的方法来找不同呢. 师: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找到的不同记录下来呢? 2.出示记录纸,交代要求. 师:好,那等会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再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好吗? 五、幼儿交流记录结果. 1.幼儿自由交流. 2.个别幼儿介绍. 师:谁愿意上来向大家介绍你的记录? 3.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记录. 六、幼儿操作:分辨黄瓜和丝瓜. 师:你们看,桌子上的黄瓜和丝瓜已经被混在一起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区分开来,把桌子整理好,好吗? 七、提出下次探索内容,结束活动. 师:你们可真棒,已经把丝瓜和黄瓜都找出来了!那你们知道丝瓜和黄瓜是怎么长大的吗? 师:小朋友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这样吧,大家回去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一些丝瓜和黄瓜的种子,回去种一种,观察观察他们是怎么长大的?以后我们再来说一说.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环境,让他们边操作边探索,边探索边收获.孩子们对活动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在仔细触摸比较,有的在细细品尝味道,有的在认真观察外形…不久,他们就都有了自己的发现:颜色不同,味道不同,长短不同,手感不同等等.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喜悦, 感到骄傲.回顾整个活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了解幼儿,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恰当. 通过了解后发现,对于刚刚进入中班一个月,从未接触过操作—记录的小朋友来说,运用各种观察比较的方法和学习如何将自己感知到的各种特征记录下来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只是将”比较黄瓜和丝瓜的不同”作为教育的契机,目的是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总结和提升出看、摸、闻、捏、尝、咬等多种观察比较的.方法,并逐步养成科学记录的习惯. 2.尊重幼儿,过程设计满足孩子需要. 还记得每次和别的老师交流备课体会时,大家都会感到:一次活动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就是看孩子是否喜欢,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时,我通过试教后就发现,当小朋友们探索有了发现时,都非常激动,最想做的就是告诉别人.了解到这一点后,通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就按照幼儿的需要来设计活动的过程:即自由感知-交流感受-再次比较-交流记录.这样,让幼儿在每次的探索后都能够及时地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从而满足他们“说”的愿望和需要,并且孩子们在听的同时也能获取别人的经验,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愿望. 这次活动也有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如现在黄瓜和丝瓜已接近尾声,价钱比较贵,因此可将活动的时间提前一个月.还有在对幼儿进行小组指导时,教师应顾及全体幼儿,不能在某一组逗留时间过长.我想,在下次活动中,应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更成熟一些,让缺憾更少一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