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圆的周长教案 |
范文 | 圆的周长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教案 篇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周长的概念和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尺、塑胶板上剪下的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谈话:同学们,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今天,老师把它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听:(课件播放故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举行跑步比赛,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线跑,灰太狼沿圆形路线跑,一圈过后,它们又同时回到了起点。此时,它俩正为谁走的路程长而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进行猜测) 2.要想确定它俩究竟谁跑的路程长,可怎么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3.指名一生说说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生:边长×4=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一)认识圆周长的含义并初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1.谈话: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课件出示3个车轮) 2.师:上面的3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生:圆的直径)“英寸”是什么意思?(学生看书回答) 3.将3个车轮各滚动一圈,猜一猜,谁滚动的路程最长?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二)交流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学生拿出课前剪的圆,互相指一指它们的周长。 2.用什么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同桌交流方法) 3.指名到前面投影上展示测量周长的方法 ①滚动法。明确注意点:做好记号,从零刻度开始滚,滚动到这个记号再次指向这里,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②绕圈法。明确:线贴紧圆周,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线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③用软尺测量。明确:用软尺上有厘米刻度的一面测量。从零刻度开始量,绕圆周一圈,然后看看对齐哪个刻度。 4.小结: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将一条弯曲的线变成一条直的线)这就是数学上所讲的“化曲为直”的方法。 5.(课件出示摩天轮图片)问:它的周长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吗?(生:不能,很不方便)问:那怎么办?引发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三)认识圆周率。 1.谈话:接下来同学们分4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身边这些圆的周长与直径,完成表格。(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上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2.各小组组长汇报测量结果。(学生说结果,教师在课件上完善) 3.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课件出示)介绍《周髀算经》这本书及“周三径一”的意思。(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5.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想象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不易。(课件播放资料,学生自学) 6.学生说说从资料的介绍中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7.师小结:祖冲之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正因为他杰出 的成就,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被命名为祖冲之山,宇宙中第1888号小行星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他那样刻苦钻研,将来也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四)推导公式 1.当学生弄清了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说说圆的周长怎么计算?(生: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2.谈话:如果圆的周长用大写字母C表示,那么这个公式用字母怎么表示? 3.谈话:还可已知什么条件求周长?(生:半径)为什么?(生:在同一个圆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那这个公式还可怎么变换? 4.齐读公式,加深印象。 三、刷新应用能力,总结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口答两个圆的周长。 2.计算例4中三个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英寸?(课件出示3个车轮)通过计算,比一比谁的周长最长?这再一次说明了什么?(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3.(课件出示一个喷水池)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投影仪展示答案) 4.(课件出示摩天轮图)它的半径是10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后在全班交流) 四、交流学习收获,课后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研究圆的周长,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全班交流) 2.谈话:现在如果老师问喜羊羊和灰太狼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同学们可怎么做?(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有没有其它方法?(学生可通过计算解决,也可直接观察两个图比较) 3.师:种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来确定谁走的路程长,所以当喜羊羊得知这一结果后,直喊比赛不公平,于是老村长为它们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赛跑路线:问:如果喜羊羊和灰太狼沿这样的路线赛跑,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呢?(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一、“情境”与“知识”两条主线相互交融。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抓住“情境”与“知识”这两条主线。在教学情境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知道,《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为学习的背景,作为学习圆周长的切入点,使“情境主线”与本节课的“知识主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开放的操作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经历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目的、有思考、有选择、有创造,使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增长智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这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 圆的周长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探究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圆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圆、线、小尺。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话交流: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π、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π,C÷π=d ,C=πd) 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πd或C=2πr) 三、巩固拓展 1.成“试一试”⑴ 学生独立计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 2.成“练一练”。 3.成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⑶ 学生订正。 5.成练习十四第3题。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6.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教案 篇3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一摸,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使学生亲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圆周长计算的由来和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计算、猜测、验证等过程,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圆形纸片、直尺、计算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 课始预习,初步了解 看书完成前置作业: 1、什么叫圆的周长?并举例说明。圆的周长可以怎样测量? 2、什么叫圆的半径和直径?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你认为圆的周长的 大小跟什么有关?为什么?你能想出办法证明圆的周长跟它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4、哪个数学家对圆的周长有关的知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对本课知识点有个初步了解,在完成前置作业的过程中对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思考,带着问题和疑惑走进课堂,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互动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 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⑵学生通过摸一摸圆形学具,感受围成圆的线是曲线,完善圆的周长的概念。 ⑶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圆的周长? ⑷课件演示圆的周长,并出示圆的周长概念。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对圆的周长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再通过摸一摸的感知活动对圆周长的曲线特点有了深刻体会,课件演示让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直观形象进行感知,从而对圆周长概念有了深刻理解) 2、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⑴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 学生通过折圆纸片,找出半径和直径,通过观察,测量明确d﹦2r ⑵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师:长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正方形呢?那么圆的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 预设: 学生1出示大小不一的圆,分别比较它们的直径和周长,得出直径大的周长就大。 引导小结:①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也就越长,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也就越短。 ②我们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三点几,也就是说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表格,教师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的热情。) 3、学习圆周率的有关知识 ⑴引入圆周率 师:其实,很早就有人研究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板书: =圆周率) ⑵介绍圆周率的资料,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关于圆周率的知识,你知道哪个数学家在这方面做出了什么样的卓越贡献?(学生通过预习有一些初步的印象。) 课件播放圆周率的资料完善学生的记忆。 在当时,祖冲之所算的圆周率的值要比外国科学家早多少年?听完刚才的`这些资料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师:我们真为我们国家能出现这样一伟大的数学家感到骄傲和自豪,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 ⑶教学圆周率的读写法及数值 师:对于圆周率,我们用希腊字母л来表示。(板书л) ①让学生跟老师读,并用手指在桌子上边写边读。 ②经过数学家们研究发现圆周率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数呢? 学生回忆预习的内容,师提醒学生明确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数值是л=3.1415926……(板书:л=3.1415926……)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③圆周率的近似值。 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借助超级计算机,人们算出的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已经达到了万亿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板书:л≈3.14) ④学生看书,再次阅读圆周率的知识点介绍 (设计意图:圆周率是新出现的一个概念,让学生从预习的初步感知,到探索中对圆周率的理解,到再次的看书完善对圆周率概念的陈述,了解近似值的大小取值,让学生对圆周率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圆周长的公式推导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攻破难关的喜悦。) 4、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提问:圆的周长一般用字母什么来表示?圆的直径呢? 那么根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公式 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C÷d=Л, 那么C=?(板书:C=лd) 让学生互相说说出公式所代表的意义,并汇报。 想一想,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已知半径r,圆的周长C又等于什么?学生推导教师板书:C=2лr 三、解决实际问题 1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教案 篇4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圆的周长》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了知识技能基础。在教法上,以“铺垫——探究新知——运用新知”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各个击破、呈现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全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 三、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将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经历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5.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六、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七、教学准备:老师:课件、直尺、一元硬币、水桶、易拉罐、纸剪的圆、绳子等。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播放课件: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问: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2、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设计理念】播放的课件既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把两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3、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设计理念】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进一步强化了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4、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曲 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物想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到用“滚动法”、“缠绕法”,以及用“折叠”的方法测量圆形纸片,最后到大屏幕上的圆不能进行实际测量,既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5、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交流。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设计理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和讨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指导进行操作的被动局面,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1、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就是:C=πd (2).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 C =2πr 【设计理念】本环节选取一元硬币、易拉罐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融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解圆周率意义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利用课件进行验证,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还出示了较为详尽的资料,从而在深入理解新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利用圆周率的意义准确解答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计算公式的总结水到渠成。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3.14 () 2.选择: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我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我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判断题和选择题抓住了新授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准确而清晰的把握;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收获,不仅明确的再现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再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五)、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附: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意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测量: 化曲为直法:滚动、拉直 圆周率:(字母π);计算取值:3.14。 公式: 因为c÷d=π 所以c=πd 或c=2πr 圆的周长教案 篇5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能根据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半径或直径。 教学重点: 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把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一下,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练习指导 基本练习(口答) ⑴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 ),所有的直径( ),直径是半径的( ),半径是直径的( )。 ⑵(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⑶什么是半径?什么是圆的直径? ⑷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倍,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用字母( )表示。 练习指导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2米 d=1.5厘米 r=6分米 2、求下面各圆的直径 C=28.26厘米 C=50.24米 3、求下面各圆的半径 C=12.56米 C=314厘米 以上几题均由学生板演,其余齐练 全班讲评,订正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绳子长6.28米,在一根圆木上,正好绕了5圈,这根圆木的直径是多少? 2、一面钟的分针长14厘米,经过一小时,分钟针尖可划过多少厘米? 3、小明的自行车轮胎的直径是0.6米,小明骑一分钟车轮转动了100圈。 ①他一分钟可行驶多少米? ②他要通过2180米长的大桥,大约需要几分钟? 四、课终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圆的周长教案 篇6教学目标: 用“直接尝试法”探究“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⑴出示情境图。 ⑵介绍解决方法。 1:251.2÷3.14=80(米),因为c=πd,所以只要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算出直径了。 2: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沟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 师生一起解方程:x=251.2÷3.14,x=80。 观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251.2÷3.14”比较,感悟算术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方。 ⑷联想。 想:算出圆的直径有什么价值。 可以算出半径,80÷2=40米;还可以算圆的面积;根据圆的直径找出圆心;画出圆。 二、多种练习,内化知识。 ⑴独立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 ⑵解答练习十八第6题。 独立解答,班级交流。注重解答方法的思路交流和作业格式的指导。 ⑶解答练习十八第8题。 学生解答中出现两种答案:一是21棵,二是22棵。引导学生画图验证,理解确认正确答案是22棵。 三、作业,练习十八第7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