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 |
范文 |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推荐】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90-P9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结合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圆片 五、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游戏:3秒钟记数字。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环节的设置,不仅创设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能让学生比较科学与真实地了解自己和同伴3秒钟记数字的能力,让统计的数据具有真实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了统计所做的研究是有现实背景和意义的,我们给予数据分析所做的推断是合理有价值的。 (一)设疑导入 出示淘气5次记数字情况统计表,通过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汇报。 问:每次都不一样,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获取统计表中的信息,引导发现淘气每次记住的数字个数都不相同,提出问题:用哪个数字才能代表淘气的记数水平?创设出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哪个数字能代表淘气记数字的水平? 引导学生思考可不可以用4和9来代表? 设计意图:教学中我从解决这个问题时填写极端数据入手,引导学生发现9记住最多的一次,是最高水平,4是记住数字个数最少的`一次,都不太适合代表淘气的记数水平。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思考是否可以填写数据中的中间值。 2、如果9和4都不太合适,还可以选择几来代表淘气的记数水平? 预设: (1)用5来代表,因为5出现次数最多。 (2)用7来代表,因为5偏少。 (3)用6来代表,因为6不多不少。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会发现5出现次数最多,但与淘气记数字的一般水平相比,偏少一点,7又偏多一点,那么不多不少的6便成为最好的选择。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寻找“不多不少”6这个数字的过程,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从本质上理解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特征。 3、师生讨论:6没有出现过,可以代表淘气的记数水平吗? 设计意图:6没有出现过,意味着平均数的“虚拟性”,它可以代表淘气的记数水平吗?这样的问题将平均数的两个内涵充分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平均数这两个特征的理解。 4、思考:6是怎么得出来的? (1)计算(求和平均) (2)操作(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学会用求和平均与移多补少两种方法来学会计算平均数。因为学生早已掌握了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所以放手让学生去算,去验证。再通过操作去移出平均数,真实地感受平均数是怎样“平”出来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数的实质就是“移多补少”,也让抽象的平均数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5、师小结:通过移多补少得到的同样多的数就叫平均数。它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三)练习巩固,感受应用 1、P91第1题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你用几来代表奇思的投球水平?怎么想的? 平均数7和数据中的7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P91第2题 3、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平均数?生汇报。 4、据统计:中国男性平均年龄是72周岁。老爷爷想:我今年70岁,只能活两年了。请你用所学的平均数知识劝一劝老爷爷。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全课总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求和平均 移多补少 (5+4+7+5+9)÷5=6(个)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