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
范文 | 关于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案例研究论文 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12岁) 锋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笔者发现了锋锋的一个创意作品,便萌生了研究创造性表达的想法。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笔者发现了教育过程中忽视儿童创造性表达的现象,并试图通过案例的研究为儿童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切的建议。实验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因此也可以称为测试,这种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笔者仍然期望通过这种具体的测试清楚呈现关系、特点。笔者的建议中加入了一些做的很好的教学案例,与笔者发现的关系、特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只是因为笔者期望能够探索到一条更为合理的、激发学生创造性表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路径。 一、儿童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的关系实验一的A部分为: 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款适合你的闹钟并画下来 (画笔的颜色以及纸张的大小自由选择)。笔者给了被试充足的时间进行设计,在创作的过程中,被试避开了笔者的视线,不愿意创造的过程被“看守着”,通过访谈得知,他认为一举一动都被看见会妨碍他的思维。经过了5分钟,纸张上出现了5个图案,最终确定的那款闹钟是名叫“大喇叭”的一个,其余的3个形状类似于老鼠,1个类似于鸭子,但是由于被试自己认为所画的图形不像老鼠和鸭子,因此放弃而选择了较为常见外形的闹钟,只是喇叭部分用了醒目的蓝色,凸显闹钟闹铃的功能,通过访谈得知,他原本的设计是“老鼠闹钟”———不仅有着老鼠的外形,还能够在预设时间里爬到主人身边,给主人踢两下,并发出恐怖的声音,主人伸手去关闹铃,摸到老鼠的毛感到很恐惧,这样才会彻底醒来。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被试的想象与表达产生了冲突而最终选择了较为安全、偏于现实生活的表达,放弃了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实验一的B部分是他在看了笔者展示的三个设计图之后再设计的一个闹钟,通过他的描述可以发现这个名为“电力小助手”的闹钟设计的新颖处在于,这款闹钟必须插在电板上,有电子眼会走,碰到主人就会发电,主人必须找到钥匙锁住才会停止闹钟发电的功能,不过在作品上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钥匙口和电子眼的部分。在这个案例中,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明显的不具有一致性,如果只是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是不易发现儿童的一些隐含创意的。要挖掘儿童的创意部分,仍然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解释权。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也就是说为了让儿童的创意更好地呈现出来,是否要首先培养技能。作品呈现出来的并不是原初的想象,事实上这与我们教育者反复强调基本技能有关,儿童在还没有接触过笔的时候,就开始教授握笔的正确姿势,在想拿笔写字的时候,我们会让他们去临摹好看的字,儿童在没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时,就会刻意追求统一的标准,就如同绘画一样追求“像”的效果,线条的流畅性、笔触的力度性是技法中所强调的,但是这样的标准使儿童不敢去涂鸦,创造性想象没有在涂鸦中得到锻炼,自然在物化过程中会遇到障碍,这就造成了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表达的不一致性,梳理不清的想象最终就会被遗漏和遗忘。 二、儿童创造性表达的特点 1. 儿童创造性表达不受干扰。这里的干扰指的是通过案例来影响儿童创造性的表达的干扰。在实验一中,笔者提供案例后,他也是自我发挥,通过触觉来叫醒主人,这与之前的“老鼠”有一定相似之处,还是与自己思路一脉相承。关于闹钟会走,他在1A部分的时候就想到过,因此并未受到案例影响,还有就是插在电板上,会有电子眼去找主人,主人要用钥匙锁住才会停,这些特征都与呈现的案例没有任何联系。实验二是用七巧板或者九巧板拼出任意图案,在这个实验中笔者在他拼出了风筝和雪人之后提供了“火箭”和“箭头号”两个例子,他看完之后再拼仍然是在坚持自己的“风筝”路线与“人物”路线 (尽管感叹可以拼这么多其他的东西啊!但他还是在展开自己的思路)。 2. 儿童创造性表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实验一中他设计的“大喇叭”闹钟,刻意用耀眼的蓝色来呈现大大的喇叭,象征着音量很大,功能性很强,“电力小助手”闹钟的两根很长很长的电线,象征电的威力。实验二中用九巧板拼出的“雪人”(2B part) 的胡子很长,“大力士” (2C part) 肌肉很发达,用七巧板拼出的风筝尾巴很长很飘逸 (2Apart)。这种夸张化的处理符合儿童思维的直观性、随意性,包含着当代儿童“搞笑”和“搞怪”的欲念和趣味。被试赋予“老鼠”一个“踢”的动作 (1Bpart),给了“电力小助手”的“电子眼” (1A part),这些都展示了儿童“泛灵”的心理特征,拟人化的处理也是儿童创造性表达的一种方法。这种“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儿童表现出来的特征,我们不能忽视它们,从儿童本身趣味性体验的角度出发,也许能帮助我们教育者探讨到一种不断激发儿童内在的创造力的途径。 3. 儿童创造性表达受表象限制。实验一中的老鼠、鸭子,实验二中的“大力士”和“风筝”,都源于较为丰富的表象储存,表象越熟悉越清晰,创造性表达的就越好。但是被试缺乏对老鼠和鸭子细致的观察,缺乏创造的尝试机会,导致表象模糊,因此在呈现作品时遇到了障碍,相比这些拟人化的作品,“大喇叭”这款没有被他赋予生命的闹钟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机会很多,这一表象更为被试所熟悉,因此,被试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了新颖性并不强的日常闹钟。儿童储存的表象越多,那么供儿童选择进行创作的材料也就越多,儿童创作就会更流畅,但是儿童创作过程的流畅性还取决于表象的清晰度,受表象清晰度的限制。 4. 呈现的作品中包含的故事少。在笔者做的测试中,被试几乎没有在作品中讲述故事,只是在实验一中讲述了老鼠叫醒主人的一个情境。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被试的创造性表达追求一种简洁的方式,用取名字的方式概括自己的作品,用讲述一个情境的方式来阐释物品功能,实验也没有规定要讲述一个故事,原因是内发的创造性表达才更有真实性,限定创造的形式会给被试带来压抑紧张的情绪,在紧张的情绪下,创作就失去了自然的状态。尽管这只是个案的调查研究,但实质上反映了部分儿童创造性表达中缺少了内容,缺乏情感体验,儿童创造性表达有很多种形式,不一定需要故事,但是能够考虑故事,一定能够丰富创造性的表达。 三、讨论和建议 1. 让儿童亲近自然,教育者寻找空间,提供不同的机会。儿童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前文也提到,儿童创造性表达受表象限制。因此,让儿童接触自然就是必要的,亲近自然才能够储存下丰富的表象,才能对事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才有可能有细致观察的机会。人有一项本能那就是发现和探索,好奇心驱使儿童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自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儿童的创造性表达会更为流畅,创意也会更具新颖性。通过笔者对被试的父母以及被试的观察访谈,被试儿童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上课和完成作业,短暂的休闲时间用于玩电脑游戏,接触自然的机会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春游”,尽管他呈现的作品中形象还算比较丰富,但是他思考的时间却较长,没有立即能够触碰到的创意。表象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不过这样的表象只能从视觉上对儿童产生冲击,触觉、嗅觉、味觉都是不能顾及的,因此仅仅依赖教科书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不够的,让儿童多亲近自然,让他们的想象力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慢慢展开。当下的中国教育环境中,包括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人们乐于把儿童集中起来进行“创意竞赛”,而不擅长于带着儿童去接触自然,儿童不可能凭空想象,就算最后把绞尽脑汁的作品交上去,那也是适应性的创造,而不是自然的创造。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把如何创造的步骤教授给儿童,而是将儿童带到自然之中,培养儿童观察自然事物的特质部分的习惯,挖掘潜藏在儿童自身的创造本能。陶行知先生认为传统的教育给儿童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使他们脱离社会实际生活,应“敲碎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到事实”。因此应该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学会观察。他说:“观察愈力,则物感愈众,天文学之发明,俱赖于是”。我曾经还看过一个实例:一位中学教师经常带领学生们出去采风,然后在地上铺上了很大一张的白纸,让学生们一起画大画。当我问及孩子们的感受时,他们说当他们在一张小纸上画的时候,不得不小心谨慎,但是这一次,有一个这么大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展开自由的想象来表达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手上沾满了颜料,却毫无顾忌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如果我们想要让儿童更好的进行创造性表达,我们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寻找空间的责任和义务,缺失了这些空间,就缺失了很多的可能性,可能性的投入感和可能性的创作。 2 .鼓励儿童创造力的即兴表达 (尤其是强烈的情感体验),趣味性 (夸张) 表达和多样表达。本文中所指的几个实验都不是在自然情境下儿童自发的创造行为,而是在教学环境下产生的,这样也给结论带来了一些局限性。儿童生活中具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让他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儿童去表达出来,儿童的创作中一定包含着他自己对新鲜事物独特的看法,有独特的看法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教师带着儿童去户外观察创作就是鼓励儿童即兴表达,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防止遗忘,及时记录下来,还可以全面真实展示触动儿童的东西,教育者可以从中发现儿童的兴趣,从而为儿童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多可能的空间和机会。实验中的锋锋一直对“风筝”情有独钟,因此拼图的时候脑袋里勾画的都是风筝的形状,这说明风筝触动了儿童自身,而他自己可能还不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未来的生活中提供更多让他接触风筝的机会。能触动儿童的东西除了新鲜事物还有感情,儿童对感情的表达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我发现一位学生有一幅画是将自己和奶奶画进一滴眼泪中,并且还写了一首诗用于说明这幅画:这是我奶奶和我在一颗泪珠里,我们在看一颗生命树。奶奶走了,我落下了一颗很大的泪珠,大地和往常一样充满生机,天上却有点暗,伴着雨,一直不断。这是对情感的即兴表达和多样表达,其中包含了一个故事,儿童创作不仅仅需要新鲜感还需要有情感体验,教育者就要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采用多样的方式来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托兰斯发现创造性高的儿童因为常发奇论而被教师、同学和家长视为顽皮淘气,这种儿童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儿童创造表现的“异端邪说”的制裁,因此引起儿童内心的紧张与情绪的纷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育者应该鼓励儿童创造的趣味性表达,尊重儿童“搞怪”和“搞笑”的欲念,为其内心提供一个开明开朗的空间,而不至于受到抑制而破坏创造力的表达,进而阻碍创造力的发展。我展示给锋锋的闹钟案例时,有一款闹钟的描述是这样的:这是一款需要你完全清醒后射中红心的射击闹钟。闹钟就是一个靶子,主人手握着枪。 (Case 1) 那时,我看到了锋锋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我认为这个环节为他提供了较好的心理支持,他将在接下来的环节放松对我这个“教育者”的“警惕”,展示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教育理念不可能凭空存在,在实践中经过反思,确实可以运用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实验中呈现了创造性表达的几种形式:绘画、拼图、取名字,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可以根据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丰富这些形式,例如游戏、手工、写故事等等,多样表达的本身也具有创造性。例如,要把儿童日常零散的创意表达都收集起来,教育者可以提倡儿童采用日记画的形式。儿童运用图示把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事物创造性的加以说明,把过程融入于一幅画面中,画中洋溢着稚气的童心和童趣,也表露着儿童的爱、憎和痛,更浓缩着儿童智慧和儿童看世界的朴素哲理。儿童日记画是儿童成长、创意表达的亲密方式。 3. 尊重儿童创作的过程和结果,不强调作品价值。我们“好为人师”的特点让我们不得不去控制儿童,越想把教育做好,就越适得其反。与其说儿童的创造性表达不受案例干扰,不如说儿童本身不愿意受到外界创意的干扰。其实,这种自发自主的创意才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作为教育者,不能在儿童拿起笔的时候就开始教育,而不让儿童自己去尝试,打断他们,就是在破坏他们奇妙的创造力并扼杀他们与生俱来的灵性。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在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说道:“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这也就是说,我们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尊重儿童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承认“儿童的世界”。我们的任务是“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天生的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儿童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保护儿童天性和培养儿童创造力看似矛盾,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二者统一起来,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既有为,又无为。通过访谈得知了锋锋对实验的态度,他认为这种类似于玩的活动不宜放到课堂中去,课堂还是需要老师讲课,学生做练习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他并不看重其中的创造性因素。 (尽管他还是进行了创造性表达) 学知识才有相应的回报,玩是没有优点,是浪费时间的,在几千年“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文化中熏陶了他们玩的理念。这样的观念像幽灵般的存在于教育者、学生的脑海中,当教育的过程中包含着玩的因素,就立刻停止,创造性表达失去了存在的空间,便在严肃的评价体系中渐渐消失。这里有一个无意识的过程,那就是儿童自主的进行创意表达,花费了时间,课堂的内容掌握的没有别的学生好,他的作品在成人的眼中没有实际的生产价值,没有收获鼓励,而他又看到了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得到了拥有特权的教师的表扬,一旦教师无意识的采取了这种消退策略时,本来为自己创意表达而自豪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现实打击,而将视线转向课堂知识部分。《儿童权利公约》郑重告诉我们:“玩耍是儿童的权利,事实上,游戏玩乐对儿童一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孩子们在人权、个性、社会竞争、社会化和公众精神的健康发展方面大有裨益。”儿童在游戏玩耍中学会等待、学会合作、萌生智趣,提高思维的应变能力,这里面包含太多的创造性。生活即教育,教育不仅仅只是学习知识,背诵知识,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儿童期的创造性表达就如同涂鸦,尽管这样的作品暂时没有创造出实际的价值,但是经过量的不断积累,他的未来才有可能创造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教育者要营造一种氛围,在这个氛围中,玩没有附带着罪恶感,玩也是一种学习,玩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尊重学生的创作,这是教育者尊重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当儿童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他的想象力才能天马行空。当儿童获得了肯定的期待,他才会进一步的督促自己不断学习。 4. 尊重微创造,调整课堂教学。当下的中国小学基本上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单独设立一门课程有可能让教师们把创新的任务全部移交给它,因此,在语文和数学的课堂上就很少顾及到儿童的创造性表达,而一味的传授知识,一味的强调输入和输出的过程。Beghetto(2009) 强调课堂中创造力的生成性,他认为教师们习惯性忽视这一点,因为担心从学生们那里获得各种不同的答案,从而经常忽略了这些微小的创造瞬间。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创造性表达没有得到鼓励,创造力没有得到发展,而同理心却有了进步,因为他们学会了去猜老师想要什么样的答案。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导向统一的答案。课堂生活有许多不可知的因素,儿童在其中发现了亮点,教师应该调整课堂教学,儿童创意表达的趣味性不会影响到知识传授的严肃性,还能加深儿童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积累的,因此课堂中学生的微创造应当提倡,教师也要留出空隙并设计一份最优方案让学生们的创意有安放的地方。传授知识和培养创造力并不是矛盾的,它们在课堂中是能够结合的,例如儿童绘画和语文课程的结合,儿童手工和数学课程的结合等等形式。教育者要重塑学校文化以实现儿童创造力改革,不向“安全区域”妥协,敢于面对挑战,实现突破。模范教师窦老师就做了这样的一个示范:语文课文《我爸爸》中有一个经典的句子就是“我爸爸吃的像马一样多”,插图上爸爸的头变成了马头,“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插图上爸爸就变成了一条鱼,可见,语文课的知识点是这一个比喻句,窦老师让学生们看完这个故事并分组朗读完、欣赏完之后,又布置了一个新的任务:画一画你的爸爸,并模仿这个句子写一个比喻句。孩子们纷纷动手开始画,几分钟后,这些带着儿童情感体验的创作就呈现了。有的学生写着“我爸爸像松鼠一样可爱”,有的学生写着“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凶猛”。 通过这一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创造性表达不是大而全的,往往大而全的东西容易走向空泛,正如案例中的窦老师,她也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句子让学生来创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图纳入所有东西,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很宏大的主题,缺乏了平时微创造的积累,是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创造力的。我们教育者要不断在实践中调整教学,寻找儿童创造性表达的路径,培养儿童创造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