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重力与重心说课 |
范文 | 重力与重心说课 一、说教材: 说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理解重力产生、大小、方向,物体的重心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画出力的图示。本节课具有预备性,基础性,与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衔接密切,教学中应适当复习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以便把初高中的台阶尽量铺得平缓些。 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知道重力的概念及其测量,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其应用 知道重心与稳定的关系 过程方法 用简单材料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重力概念的建立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的作用 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各种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和了解重力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说重点难点: 1.“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 2.“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3.“重心”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重心”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它是物体每一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而力的合成以后才学到。 二、说学情、活动: 说学情: 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初中已粗略学习了力的知识: 1、“力的描述” 2、重力的三要素 说活动: 通过让学生画力的图示、找一薄纸片的重心、用实验悬挂法找薄纸片的重心。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熟了的苹果总是向地面下落;衣服上的水总是落到地面上;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引起学生对力现象的兴趣。 演示实验:绳使钩码上升,磁铁吸引铁块,手推粉笔盒,不倒翁。 生活中到处是力的现象,请同学举例说明: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力的现象,感受一下力的有趣现象,感受下大自然的奥秘,首先了解一下重力 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初中我们就初步学习过力了,那什么是力呢?力有什么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出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A使物体发生形变、B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学会力和图示。) 2、[学生活动]请各小组推荐一同学上黑板来做有关力的图示的题目。 说明:不要忘了定标度,力的图示要正确反映力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程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3、[引出问题] 我们每天都要运动,有时做操,有时跑步,有时走路,无论我们怎么用力跳 跃,最后都会落回地面,为什么?平常留意会注意到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时最终会落下来,为什么呢?一般上我们近似认为地球是圆的,海水为什么不会洒向天空? (设计意图:创设一些物理情景,引入这些力现象与重力有关,接下来要研究重力。) 4、[复习提问与学生活动] 问:重力是什么样的力呢? 答:重力是地球上或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课件展示) 问: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答:学生讨论,归纳并总结: 重力的大小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用弹簧秤测量,也可以用G=mg求解 教师说明:因为公式中的g的大小与纬度、高度有关,所以同样一个物体受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是不同。(课件展示) 问: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课件展示) 问:你知道重力的方向怎样?请举实例作为你的依据。 答:物体自由下落时,落向地面的物体总是竖直向下。 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是竖直下垂的。(课件展示) 学生讨论,归纳并总结: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注意不是垂直向下。 教师演示:演示生活中应用到重力竖直向下的例子: 一、重力方向应用一:用铅垂线检查墙面是否竖直 二、重力方向应用二 :用水平仪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问: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教师说明: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当研究重力对一物体的作用效果时,也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到一点上,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任何物体都有重心,且只有一重心。类比质点,这也是种等效法,重心也是种理想化模型。(课件展示) 问:如何找物体重心呢? 教师说明: 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唱片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课件展示) 说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如果物体的形状是中心对称的,对称中心就是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重心的分布有可能在物体上,也有可能在物体外。 举例说明如空木桶、光盘、运动员在跳高时采用的跨越式、背越式时的重心位置。 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形状不规则,质量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 可以用悬挂法,或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得出用ppt课件演示: 指出一般只有薄板状物体才能用悬挂法测量出物体的重心。 [学生活动] 用手指把块硬纸板稳稳顶起,则手指所在处就是纸板的重心。 演示实验:把粉笔盒绕其一条棱翻转,直到倒下。 学生归纳总结得出: 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定。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举例: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赛车等。 实际上物体的稳定除了跟重心有关外,还跟支持面有关。 不倒翁是什么原理呢? 想想议议:(课件展示)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 (设计意图:重力的大小、方向采用复习的方式、主要说明重心的位置用重心的应用、多举些与重心应用有关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也是板书设计)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A、使物体发生形变 B、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3、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二、重力 1、重力的产生: 2、重力的三要素: 三、重心与稳定 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定。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布置作业:作业纸(交)------教材P62的1、2、6 导学大课堂的本节的习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