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化学教案 |
范文 | 初中化学教案人教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案人教版1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3、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 一、元素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 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 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二、元素符号 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活动天地] 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 4、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 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 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初中化学教案人教版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4、通过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引探法 媒体选择: 实物,演示实验,投影仪,录像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钢铁的发展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超过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不是纯铁,我们研究的是纯铁的性质。 讲授新课: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示:铁锭 观察:锻面的颜色 讲解: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演示实验:请学生将铁丝和铁片弯曲,并用钳子将铁丝剪断 设疑:从这个实验,说明铁的硬度如何? 学生讨论后小结:2、质软 设疑:将铁“抽丝”、“打片”,可做出各种规格的铁板,各种型号的铁丝、钢筋,说明铁的延性和展性如何? 讲解:3、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设疑:用铁锅炒菜,手会感到锅很烫;用铁做导线,手一碰就有可能触电;这两个实验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4、铁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设疑: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5、铁的密度比水大,约是7.86g/cm3 讲解:大家都熟悉水有三态:固态冰、液体水和水蒸气。铁也一样,当温度达到目的535℃以上时,固态的铁就会熔化成铁水,成为流动的液体。再升温到场2750℃以上时,液态的铁也会气化,成为气态的铁。 (投影仪)练习: 填空:1、色、泽、硬度( ) 2、密度、熔沸点( ) 3、延性、展性( ) 4、导电、传热性( ) (学生阅读课文填空后小结)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金属都可按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能、熔点和沸点的顺序去思考、记忆是十分有益的。 (过渡):以上我们探索了铁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铁的化学性质。 二、铁的化学性质 (讲解)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铁的一些化学性质,如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 1、铁跟氧气的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拿出十天前组织学生做的课外实验) (图像略) (观察):三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 (设疑):第一只试管中铁钉生锈,第二只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小结)(1)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3)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实验二、三、四中铁生锈,同时试管中水位上升至试管的1/5处。 (提问)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阅读)课文第120~121页。 2、铁跟酸反应 3、演示实验6~1 (观察)有气泡放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板演:Fe+2HCL=FeCL2+H2 (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浅绿色) (投影仪上比较以下实验)Mg、Zn、Fe、Cu分别和硫酸反应的速度和剧烈程度。 (讨论)比较金属活动性不同,Mg>Zn>Fe>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录像)从离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模拟反应的变化过程。 4、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6~2魔术:“魔刀杀血”,将一把光亮的匕首刺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抽出。 (观察)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浅绿色) (红色) (讲解)早在西汗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中置换出铜,在宋朝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生产,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讨论)如果将5.6g铁投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本节小结: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1、2、4 板书设计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